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封疆万里-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怒?

    但是,震怒归震怒,当他们细细看起来的时候,刘封的这篇檄文所写之事又皆是真实存在之事,曹操早年的确是因为占据了将刘协控制在自己手中的优势这才一点点发迹起来,并且在完全掌控了权柄之后,曹操的行为又的确是有些乖张,完全不将彼时还是名义上大汉帝皇的刘协放在眼中,杀死刘协的皇后一族,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完全没有任何避讳世人的意思。

    若是按照之前的形势,曹操的做法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曹操已经成为了中原大地上一家独大的势力,当曹操灭掉了实力比自己更加强悍的袁绍之后,在中原上已经没有任何能够和自己抗衡的势力了,不论是当时的刘备还是孙权,刘璋还是张鲁,都是完全不能对曹操形成任何威胁的。

    在当时曹操的心中,这中原大地早晚都会是他们曹氏一族的,余下的小势力,早晚都会在曹氏一族大军的铁蹄之下灰飞烟灭,曹操完全不会想到他死后的数年之后,区区一个刘备的继子就会在中原大地上掀起这样的一股风暴,这个风暴的强度甚至已经让他费劲半生心力所创建的魏国政权有了实实在在的风险。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曹植就算是想要写一篇檄文来反驳刘封之言都是及其困难的,他无法不承认那些自己父亲所做出的事情,因为这些事已经在当朝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他更无法不承认刘封从刘协手中继承的帝皇之位,因为刘协此时还被刘封好生的供养在襄阳城中。

    对于曹植来说,此时最好的做法自然就是出兵荆州或是益州,像曹操一样,用武力去征服,但是显然,他才刚刚这样尝试了两次,并且都以失败告终,他没有勇气再去尝试第三次对刘封的讨伐,倒不是因为他无法再聚拢其二三十万大军,而是因为就算他能够再次率数十万大军开往荆州,那么再一次失败的后果是他所不能承担的,他知道,一旦再一次失败的话,刘封的大军很可能一路乘胜追击到魏国的境内,那样一来,自己也就完全成为了弱势的一方。

    最终,在魏国这些青黄不接的朝臣的建议下,曹植不得不对此事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他们期待着等到一段时间过后,不论是百姓还是魏国的官员就都会忘记这个无关痛痒的檄文的出现,到那时,魏国的士气也恢复得差不多了,之前损失的兵力也会补充上来,到时候他们再重整旗鼓,也未可知。

    但是显然他们低估了刘封的策略,也低估了这封檄文在百姓之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个时代的统治者虽然也知道民心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往往不会重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百姓的舆论导向。

    当这封檄文大范围的出现在百姓中的时候,首先所传递出的消息就是,此时中原大地上唯一的帝皇,受命于天的帝皇只有刘封,而曹植只不过是因为其父的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才暂时获取了中原北部的大片土地,刘封是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长久的存在下去的,所以在百姓中流传起来的言论就是,刘封的大军不日便会攻击魏国,将这个最后的敌人消灭,然后恢复之前大汉的统治。

    而这样的愿景显然是百姓们心中所想,自桓灵二帝以来数十年的战乱让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他们对于统一是极度的渴望,而此时中原大地上只剩下了最后的两个势力,这是几十年中都没有过的情况,距离统一显然已经越来越近,而刘封的这一手,让这天下大多数百姓心中都不自觉的期盼起了他能最终统一天下,而不是曹植。

    此事经过了两个月的发酵,虽然刘封并没有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但是魏国的变化却是显而易见的,如同曹植和他的朝臣们所期盼着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出现的情况是魏国的赋税越来越难以收缴,征兵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场魏国内部的危机正在渐渐的出现,而当曹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显然他已经失去了补救的最佳时机。

    炎热的夏季已经渐渐过去,中原的气候已经渐渐好转,而对于刘封来说,这样的天气也是他一直在等待着的,因为这样的气候,是最为适合用兵的

    “子龙,大汉的机动部队如今集结得如何?”

    这一日,站在刘封面前的是风尘仆仆的赵云,显然,赵云是刚刚经过了长途跋涉方才回到襄阳,这样的状态显示出这段时间襄阳的众臣显然并没有在休养生息,而是不知在暗中布置着什么,并且不论他们在暗中布置着什么,都和数月之前刘封提出的称霸之言不无关系。

    “如今我等已然暗中将大股军士集中到了汉中阳平关,因阳平关之前便又不少守军,故而这一次的转移并没有走漏什么风声,如今阳平关内,加上之前的守军共有精兵十五万之多,孟起将军已然在阳平关待命,主公一旦下令,便可兵出阳平关!”

    显然,刘封利用这数个月的时间,竟然将原本在荆州囤聚的重兵转移到了阳平关内,若是此事传到曹植和司马懿的耳中,他们是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但是显然,他们不会知道。

第551章 箭头人物() 
“出兵尚且不急,此番将子龙将军召回,乃是有最后的一个准备要做!”

    此时的襄阳,除了刘封之外就只剩下周瑜和黎闯,邓艾等数个重臣,庞统,马超,魏延,甚至关平等人都已经被刘封分批次的派到了益州,此时正率军囤聚在阳平关等待刘封下一步的命令,而在这个时候,刘封将赵云单独召唤回到襄阳,显然是有十分重要的指示。

    “陛下只管吩咐!”赵云并没有因为刘封之前向他隐瞒了此事的缘由而有什么想法,他知道,这一次刘封怕是在酝酿一个十分庞大的计划,而这个计划的全部,大概只有刘封和庞统,周瑜,徐庶这三人知道,按照此时的分工,庞统在益州统领十数万大军,周瑜在荆州陪同刘封一起坐镇,徐庶也是正在准备着所有的攻城器械,他们显然正在铺就一张对魏国无比庞大的大网,包括如今赵云正要做的,都是重要的准备工作。

    当下,刘封在赵云的耳旁低声叮嘱了不短的一段时间,赵云听闻之后,眼中微微闪出一丝光亮,待得刘封说完之后,有些担忧的对刘封言道:“云倒是责无旁贷,但是陛下”

    听得赵云陛下二字一出口,刘封赶忙大手一挥止住了赵云即将说出的话,他自然知道赵云想要说些什么,但他却并不想让赵云将此种言语真正说出口。

    “子龙在我身侧如此多的时日,岂不知我之所以能够有如今的领土和地位,所为者不过是富贵险中求,如今这最后一块硬骨头,若是当真强攻,获胜的几率并不是十分之大,就算胜了,最终也是惨胜,有百害而无一利。”

    赵云闻言后,深知自己难以劝动刘封,只能微微一抱拳,退出了刘封的屋内,前去准备刘封叮嘱之事了。

    是夜,刘封又将周瑜召至自己的房中,就像是之前二人在荆州周瑜隐居之地一般,数个小菜,而后又煮了一壶好酒,周瑜虽然百般推辞,但是在刘封的坚持下,也只能是和刘封相对而坐,就如同是好友一般。

    “公瑾这数年之间,为我荆州鞠躬尽瘁,此地唯有你我二人,当先敬公瑾一杯薄酒!”

    说完之后,刘封将自己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周瑜刚要起身,被刘封一把拉住,无奈之下只能是也将自己手中的酒水一饮而尽算是回敬。

    等到周瑜将酒水饮尽,刘封才又开了口:“士元先生离去之前我等三人所商议的计策,此时已经将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大半,阳平关军士安顿完毕之后,子龙将军已然回到了襄阳,今日我已然将接下来的计划告知了子龙将军,他此时应该已经去准备了,今夜过后,这襄阳的诸多事宜就要交由公瑾处置了”

    周瑜听完刘封的这句话,连忙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而后面对着刘封面色凝重的拱手道:“瑜自到陛下麾下之后,能够立下如此功勋,并且参与陛下称霸的过程,瑜心中已然是万分荣耀,如今陛下虽已经坐拥中原之地半壁江山,但却依旧不甘如此,瑜深知定然能够在有生之年见证陛下的一统中原,在此过程之中,瑜怎敢懈怠,此番荆州之事,陛下尽可以放心,瑜心中所求,不过是陛下能够安然归来!”

    显然,周瑜一早就已经得知了刘封即将在此时离开荆州的消息,而刘封离去之后,襄阳的大小事务自然要由周瑜处置,面对着这样的情形,之前周瑜的心中还是有些不敢承受的,毕竟此时的襄阳已经不是之前的襄阳了,而是大汉帝国的都城所在之处。今夜刘封将周瑜召至自己的宫中,正是为了使得其安下心来,毕竟这一次刘封离开下襄阳,时日定然不会短了,这其中万一生了什么变故,都是需要周瑜的计谋进行处置的。

    这最后的一次大的战役,刘封所作出的决定,就是亲征,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亲自率军攻至魏国的腹地,攻下洛阳,攻下邺城,攻下并州,幽州,直至所有的魏国州郡中都插上刘封的王旗。

    “此番我与子龙在荆州佯攻的目的,不过是想要将魏国之中最会领兵打仗的箭头人物司马懿吸引到魏兴郡之中,司马懿一旦到了,我便会趁机离去赶往阳平关,子龙将军会率军与司马懿对峙,一旦后期司马懿发觉了我的离去,并且猜到了我等的计策,在危机之时他会有两条路进行抉择”刘封目光炯炯的看向周瑜,开始分析起自己离去之后可能发生的事。

    “一旦司马懿想要鱼死网破,率魏国精锐攻击我荆州甚至襄阳之地,我与子龙将军定会拼死守护住荆州的每一寸土地,直至陛下将魏国全部拿下!司马懿这厮虽有些能耐,但是我周瑜却并不怕他,更何况还有子龙将军相助,就算兵力处于劣势,司马懿也不会轻易攻下我荆州任何一座城池!”

    周瑜这样斩钉截铁的言论已经算是在向刘封下达军令状了,而周瑜有这样的决心,刘封心中微微有些担忧的情绪也渐渐落了地,毕竟周瑜既然能够预见到事情的发生,他就不会没有准备的。

    当夜,刘封又和周瑜商议了一些刘封离去之后荆州的内政事宜,便让周瑜回了府。

    周瑜离去之后,刘封将此事一五一十的告知了自己的两位夫人,这半年有余的时间,周瑜的襄阳的宫殿之中日日陪伴着自己的夫人和三个孩子,孩子们已经有些长大,庞统和周瑜分别担任着他们的老师,刘封知道,虽然自己是穿越而来,但是终有老去之时,他虽然深知自己不能预见未来数代之事,但将这一代自己的儿子教导好,却是他必须要做的。

    让刘封有些意外的是,当孙尚香和孟瑶得知了自己将会在将司马懿吸引到魏兴郡之后便自上庸率军前往益州阳平关时,她们的话和自己想象的决然不同。

第552章 重量级的疑兵() 
“既然子威已经心中有了决断,我二人也绝不会有所干涉,只是不论如何,子威都要安然归来,这中原大地固然是好,但若有困难,也万万不该强求。”

    这番话从孙尚香的口中说出,刘封就知道孙尚香此时已经完全成熟了,具备了一个帝皇之后所应该拥有的心胸和资质,当然,这样的意思一定是她和孟瑶二人商议的结果,只不过此时从孙尚香的口中说出来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