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历史1000问-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0章 上古史(9)()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激烈地反对马其顿的统治。有人告发了曾做了亚历山大老师的亚里士多德,准备将他逮捕。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及时得到消息,帮助护送着他们的老师,逃出雅典,来到亚里士多德的故乡优卑斯亚岛的卡尔喀斯城避难。次年夏天,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在凄凉的境遇中死去。

    伊壁鸠鲁为何被称为“花园哲学家”?

    伊壁鸠鲁生于公元前341年的萨摩斯,父母亲是雅典人。他在18岁时搬到雅典,之后曾去过小亚细亚,并在那里受到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影响,公元前307年开始在雅典建立了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动。传说该学派居于他的住房和庭院内,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他被人称为“花园哲学家”。据说在庭院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伊壁鸠鲁的学说和苏格拉底及柏拉图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强调远离责任和社会活动。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来自快乐,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也包括精神上的快乐。伊壁鸠鲁区分了积极的快乐和消极的快乐,并认为消极的快乐拥有优先的地位,它是“一种厌足状态中的麻醉般的狂喜”。同时,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他还强调,肉体的快乐大部分是强加于我们的,而精神的快乐则可以被我们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赏艺术等也是一种乐趣。

    阿基米德确立了什么定律?

    人们从远古时代起就会使用杠杆,并且懂得巧妙地运用杠杆。在埃及造金字塔的时候,奴隶们就利用杠杆把沉重的石块往上撬,造船工人用杠杆在船上架设桅杆,人们用汲水吊杆从井里取水,等等。但是,杠杆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在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之前,是没有人能够解释的。当时,有的哲学家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口咬定说,这是“魔『性』”。阿基米德却不承认是什么“魔『性』”。他懂得,自然界里的种种现象,总有自然的原因来解释。杠杆作用也有它自然的原因,他决定把它解释出来。阿基米德经过反复地观察、实验和计算,终于确立了杠杆的平衡定律。就是,“力臂和力(重量)成反比例。”换句话说,就是:小重量是大重量的多少分之一重,长力臂就应当是短力臂的多少倍长。阿基米德确立了杠杆定律后,就推断说,只要能够取得适当的杠杆长度,任何重量都可以用很小的力量举起来。据说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地心说的创立者是谁?

    克罗狄斯·托勒密(约90—168),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公元127年,年轻的托勒密被送到亚历山大去求学。在那里,他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并且学会了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他曾长期住在亚历山大城,直到公元151年。

    托勒密于公元2世纪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结构学说,即“地心说”。主张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均环绕地球运行。托勒密这个不反映宇宙实际结构的数学图景,却较为完满地解释了当时观测到的行星运动情况,并取得了航海上的实用价值,从而被人们广为信奉。托勒密本人声称他的体系并不具有物理的真实『性』,而只是一个计算天体位置的数学方案。至于教会利用和维护地心说,那是托勒密死后一千多年的事情了。

    亚历山大因何暴死?

    生于马其顿都城伯拉的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出身于新兴的王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腓力二世。他小时候曾拜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师,受到良好的希腊文化教育;16岁时,随父出征,又学得不少军事知识。他于公元前336年即位,先后平定宫廷内『乱』,制伏北方诸侯反叛,并击败了希腊各邦的反马其顿运动。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带领他的马其顿…希腊联军,穿过赫斯湾海峡远征波斯。公元前333年,在小亚细亚伊苏城附近把大流士三世率领的波斯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并俘获了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和妻子。公元前327年夏,利用印度诸国之间的矛盾,亚历山大占领印度西北的许多地区。但是由于当地人民的顽强抵抗以及战士的厌战情绪,再加上当地气温高,瘟疫流行,亚历山大被迫撤军。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军队分别从海陆两路回到了巴比伦。

    公元前323年夏,亚历山大突然暴病而亡,这时他正准备着一次新的远征。是何种疾病夺去了亚历山大的生命?史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他死于恶『性』疾病,美国学者高勒将军认为“亚历山大由于长期在沼泽地区作战而染上恶『性』疾病,在6月13日晚上发作,从此离开人世”。他来不及留下遗嘱,更没时间指定由谁来继位。第二种看法是英国著名史学家赫·乔·韦尔斯提出的:“在巴比伦,亚历山大有一回酩酊大醉以后,突然发烧,从此一病不起,不久就死去了。”《大英百科全书》也有这样的看法:“在一次超长的酒宴之后,他突然一病不起,10天之后,即公元前323年6月13日去世了。”第三种说法是亚历山大为毒『药』所害。古希腊史学家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说部将安提帕特鲁送给亚历山大一副『药』,正是这副『药』让亚历山大命丧黄泉。

    罗得岛太阳神铜像始建于何时?

    罗德岛太阳神铜像(colossusofrhodes)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始建于公元前200年。

    希腊的罗德斯岛是爱琴海通往地中海的门户。2000多年前,岛上有一个繁华的港口——罗德斯港。这里的商业十分发达,穿梭往来的商船每天都挤满了航道,一派热闹兴隆的景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商业利益使罗德斯岛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罗德斯岛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公元前305年,马其顿帝国出动4万大军(这已超过了当时岛上的人口总数)包围了罗德斯港。岛上居民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侵略,经过艰苦战斗,罗德斯岛联邦赶跑了入侵者,缴获了敌人大量的兵器。为庆祝胜利,岛上居民决定用缴获的青铜兵器为自己的守护神太阳神西里奥斯建一座雕像。

    雕像大约于公元前282年完工,整体用大理石建成,表面用青铜包裹,内部用石头和铁柱加固,高约33米,与10层楼高的纽约自由女神像差不多。公元前226年,大地震使这幢伟大的雕像从膝盖处折断,从此倒在了罗德斯港的岸边。“沉睡”了800多年后,公元654年,罗德斯岛被阿拉伯人占领,残存的雕像被侵略者运到了叙利亚,从此便“杳无音信”。

    斯巴达克为何要发动起义?

    公元前73年的一个深夜,罗马中部卡普亚城的角斗士的铁窗内突然发出可怕的惨叫,在静寂的夜晚里显得格外凄惨。3名卫兵急忙赶了过去,隔着铁窗厉声问道:“干什么?找死啊!还不老实睡觉!”

    一名角斗士伸了脑袋说:“打死人了,高卢人打死了我们的伙伴,他被我们制伏了,你们看该怎么处理他?你们不管我们就勒死他。”卫兵拿着油灯一照,果然是死了一个人,另一个人正被几个人反扭着手。士兵说:“把他交给我们吧,把死人也抬出来。”边说边开了门。说时迟,那时快,角斗士们迅速击倒他们,拨出他们身上的短剑,冲出牢门。沉重的铁门被一扇扇打开,角斗士们挥舞着镣铐向屋外冲出。“向维苏威跑啊!”只见一声高昂的呼喊声划破夜空,角斗士们蜂拥着向外跑去,消失在夜幕中。

    这次角斗士起义的领袖是斯巴达克。他本是希腊东北的『色』雷斯人,生得英俊健美,勇毅过人,在一次反罗马的战斗中被俘,沦为奴隶。因他聪明,富有教养,体格健壮,他的主人把他送进角斗士学校,想把他训练成一名出『色』的角斗士。在角斗士学校,他以他的勇敢和智慧,成了角斗士们的精神领袖。他利用一切机会劝说角斗士们为自由而死,而不应成为罗马贵族取乐的牺牲品。他组织了200多个角斗士准备暴动的时候,不慎泄密,于是他决定提前行动,结果有78人冲出虎口。

    你知道断臂维纳斯的由来吗?

    维纳斯是希腊米洛农民伊奥尔科斯1820年春天刨地时掘获的。出土时的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扶衣衿,左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得知此事后,赶往伊奥尔科斯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塑像,并获得了伊奥尔科斯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神像,却不知农民伊奥尔科斯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个断臂女神。

    何谓“皮洛士的胜利”?

    皮洛士是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前318年—前272),年少时崇拜亚历山大大帝,勇敢而有野心,12岁即位,一度被贵族放逐,后随姐夫德米特里入小亚细亚,参加易普斯河战役(前301)。很快他又去托勒密埃及,被招为婿,在托勒密国王支持下,返回伊庇鲁斯复位。他企图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一个大帝国。德米特里在马其顿称王,皮洛士联合托勒密一世、莱西马库斯等共同征讨,又瓜分马其顿部分领土,势力日益壮大。乘希腊殖民城市塔林敦求援之机,他于公元前280年率2万步兵、3000骑兵及20头战象渡海入意大利,初在赫拉克里亚附近与罗马执政官瓦勒留交战,得胜,但损失大量有生力量,后世称损失很大而获胜为“皮洛士的胜利”。次年在阿斯库伦附近再败罗马军队,向罗马元老院提议议和,未成。公元前278年,他应叙拉古之请去西西里同迦太基作战,在各希腊殖民城市配合之下获胜。他接着攻打利利贝城,失败,各城市纷纷脱离,转战3年无果。公元前226年秋,他到意大利,次年与罗马执政官登塔图交战,失败后狼狈回国,后又入侵南希腊,战死于阿哥斯。

    何谓王政时代?

    从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建城到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制的建立,这一时期的罗马历史被古典史学家称为“王政时代”。在这一时期,统共经历了七个国王。关于七王的业绩,按历史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前四王统治时期,这4个王分别是罗慕路斯、努玛·庞庇里乌斯、图鲁斯、荷斯提里乌斯。此间罗马社会和政治的特点是:处于氏族制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朝代,社会组织仍分为3个部落(特里布斯)、30个库里亚(胞族)和300个氏族,最基本的政治管理机构国王(勒克斯)、库里亚大会(民众大会)、元老院和一些其他公职人员。其中库里亚大会是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