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历史1000问-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握了罗马的政治、军事、经济、财政及宗教大权,开始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共和制进一步遭到破坏,这为罗马后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基础,直到后来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建立罗马奴隶制帝国。元老院作为共和国时期的权力中心之一,曾经在社会成分和组织过程中起到调和矛盾稳定政局的作用,并使罗马成为称霸欧亚非大陆特别是环地中海地区的军事强国,而此时元老院已经风光不再。“那些在共和国发展的巅峰时期构成元老院基本权力的东西,在君主制中已大部分丧失,因为它们被君主的权力所吸收。”(朱塞培·格罗索《罗马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元老制度作为共和制的象征和堡垒,其二者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元老院权力的丧失,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终于寿终正寝了。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西塞罗说:“共和国之火熄灭了。”身为元老院议员的西塞罗与当时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说相左,他坚持共和主义主张,反对独裁专政,受到当权者的迫害,后来被安东尼杀死。但是作为罗马在这一历史转型期唯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人物,他在西方政治法律史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第12章 上古史(11)() 
恺撒的独裁统治,引起了以秉承共和制为传统的元老院贵族的极大不满和仇视。为了维护自身岌岌可危的权力与地位,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布图斯和卡西约为首的元老院议员在议会上刺杀了恺撒,恺撒身中23刀倒在其前政敌庞培塑像的脚下,曾经力阻恺撒赴会的嘉佩莲娜伏在她丈夫的尸体上悲痛欲绝。恺撒死后,归于和平的罗马再度陷入战『乱』,刺杀恺撒的元老院议员认为刺杀恺撒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然而事与愿违,人民虽痛恨独裁,但对元老院的行径更为愤慨。刺杀恺撒的凶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活过三年,均死于非命。布图斯和卡西约兵败『自杀』,战胜共和派后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相爱并回到埃及,后来在亚历山大里亚战役中被恺撒的义子和继承人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双双自刎。

    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结束了罗马长达15年的内『乱』,重新统一了罗马,并于公元前27年被封为“奥古斯都”,建立了以共和制为外衣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为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此罗马进入了奴隶制帝国时代。

    何谓“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

    公元前28年,屋大维当选为执政官。他以执政官的身份对元老院进行了“清洗”。清洗后的元老院增加了大批拥护屋大维的新贵,从此元老院成了屋大维的驯服工具。表面上屋大维宣布恢复共和制,实际上他已窃取了罗马共和国的一切重要官职,他是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首席法官和最高统帅。接着,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意思是“神圣的”和“至尊的”)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屋大维虽保留了共和国的形式,但是他独揽行政、军事、宗教和司法大权,成了事实上的专制君主,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因此,后世的历史学家就把这种屋大维式的个人独裁统治,称为“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简称为“元首制”。元首制确立的那一年——公元前27年,也就是罗马帝国开始的日子。

    汉尼拔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汉尼拔(约前247—前183或前182),迦太基统帅,军事家。迦太基将领哈米尔卡·巴卡之子。

    第一次布匿战争后,汉尼拔随父去西班牙,受过良好教育和军事训练,立誓向罗马复仇。公元前221年任西班牙地区迦太基军队统帅,前219年率军攻占罗马在西班牙的同盟城市萨贡托,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后,率步骑兵约6万人、战象数十头,从新迦太基城出发,穿过高卢南部地区,翻越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山南高卢。随后粉碎罗马人阻击,绕过敌人重兵设防的阵地向罗马挺进。公元前217年6月在特拉西梅诺湖之战中几乎全歼罗马追兵。公元前216年在坎尼之战中,针对罗马军布阵特点,采取两翼包围战术,击败罗马军。同时,怂恿罗马“同盟者”叛离,使罗马陷于困境。此后,罗马军采取费边的迁延战术,消耗迦太基军实力,而迦太基贵族因疑惧汉尼拔权重而不予必要的援助。公元前209年,汉尼拔的后方基地新迦太基城陷落。公元前207年,其弟哈斯德鲁拔从西班牙率领的援军途中被罗马人消灭。汉尼拔孤军无援,被迫退守意大利南部。公元前204年,罗马军在北非登陆。翌年秋,汉尼拔奉命回国救援。公元前202年在扎马之战中被西庇阿(大)指挥的罗马军击败,迦太基被迫求和。公元前196年,汉尼拔任迦太基最高行政长官,实行改革,遭到贵族派反对和政敌诬陷。翌年其流亡叙利亚。曾向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三世献计攻取意大利,未被采纳。公元前189年,罗马击败安条克,汉尼拔辗转逃到小亚细亚。公元前183年,在罗马人的追捕下服毒『自杀』。

    你知道公元纪年的来历吗?

    公元纪年又称西元纪年,简称“西元”或“公元”。西元纪年是基督教的纪年法。西元在中世纪拉丁文的写法是annodomini,简写ad,意为“主的年代”(intheyearofthelord)。以西元525年罗马僧侣狄欧尼休认定的耶稣生年为纪元元年。西元前则在英语中表示为bc,即基督之前的年代(beforechrist)。西元纪年采用的历法叫格里高利历(gregoriancalendar)。通常称为“西历、公历”。

    印加文化有何特殊的意蕴?

    在人类文明的废墟上,让我们深情地回望南美洲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印加文化。“印加”意思是“太阳的子孙”,因为这支印第安人自认为是太阳的后代,国王是太阳的化身(亦称印加)。他们原居今秘鲁的库斯科,讲歧楚阿语。公元之初,印加人已有相当发达的农业。他们在坡地上修筑了许多带石砌护墙的梯田,并且建造了复杂的灌溉系统,最长的水渠长达113公里。掘地用人工,主要的工具是装有青铜尖头的木䦆。印加时代秘鲁的人口比现在还多,所以食物的供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部分的家庭在高山的斜坡上开辟出梯田。

    印加人擅长建筑,被誉为印第安人的建筑工程师。首都库斯科有宏伟的太阳庙,正庙四壁装饰着厚厚的金片,人称金宫,中间是一座金铸的太阳像,镶满宝石和翡翠,一旦晨光照进,光芒四『射』。庙旁有太阳神的“黄金花园”,布满金银制成的花卉草木、飞禽走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他们修建两条贯通南北的大道:一条在高原,从哥伦比亚南部直通智利,长约5600公里;另一条在沿海,从厄瓜多尔经秘鲁到智利中部,长4000公里。路面宽5~8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有的藤编吊桥长达60米。干线之外还有支线,通往全国各地。大道沿线遍设驿站,险要地段筑有要塞和烽火台。

    印加人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成就。库斯科设有观象台和测定时间、季节的“日表”。他们采用阴阳合历:太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为一个月,一年有12个月,共计354天;太阳历以冬至为岁首,一年有365。41日。他们会制作木乃伊,把国王的尸体保存下来供人们崇拜,或在盛大节日时抬着游行。他们能用青铜刀进行开颅手术,还知道从古柯叶中提取可卡因作麻醉剂。印加人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以结子的位置代表数字,以颜『色』代表物品,如黄、白两『色』分别表示金银。

    1532年,西欧殖民者皮萨罗等攻占库斯科,最后一位国王被杀,印加遂亡。

    何谓巴高达运动?

    巴高达运动是罗马帝国时期高卢下层人民的反抗运动。因参加者自称“巴高达”(bagaudae,高卢语意为“战士”)而得名。始于公元3世纪70年代。罗马在高卢的统治陷于瓦解。80年代遭到镇压。5世纪时再度兴起,给罗马『政府』以沉重打击。

    巴高达的名称源于克勒特语“斗争”一词,意为“战士”。巴高达的队伍,主要由奴隶和隶农组成。公元269年,巴高达开始起义。不久,起义者围攻鲁格敦高卢的奥古斯托敦城(奥登)。这个城市原与罗马城订有兄弟联盟的条约。奥登城向罗马求援,罗马皇帝忙于同哥特人斗争,无力援救。经过7个月的围攻,巴高达终于攻克了奥登城,杀死了一部分奴隶主贵族,剥夺了他们的财产,这次起义坚持了三年多,后来被罗马皇帝奥勒良(270—275)镇压。但是,巴高达运动并未停止,从公元283年起,又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斗争。这次斗争仍以鲁格敦高卢为中心,巴高达以农民为步兵,以牧人为骑兵,攻城陷阵,杀富豪,焚庄园,分地分财。他们选举两位首领埃里安和阿芒德为皇帝,自铸钱币。皇帝戴克里先于286年派共治者马克西米安前往高卢镇压,马克西米安几次被化整为零的巴高达击败,士兵临阵退却。后来,马克西米安以十一抽杀法处罚退却士兵,才镇压了这次起义。此后,巴高达余部仍继续活动,直到5世纪末,坚持斗争二百余年。

    西罗马帝国亡于何时?

    从4世纪中叶起,罗马帝国接连不断发生被压迫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再次兴起,北非也爆发了奴隶、隶农和贫民参加的阿哥尼斯特运动。378年,西哥特人大败罗马军队,继而于410年攻占罗马城,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进入北非,于439年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匈奴人于452年侵入意大利,给西罗马帝国以沉重打击。在高卢东南部,457年出现了勃艮第王国。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军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遂亡。

第13章 中古史(1)() 
《查士丁尼法典》是怎样制定的?

    476年,西罗马帝国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本已摇摇欲坠的帝国大厦,在强悍野蛮的日耳曼人的冲击之下终于灭亡了。西罗马覆灭后,东罗马帝国依然健在,而且相当繁庶,这主要得力于东罗马有利的地理环境。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旧称拜占庭)位于欧亚两洲交界处,扼黑海咽喉,海上贸易发达,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国势日盛。在这种情况下,查士丁尼才有机会制定一部伟大的传世法典。

    526年2月13日,查士丁尼大帝颁布一项敕令,任命特里布尼厄斯组织一个由10名法学家组成的委员会,『主席』由“圣宫廷”的前司法长官约翰担任。委员会有权力用现存的所有资料,并可加以增删、修订,随后把这些敕令分别标上发布皇帝的名号,以及施行的对象与日期,再按内容分类,按时间先后排列。这部《敕法汇集》在529年颁布施行,也就是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534年《查士丁尼法典》修改后再度颁布。

    《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