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军神-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明白就好,光知道动刀子成不了大事,咱们要把盘子做大。”晁盖语重心长的说。

    “我行走江湖的时候听人说沂州沂水县一带的人非常贫困,那边靠着沂蒙大山,山里猛兽很多,因此多采药砍柴打猎的人多,其中不乏精壮之人,因为他们那贫困,只要把哥哥找护卫的待遇说出去不愁没有精悍的人投奔。”刘唐提议。

    晁盖点头应许,让刘唐等三天,等到三阮兄弟假期到了就派刘唐去沂水县招人。马市接下来几天没有人捣乱,秩序井然。刘梁管理市场很有一套,凡是进场交易的马匹牲口都做到公平买卖,绝对不让强卖强卖的事情出现,同时马市很注重卫生,凡病马病牛一律不得进入,各种粪便污染物一天打扫两次,制定严格制度,按制度施行,确保马市健康发展。

    段景住休养了几天就走了,他要去大辽国贩马了,给晁盖留了一封信,说一定把马贩来。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天假期,高高兴兴的回家,口袋里也有饷钱,在路边店铺买了些点心糕点之类的急急忙忙往家里赶去。

    一到村口,三人就发现村里情况不同了,村口用木头板子扣了个简易的小屋,旁边树下拴着两条狗,看着人来了汪汪直叫,两个六十来岁的老人拿着棍子从屋里出来,看是阮家三兄弟高兴的走过来。

    “小二、小五、小七,你们回来了。”

    “是啊,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你们这干啥呢?”阮小二问。

    “你三叔,阮英当上了晁家商行养鱼的主管,每天负责组织收鱼养鱼,除了商行自己的车队偶尔也会有外人来买鱼的车队,阮主管怕有人捣乱就在村里弄了这两个执勤点,每个点两条狗,两个人,一般的小混混也不敢来咱这捣乱了。”

    三兄弟挺高兴,毕竟村里有个管事的还是好,到了村里孩子们的情况也是焕然一新了,几乎都是穿的新衣服,很难看到以前那种补丁落补丁的衣服了。老人们在缝补渔网,女人们都看不到了,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咱家的房子咋没了。”阮小七大吃一惊,阮家的三间茅草屋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六间青砖红瓦的房子,外面的围墙也的青砖修建的,看起来很好看。

    阮家养的狗跑出来了,看到主人汪汪直叫,三兄弟的老娘也出来了。

    “这三小子,傻了不成,到家了还不快进屋。”阮家老娘说。

    三人到屋里发现家具也是新的,比原来的房子宽敞太多了。

    “娘,这,这房子是谁建的。”阮小二问。

    “当然是商行建的,我本来是不同意修建的,他们说一套房子要不了三五十贯,你们兄弟三人的一年的工钱加上什么分红得有好几百贯,说这房子的钱慢慢的从你们工钱里扣,我就同意了,就小二你有媳妇了,小五跟小七也没个媳妇,我寻思着新建了房子也好找媳妇。”阮家老娘说。

    阮家兄弟叹了一口气,晁盖哥哥带人实在太好了。

    小七道:“娘,我们回来的路上还你买了点心,尝尝爱吃不。”

    阮叫老娘道:“好吃,好吃。”

    “娘,村里我看改善很大啊,什么情况。”阮小七问。

    “可不是咋地,原来只知道喝酒赌博的二流子们现在大都学好了,商行每天收鱼一千斤,石碣湖有的是鱼,只要肯辛苦一天怎么也打个几十斤,如果不怕辛苦去大水泊里打渔,一天能打上百斤鱼,一斤鱼两文左右,一天就是上百文钱,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附近的渔村都羡慕的眼睛冒火了。”阮家老娘笑呵呵的说。

    阮小七闲不住,在家呆了一会儿驾船出去了,不远处石碣湖的港汊里多出来了上百个网箱,岸上还有新挖的鱼塘,大大小小的也有十多个。阮英正忙忙碌碌的带着大家干活呢,更多的网箱要下水。

    “三叔,忙什么呢,咋把这么小的草鱼往唐里放嗯。”阮小七问。

    阮英笑道:“小七回来了,是不是晁庄主让你过来检查工作的啊。”

    “不是,不是,是放假我回来看看。”阮小七连忙摆手。

    “哦,我们这是在培养鱼苗呢,这小鱼刚刚孵化没几天,每天都拿豆浆喂呢,这鱼要在这鱼塘里养几个月,长大到手指头那么长了,才放到网箱里继续长。今年预计试验三五百个网箱子,其中草鱼和鲢鱼二百网箱子,鲤鱼一百网箱,其他的杂鱼几百箱子。网箱里今年用的鱼都是买其他村捕捞的半斤左右的鱼,都是乡里乡亲的,太不容易了,总得给他们一口饭吃。”

    “晁盖哥哥给咱村带来的好处太大了,以后如果要鱼量大了,附近几十个鱼村都跟着沾光啊。”阮小七感叹道。

    阮三叔不住的点头:“肯定的,等过段时间青草旺盛的时候这里还得收草,一百斤野草五个大子,多少也算是个收益。”

    阮小七是知道的,附近村子是真穷,别说五个铜板一百斤草,就是一百斤草三个铜板都有人割。

    “那边那些妇女都在干什么,种地?”阮小七指着岸边的荒地上忙碌的妇女问。

    “咱石碣村是鱼村,多少年没人种地了,村里的这荒滩三千亩,平均到每人头上也有十亩,商行不是说秋天时候收南瓜大豆啊、大家都忙着种呢。总管晁旬派人免费发的种子。你家二嫂子也很厉害,一人种了几十亩南瓜苗了。”阮英说。

    石碣村的变化很厉害,附近的村子谁家有闺女的都往石碣村介绍,一个村子就这么富裕了,真是难以想象。其实不仅仅是石碣村,就连给百货商行供应斗笠、簸箕、渔网等等各类编织品的芦花村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村长芦武威望也渐渐的高了,把芦花村整理了像模像样的。

    再说晁盖在马市呆了三天,徐海派人也去曾头市盯着,曾头市很是平静,没什么其他的消息,众人分析可能这次郁保四盗马行动只是曾密私自的行动,而非曾家的行动,因为探子水平有限具体不知道如何,反正曾家没有什么异常反应,两家经济上虽然竞争,但是毕竟隔着二三百里地呢。

    晁盖又请宋、雷、朱三人喝酒吃饭拉拢关系。只是宋江那厮很是狡猾,一提到曾头市就岔开话题,雷朱两人也是光喝酒,显然在曾头市和晁家纷争中,宋江是不看好晁盖的。

    晁盖暗暗摇头,刘唐也骂:“哥哥,这个什么及时雨狗屁啊,他摆明了是不想帮咱们啊。”

    “他们也有苦衷吧,毕竟都是家大业大的,得罪不起曾头市啊。”晁盖说。

    当天晁盖又从铁器坊调来了一批一百把短刀,这种短刀和枪头有差别,但是和军刺很像,可以轻松快速的绑在硬木棍上面遍形成了长兵器。不管是百货商行、还是天涯客栈还是马市的伙计都是经过简单训练的,简单的预防还是要做的。另外晁盖决定在马市旁边开一家卖马车的店铺,试试马车销售如何。

    ,!

第十四章 金龙吞天戟() 
晁家的木匠鲁夯是个人才,短短两个月时间拉起了队伍,二十名木匠,五十名小工。当然主要得益于晁盖给的工钱高,普通木匠一个月也有两贯的工钱,包吃住不说年底还承诺了分红。木器坊采用了流水线作业,经过培训的小工都可以独立完成一个配件的打造,缩短了工时提高了效率。晁盖带来的卷尺交给铁器坊打造了几个标准一米的铁尺,然后又给木器坊用木材打造了几把一米的尺子和皮带的卷尺。毫米、厘米、分米、米。这种新的计量单位和原来的尺、丈共同使用,慢慢会全部转向新的计量单位。

    木器坊打造了两种四款马车,轻重货运马车,轻重客运马车。尤其是轻型客运马车采用坚固木料和铁皮,车身轻巧而坚固,半敞篷的马车上面带有可以收缩的篷布,非常方便,价格便宜相当有优势,一匹毛驴或者骡子就可以轻快的拉着。

    晁盖起了个大早,和刘唐对练了一炷香的拳脚,又练习了刀法,两人出了一身的臭汗,拳脚这东西自己练进步很慢,但是对练进步很快,当然刘唐进步比晁盖快,晁盖在拳脚上已经到了一代宗师的水平,很难进步。

    晁盖突然问道:“刘唐,你说我这本领和史文恭比起来如何。”

    “论拳脚我感觉史文恭不是你的对手,别的不敢说,我想史文恭肯定没有哥哥勤奋。”晁盖点头深以为然。晁盖对自己的力气是绝对的自信,东溪村那个镇妖塔,为了消除东西两村的隔阂晁盖命人搬走了,那是两米高的巨石镂空的镇妖塔,重量不是很重,只有八百多斤,不过这足以说明晁盖的力气不是一般大,霸王扛鼎不过如此。

    晁盖知道刘唐这是给自己留面子,大将争斗又不是江湖斗殴,也不是打擂台,哪里有玩拳脚都是马战,偏偏马战是晁盖的弱点,优良的战马刚刚好有了,但是兵器还没有。

    “今天阮家兄弟应该回来了,你再跟我去趟铁器坊。”晁盖说。

    刘唐点起十名精悍护卫,一行十二人全部骑马也不回东溪村直奔铁器坊。铁器坊修建在东溪村东北三十里的一个山窝里,距离最近的小村汶上村都有十多里,端的是荒山野岭狼虫出没。

    三月天气,草长莺飞,路边两旁边野草碧绿,小溪清澈,晁盖心情大好,和刘唐有说有笑。正走着,前面一个护卫骑马回来报告:“报告庄主,前面有个道人倒在路边,看样子是昏过去了。”

    “前面带路。”晁盖道。

    前面不远道旁边,有个白发苍苍的道人倒在路边,闭着眼睛,旁边还有个采药的篮子里面放着不少的药。

    晁盖下马,命人拿过水袋给老道人灌了点水,前胸后背的拍打,有叫了几声。

    “仙长,仙长,醒醒,醒醒。”晁盖叫道。

    老道悠悠醒来,拍了拍脑袋,看晁盖等人说:“啥仙长,仙长的,叫我老道就是了。”

    “呵呵,好吧,就叫你老道了,老道你道观在何处啊,因何昏倒在路边啊。”晁盖问。

    “老毛病了,没事,今天是走路急了才昏倒在路边。我是东边青云芦的道人,今天是去东溪村卖药的,采了点沙参卖了换几十文钱买点米粮食。”

    晁盖道:“你身体不好以后就不要去卖了,我让店里的伙计去你那里收吧。这次这些药就给你五百文,你回去买些米粮吧。”晁盖让人拿出了一大串铜钱。

    老道呵呵笑道:“我看你就不像凡人,果然是晁保正,不然这附近几十里的地面上没有谁有你这么强壮的身体。既如此钱我就收下了。不过还得麻烦保正送我回去吧。”

    一个护卫说:“我们庄主还有事情,你自己回去吧。”

    晁盖道:“不碍事,反正也顺路。老道你就坐我的马吧。”

    这路上老道人还挺能说,“晁庄主想要合并东西两村并不难,推翻了镇妖塔还不行,还得建一个祠堂,把东西两村的祖先供奉了,这事情就算定下来了。”

    “你老道咋知道的这事。”旁边刘唐问。

    老道撇撇嘴:“我老道四处云游,啥事情不知道。我还听说,曾头市去保正开的马市那里捣乱呢。”

    晁盖心理暗暗吃惊,暗道这老道不简单,说不定是故弄玄虚搞些幺蛾子事情。

    青云芦,这老道的道观是三间苇子搭建的草房,叫草芦也到挺合适,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