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军神-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1116年初夏,刚过端午节的气候就已经开始炎热了。青州海边宋江、雷横、燕顺、王英、崔道成、邱小乙、、孔明、孔亮、西门庆、李俊、童威、童猛这几位为数不多的将领和五千余喽啰。至于李忠被俘虏了,其他的飞天蜈蚣等人则是战死了,二龙山的邓龙则表示依旧愿意留在二龙山,宋江也不好勉强其跟随,本来船也不多。李俊本来打算是抢劫飞鸟商船作为运输船去南洋的,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下手,这些飞鸟商船或多或少的都和济州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俊想着下手来着,但是最终还是忍住了,最后用宋江给的两万贯买了扬州一位船东的二十飞鸟船,这批船虽然旧了些,但是依旧还能用。水手都是现成的,但是懂得海上航行的船长没有,李俊花高价雇佣了二十人,不过李俊没打算让这二十人回来,等到地方了这二十人就要强行加入水军了。

    岸边,宋江看着青州的大好河山很是有些不舍得,“哥哥,该上船了。”

    宋江回头一看是自己的好兄弟雷横,宋江道:“此去一别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来了,也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让我多看几眼吧。”

    “等咱在海外积累了实力,咱再杀回来。”雷横说。

    宋江拍拍雷横的肩膀,咬着嘴唇没有说话。雷横是个好兄弟,但是头脑简单了点。

    又看了许久,宋江道:“李俊兄弟,起航吧。从现在起你负责所有行程安排和一切指挥,有不服从的兄弟让他来问我。”

    李俊道:“多谢哥哥信任。”

    李俊全权结果指挥权,船队浩浩荡荡的开拔了。李俊这船队可不是济州军的船队那么大摇大摆的,一路走得小心翼翼的,生怕惹了哪路的神仙,不管是头领还是普通喽啰吃穿用度一律从简,晕船的喽啰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生不如死,吐的哭天喊地的,宋江还好些,毕竟走南闯北的多有经历。

    风帆船航行受风力影响很大,走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到南洋,过了台湾岛又航行了六七天的时间,宋江感觉差不多了,让李俊开始寻找安身立命的岛屿。终于找到了一处非常大的一块地方,方圆有数百里,岛上的土著人是猴子一样大小的人。宋江看了大喜,这里的人长得比我还黑还小,当即决定:“靠岸,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地盘了,岛上的土人都得听咱们的。”

    五千喽啰们都憋坏了,四下里踅摸土人中的妇女。不过宋江这回发善心了,约法三章,严禁一切骚扰百姓的事情。

    修建房屋、开垦土地,交往土人,宋江安排的井井有条。水军由李俊、童威、童猛三个负责来指挥接手。

    邱道长、崔大师对宋江说:“该命名岛屿了。”

    宋江很高兴,说:“咱们从宋国来,我又姓宋,就命名为宋岛吧。咱们的队伍也正式改编成宋岛军,从此不再是喽啰,要有正规的编号。”

    众位将领欢欣鼓舞,欣然接受了宋江的命名,后来宋江才发现这个细长的岛屿北部已经被登州吕家开发占领了,双方谁也不服谁,大战了数次,最后命名为吕宋岛。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且说就在宋江走的时候,青州的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慕容知府得知四山盟撤退,亲自带兵拦截,光荣战死了。青州军群龙无首发生内斗,呼延灼带领骑兵及时平叛,暂时掌握青州。

第五百三十四章 整军备战() 
此时,晁盖在济州军军部,和几位军师商议后,决定春季大练兵开展。济州军一项管理严格,但是去年冬季在抵抗辽兵的战斗中损失了部分老兵,又新补充了后备兵,新加入的卢俊义、赵陇、闻达及其燕青都有带来的兵。这些兵原本不是济州军训练的,虽然战斗力很强大很不错,但是没有经历过共同的训练相互之间容易产生隔阂,比如赵陇部的士兵,军部安排他们巡逻,他们会认为不重视他们,让他们做些杂事,安排他们做主力,他们又会认为这是故意消耗他们。至于卢俊义、燕青等人带来的则是卢家庄的家丁,人数有二百来人,属于卢俊的私兵,私兵可以作为主将的卫队保留,但是必须进行统一的训练。

    因此这么一来,打乱原来编制进行整编训练就成了必须的事情。整编训练足足进行了一个来月,济州军三军士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整编训练后新来将领也进行了妥善安置。卢俊义新成立一营枪骑兵一千五百人,卢俊义任营长,燕青则不再担任卢俊义副手,和马灵一起成立情报三处,主要负责河北片区的情报调查工作,偶尔会执行一些小任务。

    赵陇编入孙安部,和马麟一起任孙安副将,孙安部实力大大加强,拥有了强悍的冲击力,作为轻骑兵完全承担一般性的作战任务。闻达则编入秦明部任秦明副将,这也是经过综合考虑的,闻达此人勇猛,而且懂些兵法,任秦明副将可以补充秦明的一些不足,再则虽然在秦明部为副将,但是秦明部的一千五百人可是重骑兵,骑的都是高头大马,冲锋的时候人马都是铠甲,拿强弓和长枪,正是北方辽人所说的铁浮图。铁浮图不仅仅有很强的单兵作战能力,而且还有很强悍的集体作战能力,用铁锁链把五匹铁浮图,集群作战就成了闻名天下的铁甲连环马。

    如此一来济州军的骑兵实力更加强大了,有人说济州军重视骑兵,不重视步兵,其实那是不了解济州军。济州军最强悍的是海军、其次是步兵、骑兵、单独炮兵数量虽然少但是战斗力也很强悍。

    在整理军队的同时,济州军下辖八个州府农、牧及其手工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农业上天王米、花生、棉花的大力推广,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在林业上则侧重经济林的发展,花椒、大枣、柿子、板栗、水梨等等都种了许多,手工业上商行和手工业则相互配合,发展了诸如草编、藤编、木器制品、传统陶瓷制品等等,尤其是山东一带草编、藤编的席子、箩筐、藤椅在炎热的南洋小国非常畅销,一些南洋贵族、王室都以用上这些物品为荣。

    就连呼延灼管辖下的青州府也开始恢复,呼延灼和济州军接洽,然后宣布并入济州军。济州军给予呼延灼一个营的编制,呼延灼为营长、韩滔、彭玘为副营长。索超调归济州军总部,任命索超为庞万春副将。

    别看呼延灼武将出身,但是管理起地方来还挺有经验,先是宣布免除所有土地税一年,青州这地方让原来的慕容知府搜刮的不仅仅百姓贫困,就连中产阶级也是贫困不堪。免除土地税一年让百姓有个缓冲的时间,紧跟着从外地购进了大量的救济粮,其中有天王米、高粱和豆饼。三种粮食粉碎了,作为口粮,分给青州五万余极度贫困的百姓,把他们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然后就是种子了,商行赊销种子,免费培训技术,等秋收后再归还种子款。一些商行、商会、海商还经常来青州招募一些临时工。青州本地的富余劳动力也有事可做,渐渐的恢复了活力。

    三月末的天气,草长莺飞正是农忙时节,晁盖练兵之余还得估计农耕,而且此时大老婆扈三娘已经有身孕在身,晁盖刚从家回到军营情报二处的时迁就派人来了,晁盖打开一看,问题还比较严重。

    原来是太原田虎趁着朝廷无暇估计他的时候,在太原称帝了。手下将领也扩展到上百元之多,士兵训练了有十几万,以太原为中心,占领了数十个县兵强马壮,正野心勃勃的准备东进或者南下。

    晁盖看了看,把情报递给了吴用。

    吴用道:“田虎这点人马就敢称帝,真是不知所谓。童贯只需把西军调过去田虎就算完了。不过田虎也算准了,童贯大军要面对虎视眈眈的西夏,根本没有闲暇去顾及太原,所以他敢这个时候称帝。”

    晁盖说:“我估摸着我那叔叔又该到了,田虎造反朝廷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田虎称帝朝廷是坐不住的,咱们要考虑是不是要出兵,如何出兵。”

    朱武没言语,公孙胜说:“咱们又新收了呼延灼,占了青州也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朝廷希望我们二虎相争,不论谁胜负都会让朝廷得意,所以我断定来传达旨意的钦差大臣很快就到了。出兵太原路途有些遥远,如果不能速胜对咱们的后勤又是一次考验。”

    晁盖点点头:“上次出兵抗辽是吴军师和公孙军师,这次进兵太原那就让朱军师和公孙胜军师辛苦一趟。军部即刻起立刻开始制定出征方案,只等圣旨一到立刻出兵。”

    晁盖的情报比朝廷的还快,制定出征的方案也早。朝廷得知田虎称帝的消息要晚上一天多,得到这个消息金銮殿上变成了菜市场,顷刻间就乱了,朝廷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派系主张立刻剿灭,绝对不能让他们猖狂。另外一派系则主张不用理会田虎个跳梁小丑,毕竟太原乃是边关一带,最要紧的还是赶紧先清理江南腹地的方腊,只有清理了方腊才能筹集更多的钱粮来剿灭田虎。

    正当两派人争论不休的时候,位高权重的高俅咳嗽了一声,道:“剿灭田虎又何须用朝廷一兵一卒。”

第五百三十五章 兵发太原() 
旁边有大臣问:“可是说的那济州晁盖。”

    高俅道:“正是此人。”

    高俅虽然在朝中势力滔天,但是并非一手遮天,蔡京、童贯及其一些老臣还是不鸟高俅一个靠踢球上位的太尉,立刻就有人反驳道:“去年秋天辽兵进犯,大兵直奔大名府,是你高太尉说让晁盖出兵,既能消灭了辽兵,又能让济州军损失殆尽,可是结果呢,辽军败了,但是济州军更加壮大了。”

    高俅昂然道:“依靠我的计策打败了辽兵难道不是大功劳一件吗?济州军虽然在此次战斗中壮大了,但是没有占了河北一丝一毫的地方,这难道不能算是个成功的计策吗?济州军不可能百战百胜,说不定这次和田虎打过两败俱伤了呢。”

    双方吵了难分难舍,最后赵官家宣布退朝,稍后再议。

    结果是童贯支持高俅,官家同意了高俅的计策,当即再命令晁补之为钦差大臣,去济州请晁盖再行出兵太原,剿灭大胆妄为胆敢称帝的田虎。

    晁老尚书接到命令也是一个头有两个头大,晁盖不是傻子也不是二愣子,不可能看不透彻朝廷的用意,哪里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因为自己这个本家的叔叔而出兵呢。

    不过老尚书一心为民,为了朝廷,丝毫没有讨价还价,轻车简从,带着圣旨就赶奔济州了。

    有了上次的经验,晁盖丝毫没有感觉到奇怪。

    “叔父,您老又来了。”晁盖道。

    老尚书道:“嗯,又来了,田虎在太原称帝,朝廷大怒,想让济州军前往剿灭。”

    旁边吴用道:“朝廷的圣旨按理我们不能有什么意见,但是几个月前和辽兵打仗的经历还没有忘记,我们到了河北粮草辎重根本得不到任何的补给,东京的粮草运输过去太慢了,真定府和大名府穷得叮当响,根本分不出来粮草辎重,如今又派遣我们去征讨田虎,一旦粮草辎重补给不足我济州军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老尚书摇摇头:“我只负责宣旨,其他的事情难啊。尤其是想向朝廷伸手要钱粮就更难了,如今江南地区动荡不安,朝廷失去了主要的水源地,库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