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军神-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晁盖又拿出一把唐刀,递给顾大嫂道:“这是给你家老公的。”

    “也是把好刀,只是送他浪费了,我替他管着了。我家那个不争气的,你是不知道啊,天天闲着,偌大的酒店让我一个人管着。”顾大嫂唠叨道。

    解珍解宝都很高兴,姐姐同意了,可以去当的副都头了,别看这些江湖人一个个整天不把官府当回事,你真让他当官,他恨不得立刻就上任,就是打虎好汉武松那样的,一个都头也照样让他心动。

    顾大嫂当即大排筵宴,款待晁盖等人,孙新也来了,听闻这兄弟两个要去遥远的郓城,道:“我家哥哥孙立是登州兵马提辖官,何不在登州参军。”孙新说。

    顾大嫂一听嘴巴撇天上去了:“登州的大头兵那几个军饷钱都不够吃喝的,更别说娶媳妇安家了。还是让这兄弟二人去郓城吧,郓城团练刚刚组建正是发展的好时候。”

    孙新一听也是这个道理,更何况自家哥哥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对亲戚不是太照顾。

    这夫妇二人都是登州豪杰,这酒一直喝到吃下午饭的时候才罢休。

    撤掉酒宴,换上茶水,聊起江湖上的事情。

    顾大嫂道:“晁盖哥哥的盐生意不做了?”

    “不是,现在我搞到了盐引,私盐也成官盐了,因此不用偷偷摸摸的做了。”晁盖道。

    顾大嫂道:“这可苦了登云山的邹渊邹润叔侄两个,这二人估计都快揭不开锅了。”

    “这是为何?”晁盖问。

    顾大嫂一拍脑袋:“我的哥哥来,这不明白着呢吗,原来晁熊来贩私盐,有时候会从这叔侄手里要货。现在晁熊不来了,这二人哪里还有生意。原本七八十人的私商队伍现在只剩下二十来人的心腹了。”

    “这个吗?”晁盖无语,商人经商各凭本事,你没本事找客源了,吃不上饭了也怪不了晁盖。只是邹渊、邹润这两人在登州一带也算是小有名气,本领虽然不咋地,但是地头熟悉,算得上地头蛇一类的人物。

    晁盖道:“不若顾大嫂派人把这二人请来,我和他们谈谈,看看还能有什么其他的生意可以做吗?”

    顾大嫂道:“我和这二人很熟悉,这就派人去请。”

    两人距离此并不远,没过多久就到了。

    邹渊年龄稍微大些,三十多点儿,黑色脸膛,一看就是长年吹海风的人,身上一股鱼腥味。

    邹润二十多点儿,中等个头,也是黑色脸膛,最大的特点是额头上面长了肉瘤子,看着怪吓人的。

    顾大嫂介绍道:“这位就是晁熊的大哥,郓城晁盖晁天王。”

    邹渊、邹润大喜道:“原来是晁盖哥哥,无缘得见,今日相见晚风荣幸啊。”

    “两位客气了,经常听我那兄弟提起过二位,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了得啊。”晁盖道。

    “哥哥客气了。”邹渊说。

    顾大嫂也不去前面招呼客人,在后院庄客添酒回灯重开宴,又喝开了。

    喝了一会儿,邹润问:“哥哥这次过来不知道有什么生意要做?如果有生意的话可要提携一下我叔侄二人啊。”

    晁盖一笑:“二位都是海边人,可知道这海带、紫菜什么行情?”

    邹渊道:“有货无人要,便宜的狠。晒干的三文钱一斤。海带在海边多的很,水性好的一个猛子下去能弄几十斤上来。”

    晁盖叹道:“如今的这生意不好做,各地百姓流离失所,只有粮食最值钱。不过呢海带我目前还能销售一些,你们要是有空可以给收购十万斤,我弄去销售试试。”

    “噢,如此甚好。哥哥有意,我们即日起就可以收购,至于价格吗?”邹渊说。

    晁盖道:“你二人也是知道的,庄里生意细节我历来不负责的。最近我派人和二位接洽,价钱你们谈如何?”

    邹润也知道和晁盖谈价格不合适,毕竟晁盖生意那么多,如果采购个海带都要晁盖负责那还不乱套了。

    “好的,我等静候哥哥佳音。”

    晁盖又道:“虽然我不知道价格,但是定金呢还是可以给上二位一部分的,先拿纹银三百量作为定金,二位感觉够吗?”

    “够,够,太够了。”邹渊道。

    要知道邹渊、邹润这两人都是海边的地头蛇,本乡本土的都熟悉,从渔民手里收这类东西还是不用付现款的,打个白条,等商队结款了再付钱给渔民。

    一直喝酒到深夜,这二人邀请晁盖跟他们回庄休息,晁盖只说天太晚了,留在顾大嫂酒店歇息。

    晁盖、焦挺、卞祥、庞万春、解珍、解宝一行六人当晚留在酒店歇息,翌日一早刚吃过早饭这邹润就到了,说要请晁盖去趟庄里好好招待一翻。

    既然是美意,晁盖也不好推辞,当即四人前往,解珍解宝回去收拾东西,不日就前往郓城。

    这叔侄二人的庄子在登云山里,毕竟原来干私盐生意冒的是杀头的干系,因此建筑在地势险要之处。进得山来绿树成荫,山风阵阵,倒也清凉惬意。邹润不住的介绍些本地风土人情什么的。忽然前面树下一群七彩大鸟在咕咕的叫着。

    晁盖道:“那是什么?”

    邹润说:“这是山里的七彩山鸡,可惜解珍解宝没在,不然咱们有口福了。”

    庞万春不解,问:“这是为何?”

    “这七彩山鸡虽然飞不高,飞不远,但是非常机警,人在百步之外没事,一旦靠近百步立刻飞了,只有熟练的猎人才可抓的。”邹润说。

    庞万春道:“这有何难,看我箭术。”说罢拈弓搭箭,瞬间射出三箭。

    ,!

第七十六章 渔村良港() 
三箭如同连珠炮一样过去,扑扑扑,三只七彩山鸡中箭。百步之外射中山鸡,这技术绝对是强悍,邹润庄客过去把三只山鸡拿了过来,发现居然都是脖子中箭。

    邹润大惊道:“庞大哥神箭啊。”

    晁盖也道:“万春兄弟是我军中第一神箭手。”

    庞万春说:“哥哥取笑了,哥哥的箭发,和牛皋兄弟的箭发也都是很厉害的。”

    “我和牛皋都弱了你一截,不过你可要努力啊,我和牛皋会勤奋努力追赶你的。”晁盖说。

    庞万春美滋滋的,晁盖亲口承认他是军中神射第一人,这个荣誉足以让人振奋。

    邹润对晁盖等人更加的恭敬,实力就是一切,这四人随便哪个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庄子在一个小山包顶上,高了能有一百多米,四周陡峭,上去只有一条路,显然邹家叔侄对官府防范着呢,可是这么个山包能有多大用,山上有水源,但是粮食不足,一旦别人攻山,围困在里面就一锅端了,没有纵深转移不方便。

    邹渊已经备好酒宴,宴请晁盖等人,一直聊到中午。

    邹渊道:“江湖上混的,提着脑袋也无非是为了点钱。哥哥感觉除了这海带,还有其他的什么生意能赚钱?”

    “海里的鱼运到内地,大家吃个稀奇价格肯定不错,但是路途太远基本都腐坏了。除了海带之外再弄点晒干的小虾米、小鱼、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收点梭子蟹,只是量不要太多,运到内地不知道死多少呢,主要还是以海带为主吧。”

    邹渊不住的摇头:“太可惜了,靠着大海眼看着这么多的鱼没办法贩卖真是愁人啊。还是踏踏实实的做海带生意吧。”

    这叔侄二人还是蛮有意思的,做生意口碑还算可以,算得上忠厚的商人,当然了商人逐利,赚钱是必须的。

    晁盖又道:“现在赚钱不容易,我看二位盛情,就再交给你们一点任务。我看这登云山松树杉树无数,你们可以低价收购些,等过几天商队来的时候你们具体在议价,只是树砍了之后一般要堆放一年半载的才会运走,二位还需要准备大的场地才行。”

    邹润道:“没问题,没问题。深山老林的,官府是不会管的,只要不造反,谁管这些鸟事?只是不知道要多少棵呢,我们即日就组织人手就去砍。”

    “最少要直径要两尺以上的,数量上不用太多,暂定两万棵,莫砍小的,砍了也不要。”晁盖说。

    “好,就这么定了。”

    晁盖并没有在登云山久留,下午就返回了顾大嫂酒店,解珍解宝收拾东西还没有回来,晁盖就带领大家去附近的码头看看。距离海边距离也不算近,十多里地。

    大海波浪翻滚,一望无际,海天相接的地方还是大海。卞祥、焦挺两人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这可比水泊梁山大多了。”卞祥说。

    晁盖道:“要不我总说要眼光放远些呢,不要仅仅局限于水泊梁山,那里只能作为一个起步而已。“

    港口上乱糟糟的,虽然这些年大宋经济衰落了些,但是依然掩饰不住的繁华。各色的货船来来往往的,码头上人流也很大。这是官办的码头晁盖对这里也不感兴趣,最多开家天涯客栈,作为自家商队的落脚点。

    “看,这螃蟹这么大啊。”卞祥拿起路边摊上个一个大螃蟹说。

    “的确不错,这么大的螃蟹味道肯定很好,弄些回去让顾大嫂给咱们做了下酒吃。”晁盖道。

    卖蟹的渔民是个老者,五十多的岁的样子,一脸的沧桑,皱纹布满了脸颊。

    “老人家,这螃蟹是您捞的?”晁盖问。

    “正是我捞的,我家世代捞蟹。海里的种类很多,但是我们只抓螃蟹。”老者解释说。

    “这螃蟹如何卖的?”

    老者伸出一根手指头:“一文钱一个,公道价格。”

    晁盖拿出二十文,买了二十个。老者很高兴,还送了晁盖几个贝壳。这螃蟹在海边一文钱一个,但是运到了东京等内地城市,菜市场也都卖五十文一个,到了酒楼没有一百五十文是吃不上的。就是这海蟹运输离不开海水,必须在船上弄个水箱才行。

    已经把海带和砍伐树木的生意交给邹润了,那梭子蟹的生意完全可以从渔民手中直接进货,毕竟做生意不是行善,不能全部放在一个人身上。

    晁盖道:“老人家,我是郓城来的客商,打算每个月购买两万只左右的大螃蟹。”

    “莫叫我老人家,其实我还不到五十岁,只是海边人整日吹海风,老的快而已。叫我郑三就行,我们村有二百多户渔民,都是擅长捕捞梭子蟹,你可以从我们那里买啊,要不我带你们回村里看看。”

    晁盖一看时间尚早,反正今天也没办法启程回郓城了,当即同意和郑三回村。郑三所在的渔村并不远,沿着海边的小路一直向东,十几里地就到了,海边的村里松松散散的建筑着上百个小屋,岸边上系着上百条渔村。

    郑三道:“别看我们村才一百多条小渔船,但是捕捉螃蟹的本领很高。一晚上能抓上万个。”

    晁盖笑道:“是用铁笼,里面放上诱饵捕捉的吧。晚上下笼,第二天一早收起就行了,收获很容易的。”

    郑三大惊:“你们咋什么都知道,这可是个秘密,别村的渔民我都不告诉他。”

    “呵呵,你放心,我们没那个时间抓螃蟹,就直接买你们的好了。”

    晁盖偶然抬头,发现这个村里的地势太好了,此地天然一个凹字型的港湾,凹口有二里来宽,凹深有三里多,外面海上风大浪大,但是里面风平浪静。

    “郑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