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军神-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修建军营是必须课,史进、陈达、杨春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也是知道的很清楚的。首先是栅栏围墙,学校里由于都是小学生,身体弱小,为了防备冬季时节狼虫侵扰必须把栅栏的密度修的很密集,高度两米五。挖沟打桩用石头和土壤把栅栏固定住,然后每隔五米在栅栏里面弄个斜柱子作为支撑。

    教室的修建也是先让工匠把树木锯成各类的木材,然后订出骨架来,然后用帆布蒙住。帆布上设有前后窗户,因此房间里光亮还是可以的,一千五百多人,每个教室五十人就要三十间教室,同样还要有宿舍,因此要搭建的房子还是很多的。只是这样的房子冬天保暖差,夏季隔热差,因而只能算是临时性房屋,等正式学校修建好了就会撤离。

    难民本来这几日经常接触到穿捕快衣服和军装的人帮助他们,因此大家也不害怕。有个三十所岁的妇女还问史进:“这位军爷小哥,你娶媳妇了吗?”

    弄了史进个大红脸,毕竟此时史进还不到二十岁面皮薄。旁边有妇女笑道:“你是不是看这位军爷长的好看,惦记为你家姑娘找姑爷呢?可惜了你家姑娘才十二岁,哈哈。”旁边干活的妇女笑成一团。

    史进统筹管理的能力还是有的,史进负责栅栏,陈达负责教室,杨春负责宿舍。关键地段和技术性比较强的活都由士兵和工匠们干,至于五百名妇女主要是负责打杂一类的活计。

    中午吃饭的时候,由于史进带领团练队伍和工匠们的饭菜要远远好于帮助干活的妇女们的食物,为了避免难看,史进特意让队伍和妇女们距离了一百五十米。要说这山东妇女块头也不小,腚大腰圆的力气比男人差不了多少。干活麻利,做饭也麻利。中午吃高粱面窝头,和大米粥。虽然说不上丰富但是能吃饱,总比在家饿死强。郓城县的好人还是挺多,这不中午饭有人来送咸菜了,三个老太太弄来了一百多斤咸菜,上好的黄瓜条腌制的咸菜,当然了咸菜不能当饭吃,这么一百斤,就算是五百人也得吃好几天。

    杨春眼睛好使,指着不远处道:“我怎么看着那个老太太挺熟悉啊,感觉像是见过。

    史进看了看,道:“这不是别人,正是牛皋的娘、李逵的娘、王军的娘。就连晁盖哥哥见了也得叫声老干娘。咱们过去打个招呼吧。”

    陈达和杨春道:“应该的,咱们跟着人家儿子学本领,见到人家老娘理应打个招呼。”

    史进、杨春、陈达三人过来,一起给三个老太太见礼:“三位老干娘,你们怎么过来了。”

    “哦,原来是史进啊,你们在这里建学校呢。我家咸菜做多了,正好拿来帮助一下大家。”牛皋娘说。

    史进过去尝了根黄瓜条,道:“味道真好,比我们军队腌制的地道多了。”

    牛皋娘笑道:“这孩子真会说话。”

    “真的,你这咸菜要是拿出去卖肯定是好价钱。”史进说。

    这三位老干娘送完咸菜也就回去了,路上,牛皋娘道:“我说两位老姐姐,虽然咱们的儿子各有不错的薪水,咱们吃穿也不发愁,但是人这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吧,总是这么闲着也不是个事情啊。”

    李逵娘说:“谁说不是啊,我整日就养那么点羊,那么点鸡也怪无聊的。”

    “我在东京的时候就是闲惯了,所以容易生病,是该做点事情了。”王进娘说。

    牛皋娘说:“别的咱们也做不来啊,但是做咸菜那是一流的手艺,现在青菜萝卜的价格非常便宜,咱们三家院子又都很大,哪家也能放下几十口咸菜缸,不如咱们三个合伙开个咸菜作坊吧,将来赚到钱了也像晁团练这样帮助穷苦人。”

    王进娘道:“好,我支持。只是得想个字号啊,做生意没字号可不行。”

    李逵娘道:“你是大地方的人,见多识广,就由你来想吧。”

    王进娘想了一会儿道:“大家都管咱们叫老干娘,我看这咸菜就叫老干娘咸菜得了。”

    “好。就这么定了。”

    三个老太太就这么成立了老干娘酱菜作坊了。

    只用了三天时间,这个帐篷小学修建完毕,一千多名学生集合在操场上。校长王伦发表重要讲话,别看王伦落魄的落草,但是实际此人不论是眼光还是才学都不错,只是运气不好。

    洋洋洒洒的讲了一大堆。最后王伦说:“你们知道能读上书,吃上饭都是谁给你们提供的吗?”

    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的也不知道,有的说是史进,有的说是老干娘。

    王伦道:“你们说的都对,但是做的最多的是晁盖晁团练,晁团练不求回报,拿出大批的粮食、大笔的金钱供给你们吃喝,你们才有了一日三餐。拿钱修建了学校,你们才能读书认字,明事理,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是晁盖晁团练。”学生们说。

    这时候负责点名的教师过来对王伦道:“王校长,学生比点名的时候少了两个人,前天还是一千五百六十二名学生,今天只有一千五百六十名学生。”

    王伦皱眉道:“捕快、庄丁巡逻非常严密,怎么会无缘无故丢失两个人,立刻报告执勤的都头。”

    今天在流民村一带执勤的不是别人,正是晁然带着五十人,学校老师来报告,立刻就开始调查。由于巡逻的人很多,很快就查清楚了,原来是前天下午,郓城大户宋江宋押司带着家人来给流民施粥,这是做好事,捕快们自然不会拦着。施粥的时候宋江发现两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长的非常白净可爱,跟个女娃娃似的,宋江十分喜爱,说带回去做书童。

    这两个男孩家里大人都不在了,这一路吃苦受累的,遇到宋江这样的中年大叔,自然是欢欣鼓舞,乐意前往,就这样两人去了宋押司家里做书童了。

    晁然不敢怠慢,立刻上报晁盖。晁盖听了眉头紧皱,宋江这人除了名利心太重之外,也算得上是个好人,乐善好施。但是唯独有一样不好,此人娇妻美妾的都有,但是偏偏不喜欢,整日里和雷横这样五大三粗的男人混一起,如今找了两个长相俊美的小男孩当书童,真让人搞不懂啊。

    晁盖道:“早就有命令规定,十四岁以下的孩子上学是硬性规定,任何人都不得违反,这宋江没把这规定当回事啊。你去通知城里执勤的牛皋,把宋江抓到县衙问话。”

    这时候吴用刚刚好回来,赶忙道:“哥哥不可。”

    “噢,为何不可?”晁盖问。

    吴用道:“大家都知道哥哥和那宋江是水火不相容,哥哥这么做虽然是秉公执法,但是在不知道真相的外人来看哥哥这就是狭私报复了。”

    “依你的意思呢?”晁盖问。

    吴用道:“宋江带回去如果只是当书童的,最多也就是说他几句,让他把孩子送回来读书。退一步说,他断袖之癖发作了,又能如何呢?大宋律法稀松,最多判他个虐待孩子,赔点草药钱,宋家还是出得起的。不如这样。”

    吴用嘀嘀咕咕把他的计策说了一遍,当即晁然汇报给时文彬,说宋江拐带两个儿童,当成了小相公。

    时文彬怒道:“这宋押司怎么如此没分寸,现如今郓城正是发展的紧要关头,怎么可以做此等勾当,把县尉朱仝给我找来。”

    很快,衙门的里的差人把朱仝找来了,时文彬道:“有人把宋押司给告了,说宋江拐带他两个侄子,明着当书童,暗地里做见不得人的勾当。”

    朱仝满脸尴尬,宋江那点癖好他是知道的,娶个媳妇终年不用,还说什么英雄好汉不近女人。不过宋江终究是自己的好朋友,当即朱仝道:“定然是有人故意诬陷吧,宋江是本县大户,又是押司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

    ,!

第八十章 组建纺织厂() 
时文彬见朱仝给宋江开脱非常的不乐意,道:“本县只是让人你把宋江传唤过来问话,是非曲直本县自有公断。”

    “是,我这就去办。”

    朱仝说着出了县衙,不住的摇头,这事情太难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晁盖要借此机会找宋江麻烦,一旦宋江的把柄落在晁盖手里那宋江就倒霉了,想到此处朱仝叫过来一个心腹,耳语了几句。

    一个时辰后,宋江来到县衙见时文彬,当即承认了招那两人做书童的事情,也承认自己疏忽,忘记让这两人去上学了,当即表示明日就让他们两个去上学。时文彬问宋江是否虐待了两个书童,宋江当即否认。时文彬只好亲自问两个书童,那两人低头不语,问急了只说没有。仵作验看,也说没有。时文彬没招,当即让宋江回去了。

    消息传回的时候,晁盖正和吴用在营房里下棋呢。晁然进来报告说:“朱仝给宋江提前说了,然后才带宋江到衙门,两个孩子受了宋江的威胁自然是不敢说,就连那老仵作也给宋江作假,不肯说实话。”

    “好了,知道你,你下去吧。”晁盖道。

    晁然转身告退。

    吴用摸着小胡子道:“没想到这宋江在县衙里还这么大能耐,朱仝、雷横依然是他的党羽,就连仵作都敢和他勾勾搭搭的,替他遮挡。显然他们是没把咱们当回事啊,得好好收拾一下才行,不然就会蹬鼻子上脸。让牛皋过去,把那个仵作提回来,相信他会说的。”

    “不然,这件事情就先这么打住。要做的事情太多,没必要在这个事情上耗费精力。造船厂的建设比较顺利,不忙的时候你去协助刘唐训练新兵,这几日我要忙些其他的事情。”晁盖笑道。

    晁盖的回答让吴用非常意外,吴用认为晁盖会大怒,然后立刻把那个仵作提回来揍一顿,然后抓住宋江的尾巴,最少也得把他送郓城赶出去,毕竟一个槽头难拴着两头叫驴啊。

    “好吧,不过哥哥要小心点,宋江这人脸皮及厚,又会拉拢人,是个枭雄人物。”吴用提醒道。

    “吴先生放心。”晁盖道。

    “哥哥最近又忙什么事情呢?仅仅是天王米种子一项就让咱们进项颇大。”吴用问。

    晁盖拿过一棵晒干的青麻,递给吴用,道:“就忙活这个呢。”

    “这个,这不是路边的随处可见的苘麻啊,到处都是,老百姓都把这东西当做野草来烧火做饭。”吴用说。

    “对,这就是苘麻,也叫青麻。随处可见,但是用途极广,用这纺线织布可以做成帆布,非常坚固耐用。苘麻随处可见原料可谓低到了极点,又有数千难民妇女没有事情可做,咱们不能白养活着。”晁盖道。

    吴用叹道:“吴用对哥哥的才华心服口服了,一棵常人看起来毫无用处的野草,到了哥哥手里都能加工成船帆。”

    下午时候晁盖离开了军营回到了晁家庄村里,晁家后院,原本程琳的房间,晁盖过来但是没有进门。敲敲门,程琳就出去了,她孩子刚刚睡着,容易吵醒。

    晁盖道:“前段时间就听总管说了,说你用一台旧纺车,用青麻纺织出了细麻线,非常的细密,质地非常不错。”

    程琳道:“没受灾前我在家就做纺线织布,麻、丝都会纺。”

    “这边有个芦花村,他们村也会纺麻,但是弄的太过粗,只适合做渔网和网箱。我看你纺织的麻线制造成布,做船的风帆比较好。我有意组建一个纺纱厂,想你做厂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