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王牌坦克手-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大龙甩下手里扶着的伤病,大喊着冲吴晓霞他们冲了过去。

    “哒哒哒哒”,日军飞机的机枪打出两排子弹,在吴晓霞前后的几个人躲闪不及,瞬间倒在了血泊里。

    飞机也瞬间拉高飞向了远处。

    “快回防空洞!”冲到吴晓霞身旁的吴大龙一边扶起她,一边对身后的伤兵们喊了一句。

第70章 沉默的慰藉() 
回过神来的众人,都赶紧转身往回跑。

    吴晓霞也挣脱开吴大龙的手,冲向离自己最近的一名受伤的一声,撕下自己的袖子给他做止血包扎。

    其他幸存的医生和护士们,也赶紧散开查看伤者的情况。

    天空中的那架日军飞机此时正在半空盘旋转向,准备发起第二轮攻击。

    “快!把伤员带走!鬼子又要来了!”吴大龙大声催促着,同时跑到吴晓霞旁边,跟他一起架起这名受伤的医生,快步往防空洞折返。

    众人稀稀拉拉的往回跑着,但是因为拖着伤员的原因,速度太慢。

    眼看着空中的那架日军飞机已经完成了转向,再次对准地面上的人们,沉下了机头。

    已经躲进防空洞的伤员老张,和其他伤兵一起,焦急的大声招呼:

    “快点!快点!”

    受伤的医生护士们却因为紧张和着急,有的人脚下一打软,几个人一起摔倒在地。

    老张抬头看着那架开始俯冲的日军飞机,回想起在前线作战时的场面,他和战友几次打退了日军步兵的进攻,后来日军派出飞机对他们的阵地一通狂轰乱炸,几个跟他在战壕里出生入死的好弟兄都是被日军的炸弹和扫射杀死的。

    他咬着牙攥紧了拳头:“干!”

    两脚在地上前后挪动了几步,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冲出了防空洞。

    吴大龙和吴晓霞低着头吃力的拖着伤员,两人一个大腿刚刚伤愈,另一个是柔弱的女子,即使已经两腿发抖满头大汗,也仍旧只能一步一步的往前挪动。突然,他们感到压在身上的重量瞬间变轻了不少,抬头一看,先是老张,紧接着跟在他后面的另一个伤兵也伸出了手,四个人一起抬起受伤的医生,快速的冲向防空洞。

    与此同时,大批轻伤员也在老张的带动下冲了出来,大家七手八脚的抬起后面的几个医生和护士,以冲刺的速度冲进了防空洞。

    这时,日军飞机也已经俯冲到了低空,对准最后跑进防空洞,还来不及关门的几个伤员扣下了机枪的班机,装在两翼上的机枪射出两行子弹。

    “哒哒哒哒”,子弹顺着洞口左右两侧的地面一路打到墙壁上,飞行员咬牙切齿的念叨了一声“巴嘎!”,便不得不再次拉起机身飞走。

    众人在防空洞里又安静的等待了十分钟,谁也不敢贸然开门出去。

    吴晓霞在帮助伤员完成简单的包扎后,边缩在墙边,身体不住的抖动着。

    吴大龙捂着因为刚刚剧烈运动有些渗血的伤口,慢慢的坐在吴晓霞的旁边,仅仅的握住她的手。

    “这就是我说的后怕。”

    吴晓霞抬头看了他一眼,忍不住被他一本正经的样子逗的笑了几声,却不知怎的,笑声慢慢的就变成了哭声。

    防空洞里的一些女护士也受到影响,传来此起彼伏的啜泣声。这群一向坚强乐观的女护士,在此劫后余生的时刻,终于崩断了那根一直紧绷的神经,把心中的恐惧和压力都大声的释放了出来。

    在战场上,一个大老爷们被吓得大小便失禁都不是什么新鲜事,防空洞里的这些伤员更是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老兵,但再一次面临生死考验时,也没有几个敢拍着胸脯说老子无所畏惧的。

    更何况是这群在后方的医生护士,平日里整天和前方送回来残肢断臂的伤员甚至轰炸过后烧成半人半鬼的尸体打交道,却还要乐观积极的开导情绪不佳的伤员,现在还要面对日军针对平民的无差别轰炸,他们的压力和恐惧如果再不释放出来,恐怕真的会疯掉吧?

    因此吴大龙和其他伤员们一起,都只是默默的听着,没有人取笑逗乐,甚至都很默契的没有人上前开口安慰一句,哪怕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这片刻的宁静对慈爱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

    确定日军飞机已经离开后,大家再次走出防空洞,迅速完成分工,将刚刚的伤员送进手术室救治,收敛死难者的遗体,再也没有人提起刚刚在防空洞里所发生的那一幕。

    广西,全州。

    第五军直属战车兵团战车第一营营部。

    营长姜维和陆少清等几个连长,还有苏联顾问鲍里斯正在围绕着全营编制问题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我听说你们给三连的每个排都安排了一辆德国产的侦查炮车?”鲍里斯问。

    “侦查炮车?”姜维有点不理解他说的是个什么新车种。

    “就是德国人的那个sd。kfz。222型。”

    “哦,那车在我们这里叫炮甲车。”

    “好吧,我不在乎你们管它叫什么,但我不同意你们这种安排。”

    姜维听到这话有些不悦,毕竟对方只是自己下属一个连的顾问教官,和自己的军阶差了两级。但碍于对方是苏联援华军官,没有直接流露出真实的情绪,而是耐着性子说:

    “你是坦克战术和技术顾问,我认为这个编制问题应该不属于你的专业范畴。”

    鲍里斯显然没有中国人打太极的这种婉转对话回路,继续说道:

    “编制问题当然不属于我的专业,但我学到的所有战术理论,都是基于我们苏联红军的装甲部队编制作为基础展开的。所以我想问你,你们现在的军制,到底是苏式还是德式?”

    在旁边的陆少清不耐烦了,站出来替姜维答到。

    “哎我说鲍里斯中尉,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以前我们确实是德式编组,200师的时候也是按照德国的装甲师建制成军的。但后来你们一来,趁着我们扩编的时候,不就让我们改成苏式建制了吗?”

    “我们不是让,只是建议,而且以贵国的坦克装甲车数量,和贵国的作战环境,保留一个德式装甲师其实也毫无用武之地。”

    姜维点了点头,接话道:“是的,这点我们军长也说过,我国的陆军是低度专业化陆军,并不适合德式职业精英军人的军制。因此在200师扩编的时候,改成了由三个步兵师和军直属装甲兵团共同组成第五军。这都是听取了你们苏联顾问的意见以后做出的改变。”

    “对,这样才更有利于在战时将坦克部队以连排为单位分配给需要的步兵提供支援。”

    (注:苏联顾问此时对坦克的认知也并不算先进。这个时期,德国刚刚入侵波兰不久,既没有闪击法国,也没有入侵苏联。当时德国对坦克运用的先进理念都还在理论转入实践的阶段,不仅苏联仍把坦克当做支援步兵的辅助,英法等国的理念也大同小异,所以英国那会儿才会区分有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

    “既然如此,你到底对我们哪点不满?”

第71章 一只鸽子() 
“按照苏联红军的编制习惯,侦察车应该统一归营属侦察排指挥,而不是被平均分配给坦克排使用。”

    “为什么呢?”

    “侦察排由营指挥官统一指挥,有助于帮助营指挥官更快速清晰的了解战局。”

    “鲍里斯,你不觉得你们的这个理论本身就存在前后矛盾的地方吗?”姜维笑笑说。

    “什么意思?”

    “抗战至今,我军还从没有和日军打过营级以上的坦克战,多数时候是我们的步兵对他们的坦克,有时候是我们的坦克对他们的步兵。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两军只见的坦克战,但双方投入的战车数量,基本都在连排一级。侦察排虽然配属给了战车营,却毫无用武之地。”

    “我记得你在兰封会战的时候,就指挥过营属侦察排作战。”

    姜维一愣,苦笑着摇了摇头。

    “看来你仔细读过我的报告,但我想你误会了其中的意思。”姜维低着头,心情复杂的想了想。

    “这么跟你说吧,鲍里斯。在兰封会战的时候,我总结出了两个教训。第一,战车连、排,没有步兵和侦查车辅助,等于是一个拿着斧头的瞎子。我营损失的战车,一半以上都是因为侦查不力造成的。侦查不力的原因,兄弟部队的步兵协同不力是客观条件,但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们的战车连队没有自己的侦查车辆。”

    鲍里斯刚想反驳,被姜维抬手制止。

    “第二,我认为营属侦察排完全是教条主义的产物,因为你们苏联红军有这样的编制,我们就照搬了过来,这是错误的。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兰封会战中,战车连队没有侦查能力,而一整支侦察排却因为无用武之地留守在营部,最后在日军的突然袭击中,不得不被当做敢死队,螳臂挡车的向日军战车发起进攻,全员阵亡。”

    姜维简单的把侦察连在兰封战役的表现讲述了一番,最后总结道:

    “在我国目前的作战环境下,我认为营属侦察排这种编制,形同鸡肋。如果想要这些轻型快速的侦查车发挥作用,就应该是深度的配合坦克排,为其他坦克更早的发现敌人,勘察地形,而不是集中在一起给营部装门面。”

    屋里激烈的讨论的同时,屋外一个人影扒着窗户仔细的听着,丁晔接到命令前来汇报,看到那个人影一闪消失掉,觉得眼熟,却也没看出是谁。

    丁晔也没太在意,敲门进了营长的办公室,加入了里面的唇枪舌战。

    最终争论的结果无非是不了了之,姜维客气的表示愿意认真考虑鲍里斯这个苏联顾问的意见,但在座的人都明白,至少战车第一营现在的编制方式,姜维是不会改变的。

    在陪都重庆,吴大龙因为慈爱医院遭到日军飞机的袭击时,奋不顾身的救助受伤的医生护士,成了国军树立的英雄人物。

    “国军王牌车长不畏敌机孤身救人”

    “前线英雄后方再显神威”

    重庆的几家官方报纸分别大篇幅的报道了这次的事件,相比于此,日军轰炸机在市区轰炸造成的伤亡反倒只有一小块非常简短的报道。

    倒是可以理解,饱经轰炸摧残的重庆市民们,对于每次的伤亡数字早已经有些麻木了,更何况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反倒是每次轰炸中,那些英勇的迎击敌机的飞行员、救治伤员的医生和各类抗战英雄们的事迹,更能激励他们。

    吴晓霞把一份报纸联合日报放在刚换完药的吴大龙床边,指着上面的文章说:

    “这报纸上说政府要给你颁发勋章呢。”

    吴大龙拿起来扫了一眼,咳了一声。

    “咳,这勋章是我受伤的那一仗打下来的,听说得等我回全州才颁发呢。这记者给搞混了。”

    “哦。”

    吴晓霞有些失望的应了一声。

    “怎么了?”

    “没什么,不能看到你受勋,感觉有点儿遗憾。”

    “哦,那等我下次上战场,再拼个更大的勋章出来,让蒋委员长亲自给我授勋,到时候叫你去看。”

    “别别别”吴晓霞赶紧阻拦道,“那种勋章还不得是拿命换的啊,我还是希望你能好好的活着。”

    吴大龙看着她那副紧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