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必须保护生态环境。

    但楼兰最终还是湮没于风沙之中了。根据历史记载,楼兰国曾有几千人在一个叫善密的人带领下迁到义乌(今哈密一带),一部分人迁到了和田的罗普(罗布泊的转音),还有一部分人坚持生活在罗布泊内,一直到清朝末年。

    1980年,由穆舜英在新疆发掘的一具楼兰女尸为原本如梦一般的楼兰文明又盖上了一层面纱,楼兰文明更显得神秘莫测。试想,在当时怎样才能使一具尸体在三千八百年后还保存的那样完好?然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高僧法显在公元四百年取经时经过楼兰,那时的楼兰古国已是一片苍凉。西域本属于干旱之地,青藏高原的隆起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旱情,沙漠化程度逐渐严重。楼兰文明消失之因至今众家争论不休,但是无论是哪种说法,上述的几种原因都不可能单一地将一片辉煌在瞬间摧毁,楼兰古城更有可能是在几种外力的交合之下销声匿迹的。另外,人类的急功近利,对利益的驱逐也是导致楼兰消失的原因之一。

    楼兰文明的消失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是一种遗憾,然而遗憾过后,人们又不得不加以反思。战争、干旱、气候变暖、瘟疫,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现今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生存环境逐渐恶化。那么人们是否可以以楼兰为戒,对自身的行为加以适当的反省,以绝后患?

    古人云:“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楼兰留下的“人与水的记忆”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不过,看一看今天的罗布泊,看一看塔里木河下游大量因缺水而衰败的胡杨林,就不能不让人担忧,我们留给后人的将是什么样的历史呢?

    楼兰古墓难安宁

    楼兰王国曾经有着非常强盛的历史,并且也深受汉族厚葬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墓葬中很多都有丰富的陪葬品。于是,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楼兰遗址就成了众多中外探险家以及盗墓贼向往的地方。

    楼兰古墓最典型的是“太阳墓地”。这种墓葬因形状酷似太阳而得名。古墓中间是由木桩围成的墓『穴』,外围有若干木桩围成的7个同心圆,这些木桩同时形成以墓『穴』中心为端点的若干条『射』线,呈太阳光芒放『射』状。

    在我国新疆的许多地方都流传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许多沙漠里埋有珍宝的故事。还流传着一些恐怖的传说,比如沙漠中有一座古城,里面满是金银,但如果有人捡了金子,就会突然刮起黑风暴,或者遭受无数野猫的袭击。还会有幽灵叫着拿了金子的人的名字,引他走向沙漠深处。这种恐怖的传说的确对当地的人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在一段时期内并没有当地人敢踏进沙漠去盗墓。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贩子徘徊在人们的周围,拿着大捆的钞票吸引着他们。在这些墓葬中盗得的干尸只要在当地一转手就可以卖7万元,若是偷运出国更是可以卖到100万元的高价。于是,就有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开始了盗墓活动。尽管沙漠似乎被古楼兰人下了咒语,也不断有人因盗墓而丧命。但是,这些并没有吓退接踵而至的盗墓者。每到夏季,许多人就牵着骆驼进沙漠寻宝。

    令人遗憾的是,经过千年等待,楼兰古城等来的不是人们对它的高度保护,只是越来越多的盗墓者手中的锄头。

    1901年3月4日到10日,斯文·赫定雇佣农民在楼兰城中13处遗址内随意发掘,取得了大量汉五铢钱、精美的汉、晋时期丝织物、玻璃器、兵器、铜铁工具、铜镜、装饰品、料珠,陀罗风格的木雕艺术品。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汉晋木简、纸质文书即达270多件。随斯文·赫定而至的斯坦因又发掘了大量文物,仅汉文文书就达349件,不少文书有纪年,最晚的纪年为晋建武十四年(330年),其他还有不少卢文,一件栗特文。日本桔瑞超在这里获得了汉文文书44件,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国内外史学界十分熟悉的西域长史李柏写给焉耆王的信稿。如此丰富的文物资料,极大地推动了楼兰史的研究。后来,考古学者在楼兰城内发现了晋代汉文木简、大量汉代钱币、罗马风格的玻璃器、汉式陶甑、一枚贵霜钱,在城郊汉墓中发现了大量来自黄河流域的丝绸织锦,也有西亚风格的『毛』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和它所创造的文明一消失就是1500年。尤其是那个3800年前的白种“楼兰美女”及巨大的太阳型墓地古墓沟的发现,将人们对初发现楼兰的惊喜引向深深的疑问:楼兰文明从何而来?楼兰的白种人从何而来又消散到了何处?一系列的未解之谜只有等待楼兰的更多的发现,但盗墓的洗劫之后还会留下什么?

第82章 遗失的灵魂:楼兰古墓群盗掘沧桑(2)() 
20世纪30年代以前,是楼兰考察研究蓬勃展开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浓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发展『色』彩。先后来到这片地区的有沙皇俄国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科兹洛夫,瑞典斯文·赫定、贝格曼,美国亨廷顿,英国斯坦因,日本桔瑞超等,当年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有人来到罗布淖尔,或进入楼兰古城,发掘附近的古墓。楼兰自然无法免除被一次又一次发掘、搜掠,文物被携走的命运。当年中国学者有幸进入这片地区考察的只有黄文弼、陈宗器两人,那是在中国学术界坚决抗争后组成了“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他们作为中方团员,才取得了这一机遇。黄文弼在楼兰城东北发现的遗址,所获有西汉纪年的木简,至今仍是楼兰研究中的珍品。陈宗器考察的自敦煌到罗布泊的路线,罗布淖尔湖的水文状况,在罗布淖尔地理研究中也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环境和其他一些原因,我国仅在这一地区的“古墓沟”和“楼兰古城”分别进行过为期不足一个月的清理工作。

    罗布泊地区因为生态环境恶劣、缺乏生存条件而成为无人区。因此国家对它的保护相对少一些,因为恶劣的环境是一道天然屏障。但是盗墓人却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可以放心大胆地肆意挖掘,科考队途经的每处遗址,都有盗墓者光顾后留下的痕迹。

    1998年3月5日,在楼兰,一个专业的盗墓团伙被破获。团伙的首领名叫阿布力孜·克里木,39岁,维吾尔族,乌鲁木齐经营珠宝古币的个体户。为了能找到更好的文物,他纠集了有盗窃前科的梁志刚等3人,买来新疆历史、文物、考古的专着研读,购买了汽车,找了向导、司机,大家分工明确,目标就是楼兰。

    为了充分地对楼兰古城以及古墓进行了解,克里木找了几个同伙买来了有关楼兰古国、罗布泊等的相关书籍和地图,想从这些工具中获得一些重要信息。为了加快在沙漠中寻找古墓的速度,他把自己的吉普车也开进了沙漠。克里木驾驶者汽车在广袤的沙漠上向东南方向的楼兰古城驶去。与他同行的还有克里木的同伙库尔班、梁志刚等3人。这3个人也都不是老实的角『色』。在这之前,库尔班常年盗取沙漠中的石油等重要物资。因为跑过沙漠中的很多地区,他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十分熟悉,自称是这里的活地图,还自夸罗布泊的野骆驼都认识他。梁志刚也曾经因为偷窃而入狱,出来之后仍然不务正业,靠着一些小偷小『摸』混日子。克里木找这些人做同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筛选的,他想不仅可以利用库尔班熟悉地形的条件弥补自己这方面的缺陷,而且在盗墓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帮助自己。

    他们开着买来的吉普驶向目的地,白『色』吉普像一只羚羊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荒野上跳跃前进着。东南方遥远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楼兰古城,大漠长风在戈壁上雕刻出无数的沟沟壑壑,是所有探险者都惊惧的『迷』魂阵。这里是汽车的禁区,但阿布力孜·克里木已经在这个地区奔波了几天了,眼看就要接近楼兰古城,死也要见到东西。

    车上还坐着库尔班·加玛力,这个人多年在此盗取石油等物资,是个活地图,自称“罗布泊的野骆驼都认识我”。在沙漠里盗墓的人有野狼一样出没荒野的本领和嗅觉。阿布力孜的汽车在一个高20多米的雅丹台地上停了下来。这块台地很平坦,铺满砾石。几个人下了车开始挖起来。此案告破后,在此进行现场调查的新疆考古所副所长张玉忠感叹他们的厉害:“真想不通他们是怎么找到古墓的”。这块雅丹台地和所有的台地一模一样,古墓没有任何标志。

    几个人没有挖多久,沙土里就出现了一个用红柳枝、芦苇秆和碗口粗的胡杨木相混合而做成的类似房顶样的东西。几个人都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库尔班得意地告诉大家,这个类似于房顶的东西应该就是陵墓的盖子,从这里挖下去肯定有戏。几个人听了更加卖力地挖了起来。待把盖子上面及周围的沙土挖尽,一个完整的盖子形象就显现了出来。从它的形状大小来看,如果地下是个陵墓的话,那么这个陵墓的规模也一定不小。克里木迫不及待地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掀开了盖子。灿烂的阳光像利剑一样『射』进了一个漆黑的大洞。待看清里面的一切后,克里木高兴地宣布,里面果真是个陵墓。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简单的一个动作就打开了已经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古墓。

    但是,面对着幽深的古墓,几个人推让起来,谁也不愿意先下去。他们都怕古墓里有什么机关或者是毒气之类,怕因此而毙命。并且,这座古墓由于年代久远,未见天日,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股阴冷之气,与外面的炎热环境很不相配,令人『毛』骨悚然。克里木无奈之下,想起了汽车里专门为了试探古墓有无危险而带的活鸽子。他把鸽子拿来,让它在洞口待了一会儿,确信里面没有毒气后,就把它杀了,扔进墓葬里,以鸽子的鲜血来避邪。做完这些,众盗墓贼的心里渐渐平静了下来,盗宝的欲望压倒了恐惧。他们举着手电,慢慢地滑到了陵墓底部。

    透过手电的亮光,他们看到了陵墓内的地面铺的是一块颜『色』鲜艳、做工精致的彩绘地毯。虽然由于年深日久,地毯的纤维开始腐烂,但仍能看出一只高大威猛的狮子处在地毯的中央。众盗墓贼被这块精美的地毯吸引了,纷纷蹲下身来抚『摸』,并决定把它卷起来带走。正当他们掀起地毯的时候,一道刺眼的光芒从地毯下面『射』了出来。克里木仔细一看,地毯底下竟然是一具彩棺。看到这具彩棺的第一印象,克里木只有用“那口棺材太漂亮了,太漂亮了”这句话来形容。案发后阿布力孜这样描述盗墓那天看到的彩棺,他除了漂亮不会用别的词。

    彩棺的木头碴子都是白的。年代当属汉晋,棺木通体用红、白、黑绘花,并以菱形将棺木连成一个整体。它的狮纹『毛』毯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棺木是东方式的,两头绘有汉民族象征日月的朱雀和玄武。楼兰地区出土的干尸,大多以『毛』毡裹尸,从未见过这么华丽的棺材。随着彩棺盖子打开的一刹那,一具完好的男尸出现在了眼前。一具棕『色』头发的高大的男尸睡在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