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一直持续到了深夜,大部分人留在宁岛上休息,第二天才离开。

    萨镇冰带领着舰队刚刚抵达了大商在冲绳的海军基地,正在进行物资补给。他手中除了旗舰13000吨的安详号战列舰之外,还有一艘天权号巡洋舰,舰长是鲁云,萨镇冰的同学。两艘千吨级护卫舰,六艘运输补给舰,上面有两千名海军陆战队官兵。刘步蟾带着一些北洋水兵,也在船上帮忙,不过现在穿的都是大商海军保险队的制服。

    萨镇冰正在港口边和刘步蟾在喝茶聊天,他们将在冲绳休息几天。这边风光明媚,气候宜人,至少刘步蟾非常喜欢这里。

    “没想到你们还在琉球建立海军基地。”刘步蟾羡慕道。

    “错了,我们当初和日本达成的协议是,虾夷和琉球不驻军。这里只是一个港口,我们只是临时再此停靠。”萨镇冰笑着纠正道。

    刘步蟾觉得好笑,放眼四望,道:“这还不叫军港?”

    大商自己的两艘巡洋舰就停靠在这边,还有四艘两千吨级的驱逐舰。刘步蟾可是见过真正大商海军的,那比自己这些烧煤船可快多了。

    “你们这样日本人能安心?”

    “为什么要让他们安心,我们董事长是那么好的人么?”萨镇冰大笑了起来。“前一阵子,严几道带着舰队曾经去日本九州鹿儿岛一带转了一圈。把日本人吓得立刻向我们在日本的领事馆询问情况,硬是一句抗议的话都没敢说。你知道老严最后怎么说的?”

    “怎么说?”

    “看看。”

    “你们太坏了!”刘步蟾笑得前仰后合道。“对了,老严现在在什么地方?”

    “估计到三亚了吧。”

    “三亚,还真没听说过。”

    “在琼州南部,听老严说,那边景色不错。董事长再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还说自己有机会也要过去看看呢。”

    刘步蟾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放松着身体,笑道:“你们现在在南边的地方不少啊,台湾的基隆和高雄,琼州的三亚。”

    “以后会更多的。”萨镇冰表情耐人寻味。“亚洲是大清的亚洲,列强似乎该明白这件事了。”

    “大清么?”刘步蟾心中寻思着,“怕是大商吧。”

    1885年3月,法军既解宣光之围,即以第一旅留守宣光,其余部队撤回端雄、河内等地。

    消息传回法国国内,茹费理总理一改被大商消灭远东舰队后的低调,声音再次高昂起来。法兰西的荣耀重现,法国公众也受到了极大鼓舞,巴黎当晚一扫阴霾,彻夜狂欢。

    不过海军殖民部长裴龙却没有这么好的心情,孤拔舰队的覆灭,让他肩上的压力徒增。如今在非洲,法国受到了英国的牵制。若不是德国也不想英国一家独大,恐怕法国的日子将更不好过。对于马达加斯加的进攻依然还在继续,对方的反抗很激烈,而且装备越来越先进。法国在那里已经损失了,三百多人,舰队不得不暂时撤离。

    “莫非是英国人插手了?他们不是在南部非洲筹备与布尔人的战争么?”裴龙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转而视线落在了越南,那边的情况更是一团糟。对于陆地战争,裴龙不敢兴趣。越南对法国人来说,距离遥远,能够成为殖民地是依靠海军的强大。但是如今海军只剩下勉强自保的实力,穿回来的各种资料显示。大商舰队十分恐怖,拥有万吨级以上的钢甲战舰,火力十分凶猛。另外还有三艘近万吨级的巡洋舰,除了火炮口径不足之外,与现在法国现役的战舰差不多。

    “这帮混蛋!”

    裴龙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他站起身,走到遮挡着窗帘的窗户边,望着下面街道上欢呼的人群,暗自摇了摇头。

    “政府中的那帮笨蛋,如今海军因为在远东的损失已经开始捉襟见肘起来,越南海军要求增派舰队,问题是之前孤拔带走的舰队就已经是目前能够提供的最大规模。按照大商舰队的规模,吨位……我们真能抵抗住么?”

    1885年3月中旬,波里耶开始向兴化以西红河两岸滇军发动进攻,目的是进一步改善法军在北圻西线的态势,保障主力继续在东线发展进攻。岑毓英获此情报,即令覃修纲部,约为四千人,严守夏和、清波、锦溪等红河两岸要点,令云南农民军竹春、陶美等部千余人及越南义军一部,与滇军李应珍部共同防守临洮府以东村落,刘永福则率黑旗军进驻临洮。

    好容易消停了十多天的战争,还是再次拉开了序幕。 

第一百三十八章 幕后英雄李秉衡() 
岑毓英正在看公文,与法国人的战争让他感觉心力憔悴。虽然他才五十来岁的年纪,但看起来和六十岁的人差不多。如今岑家家大业大,在大清南方那也是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老三岑毓宝就跟在自己身边,一同抗击法国人的进攻。不过儿子岑春煊似乎更让他操心些,少年的时候放*荡不羁,与瑞澄、劳子乔并称“京城三恶少”。几年前捐了个主事,今年还要参加科举,不知道结果如何。

    岑毓英忽然发现最近这段时间自己总爱胡思乱想,是被战争逼的么?无奈一笑,摇摇头。'搜索最新更新尽在bsp; 1885年3月23日,法军非洲兵千余人及越南教民一批,由兴化渡红河,进攻临洮东南的山围社。在此防守的中越军民*联合部队坚守地营,沉着应战。待敌接近时,枪炮齐鸣,并且再次来了一场地雷战,打退了进攻的法**队。

    法军连续几次冲击,守军均依托工事,发挥近战火力,顽强奋战,毙伤不少敌人,守住了阵地。傍晚,正当法军进退维谷之时,与刘永福有联系的越南义军在村落四周遍插黑旗,用中国话齐声喊杀……嗯,来了一出十面埋伏!可惜没有楚霸王项羽,也没有美貌的虞姬。

    法军以为突遭黑旗军包围,惊魂落魄,纷纷脱掉军服,用出了传说中金蝉脱壳,乘夜从附近的河沟泅水,偷偷向越池方向逃窜。

    可惜天色昏暗,守军没有发觉,未予追击。

    中越军民在临洮附近大败法军,毙伤敌军数百人,缴获法军红白衣裤、军帽等千余件。这仗法国人败得有点丢人,跟三国时曹操的割须断袍有一拼。

    临洮败敌是西线战场上取得的一次较大胜利。这次战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越军民紧密配合,英勇战斗。另外,守军充分利用地形,构筑了比较适应当时作战情况的野战工事——地营,消减了法国人的火力优势,弥补了自己火力不强的弱点,也是这次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地营在中法战争中,是滇军和黑旗军一直重视的作战手段。由黑旗军最先发明,后来被岑毓英在全军推广。“扎营之处,兵卒均荷锄铲刀锯之类,掘地锯木”,修筑基本上相当于后世有被覆的野战掩体的地营,在各次战斗中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消息传回国内,京城沸腾起来,他来的很是时候,多少缓解了之前东线潘鼎新大败的压抑气氛。不过谁都知道,真正的战斗还未展开。

    话说自从潘鼎新跑了之后,龙州地区百姓全部慌了手脚,为了防止法国人的迫害,无奈地向内陆迁徙。不过讽刺的是,给龙州地区造成最大危害的并不是法国人,而是那些在前线打了败仗,一路狂颠回来的败将溃兵。他们现在正四处劫掠,成了杀人如麻的土匪。

    难民们沿江而下,这下整个广西震动,形势十分严重。

    1885年2月17日,清廷终于电令七旬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关外军务,称其:“久任广西提督,三次出关,威惠素著,得桂、越人心。”

    不过真正在此时起到收拢军心作用的并不是冯子材,而是另有其人,他叫李秉衡,一个应该被国人记住姓名的幕后英雄。

    李秉衡,字鉴堂。其先祖从顺天(今北京)属地闯关东,在奉天岫岩州(今辽宁省庄河市)鞍子山乡黄柏树村后石嘴子屯落脚,课农耕读,至其父始从政为官。至李秉衡,则捐官入仕,历知县、知州、知府。清光绪十年,也就是1884年,中法战争打得正酣,李秉衡由新提拔的浙江按察使平级调赴广西任职,开始描绘其新的人生画卷。

    清代的按察使是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但因地缘关系,广西成了越南北圻抗法战场的大后方,全省工作围绕中法战争展开。

    抵桂伊始,李秉衡便着手解决战场后方社会秩序的稳定问题,在武力镇压反清斗争的基础上,派兵增防梧州、南宁等重要城市,募勇扎防上思、龙州等边境县份,并派亲兵把守主要隘口,为关外抗法前线营造安定的社会氛围。

    为了使抗法军用物资顺利运抵越南战场,张之洞在广东和广西成立东西两个转运局。而李秉衡负责主持的,正是设在边陲重镇龙州县的广西转运局。

    为更好地衔接两局的军需运输工作,李秉衡在南宁设立一个西转运分局,实际上是一个中转机构。路径是从广东采购的军火,通过水路运至南宁;从湖南筹集的饷糈,通过陆路运抵南宁。武器、粮饷运到南宁后,再启运龙州。从南宁运往龙州的军需品分为两大类:军粮通过水路运输,炮械则通过陆路运输。而其中水路因为运费低廉,所以占了更重要的地位。

    西转运局共有100多艘运输船,大的可装载11~12吨物资。这些船只被编成若干船队,每次发船共数十艘。从南宁到龙州需逆水行舟,航程需13天左右。为保证运输安全,船上水勇按棚、哨编排,月饷较一般兵勇稍多。

    军需物资运到西转运局所在地龙州后,还需通过两个粮台,方能运到前线官兵手中。这两个粮台,一是距龙州城45里的鸭水滩,另一个位于鸭水滩往凭祥方向15里处。这样一个运输流程,没有严密的指挥、协调系统是难以灵活调度的。

    军粮是当时西转运局的大宗运输业务,是维持前线官兵生命的必需品,关乎战局,自不待言。李秉衡身负此重任,没有丝毫放松。在军粮转运方面,他按时稽查各种收支账目,严格杜绝漏洞。在军粮保管方面,他定期检查仓库,经常翻晒以防霉烂。

    军官吃空饷,是晚清公开的秘密。粮饷运抵边关后如何公平分发,是后勤管理的重要环节。当时开到边关的部队,李秉衡不论亲疏远近,一律照章发放,坚持顶住各种浮报冒领行为。而对立功将士的奖赏,则毫不吝惜,大大方方,令人满意。

    除了军需物资运输之外,李秉衡还在龙州开设了医药局,算是一家战地医院。战争期间救治了大批伤员。而李秉衡还制定了不按军阶高低,一律平等就医的制度。凡来医院就医者,均以伤病轻重用药!这一点,王一看到后也十分感叹,咱后世的医院根本做不到。

    等到了1885年潘鼎新战败,谅山丢失,他老小子一路逃跑。溃兵四散成为漂浮不定的游勇,沿途抢掠,打家劫舍,顿成公害。

    这烂摊子还得李秉衡这位后勤事务官来收拾。首先,他命令沿途各州县拦住溃兵,将漫山遍野的残兵败将聚拢在一起,防止他们出没害人。接着,他给溃兵发放口粮,治疗其中的伤病员,稳定他们的情绪。继之,他与帮办军务的冯子材一起,整编这些溃兵,加以训练,使之重新成为抗法生力军。

    李秉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