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也心服口服了。

    “虽然吴晓的行动计划在所有的计划书中是最合理的,但是也并非完美无瑕。”

    众人仔细听着王一的分析,整个阶梯教室内,只有他的声音在回荡。

    “例如,他没有考虑天气的影响。如今是夏季,天气经常变幻莫测,若是下雨,我们该如何准备,吴晓并没有涉及。例如,根据情报我们发现,土匪们用早餐的时间一般都很固定,而且菜色也很固定,就是粗面饼,配青菜汤。你们谁都没有考虑到这个细节,如果我们能够在那菜汤中,放入砒霜之类的剧毒,结果会如何呢?”

    大家一想,是呀,如果真这样的话,院中的土匪即便不死,也要失去抵抗能力。到时大家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房屋中的匪徒了。

    “还有项龙刚才说了,我们在压制院内匪徒的同时,应该发动对房屋的进攻。而二连长郑海龙却认为那样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事实上,他们两人说的都对,但是都没有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来问你们,如果我们事先就准备了装着辣椒的易燃小麻袋,在攻击房屋前,将其从窗户投入房间,你们觉得会怎样?”

    “李二白多半会束手待毙……”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答案。

    “好了,我要说的就是这么多!”王一此时站起了身,看着讲台下的众人,道:“明天晚饭之前,所有人回去写一篇战斗总结,听明白了么?”

    此时所有人都从座位上占了起来,异口同声道:“听明白了!”

    “很好!那么战斗总结大会结束,解散。”

    “队长再见!”

    营口泰安粮油加工场,张全福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大概是看到了精彩处,只见他摇头晃脑,眉飞色舞的。而他手中拿着的书籍,正是之前王一推荐给他的《孙子兵法》。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藏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好,很好,啊哈哈……”

    “何事让三弟如此高兴?”张全宝和张全德从屋外走了进来,因为张全福的房间没关门,所以也不用敲门了。

    张全福一看是自家的两位哥哥,连忙放下书本,躬身施礼,道:“见过大哥,见过二哥。”

    “行了!”

    张全德好奇地拿起张全福放在桌面上的书籍,笑道:“你小子看什么这么入迷?……莫非是金瓶梅?”结果拿起书一看,竟然是《孙子兵法》。他便又皱眉道:“三弟,你什么时候,也喜欢研究起兵书战策了?”

    “非也,非也!二哥真是开玩笑,我一商人学那行军布阵之策做什么!这是王一推荐我读的,他说这书里面有商道,我一读,在思考他临走前给我讲的一些例子,还真是这么回事!”

    张全宝一直没说话,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然后笑道:“看来三弟是受益匪浅啊!”

    “行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张全德鼓励道。

    “不敢当,不敢当,二位哥哥谬赞了!对了,两位哥哥怎么来了营口?”

    “还不是王一么!昨天这小子带人从广缘寺抓了十多名土匪回来,我和你二哥想了想,觉得把他们留在八角台也不合适,于是就送到营口来,交给官府了!”

    “王一还能抓贼了?不知道官面上能不能给什么奖励。”张全福一听是王一抓的土匪,于是也来了兴趣。

    “王一没要这个功劳,而是让给了我们张家。”

    “哦!”张全福一听,还真是王一那闷头发大财的个性。

    张全宝此时喝了一口茶水,然后道:“老三,最近泰安的生意怎么样?”

    “都挺好……就是有一点不太让人满意!”

    “怎么了?”

    “厘金税太重了!这又是活厘,又是板厘的,过道收税,落地也收税。我们往南方运粮油竟然比出国贸易被收取的税金还多,如果光如此也还罢了,偏偏各省税制还不同,而且税卡遍布,简直多如牛毛。要在这么下去,非成王一说的一潭死水不可!”

    张全宝摇摇头,叹气道:“朝廷也是没有办法,国库空虚,偏偏各地又叛乱丛生,朝廷平叛,没有银子谁给你卖命!以我们奉天府为例,新来的盛京将军如今正派左宝贵将军平定宋三好的叛乱……我们这边还好些,辽东那边据说已经被闹得不成样子了。”

    张全福完全不以为意,冷笑道:“平吧,就在那饮鸩止渴吧!苛捐杂税越多,百姓的生活越困苦,最后连一碗热饭都吃不上,这不是官逼民反么!我看这叛乱只会越平越多。” 

第十八章 土匪和税官是一样一样的啊() 
王一刚刚给文班的学生上完物理课,力学已经讲完,热力学刚刚开讲。学生的成绩普遍都不是很好,毕竟他们的数学基础太差。即便在后世,最初接触物理学之时,大部分学生也学得不是很明白。若是进入光学,电磁学,甚至更为深奥的原子物理学,乃至量子物理学,王一觉得自己恐怕将白费一番力气。

    “看来教育还是要从娃娃抓起啊!”

    王一如今已经有了扩招计划,当然,他不会疯到公开与现行的科举制度叫板。他的名义是构建大商集团的附属学校,宗旨是为自己的企业提供合格的西学人才。利用类似借口办起的西学在目前的中国大地上虽然还不是很普遍,但也不是仅王一一个这样的绝无仅有。

    之前王一派自己的学生去八角台以及附近村镇进行了一番问卷调查,倒是有不少人家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王一这来学习,不过其中的原因到是耐人寻味,父母们不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接受教育,反倒是一个更为实际的理由——可以省下一份口粮。

    而在那些农人父母看来,自己的孩子到了王一的学校,与进入店铺当学徒的性质差不多。甚至不少人家还愿意把自家的未成年幼女也送到学校来,原因更朴实,甚至有些残忍,因为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父母再把孩子送出来的一刻,都会泪流满面。还会说类似的话,与其留在家里也是忍饥挨饿,还不如把你们卖给大户人家混口饱饭呢。

    每当此时,王一的心中总是在冷笑,这一百多年还真是有东西没有变,成人就是一群狗,总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找借口。

    原本还担心招不上来学生的王一忽然发现,在这个没有避孕套和避孕药,天黑之后,除了生孩子没事干的年代,自己若是愿意提供口粮,同时再给出一点小钱,不少父母甚至会把儿女卖给自己。

    望着校园逐渐开始扩大的规模,请来的外国施工队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合格的中国施工人员,这都是王一用钱砸出来的。再过几天,杰克*史派罗船长就要带着他的商船队从美国过来了,再过一个多星期,奥古斯都*艾尔顿也会从德国回来,之后还有弗朗西斯*鼐德的美国商队,查理*法码的英国商队。

    如今造纸厂,印刷厂,铅笔厂,水泥厂,玻璃生产及器皿制造厂,还有畜牧场,都已经被建立起来。他们都是以大商银炉为首的大商集团下属企业,目前大部分职位都是自己从社会上招募来的,过程与大商银炉的招聘差不多,不过技术领导职位大都由外国人担任,大部分是美国人,也有几名德国人。

    在知道自己的老板是一位年仅八岁的小孩之后,不少老外员工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大部分人来清国也是为赚钱的,大商给的待遇很好,远比他们留在家乡生活富裕得多,所以这些人也很安分。只是有安分的,就有不安分的。

    造纸厂的一名技术领班是美国人,经常在工作期间喝酒,并且打骂手下的清人员工,并且曾经试图依仗自己的技术优势来威胁王一的领导权威。穿越小男最初也是好言相劝,不过一旦对方开始蹬鼻子上脸,他自然不会客气。

    驱逐,完全不讲任何情面,然后过了数月之后,这老外就成了辽河上漂浮的死人。

    这事不是王一授意去做的,但下手之人却是他的手下——那些武班的队员。王一很难理解,自己最多就是有些愤世嫉俗,怎么教出来的那些学生,无论是文班,还是武班,都带着明显的大中华民族主义倾向。而从班中众人脱颖而出的吴晓,项龙,郑海涛,怎么看都是典型的军国主义头子,极为激进的民族主义分子。就是文武学校的学生会长——张敬孝,文1班的班长万肖,文2班的班长欧阳迪,那也是不遑多让。

    莫非是我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王一多少有些心虚。

    校园门口忽然争吵起来,王一站起身走到窗边向下望去。

    “敬孝,下去看看怎么回事!”

    张敬孝正在办公室里帮王一整理书稿,这些都是王一从平板电脑上抄写下来的,他每天都会用四个小时来抄写,在这期间没人会来打扰他。张敬孝现在其实就是他的文秘,虽然王一更倾向于让一位美女穿着ol套装来做这些事情。

    “好的,先生。”张敬孝答应一声。

    不多时,一脸怒容的张敬孝回到了办公室。王一看得出来,这小子眼角现在带着杀气,牙关紧要,双手握拳不停颤抖,看来是被气得不轻。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武班的吴晓,以及文班的两位班长万肖和欧阳迪。除此之外,还有一名学生王一也认识,正是文1班的钱海鑫,今年十六岁,成绩中等,不过在数理化的成绩上,却让王一印象深刻,只是语文和外语方面不尽如人意。这时他哭哭滴滴的,显然事情就发生在他的身上。

    “怎么回事?”

    “还望先生给学生做主!”说着钱海鑫就要王一跪下来。

    王一见此就是一瞪眼,吴晓等人知道,王一最讨厌别人给他跪下来,有什么事能把你膝盖压弯了,于是连忙拉住了钱海鑫。

    “海鑫,有事说事,到时自有先生做主。”

    钱海鑫这时也明白过来,于是开始讲述事情经过。

    原来钱海鑫家住在四方村,祖上留下来了四亩薄地,生活算不上富裕,不过比一般的佃户之家要强上许多。也正因此,钱家才有钱让钱海鑫从小习文练字,后来又被张家选中,成了王一文班中的学生。

    不过,钱家的生活近些年来也是每况愈下,其实也不只是钱家,许多农民的生活亦是如此。一方面是盗匪横行,时不时地就来袭击村镇。另一方面是赋税沉重,若是寻常年景尚且能勉强维持,可一旦遇到天灾之年,农民们最后的选择就只能是把自家田产以低价变卖,最后被迫成了大地主的佃户。

    若说清末东北农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第一就是以皇室和旗人为代表的大地主,第二就是崩坏的税制和**的官僚,第三就是盗匪。而钱海鑫家是把这三样全碰上了。

    就在一个星期前,四方村大地主卫尚易就派管家前来说项,希望钱家能把靠近他们家祖坟的两亩田地让出来。老钱家自然不愿意,这事卫家提了不止三次了,可是钱海鑫的父亲却始终不松口。

    卫尚易无奈,就想起了自己的一位结拜兄弟——周红英,此人早年曾随军打过太平天国,后来因为犯了军纪,便逃到了东北。现在的行当就是一土匪,手下有着一百来人,枪不多,三十多杆,剩下的人全耍大刀片。

    卫尚易平日里瞧着钱家就不顺眼,于是就生了歹心,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