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头,千恩万谢。

    “我叫王一,相信你们都听过我的名字。”

    在场大部分的民众都露出了惊容,王一在东北的范围内,人尽皆知。虽然现在退居幕后,不过地位上,却相当于英国女王和大清慈禧的角色。之前阮氏叛乱,王一被说成了大清叛臣,杀人如麻,人人得而诛之。而洪水暴发后,王一又被某些人传言成了恶魔,而这场洪水也成了他的功劳。

    当然无论是恶名昭彰,还是威名远播,但是在场的南越民众,恐怕谁都没想到,经常从广播中听到的王一竟然年轻若此。

    “参见皇上!”也不知哪位带的头,跪下去的人数比之前求情的时候,人还多。

    ps:昨天没晕,今天全补回来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药价高才是硬道理() 
一声皇上,把王一叫得有些不知所措,不过旋即笑了起来,道:“我不是皇帝,诸位别误会。不过我王某人虽然不是皇帝,但也是言出必行,吐唾沫是个钉,还请大家相信!”

    自然有人把王一的话,翻译成越南话。

    东北自治区没皇上这事,其实在场大部分人都知晓,只是王一的身份跟皇帝差多,这也是事实。不知道是不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太过深远,越南的下层民众,其实也包括大清的下层民众都对皇帝充满了期盼和尊重,认为贪*腐和奸佞只能是某些下级官员。而今天的奸佞代表,就是隔离区的负责人王庆。

    “在场的诸位都比我岁数大,你们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或者称我一声董事长什么的也可以。”

    在场的百姓你看我,我看你,本来因为失去亲人而痛哭的,这时也止住了悲声,大概也是没想到王一这样的大人物,在南越很多人心中跟恶魔差不多的人,竟然会如此和颜悦色地与他们谈话,并且在言语上的关心和关怀,也并非虚假。

    “董事长折杀我等了!”一名老人跪了下来,脸上老泪众横。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董事长到底是个什么官衔,但是态度决定一切,王一的真心虽然不见得真的那么真实,但是南越人也不至于用绝情来回馈他的一番心意。正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况且王一的身份让他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余人也跟着跪了下来,多数人都在放声痛哭,就更见了青天大老爷差不多。

    “大家都起来,我只问大家一句话,你们相信我王一么?”

    民众互相看着,后来不知谁喊了一嗓子,道:“我相信董事长!”

    其余人一见,也都稀稀拉拉地回答道:“相信。”

    虽然听起来更像是不相信,不过王一并不介意,把王庆拉到自己的身前,道:“我知道大家对他很不满,我知道大家的亲人都被关在隔离区里,但我希望大家明白王庆这人并不像你们想的那么坏,他这么做是受了我的命令,而我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人群难得没有杂音,因为谁都知道王一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这事就有他必须做的理由。

    “请问董事长,这是为何?”一位死者家属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再说原因之前,先跟大家道个歉!不管其中有何内情,但是让诸位焦心误会,也都是我们政府人员办事不贴近民情造成的。”

    王一看了眼左右,给众人使了个眼色,然后他带着随行人员来到民众的对面,在对面惊诧的眼神中,王一带的头九十度鞠躬,道:“给大家带来不便,我代表政府,向大家表示歉意,对不起!”

    别说对面的民众了,就是王一身后的那些南越官员都是一脸惊容,这是闹哪样啊?当官的跟老百姓说对不起,盘古开天地之后,有过这种事么?

    不过跟随王一从东北来的官员,包括顾铨和王庆等人,显然已经见惯了面前的场面,王一一鞠躬,他们也跟着鞠躬,幅度比王一更大,其他人一见,当头的都这样,自己也别当大洋蜡在这杵着了,连忙有样学样。

    “对不起!请大家原谅,给大家添麻烦了。”

    给老百姓道歉这种事,王一从后世过来的,所以也没觉得丢份。他是看得开,说一句话就能化解一定程度的民怨,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至于以后是知错能改,还是改完再犯,那就全凭心情了。当然在东北这活还轮不到王一来,前面还有总理杨秋兴以及一干内阁成员顶着呢。

    一见官员们道歉,百姓们全吓得跪了一地,虽然嘴上没说,但一个个的表情,却是出奇的精彩。

    王一此时才开始讲述正题,道:“想来大家也都明白,目前被关在隔离区里面的诸位的亲人朋友,要么是本身已经得了疫病,要么是当初与疫病感染者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董事长,我们明白。”之前喊王一皇上的那位老人带头回答道。

    “老人家,这里我必须向您,也想在场的所有百姓,说明我们隔离诸位亲人的原因。”王一表情变得很严肃道:“首先,隔离区就是特殊的传染病医院,诸位在隔离区里的亲人,我们并非放任不管,那里有我们在南越最好的医生和护士,请大家相信,你们的亲人在隔离区里一定会接受最好的治疗。”

    “董事长,我们没听太明白,那个传染病到底是个什么病,还有啥叫传染。”

    “所谓的传染病,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大类病症的总称,简单说就是在人群中一人发病,其他人也都有患病危险的疾患。也就是说,我们一群人中,假如这位年轻人得病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家因为跟他接触,所以也跟着患了同样病症的疾患。大家明白了么?”

    王一这么一说,在场的百姓心中多少有了个概念。

    “那到底是怎么传染的呢?”

    “病不同,传染途径也不同,不过大致上有体液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也就是母婴传播等等。而对付传染病最好的手段就在于预防传染的发生,切断传染的途径,这也是我们建立隔离区的最主要目的。”

    此时一名老太太跑到了王一身前,跪倒在地道:“董事长啊,我儿子现在就在隔离区里,不知道还有救没救啊?”

    “这个……老人家您闲气来,包票我不敢打,不过……”王一从身边医护员的手中拿过几个瓶子,道:“大家加入我东北自治区时间不长,想来虽然听过我王某人的名号,但是对我的大商集团还不太了解。其他的不说,大家请看我手中的几个瓶子,这是我大商制药厂生产的几种药物。别的说什么都没用,大家可知道这些药物在法国的售价?这是青霉素,单瓶售价一百金法郎以上……”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夜() 
王一明白单纯说自己家出产的药物如何如何好,在眼前这些南越民众眼中,恐怕也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没有多少真正打动人心的说服力。现在他直接报出药价,而且还是在法国的售价。作为法国的前殖民地,南越民众深受法国人影响,内心也对统治这里多年的法国保持着敬畏的心态。既然大商的药物能在法国高价出售,而且供不应求,那其价值就可见一斑。

    “董事长,隔离区真的愿意给我的儿子用大商的药物么?”担忧自己儿子的老太太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

    王一点点头,道:“老人家您放心,我们虽然不敢报成您的儿子一定安然无事,但是我们的医护人员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我们最好的药物,为您的儿子治疗。”

    此言一出,民众立刻议论纷纷。

    “那这药费……”老太太的穿着比乞丐也强不了多少,一看家境就不富裕。事实上,南越这几年饱经战乱,平叛战争最后的收尾工作,几个多月前才结束。还未来得及休养生息的南越,民众生活困苦不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满大街都是。

    “是呀,董事长,您提供的药物再好,我们用不起啊!”民众纷纷响应着,药再好,也要用得起才成。

    王一压下双手,示意民众安静下来,道:“诸位放心,药费的问题大家不用担心,根据我们东北自治区的规定,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疫情,治疗的药费将由我们自治区每年的维安预算进行支付。”

    “真的?”这种事在从前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事,因此民众最初的反应就是难以置信。

    “千真万确,我王某人以自己的名誉进行担保。”

    东北每年都会有维安预算,负责的内容主要包括维持社会稳定,抢险救灾,控制疫病流行等等。不过其中关于免费提供疫病药物一项,之前曾在人大上受到广泛质疑,当初还弄成了挺大的一个新闻。这一世王一在东北自治区建立的是和后世差不多的制度,不是说多好,只是因为熟悉。真要实行后世台湾那样的制度,估计最后恐怕就不只是蓝绿相争,指不定要乱成什么样呢。至于台湾吹嘘的经济奇迹,那就更别提了,没有美国爹帮扶着,给了一堆代工的“高科技”,王一可没给人当儿子的觉悟。

    现在的人大代表身上更多地都带着一种这个时代特征,后世已经近乎绝迹的儒家气质。简单说,就是为求清名,死硬到底。人大代表算不上官职,虽然国家给俸禄,可也称不上高收入。但是名声好,相比东北的中高层官员,人大代表都是通过百姓三合一差额选举,选出来的。因此人大代表从某种程度上说,都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历史使命感。

    虽然他们中很大部分都接受了儒家的传统教育,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在百姓眼中,读书人都有着一定的威望,因此他们成为人大代表的可能性也最大。在接受上岗教育之后,这些人还是非常有动力的,在第一次东北自治区人大上,就直接否了维安预算,气得一帮政府官员直骂娘。后来几大部的部长都去了,说了一通,结果还是解释不清,其中的关键就在出现大规模疫情时,政府提供免费药品这项上了。

    控制疫情,人大代表可以理解,但是免费药物,这就超出理解范围了。后来还是总理杨秋兴请王一出面,毕竟这条是他王某人提的,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现在东北百姓生活虽然比从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看病方面也有了简单的医保,但还是有许多人因为医疗费用的问题,避医忌医。这样就为疫情防治留下了非常大的隐患,而如果政府出资弥补这部分费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但能更好的控制疫情,也能提升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说法就是这么个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维安预算能够被通过,也是王一在东北的地位特别占了主因。

    有了王一的解释,南越民众脸上忧心的表情终于有了些许的缓解。

    这时一名年轻人问道:“董事长,我兄弟并未得病,为什么也被带入了隔离区。”

    “对呀,我父亲也是如此。”

    “他们应该都接触患者吧?嗯,就是得病的人。”

    这些人点点头。

    “那诸位放心,他们进入隔离区是为了防止他们被患病者感染,只要观察七天没有症状,就可以从隔离区出来,大家不用担心。”

    王庆此时也站出来道:“大家放心隔离区,虽然才建立了一天,条件不是很好,但是诸位的亲人在里面睡个暖和觉,吃个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