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3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名叫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德拉戈米洛夫,现任俄罗斯帝国总参学院院长一职。四十岁之前,他要么在总参学院教书,要么在担任文职。到了1869年,他成了基辅军区的参谋长。四年之后,他担任了步兵第14师师长,在第十次俄土战争期间,成功指挥该师在济姆尼恰附近渡过多瑙河,在西普卡保卫战中战绩辉煌。如今担任参谋学院院长一职,也充分显示出沙皇对此人的信任。已有风声传出,他在将两三年内,接任四大军区中,基辅军区总司令一职。

    说起来德拉戈米洛夫与现任的陆军部长米柳金,都是沙俄陆军军事思想奠基人,不过双方主张的学说却大相径庭。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德意志陆军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陆军。即便以东北保险队的实力,如果论战士的平均素质,显然也无法与德国陆军相提并论。不过王一也相信,若是东北本土主力师团与德国相比,双方实力应该不相伯仲。

    因为世界第一陆军的地位,所以德国陆军自然而然地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研究对象,于是就有了德拉戈米洛夫和米柳金关于沙俄陆军未来发展方向的争论。

    德拉戈米洛夫认为普鲁士陆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普军的意志坚强,勇敢无畏,军械相对来说,并不重要。而米柳金认为普军的强大源于对新军事武器的研究和大胆应用。前者因为带有强烈的唯心主义倾向,所以并不为后世军事界所认同。后者相对来说,则更为人所重视。

    不过对于沙俄来说,因为科技水平落后,生产力低下,整个国家还是封建农奴制,地广人穷,苦寒之地,所以对于成天过着奢侈生活沙皇来说,他的内心中更倾向于前者。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人口一个多亿,所以对于沙皇来说,帝国中最不值钱的就是人,能拿人堆死的,就不是问题。再加上领土面积广大,战略纵深广阔,所以真正想征服沙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沙皇从来都喜欢面向欧洲,向欧洲学习,自然也明白要想实现征服欧洲的梦想,仅仅只靠德拉戈米洛夫的理论,是不可能的。

    与美国那种天佑美国的想法有些类似,俄罗斯这个民族一项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中,通过民族主义者沙托夫之口曾说道:“真正伟大之民族永远也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一个头等角色,而是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一个民族若丧失了这种信念,它就不再是一个民族了……唯一体现了上帝旨意的民族就是俄罗斯民族。”

    就是这样的认识,让历代沙皇都以第三罗马自居,自甘堕落,落后于欧洲显然不能为他们所接受。于是德拉戈米洛夫现在只能是参谋学院的院长,而注重武器装备发展更新的米柳金才是陆军部长。当然,这二者沙皇都在使用,只不过考虑的方面不一样而已。

    “参见陛下,远东战区总司令,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斯科别列夫向您问好。愿上帝保佑吾皇,直至天荒地老。”

    不管是真是假,亚历山大三世立刻从御座上起身,满面笑容地走到单膝跪地的斯科别列夫面前,双手相搀,道:“斯科别列夫将军请起,这几年,你辛苦了。”

    “吾皇宽仁,臣下愧不敢当,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是臣下的失职。”

    米柳金此时笑了起来,道:“陛下,咱们还是让斯科别列夫将军,说说前线的事情吧。”

    因为斯科别列夫此次回来的秘密性,所以大规模的军事会议显然不适合召开,御座大厅内只剩下亚历山大三世等四人。若是有人走漏了消息,东北的情报人员只需一封电报,就能让沙俄在远东遇到大麻烦。

    “去年的那场失利,具体原因可曾查明?”

    “这个……”斯科别列夫犹豫了一下,然后才道:“此事具体经过已经确定,东北保险队用某种手段将我们三个师团向东驱赶,后来进了他们事先布置好的包围圈,虽然我派出部队进行营救,但那时东北保险队主力正在全线进攻,我们的压力非常大。”

    “某种手段是指?”亚历山大三世忽然问道。

    斯科别列夫打开了自己带来的皮包,从中拿出了几张纸,放在了在场几人面前。

    

第二百五十九章 飞艇之后的飞机() 
几幅图画被放在桌面上,虽然角度不同,但是在场另外三人还是看出,这几张纸上所绘之物其实都是同一件机器。只是这机器模样十分奇怪,似鸟非鸟,最前面是大大的螺旋桨,并排双翼,不算长的身体,尾部也很奇怪。要不是机身上绘着苍鹰的图案,亚历山大三世这帮人连前后都分不清。

    “这是何物?”亚历山大三世皱眉问道。

    “前边这个位置似乎能坐人,莫非这是东北自治区研制的新武器?”米柳金对东北的武器发展十分关注,不过东北本土武器研究一直处在严密的军方保护之下,很少有人能够一探究竟。间谍没少派,甚至还秘密集结力量,向军事禁区发动过突袭,但基本上都是有来无还,所得有限。

    德拉戈米洛夫到是没说话,只是盯着图纸的双眼阴沉之极,也让所有人明白他对此事的关注。

    “具体名称不太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东西隶属于东北空军。”斯科别列夫终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空军?”

    空军,一个让沙俄从皇室,到军方都恨之入骨的名字。在如今的世界上,真正拥有作战能力的空军,天底下只有东北一家。虽然法国也有飞艇,但是因为气囊内充气体为氢气,操作起来十分危险,再加上技术不到位,所以目前只是用于空中侦察。不过这两年随着东北空军的名声日起,世界各强国也都开始飞艇的研制,甚至像英国和德国都曾公开表示想要引进东北的飞艇制造技术。不过王一也不傻,引进可以,但是把时间拖得特别长,而且守住空气分离技术绝不出售,所以其他国家只得眼馋东北的飞艇满天飞,却无能为力。

    只是飞艇出现在世人面前也已经有数年的时间,没什么武器可以永葆威势不落,于是这两年防空武器开始陆续被研制出来。大多都是以哈奇开斯机关炮为基础进行研发,威力如何不好说,不过在对俄战场上,猛犸和蝮蛇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横冲直撞,肆无忌惮了。

    不过作为进攻的一方,东北的飞艇即便行动受限,可依然占据着战场的主动。这就是攻方的优势,沙俄只能处于被动之中。善攻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孙子千年前就把现代战争发展的本质方向说了说来。

    “上帝啊!”米柳金暗中苦笑。飞艇的原理经过这几年,沙俄也算研究明白了,可是光明白不成,没有东北的技术,用氢气充填的飞艇就是巨型炸弹。而现在飞艇还没解决,东北又造出来了不明飞行器,一看之下怎么也不明白,这东西怎么能在天上飞。

    “斯科别列夫将军,你确认这机器可以在天上翱翔么?”德拉戈米洛夫忽然问道。

    斯科别列夫犹豫了一下,道:“嗯……我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从战场上逃回来的几名士兵都向我证实了此物的存在。说这些机器比飞艇要敏捷得多,主要以连射的武器为主,速度十分可怕。我们的骑兵师团就是在这样数十只怪机器的攻击下,才陆续崩溃的。”

    御座大厅内一时间陷入沉默,四人都不在说话。许久之后,亚历山大三世才重新开口道:“斯科别列夫将军,说说现在远东前线的局势吧。”

    沙皇陛下一开口,御座大厅里的沉闷气氛终于略微消散,米柳金和德拉戈米洛夫都在考虑东北新式飞行武器带来的影响,所以刚才也没顾忌上气氛。

    “眼下因为季节的原因,前线还算平静,这几年下来,东北虽然屡有攻势,但规模都不算庞大。”

    亚历山大三世听完点点头,没多说什么。一旁的德拉戈米洛夫却是一皱眉,他对于斯科别列夫也非常了解。几年前还是中亚屠夫这样的恐怖角色,可如今却只谈防守,看来他已经失去了进攻的勇气。

    德拉戈米洛夫作为总参学院院长,一直把军人的意志品质放在第一位,甚至到了绝对化的程度。因此他心中暗暗对斯科别列夫生出了不满,帝国远东交给这样的人防守,谁能放心?

    米柳金到是很平静,双方武器装备差距巨大,斯科别列夫能守住疆土不失,就算不错了。

    之后亚历山大三世又问了一些前线的情况,斯科别列夫算是对答如流,很有条理。沙皇这时终于道:“爱卿远道归来,非常不容易,今天就谈到这里,明日再继续。”

    斯科别列夫,米柳金和德拉戈米洛夫一听,立刻施礼,道:“是!”

    米柳金和斯科别列夫转身准备离开御座大厅,忽然发现德拉戈米洛夫却没有动,此时这位总参院长高声道:“陛下,微臣尚有要是禀告。”

    亚历山大三世一愣,微微颔首,向着另外两人摆摆手。

    心中很好奇德拉戈米洛夫要与沙皇陛下说些什么,但是米柳金还是很识趣地带着斯科别列夫离开。论起关系,当初也是他推荐斯科别列夫去远东的,两人之间关系匪浅。当初以为此去与平定中亚那几个斯坦国家差不多,大军一到,军功到手。即便能有反抗,也会在强大的俄军面前化作齑粉。没想到,这一去却一头撞在了铁板上,头破血流。若非远东确实太过遥远,圣彼得堡的贵族们对那边没有太多兴趣,否则斯科别列夫早就被人替换了,下场指不定要多么凄惨。

    “米哈伊尔,你这次是秘密回到圣彼得堡,行踪要保密,暂时就住在我那边吧。”

    “好的,部长大人。”

    二人乘着马车离开冬宫,天空有些阴沉,就像是米柳金的脸。斯科别列夫没有自讨没趣,所以一路上谁都没有说话。沿着涅瓦河走了很长一段路后,马车驶进一座庄园,放眼望去,周围一片苍茫,人迹罕至。枯树林中有一座古堡,黑色的外表上尽是斑驳。

    斯科别列夫并不是第一次来这边,所以也没有多加观望。

    进了古堡的房间之后,米柳金吩咐仆人准备茶点,待所有人都退出房间之后,他才道:“看得出来,你在陛下面前,有话没说完,现在说说吧。”

    

第二百六十章 古堡谈话() 
米柳金和斯科别列夫对面而坐,仆人上了茶点。听到米柳金的问话,斯科别列夫望着窗外,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灰蒙蒙的雾霭,所有的景象都不甚清晰,让人迷茫,亦如他现在的人生处境。

    对于东北最初他没什么太多感觉,只知道是清廷的一个部分,现在处于半独立状态。不过这两年下来,斯科别列夫已经有了另外的感受,装备精良,危险,甚至让他产生了一种不可战胜的错觉。作为军人,斯科别列夫为自己的懦弱感到可耻,可是接连不断的战斗也让他感觉到了在远东与东北为敌的可悲。

    这是整个帝国的悲哀!

    终于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斯科别列夫对着米柳金道:“部长先生,请恕我直言,除非能将通往远东的西伯利亚铁路修通,否则以目前的情势看来,只要东北一发力,我们的战线崩溃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