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3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尔喀什湖以东,大清失去的全部土地!我们是战胜国,领土和资源是我们应得的!”

    曾纪泽忽然想起东北才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从什么时候起,大清已经忘记了胜利者的感觉,忘记了胜利者该无法无天,独享一切。

    “不但如此,我们这场战役总共抓了超过十万的俄军战俘,同时我们在克拉斯诺亚尔克斯发现了数个战俘营地,里面都是我们东北保险队被俘的战士,总人数不下三千人。他们的状况很不好,即便以我们东北领先世界的医疗技术,这些伤兵要想完全恢复健康也是难于登天的事情,很多人都会落下终生残疾,甚至一部分已经不能人道。对此我们先生很震怒,此事虽然还没有公之于众,但劼刚兄可以想见,其后的情形!”

    “这个……”看来东北也有不得不强硬下去的理由!曾纪泽明白了唐绍仪的意思。当初清法战争之时,大清战胜,而谈判失败,若非东北强行出兵,在北越的情势已经无法挽回。大清的整个南方边界都尽在法人的威慑之下,即便上层有再多的理由,此事也说不出理来,难免会落下一个畏刀避剑的懦弱骂名。“可是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你们要是有能力将整个俄罗斯帝国彻底给灭了,我也不会多说什么。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言,越向西,战场态势的转换将对你们越不利。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帝国人口近亿,今次你们虽然消灭了他们几十万的人马,可是对整个俄罗斯帝国来说,说是九牛一毛,多少有些夸张。可是拼尽全国之力,再建立起几百万的军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东北保险队虽然军力鼎盛,战绩卓越,但是人数终究有限,即便算上朝鲜那些防范日本的军队,也不过五十万上下,而且与东俄前线那些百战之师,也无法相提并论。况且东北现在不只是在本土作战,南方有东南亚五省,更远的还有非洲领地。若是俄国人暗中与法国狼狈为奸,他们的海军很有可能会从波罗的海出发,组成联军对非洲动手。”

    虽然曾纪泽最后的猜想似乎听起来很不靠谱,但唐绍仪转念一想,此时的俄国已经失去了过半的领土,东北很可能已经取代了俄国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如果光是法俄,东北也许还能与之对抗,可一旦英国人插手其中……对英国来说,印度至关重要,其东方和北方现在已经完全感受到了来自这个新崛起争权的庞大威压。如今唯一能让他们感到安慰的,大概就是大清还不在东北的掌控之下,不然他们曾经的所作所为,一定会让他们寝食难安。

    “说到英国,扯得有些远了。对了,还不知道你们的态度。”唐绍仪回避了曾纪泽的问题,主要也是上层对英国的威胁,现在还没给出一个明确的而统一的说法。

    “太后和皇上虽然没说什么,不过看意思是想息事宁人。之前战事进行的时候,沙俄将我们是当做两方来看,偶尔会进入蒙古或者新疆境内,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谨守国界。只是如果再不止戈休战,让战火继续蔓延,面临亡国危机的俄国人很可能狗急跳墙。蒙古你们有五个师团,但是新疆可全是朝廷的军队。俄军真打过来……不但新疆有失土之危险,贵方也很可能受到南北夹击,顾此失彼。”曾纪泽没有表现出夸张的情绪,只是很平淡道:“真到那时,俄国人在兵力上的优势将尽显。若情势崩坏,恐怕丧心病狂的俄国人为祸的将不只是新疆一地,西北诸省都将战火延绵。无辜百姓受此磨难,可谓突遭横祸,到时贵方也会惹上非议,难免请清誉受损。”

    清誉不清誉的东北不在乎,至少唐绍仪知道,东北最高的王一不在乎。否则按照天朝的传统,断然不会在占领俄境之后,近乎亡族灭种的屠杀俄罗斯族男性民众。这事的后果不但大清内部那些清流腐儒们视王一如魔,对其不齿,颇多微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把王一当做独裁屠夫的典型。

    “我们的态度很简单,以叶尼塞河为界,俄国人割地赔款,从此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止戈息武,铸剑为犁。”

    “那么大清之前在中亚失去的土地呢?就这么放弃了?”唐绍仪虽然位居高位,但毕竟年轻,所以一听此言立刻心里冒出了一股火来。“那我东北这仗不是白打了,人不是白死了?”

    “醇亲王的意思是希望你们能见好就收。宫里的想法很简单,便宜,你们东北也占了!好处,你们东北也拿了。如今老佛爷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再过几年,眼瞧着就要六十大寿。老佛爷佛心来的,希望六十岁前,大清能和顺几年,四海升平,少做杀孽!”

    

第三百零八章 救人难救己() 
“红十字会?”别看王一穿越前是学医的,但是对于红十字会还真没什么了解,或者说,上学的时候曾经学过相关知识,但是早已经还给老师了。“来的人是谁?”

    “古斯塔夫*莫瓦尼埃。”韩秀晶此时说到,丫头算是王一的贴身秘书。“还有……”

    王一摆了摆手,本想听听名字看看能不能想起些什么来,结果一听那个古斯塔夫什么的,一点印象都没有。红十字会的人来就来吧,反正这个会慈善组织现在跟大清也没任何关系。雅芝主持的红心会虽然也是慈善组织,但是双方关注的重点其实不太一样。红十字会主要是负责伤兵问题,至于红心会则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教育医疗等更加民生的事情上面。

    等等……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早期的红十字会似乎是叫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后来才改名叫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这是王一头脑中仅有的一点印象。

    “莫非红十字会是为了俄国那些俘虏和伤兵来的?”正寻思的功夫,那几条阿富汗犬看到王一后叫了起来,显然把这个宁岛的主人当了外人。童千佳几女大笑,王一只得自嘲道:“还行,没成狗不理。”

    晚饭之后,王一陪着沈雅芝在花园里散步,两人走的并不快,沈雅芝挽着王一的胳膊,神情十分放松。远处透过树林,传来几个丫头打网球的笑声,王一和沈雅芝相视一笑,边走边聊,无意中就说起白天与红十字会会商的事情。

    “关于红十字会我只是听说过名字,具体的事情好像是负责伤兵救治救助的,其他的我就不太清楚了。对了,今天来的个叫古斯塔夫的是做什么的?”

    “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负责人!因为红心会也是慈善组织,为了取长补短,所以对于国际上的其他类似组织,我也进行过相关研究。”沈雅芝略带小狡猾地一笑,接着道:“红十字会这个概念的提出者其实是一名瑞士人,名叫亨利*杜南,本身是个银行家。在1859年的时候,因为生意的关系,他去意大利会见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希望商谈关于在阿尔及利亚开战贸易遇到困难的事情。不过中途遇到了奥地利与撒丁王国的战争,短短一天的时间,双方就有四万人伤亡。更重要的是,双方上层只顾自己利益,完全弃那些伤兵于不顾。深受参与赈济协会父亲影响的亨利,终于还是决定要帮助这些伤兵。1863年2月9日,亨利*杜南与日内瓦知名家族中的四位主要人物一起在日内瓦创建了五人委员会,作为日内瓦公共福利协会的调查委员会。他们的目的是分析杜南设想的可行性,召集国际会议并讨论这些设想的实施。这一委员会的成员,除杜南以外,分别是律师兼日内瓦公共福利协会主席古斯塔夫*穆瓦尼埃;具有丰富经验的战地外科医生路易*阿皮亚;阿皮亚的朋友兼同事,来自日内瓦保健和卫生协会的泰奥多尔*莫努瓦;还有一位知名的瑞士将军纪尧姆*亨利*杜福尔。他是瑞士陆军的总司令,自然也是新成立的这个名叫伤兵救助国际委员会的主席,而亨利*杜南任秘书长。”

    王一这时伸手把沈雅芝揽在怀里,用手轻挂了一下的她小鼻子,笑道:“我就不信这是你之前就能知道的,而且还知道的这么详细。”

    沈雅芝微微一撅嘴,知道骗不过王一,便笑道:“见古斯塔夫之前,情报局送过来的资料。”

    “就知道是这样,接着说吧。”

    “装作被人家骗一次不可以么?”沈雅芝小声嘟囔了几句,然后接着道:“因为亨利*杜兰的奔走,关于伤兵救助的国际会议终于在日内瓦雅典宫成功召开,欧洲十六国参加,后来达成了所谓的日内瓦公约。后来没几年,亨利*杜南因为忙于伤兵救护委员会的事情,所以无暇顾及自家的生意,最终导致在阿尔及利亚的投资失败,被迫宣布破产。围绕杜南生意来往的争论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公众舆论,加上与古斯塔夫持续的矛盾,导致杜南被免去了委员会成员及秘书的职务。他被控欺诈破产并被通缉,被迫离开日内瓦。随后的几年中,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成立了国家协会。1876年,委员会改为红十字委员会,并且沿用至今。”

    沈雅芝想了想,又道:“对了,美国在几年前也宣布成立了美国红十字会……相公,你说我们东北用不用也成立一个红十字会?”

    天朝什么时候加入红十字会的,王一并不太清楚,不过听了自家媳妇的介绍,却也明白了古斯塔夫此行的目的并不简单。即便他自己拥有所谓人道主义的理想,可是背后却也有着有心人不可告人的秘密。

    “红心会还不够你忙的?”王一没好气道。不过看到沈雅芝瞪自己的眼神,他又很没腰骨地赔笑道:“这不是心疼我媳妇么?每日操劳,爷看着心疼。”

    “油嘴滑舌。”沈雅芝白了王一一眼。

    “古斯塔夫现在成了红十字会的支持者,那亨利*杜南现在做什么呢?”

    “大概欧洲人都不知道他在哪,不过情报局却收集到了他的消息。说来这人的处境也够惨的,生意破产之后,负载累累,基本上过着流浪汉的生活,每天不是睡在街边的小亭里,就是睡在公园中,贫病交加,受尽折磨。”

    一听这话,连王一这号铁石心肠的人也是唏嘘不已。

    “哎,一个以创建红十字会为理想的人,不管他曾经是否真做错过什么,但是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也真是让人感慨良多。”

    “夫君也是这样认为么?”沈雅芝面上带着笑容,双手抓住王一的胳膊,眼睛中一闪一闪的放着惊喜的光芒。

    王一揉了揉她的头发,多少有些没好气道:“你男人是那种冷血的人么?”

    沈雅芝嘿嘿笑着,扑到王一怀中,眼中多出许多的柔情。

    “既然情报局中已经有了亨利*杜南的消息,就把他接到东北来吧……至于安排,其他的都先别说,治好他的病为先。”

    

第三百零九章 在人道的光辉下() 
虽然后世的亨利*杜南没有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在1892年他就开始住进海登医院,直到1895年,一名记者到此采访,才无意中发现了面前的落魄病人竟然是红十字会的创建者。从那之后,亨利*杜南的际遇才算有了些许改变,后来还获得了炸药和平奖。不过因为始终处于被通缉的状态,他终其一生都未在返回自己的祖国,最后客死异乡。如果当时不是某些人士的帮助,他所获得的炸药和平奖奖金甚至可能直接被法院强制取走,只是在最后亨利*杜南也没动用这笔奖金,在其去世后,奖金全部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