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3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世凯摆摆手,又摇摇头,道:“大哥有所不知啊!别人不了解王一,我却清楚得很。早些年我就开始研究此人的行事方式,没错,东北与日本似乎是不共戴天,与东南亚那位龙王也是血海深仇。不过这并不代表着他将这些人放在了眼中!先说东南亚,如今坐镇的是东北保险队的前参谋总长——吴晓。此人我可知道,当初我在朝鲜跟随吴长庆将军,就是此人在背后指挥,把日本人打了个丢盔卸甲,差一点就是全军覆没。虽然后来被家人牵连被王一送入了东北陆军军官学校当了校长,不过也看得出王一对他的保护。如今吴晓重新出山,坐镇东南亚五省,王一对他的器重依然如故,他在东南亚与其说是王一担忧那边的局势,不如说是借着龙王教给久疏战阵的吴晓练手,同时以战养战的提高在东南亚新成立保险队部队的战力!”

    听到袁世凯的分析,徐世昌点点头。他与东北方面打交道不多,而袁世凯自从加入军队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于东北打交道,朝鲜战争如此,越南也是如此。

    “莫非王一把东南亚五省当成了另外一个沙俄?”徐世昌明白了袁世凯的意思,不过还是有些不解,道:“即便如慰亭你所言,可在我们前面不还有日本么?”

    “不是日本啦!……日本原本有四大岛,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北海道如今已经成了东北自治区的天下,而日本南方的琉球也在东北掌控之中。如果把日本看成个围棋子,四方聚气,如今已经断了南北二气,剩下的西方是广阔的太平洋。对日本来说,西方天生就气不足。至于东方,就是我们大清!虽然这方气息不断,尚能聚集一些钱财,但是在东北的强势经济竞争下,这唯一的活气也是日渐减少。”

    “如果算上东北的海军,日本实际上已经绝气了!”徐世昌叹道。

    

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末极右翼() 
“如果王一这次没有向北海道增派那俄罗斯降军部队,我还真说不准东北会先向我们动手,还是日本。不过眼下已经不需要再猜测了!”

    徐世昌双眉紧锁,寻思着袁世凯的话是什么意思。他毕竟是文人出身,对军队运作的了解远不如在军中混迹数年的袁大脑袋。

    “如果东北真要对日本动手,那一定会用最精锐的部队。俄罗斯降军的战力如何,我是不太清楚。不过以常理推断,他们在东北保险队中的序列恐怕最好也就是个中游水准。这样的部队如果仅止于守城自然是可以胜任,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用来攻城略地,未免就太小瞧小日本了。而且据我所知,王一用兵一向谋定而后动,日本是岛国,若想进行攻占,必然会用到登陆部队。这种部队必须要经过长时间训练,不是任意部队都可以胜任的。而东北在这方面的翘楚总共有两个师,分别是第八师和第十二师。他们当初都参加了剿灭南越叛乱的战斗,之后就一直留在那里,目前也没有调动的迹象。”

    “原来是这样!”经过袁世凯一番讲解,徐世昌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不过他对东北保险队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袁世凯一项对他们推崇备至。可话又说回来,按徐世昌的自己想法,袁世凯就是在自己吓自己!即便真如他所言,东北准备对清廷动手,可自己与袁世凯联手打造的新军也不是吃素的!当兵的都是一个脑袋两只脚,真动起手来,谁还真比谁强多少啊!“慰亭,当哥哥的问句不该问的,东北保险队真有你说的那般神武么?”

    袁世凯脸上流露出一丝苦笑,然后才道:“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等诸多不利问题不谈,单单人家是百战之兵这一点,就不是我们的士兵可以企及的。况且……”袁世凯说道此处顿了一下,然后脸上带出了一丝怒容,道:“咱们忠心为国,可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上面根本信不过咱们。”

    一说这事,徐世昌也是唉声叹气。袁世凯建定武军,这换后世历史上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开始之后的事情了,总共设立了京畿六镇。而在现在的历史中,之所以设立新军完全是清廷对北洋和南洋大失所望,甚至怀疑北洋与东北在暗中有利益勾结。至于袁世凯能够上位,这完全得益于他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的卓越表现……跟在东北保险队的背后捡剩儿,矬子中拔大个的战功显赫。

    他本身是官宦二代,人也够豪爽,自然就获得了清廷某些大员的赏识。同时,淮军的出身也能为李鸿章所接受,于是才成了新军的头子。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老佛爷和诸家朝臣们心造不宣的一点,就是如今的袁世凯官小力微,好摆弄,换成其他高官,一旦新军有成,弄不好就是尾大不掉之势了。

    也正因为如此,见到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有了些许成效之后,一些人终于开始动起了心思。在新军六镇之中,目前只成立了三镇!其中以第一镇实力最为强盛,总人数一万五千人,是京畿六镇中唯一满编的一镇,剩下的两镇一个五千多人,一个四千多人。可是就在去年秋末,清廷举行了一次的彰德大操,指定地点在天津和唐山之间。

    参加会操的双方为北军和南军,南军是新军,第一镇统制王士珍部,北军为八旗和绿营老编制。这次会操时间定为一个星期。清廷派兵部尚书乌拉喜崇阿和直隶总督李鸿章为阅兵大臣,袁世凯为总参议兼中央裁判长,冯国璋为南军裁判长,穆尔察*铁良为北军裁判长,各省派来的观操大员,一律被派为审判员。这种安排显示出清廷是有深意的,阅兵大臣满汉各一员,南军审判长是汉人,北军审判长是满人。

    这场操练新军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不过也让一帮人得了红眼病。

    与后世历史不同,此时荣禄已经从病退的状态中复出,先当了两年外省将军,慈禧过寿的时候他进京拜见,于是便被留在了京城。清廷设立总练兵处,荣禄便被安排负责具体事务,其实真正的用意是老佛爷用来制衡光绪亲父醇亲王奕譞的人物。此时恭亲王奕??已经在东北跳了楼,朝中醇亲王算是一家独大,无人制衡,正好荣禄与醇亲王有仇,慈禧便想让荣禄当这个砝码。

    荣禄的总练兵处管的就是袁世凯的新军,他对袁世凯倒是没有什么成见,相反还非常器重。不过他手下有一个亲信幕僚,叫穆尔察*铁良!满洲镶白旗,虽然一仗没打过,却是自称“知兵”,地地道道的满族右翼分子,极度排汉!

    铁良这人算是个什么出身呢?在体制内考试没能力,科举的路子走不通,然后在东北崛起的过程中,他忽然对经济和军事来了兴趣,于是弯门盗洞子地走后门,只是门子不够硬,最终还是没拿到官派前往东北陆军军官学院学习的名额,后来改成了参观……不过按他自己的说法,莫名地就成了游学。等在东北镀了一层金之后,这铁良给自己按了一个知兵的头衔,主动投向再次复出的荣禄,帮助他打理各种事物,这才逐渐官运亨通起来。

    不过一步一步地往上升,总是太慢,于是乎,铁良冒出个想法!这年代的天时就是大清日渐衰落,东北日渐崛起,国祚难续。地利是铁良当官坐在京城最新起的职位上。至于人和……京城里的老少爷们都不希望汉人谋夺自家江山,排汉情绪激增。

    袁世凯现在是会办练兵大臣,铁良是襄办。虽然袁世凯是他的上司,不过他却对袁世凯主持新军建设非常不满,于是联合京城内少壮帮派满族亲贵想方设法地想要谋夺新军军权!

    铁良经常大放厥词,要求朝廷驱逐汉臣,废止所有汉臣军权。以极富攻击性的侮辱性言论,挑拨汉满之间的民*族矛盾。

    当王一读到东北情报局关于铁良的报告时,脑中倒是让他想起后世的一个倭国大粪叉子——老鳖,石原慎太郎。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清廷已经下旨要求袁世凯让铁良掌管新军第一镇的指挥权。

    ps:今天是圣诞前夜,兄弟我今天很高兴……咱国产大运大胖鸟露面了。

    

第三百六十章 进退两难() 
清廷这种公然夺权,不顾官场伦常,让铁良接了新军实力最强的第一镇兵权,换谁身上心里都不好受。说难听点,卸磨杀驴……况且现在磨还没磨完呢!

    如果说仅仅只是如此,袁世凯还不会生那么大的气。只是从铁良插手新军之后,大量京城里面的年轻贵胄就开始打新军的主意。在袁世凯眼中,这帮货都是不学无术之辈,毫无真才实学,有些人还是大烟鬼。他们进入军队,顶替了原本有些本事的汉人军官,这对新军战斗力的影响,可想而知。也就是荣禄还没糊涂,李鸿章把袁世凯当成了自己人,要是没有这两位大员抗着,就袁世凯那小胳膊细腿,早全让人给卸了,而新军也沦为第二个八旗。

    有时候想想,铁良也挺无奈,自己一心想要让朝廷中兴,重振皇室权威,这样一来也算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祖宗。而汉人皆是狼子野心之辈,无论是直隶的李鸿章,还是两广的张之洞,都不足取信。王一就更不用提了,国之逆贼,人人得而诛之!虽然铁良曾经跑去东北镀金,但是对东北自治区政府却没有什么好感,只觉得那地方乱了礼仪,坏了规矩。哪有百姓和官员在一起吃饭的,而且女人竟然可以出来抛头露面工作!

    铁良在东北的时候,真心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也下了决心,绝迹不让清廷步了东北的后尘。然而理想是远大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想干事手底下总要有点可用之人吧,可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活人可用。京城里的贵胄们斗蟋蟀熬鹰逛窑子侃大山抽大烟这是行家,至于其他的,智商经常以无下限的方式出现。

    袁世凯和徐世昌在冬夜的月光下,畅想着灰暗的未来,惨淡的人生。表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袁世凯是咬牙切齿,徐世昌是愁云惨淡,还真是……伤心人别有怀抱。这二位也活出辛弃疾的范儿来了。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该如何是好呢……”徐世昌投奔袁世凯,也是看好了他的政治未来。两人现在是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眼瞧着老袁要被篡权,徐世昌自然也不好受。

    “内忧外患啊!”袁世凯从坐着的石头上站起来,双腿有点发麻,长长地喷了白气,心头的压抑才算有了些许的缓解。

    与后世不同,此时的清廷可以称得上是内忧外患,东北自治区就是一座万恶的大山压在清廷所有人的脑袋上。对东北的恐惧,对汉人夺权的恐惧,使得满人贵族对军权有了一种病态的向往。现在的新军虽然是独立体系,其实却是挂在李鸿章名下,所以练兵有成的功劳有一部分也被算在了老李的脑袋上。而袁世凯本人虽然也有了点名声,不过跟后世一比,显然还毛嫩!

    两人都是相顾无言,好半天之后,徐世昌忽然开了口。

    “要不……?”

    “如何?”

    徐世昌此时抬起头,盯着袁世凯的双眼,似乎想从中找出点什么。

    袁世凯自然明白徐世昌的意思,便道:“卜五兄放心,今日之言,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绝不会出现在另外之人耳中。我袁某人在此发誓!若违此诺,天打雷劈。”

    徐世昌立刻摇摇头,道:“慰亭,不必如此!非是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