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汉朝当老师-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纲。

    眼看燕铭说完了这些话之后,皇帝刘彻眼睛里都是笑意。庄青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去找燕铭的麻烦,只好把一腔怒火撒到了此时不过是个谒者的汲黯身上。

    只可惜,庄青翟再一次找错了对象。

    燕铭不好惹,可汲黯比燕铭还要不好惹。这家伙是个不怕死,又臭又硬的一货。

    听到庄青翟的话,汲黯一昂头。

    燕铭只看到汲黯一昂头,眼睛一瞪,就知道,庄青翟讨不了好儿去。

    “我说庄公,皇帝陛下召集你们这群大臣前来,不过就是为了商讨个对策。我叫个好儿,怎么了?这既是咆哮公堂么?这就是违反朝纲么?难不成只准说和亲,不准有其他的声音么?”汲黯反问道。

    庄青翟梗了梗脖子,还要说话,却被韩安国拉住。

    他这才反应过来,向着刘彻一抱拳。

    刘彻对汲黯这个几乎天天在跟前的小谒者,倒是有些刮目相看。这场朝会,本来就是他发起的。说什么都无所禁忌。自然也不会对庄青翟有所责骂,只是点了点头,示意大家继续说下去。

    韩安国沉沉心,说道:“燕侯所说的,是玩笑话。军队是国家的根本,自然不能废止。和亲也是国家的大计,经过三朝的检验,证明了它的功效和意义。自然也是没错。这个……”

    燕铭咳嗽一声,直接打断了韩安国的话,说道:“别说和亲的功效和意义。他的功效,就是让匈奴人暂时不欺负咱们大汉朝,啥时候想起来了,就给咱们来上一下子。而它的意义,在高祖草创大汉的时期,在文景两位圣皇韬光养晦的时期,的确是非同一般。可现在,时代变了,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意义。”

    看了看刘彻眼中鼓励的意味,燕铭继续说道:“如果现在还非要说和亲的意义,那除了把我大汉女儿送到匈奴胯。下承欢,基本上没什么鸟用。”

    这话说的很糙,在这样的场合之中,许多朝中大员都已经有些忍俊不住。

    燕铭眼神凌厉的扫视了一眼那些几乎忍俊不住的朝中大员,厉声说道:“我知道我这话说的很糙,很操蛋。甚至让诸位老庄之学,儒门大圣听了,连世俗俚语都不如。可特么记住一句话,话糙理不糙。”

    “一个国家,积弱之时,可以委曲求全。可以暂时让步。这都不丢人。可特么现如今我大汉已经远非当初草创时期,经过文景两位皇帝的勤俭治国,咱们现在算是富庶了,有钱了。也特么该给匈奴人看看咱们的獠牙了。”燕铭挥舞着拳头。

    “诸位大臣,诸位侯爷,告诉我,你们是安逸的习惯了么?你们已经忘记了该如何骑马,如何打仗了么?”燕铭眼神巡视着周围的一群大臣,昂然问道。

    随着燕铭的巡视,刘彻的眼神也巡视过去。

    那些之前主战派的人,眼中的意志更加坚毅。而那些主和派的人,此时则有了一丝犹疑。

    “诸位回想一下,我大汉自和亲以来,真的得到安宁了么?匈奴真的遵守约定,不再寇我边城了么?”燕铭说着,想要举一些例子,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眼神不由自主的望向了主战的王恢。

    王恢看到他的眼神,顿时明白过来,接口说道:“自从高祖皇帝开始和亲以来,六十余年,匈奴寇边已经数百次。仅仅是云中郡战死的郡守,就有几十人之多,其中有高祖时期的……”

    王恢几乎是掰着手指头说出了那些战死云中郡郡守的名字。他的话语越说越是沉痛,一种异样的气氛凝聚在大殿之中。

    汲黯在王恢说完之后,向前一步说道:“这仅仅是云中一郡战死者的名单,至于五原、朔方,死者也不必云中少。而这还是郡守之职。那些埋骨边关,无名而死的将是军兵,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这和国与国的大规模作战来比,终究是小数量的损失。”庄青翟还要再说。

    这一次,不等燕铭开口,就有许多大臣要开口阻止庄青翟说下去。

    燕铭一抬手,沉声道:“庄大夫,这数代人,无数的将士性命,在你看来,不过是小数量么?试问我大汉绵延百代,若任凭匈奴这样嚣张下去,就算和亲一直管用,死伤一直是这种‘小数量’,可积累下来,是什么概念?”

    “为今之计,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不现实。”燕铭话锋一转,说道:“但云中、五原、朔方三郡,断然不能后撤半分。若是后撤,匈奴人得到这个甜头,定然还会进一步蹬鼻子上脸。”

    “毕其功于一役,不现实。那按照燕侯的说法,该怎么办呢?”韩安国问道。

    “不知道啊!我若是知道,直接就和皇帝陛下说了,还要你们在朝堂上乱七八糟的说么?”燕铭一副无赖的样子,倒是让韩安国噎了一口气。

    “你既然不知……”韩安国的话还没说完,再次被燕铭打断。

    “我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我知道,一位圣人说过一句话‘忘战必危’,我觉得适合送给在场诸位共勉。”燕铭实在想不出这是谁说的,只能说是圣人说的。

    “这莫非是孙武子所说?”刘彻问道。

    “啊?”燕铭一愣,说道:“大概也许是这样吧。”

    众人被他的样子逗得想笑又不敢笑。那些主战的大臣此时对燕铭的好感度飙升,而那些主和的大臣也有大部分开始动摇,认为燕铭说的有理。只有极少数的人,还认为擅起兵锋于大汉不利。

    “我们现在不打,不代表我们心里不想打。和亲,可以作为忽悠匈奴人的一个幌子,但是却绝对不可以成为我大汉君臣心中的一项国策。不论何时,我们都要记住,军队才是保护我们国家的唯一手段。和亲,不过是烟幕弹。”燕铭慷慨陈词。

    众人虽然不知道烟幕弹是什么意思,但是从字面理解,也明白个七七八八。

第299章 教会他们思考() 
“那眼下的事情,该如何解决?”韩安国也不得不松了口气,问道。

    燕铭摊了摊手,说道:“这是治国大政,我不太懂。不过我知道一件事儿,那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这话没错。可现在这时候,仓促出手,也不行。我看还是该先派遣使者,沟通这事儿,一边沟通,一边准备。”汲黯不愧是大汉朝的忠臣。他耿直的性格,不会是完全的主战派,也不会是完全的主和派,只会为大汉国家考虑。

    燕铭听了汲黯的话,不禁有些自惭。和这个老家伙比,自己的心态还是不好。态度有些激进。

    燕铭的到来,所说的话语,都让刘彻感到高兴。他要的就是燕铭这种胡搅搅的能力,要的就是让燕铭把那些主和派给搅和黄了。这一点,他已经偷偷的告诉徐甲,徐甲也传达给了燕铭。

    若不是这样,燕铭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在朝堂上大放厥词。

    虽然有点儿是奉旨主战的意思,但其实也是燕铭自己的意思。时间轴走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朝已经完全有能力和匈奴正面战争。但若是真的仓促开展,一切都还是有点儿为时尚早。

    倒是汲黯的话,绝对是老成谋国。

    经过燕铭这一通胡搅搅,整个朝堂上的众臣也都冷静了下来。不论是主战还是主和派,都开始正视当年和亲政策的真正目的。

    是个男人,就不愿意自己国家的女人送给匈奴骑。

    这种国策,不想还好,细想起来,简直就是打脸。

    燕铭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朝堂上,对事儿不对人,对庄青翟大夫的冒犯,燕铭先谢罪。”

    庄青翟原本对燕铭有些看法,可见到燕铭已经胜了,却立刻放下身段来谢罪,自己也就不好拿捏着,在众人面前,怎么也要放下架子,接了燕铭的这一下。更何况,他也是个男人,燕铭说说的,但凡有些雄性激素的男人,都会觉得有道理。

    “燕侯客气了,咱们朝堂论政,对事儿不对人,这话有道理。”庄青翟也抱拳。

    燕铭点点头,说道:“现在,我只想问大家一句话,请各位沉思一下,当初高祖答应和亲之时,目的何在?”

    和亲的目的?这句话问了出来,顿时让在场的人都安静下来。

    是啊,和亲的饿目的是什么?历经三朝的和亲,难道当年的高祖就甘心让自己国家的女人给匈奴人去骑?

    但凡了解点儿历史的人都知道,汉高祖那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和色鬼。有了好女子,怎么舍得送给外族,自己不享受才是怪了。

    满朝,因为燕铭的一句话而沉默下来。

    和亲,和了六十多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中原百姓或许不理解,但是边关百姓却能理解一二。

    而最理解其中滋味儿的,莫过于这大汉朝的满朝文武。

    最最理解其中滋味儿的,就是龙椅上高高坐着的刘彻。

    他清楚的记得自己的幼年,有一个玩儿的很好的宫女。原本以为可以和这个宫女一直的玩儿下去。

    可世事变化,匈奴的和亲使者到来了。

    于是,那宫女被选做了和亲公主的陪嫁。任凭刘彻如何央求和哭泣,最终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

    那个时候,他只是个有名无实的胶东王,太子还是刘荣。

    没人会顾忌他的感受,正是这种无人顾忌的感受,让刘彻刻骨铭心。

    自从他当上了太子,就决定,将来登基,第一件事儿,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击溃匈奴,一雪前耻。

    如今,自己已经成为了皇帝,做了九五至尊。可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莫说对匈奴动武,就是对南越诸国,对西南夷用兵,也都没有半分兵权。

    如果刘彻有兵权,何须在朝堂上大肆理论。直接调兵派遣将领打丫挺的就是。这番做作,无非是让朝臣制造出舆论,让这舆论影响到东宫窦太皇太后。

    就为顺利制造舆论,他把太皇太后安插过来的丞相许昌等人都排斥在外,之召见了庄青翟、韩安国等少数主和派。

    为的就是造成一种主战压过主和派的态势,让太后同意出兵。进而得到大汉的兵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汉天子。

    如今,满朝沉默,这种沉默的思索,倒是让刘彻瞬间有一种动容。

    他自己也思索着,和亲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家老祖宗刘邦的出身,他比谁都清楚。那就是个混混儿。

    让老祖宗心甘情愿的把姑娘送给别人,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为了和平而去和亲,这是长久之计么?

    这么多年来,匈奴想和亲,就派使者。不想和亲了,大举寇边就算是和大汉朝打过招呼。

    而汉朝,隐忍了六十多年,难道真的就只是和亲么?

    “打!”韩安国终于攥了拳头,说出了一个字。

    “打!”王恢和韩安国第一次达成了同样的态度和共识。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

    “打!”几乎所有的朝臣,都跟着吐出了这个字。

    “打!这个字,你们喊过了就算了,剩下的事儿,还是乖乖的装在肚子里。”燕铭再次站了出来。

    刚刚汲黯的话,让燕铭知道,想让这个民族和国家强大,不是一时的意气用事。打是一定的,但的确不是现在。

    他胸中有的是先进的东西,几年的时间或许造不出什么火枪大炮,但土制炸弹还是可以装备的。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