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新吕布-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及也。”

    诸葛亮听到这话,心中知道说服二人来投,已成定局。只是侯成说献武陵力所不能及,疑惑到:“二位将军乃吕布近臣,权力当不在武陵守将黄忠之下。若有心弃暗投明,献上武陵有何难哉?”

    侯成未说话,宋宪却苦笑到:“先生不知。吕布极为忌惮部将全掌兵权,故而每二三年,各处守将便轮防一次。然守城兵卒则就守原地,将帅轮防,不能带走一兵一卒。如此治下,戌守之兵,只从军令、兵符,不从将帅。若先生要我兄弟二人献武陵,怕是武陵未献出,吾兄弟二人已被守城之卒,斩于城下矣。”

    侯成也无奈到:“唉……吕布甚得军心,故而前者倭州郝萌、司隶魏续造反,皆死于非命。”

    诸葛亮听后,心中暗惊吕布如此深得军心。不过现在只要能说得侯成、宋宪二人来投,日后要夺武陵也不难。于是便说道:“若如此,不献武陵也无妨,只需二位将军来投足矣。”

    此时侯成、宋宪的话都说成这样了,自然也没有余留之地。于是侯成与宋宪便与诸葛亮约定投降日期,等待二人设法将各自至亲家眷,暗中送出洛阳后,便带着亲卫部下去投刘协。

    侯成、宋宪叛变,又一次给汉军士气带来不小的冲击。消息传回洛阳,朝廷大惊。

    一直以来。大汉政务虽然有荀彧、贾诩等人理政,可是军务上一直都是吕布亲自打理。宋宪、侯成乃吕布心腹,如今却叛逃,朝中大臣震惊不已,纷纷不知如何处理。群臣只好由荀彧、贾诩等重臣代表,进宫来见吕布。便是郭嘉也因得知宋宪、侯成叛变,知道非同小可,搞不好江南四郡便不保,也随之进宫来见吕布。

    

第222章 洛神有赋,有情好似宓妃宗布() 
第222章 洛神有赋,有情好似宓妃宗布

    此时吕布已时有昏迷,荀彧等人知道不该打扰吕布,可是侯成、宋宪二人乃吕布身边近将,这事非同寻常。众人衡量再三,只好如实禀报。

    华佗还未寻来,吕布身体本已一日不如一日,每日多有昏迷。现在又听闻宋宪、侯成叛变,心中大震,一时血气积压,差点就被气得闭气了。

    好在南华子刚配制好一颗速成的‘九转衍神丸’,急忙送进吕布口中,吕布才稍微缓过气来。

    此时吕布自感命将不保,乃气若游丝的唤道:“来人……传太子……高顺……来见……”

    众人听闻吕布要传太子,心中大惊,预感大事不好,急忙如实去做。且左右不敢离开半步。

    太子吕赐今已七岁,十分懂事,现在又在宫中,很快便来见吕布。不久高顺也到。

    吕布再问到:“文和……文若……奉孝……可在?”

    贾诩、荀彧、郭嘉三人都在场,听吕布呼唤,急忙上前回到:“臣等皆在。”

    吕布见众人都在,便唤道:“赐儿……”

    吕赐虽年止七岁,却聪颖如斯,听吕布呼唤,不用严妮教授。急忙跪在吕布床前呼道:“父皇。赐儿在这。”

    吕布对儿子说到:“为父……平身所学。唯以前……在军中学得……一套七十二路……擒拿手。可惜。现在怕是没时间……教你了。只能告诉你,武功精髓……在于……实战中……自行领悟。其基础,乃随机应变,重在速度……力道。故而……最佳练武方式,便是实战。武艺……三要数领……乃机变……速度……力量……”

    吕赐一一点头。劝道:“父皇。赐儿记住了,父皇当多休息。”

    吕布无力的摇摇手,继续到:“武者,可以武力自保。智者,寻自保之道,此莫过于……贾文和。赐儿当多学之……”

    吕赐听后乃起身对贾诩拜到:“还望先生日后多教赐儿,自保之道。”

    贾诩见状,急忙扶起太子到:“太子快快请起,折煞老臣了。”

    吕赐起身又回到吕布床前,吕布继续交代到:“国家保全之道……百姓为重……社稷次之……君王为轻。若要大汉不乱……当先设法……保全百姓……”

    吕赐点头到:“赐儿记得了。”

    吕布再说道:“天下间,阳谋之善者……当为荀文若。谋划全局……规划天下,今天下者……非文若不可取之……”荀彧听后乃对吕布无言作揖。

    吕布继续说:“论阴谋,知晓权术……断人心思……牵制众人,为贾文和……不可取也……”

    贾诩不知道吕布这样说自己,是赞还是贬。可还是对吕布无言作揖。

    吕布再说道:“而得阴阳之结合……谋算出神鬼没,料敌在先,预算在前……当鬼才郭奉孝不可……”

    郭嘉也无言行礼。

    吕布拉着吕赐的手,望者三人说道:“赐儿若能学得此三人……十分之一本事,朕百死无憾矣……”

    说到死。重臣急忙劝慰到:“皇上保重。”

    吕布苦笑的摇摇头,看着吕赐。吕赐极为机灵,起身来到郭嘉、贾诩、荀彧三人面前。依次跪拜道:“赐儿不才,求三位先生收赐儿为徒。”

    三人急忙扶起吕赐。齐声到:“太子快请起,臣等敢不效死力。”

    吕布看三人收吕赐为学生,心中算是了了一桩大事,人也轻松了许多。

    随后吕布再唤道:“高大哥……”

    在场中,只有高顺姓高,也只有高顺才被吕布称为大哥。所以高顺忙拱拳致敬到:“皇上。臣在。”

    吕布看着高顺笑道:“高大哥为人……布深知晓。陷阵营……乃高大哥,一手训养而成。布夺高大哥之兵权……高大哥可曾有怨言。”

    吕布突然问这话,众人大惊。这是什么意思啊?试探?摊牌?还是顾虑高顺位高权重,要找借口除掉?众人都惊疑的看着高顺。

    不想那高顺依旧面色坦然,不轻不重的回到:“天下之民,皆皇上之民。国家之兵,尽皇上之兵。臣训养陷阵营,乃取国家之钱粮,为皇上训兵也。兵威即成,自然归皇上调遣,臣如何会不满。”

    吕布笑道:“呵呵……呼呼……高大哥清白威严,骁勇有智,衷心仁义……布早已熟知。只是不知,高大哥可曾知道……布为何要收……高大哥兵权?”

    高顺坦然到:“此非臣之职责所在,故而不曾去参详过此事。”

    吕布心中明白高顺为人,知道高顺说的不会假,可旁边的人却十分想知道为什么。

    现在吕布也不想瞒什么,便挑白到:“唉!自古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无情最是帝王家。只是……布不想做那……无情之人。古往今来,君臣之间,多有逆道……故而。时有那,兔死狗亨,鸟尽弓藏……之罪恶。布以为,此乃……君臣间……互有猜疑所致。为臣者,功高盖主。故而……为君者,便心生顾虑,此皆兵权之祸也。布不善理政,故而国家政务……尽交与文臣处理……只是。唯此兵权……不可交与他人。布此番作为,非眷恋兵权,乃不忍于……他日有君臣相攻之时。布遣工部,往那臧羌无人之地,探山测水。所为者,乃欲于雪山高原……修建千里明陵,在布与诸公,百年之后……且同葬于……那雪山之巅。布之愿。人生在世,与志同道合者,同舟共济,征服天下……便是诸公,在百年之后,亦陪布……于阴间……去做那冥王鬼臣,一统阴间。唉!只是人生在世,十有**……皆不如意。前有郝萌……魏续之乱。今又有侯成……宋宪之祸……”

    众臣听后,吃惊不已。一方面是知道,原来吕布收兵权,是为了日后不想出现那种鸟尽弓藏,兔死狗亨的局面。要知道。汉高祖刘邦做皇帝后,像韩信、英布、彭越这样的大汉开国功臣,都被各种罪名,治罪致死。可吕布却不想出现这样的局面,为此而收兵权。

    再者。在这时代,死后能与皇帝同葬的,千古来也只有皇帝最宠爱的女人才有资格。可吕布却想修千里皇陵,要与功臣在死后同葬。便是到阴间,也要带众人去做那冥王鬼将,统治阴间。这等荣誉,这等心胸,千古以来,任何一个帝王都不曾做过的。

    众臣听后,无不跪伏在地,感铭肺腑,泣不成声。

    吕布再交代到:“众卿听令。”

    众人见吕布传令,急忙拭泪恭听。

    吕布传令到:“今朕身体欠安……不能理事。特命高顺为大汉大都督,除御林军外,统帅举国之兵。郭嘉为大汉大监军,监督全军。二人于军事,相互参详。”

    高顺、郭嘉双双伏拜受命。

    吕布再传令到:“命。荀彧为左丞相,贾诩为又丞相,二人共掌辅政八臣内阁,万事皆以协商为主,共理朝政。”

    荀彧、贾诩也双双伏拜受命。

    吕布又到:“太子年幼,以学业为主,待弱冠成礼,方可理政。太后理事后宫,后宫嫔妃,不得擅自干涉朝政。”

    严妮与吕赐也受命应是。

    吕布今日说得特别多,人便累得很。只是朝政大事都交代了,要死也没什么牵挂了,人反而轻松了许多,便又沉沉的睡了过去。众人不敢打扰,便默默的退出吕布寝宫。严妮也要出去交代一下宫女办事,便只留甄宓一人服侍。

    众人离开后不久,吕布又醒了过来。见内室只有甄宓一人趴在床沿瞌睡,便轻轻的抚摸甄宓发鬓,不想却吵醒了甄宓。

    甄宓见吕布醒来,忙问道:“皇上。可是腹痛睡不着?臣妾再去寻老仙取药丸?”

    吕布摇头微笑到:“整日昏睡,反倒不自在。我无事,只想看看你。”

    甄宓听说吕布想看自己,面带娇羞,却也忙用手理了理秀发,端坐在吕布床沿上,任由吕布观看。

    吕布见甄宓正直芳龄,才十**岁,想到自己都快死了,那时这美人儿不就成了小寡妇。再想到这些日子,甄宓日夜服侍,劳累受罪,几日下来,瘦得比自己还厉害。心中不忍,便想对甄宓说,要她在自己死后就改嫁,别枉费了青春。可是后来想想,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先不说甄宓自己同不同意。自己死后还真没人敢娶他的皇妃。于是便对甄宓说道:“宓儿。去取笔墨来,朕有旨意要下。”

    甄宓听说吕布还有旨意,急忙出去唤人取来纸笔,并叫侍中陈琳进来执笔。

    吕布拉着甄宓一手念到:“中山甄家,有女洛雅(甄宓字),贵为皇妃,贤淑知礼,持宠不骄,贤惠守规,九元随朕,南征孙氏,朕伤不治,命将不久,洛妃劳苦,日夜服侍,无怨无悔,朕心欣慰,然。洛妃年轻,朕不忍其在朕归天之后,长苦守寡。特令。洛妃待朕长逝之后,可持旨改嫁……”

    甄宓本在为吕布擦拭额头冷汗,突然听到可持旨改嫁,急道:“不……皇上。宓儿只愿生生死死与皇上厮守,宓儿不要改嫁……”

    吕布怜惜的抚摸着甄宓的脸蛋儿,微笑到:“傻宓儿。我自觉时日无多……宓儿还年轻,不改嫁……便要长守空房……”

    甄宓摇头道:“皇上。宓儿所言句句真心,宓儿只愿追随皇上左右。”

    吕布还想劝:“宓儿年轻,来日方长……”

    吕布话说一半,甄宓却突然起身,一把夺过侍中陈琳手中起草的旨书,三下五下便撕碎。伤心到:“呜呜呜……宓儿只想追随皇上。便是皇上离宓儿而去,宓儿也不想独活于世间……呜呜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