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49我来自未来-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产还需今年下半年,要达到设计产能起码是明年的事情了。这实在是令人煎熬的等待,这样啥时候能达到2011的接近6亿吨的炼油能力啊。

    小强回来之后想来想去,不由得心虚的选择了公司化工部推荐的小炼油项目。

    小炼油的名声不好听,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投资少见效快,国内目前年加工40万吨以下的小炼油目前处于被淘汰的境地,小强咬咬牙,先搞些小炼油设备过去。

    这些设备每套年处理能力5万吨到10万吨,几套联合运行起来就是一个小炼油厂,建立一个年处理40万吨的小炼油厂花费在一千万以上,调试完成到出油三个月不到,动作快技术熟练的企业一个月就能开始投入生产。如果只是单纯的采购设备,那就只需500万上下,采购旧设备,那更是便宜。

    小强咬咬牙:“青山绿水啊,对不住了,不过别担心,这玩意怎么着也比二战时期的美国大行其道的1万吨左右小炼油干净。这年头在西欧,莱茵河绰号臭沟,小炼油贡献不小。”

    小强在采购小炼油时,没有忘记采购配套的环保设备,这样既能够得到小炼油建设快出油快的好处,又能最大限度减小污染,虽说运行能耗和油品质量比起大厂差了点,总算也让小强心理平衡了些。”

    “等到那个300万吨炼油厂投产之后,新中国有了大型石化项目的建设与运行经验,以后我全部采购大型炼油厂就是了。”小强安慰自己道。

    小强批准了总处理量一千万吨的小炼油设备的采购,按照这份计划,全部设备几乎都是从国内的淘汰产能中获得的二手设备,连上运输成本,价值7000万人民币。

    把计划书交给公司的化工项目组之后,小强回到办公室,开始审批小钢厂采购计划。

    这几乎是和小炼油一样的情况,小强捏着鼻子,指示钢铁项目组开始着手实施他们的收购计划,收购国内200万吨以下的所有淘汰产能5000万吨,把这些小钢厂的设备统统的运过去。

    好吧,烟尘和水污染啥的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小强还是希望尽量把伤害降到最低,他指示,对于原厂的治污设备,也要一并收购,目前来看,只能如此了。按照钢铁组的初步判断,这份收购总价达到1个亿,加上补充设备,估计要两亿人民币。

    钢铁组的计划书很详细,小强准备把他们的计划书作为标准在公司里普及一下。这份计划书详细的写明了,对于原厂设备在拆除之前,要先进行厂区的绘图与测量,拍照与录像,确保这些设备运到国外后能够按照原厂的布局方位用最高速度还原建设起来。小强很满意钢铁组的这个想法,他在计划书上写道:“这个办法好,全公司推广,钢铁组本月双薪奖励。”

    “5000万吨的炼钢能力,嗯。”小强把污染抛在脑后,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所有淘汰产能基本都在这里了。一旦全部建设完毕,1950的钢铁产能将超过历史上1985年水平。达到苏联1957年的水平!美国1950年产能的一半!英法德曰产能总和!

    “只是可惜了那青山绿水……”小强又一次感叹道。

    翻开一份新的计划书,小强自言自语道:“糖厂和盐厂的设备已经采购好了啊,真快……”

    按照这份报告,总价值7亿人民币的精炼糖厂设备已经洽谈完毕,这些设备可以建设10个糖厂,年产精炼白糖8万吨食用白糖70万吨,酒精16万吨。当然,和小强的其他采购一样,这里还包括了技术转让。

    这样的话,加上新中国原有的20万吨白糖产能,总产能突破了百万吨,全国每人每年可以供应两公斤白糖,这和2011人均年消耗12公斤白糖比起来还差了不少,但是2011大量的白糖用在饮料和食品行业,所以这个量倒是够用了。

    1950的白糖很稀罕,属于奢侈品,买上十斤白糖也就是5公斤,一个工人的工资就没了,既便如此,还是经常供应不上。中国不得不大量进口古巴等国的白糖。有了设备,中国的糖业基地将能够迅速建立,种植基地的建设,也将给农业带去丰厚收入。

    根据研究证明,吃甜食能够使人产生幸福感,小强希望,所有中国人都有甜蜜的感觉,能够每天幸福的生活。

    食用精盐厂的设备同样不可或缺,中国自古缺盐,即使到了新中国成立,盐产量还是不高,国产基本是粗盐,精盐生产能力几乎没有。即使是粗盐,国内很多贫困地区还是吃不到,只能靠打咸水井晒煮卤水的办法,吃那些含有大量杂质的不健康的棕盐黑盐。总价3亿的精盐生产设备先运过去,应该可以缓解一下压力。小强又签下了一份采购计划。

    接下来一份化工组的报告已经被小强放了很久了,数额实在是大,以至于小强不得不一再要求化工组把计划做得细些更细些,把各种技术资料和培训手册准备的更加充分详实。这是一份价值40亿的三酸两碱工业设备的采购合同,学过化学的都知道,三酸两碱哪里都要用到,哪里都离不开,这是所有工业领域的基础保证。

    眼见得化工组把一份采购报告变得越来越厚,小强也开始头疼了,既然自己已经有些看不懂,那就差不多了。小强终于批了这份采购清单。

    …………

    1950这里,舟山群岛收复之战已经紧锣密鼓的准备开打了。这将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军的联合作战。

    舟山群岛此刻已经有国民党部队12万人了。当初老蒋被打残的13个师六万余残兵败将撤退到岛上时,被紧急编成了第七十五、八十七军的六个师,老蒋一看这哪够啊,于是调进整编的五十二军三个师,十九军两个师,把守备兵力增加到了11万人之多。等到解放军金门战役失利,老蒋大喜过望,又把参加金门战役的十九军另一个师调来舟山,这样,十九军的三个师也到齐了,舟山群岛上盘踞了老蒋的四个军12个师,12万多人的大军!

    在老蒋看来,世界局势不要三五年就变了,到时候反工大陆,舟山肯定是桥头堡啊,他这样想,也是这样说的,舟山防卫司令部司令石觉听他这样说,便也夸口说:“守上三五年不成问题。”

    可是如今,石觉觉得这很成问题。因为空中优势没了,国民党空军接二连三的连续惨败如今已经是传的沸沸扬扬,加上前次被轰炸沈家门港口的惨痛教训,已经把岛上守军吓得人心惶惶,什么时候起,这片天空已经不属于他们了呢?各个部队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打下舟山,附送台湾。”

    石觉过完年后心里一直不安稳,正打算给老蒋再发个报告,请求增兵。

    在石觉看来,没了空中优势,防御就完全谈不上靠谱了,供军万一来个大轰炸,那要想守住,简直就是离谱了。

    协防舟山的第一舰队司令马纪壮也赞同他的看法。上次轰炸中,第一舰队损失惨重,出去的炮艇一个没回来,港口的舰艇被炸的稀里哗啦。虽然事后老蒋阴沉沉的啥都没说,可是他自己心里清楚,这要是再来一次,他就得以死报效党锅了。

    这次春节前的大轰炸惨状,已经把石觉和马纪壮的魂都吓没了,可谓斗志全无。什么样的妖孽能够把71架战斗机轰炸机的混编集群打的一个也不剩?这尼玛换了美军也做不到吧?打不过总可以逃吧?跑的飞快的p51野马居然也一个都没逃出来,这是什么情况?你别跟我说弟兄们效忠党锅死战不退,混了一辈子国民党军队的石觉和马纪壮打死也不会信这鬼话的。

    石觉和马纪壮两人这两天成天都在商量,想来想去,貌似只有增兵才能解决问题。可是目前这12万人人吃马嚼的已经叫负责补给的后勤海运吃紧了,再加上沈家门港口里沉着的那几条该死的被炸沉的军舰到现在都没拉出来,码头几乎一半不能用,起吊塔也被炸的横了过来,到现在没修好,运输补给完全在靠登陆舰往附近平坦的滩头上冲滩,然后叫士兵上去搬运。岛上守军这几天吃的米里面都有海水的味道。

第一百四十八回 增兵() 
增兵石觉和马纪壮觉得,这报告打上去,起码可以叫老蒋知道,舟山已经不可守了,最好是他自己明白过来,然后知难而退,把大家伙撤退去台湾。这鬼地方实在没法待,和台湾没法比啊,记院酒楼电影院啥的全没有,整个就一农村。

    目前的台湾第一舰队完全没有了初来舟山的神气,士气低落如同惊弓之鸟。上次的空袭仿佛历历在目,马纪壮连做梦都会梦见被空袭。于是他下了命令,所有战舰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锅炉随时准备生火逃出港外,所有舰艇上面用伪装网覆盖树枝草叶。石觉在舟山群岛上密密的布置了大量的观察哨,以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空袭的飞机。并对第一舰队和岛上驻军发出警报。

    最近舟山群岛寂静的吓人,解放军已经好久不来进攻了,只是偶尔会出现几架战斗机护着一架轰侦五前来拍照。石觉和马纪壮经验比较丰富,他们知道这是对手在积蓄力量,按照以往的教训,供军战前越是平静,战役越是大。石觉简直夜不能寐了,他不是海军司令,随时可以跑路。马纪壮这孙子最近吃住都在军舰上,石觉岂能不清楚他的算计。

    这不,才年初三,就出事了。石觉哪里知道,自己和马纪壮的联名报告一打上去,老蒋居然批准了,大过年的派来了第二舰队,驻守岱山岛东面长途岛上的长途港,这还不算完,又把打赢了金门战役的胡涟的67军三个师拉来舟山中南部防御定海,同时作为总预备队,增援其他各军。这么一来,石觉和马纪壮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总算心里安稳了一些。

    老蒋在空袭浦海的空军集群被全歼之后,按理来说,应该明白自己已经丧失了一直以来赖以苟延残喘的空中优势,当速速从舟山撤军才是。

    可是人家拉不下来这个脸啊,军统的密探告诉他军中流传的顺口溜:“打下舟山,附送台湾”之后,他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如果舟山失守,毫无疑问,供军下一步就是打台湾,或者打海南,台湾在老蒋眼里都是个穷地方,如何愿意再逃去更加落后偏远,毫无工业的海南呢?起码台湾还有曰本人残余的老本可以吃吃,海南有什么?椰子?

    “无论如何,舟山要守住。”

    老蒋突然的固执起来。

    “台湾和舟山不一样,就算供军打下舟山,远离大陆的台湾对于供军的进攻难度,还是丝毫未减,如果舟山不守,就这样撤离,台湾对于供军的进攻难度也是丝毫不减的。”他这样对劝他从舟山撤走的蒋经国和其他手下们说道。

    既然守不守舟山对台湾一样,为什么不守?老蒋决心,先守一下,吓一吓供军。如果供军真的集结了大军,情况不妙,再走不迟。

    老蒋对于撤退很有信心,历史上老蒋仗着船多路近,十几万人从舟山撤走只花了三天。毕竟他在逃离台湾时,卷裹走了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船只。

    国民党部队这些年屡战屡败之后,也不是没有收获,这些收获中有句经验之谈:“三千发炮弹打不动,不是三纵就是八纵”。老八师就是三纵的主力中的主力。

    三纵的老八师整编三个团,被称为“陈一袖子里的老虎”。陈一司令员称其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