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49我来自未来-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援,下个月起,中央会给你们再增加三万人的编制,鞍钢要作为全国钢铁行业的龙头,向全国目前正在建设以及有待建设的5000万吨小钢铁产能输送人才。”

    厂长邵向华闻言高兴至极,兴奋地道:“我们目前的生产流程是靠高炉出铁水,转炉炼钢。目前工程第一期的五联1000立方、总容量5000立方高炉,和第一座100吨转炉已经正式投产。我们的第二期工程正在抓紧修建之中,其中包括三个转炉车间,两个100吨转炉,12个50吨转炉,2个100吨电炉,还有一个双槽出钢的300吨平炉!另外,我们还抢救修复了旧厂区一个25吨平炉。按照计划,我们有信心在年底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双一百任务!”

    就这样一路汇报着,大家来到了新投产的100吨转炉所在的车间,通红的炉火把所有人的脸庞映得犹如喝醉了酒一般红彤彤的。

    看着庞大的设备和忙碌工作的工人们,总理亲切的和大家一一握手。

    “总理来了!”这话一传出来,整个车间都沸腾了,所有在岗位上工作的人们,都把目光齐刷刷的射过来,掌声此起彼伏。

    总理坚持不顾身边保卫安全人员的劝阻,耐心的一个一个的和工人们握着手,他老人家的手是这样的有力,不管自己面前的工人们的手有多脏,他都是使劲的握住,然后使劲的晃。

    “你们辛苦了!”

    “你们辛苦了!”

    “你们辛苦了!”

    总理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说着。

    工人师傅们激动极了,很多人都热泪盈眶,继第一炉钢水出炉之后,再一次掉下了眼泪。他们眼前的总理是这样的鲜活,这样的真切,这样的平易近人。

    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也无限的热爱着总理。

    在视察完转炉车间并听取汇报之后,总理接着又去视察烧结车间、炼铁高炉、二期工程工地。

    每到一处,总理都要和工人们握手致敬。

    目送总理离开之后,鞍钢的同志们都激动极了。

    “是总理来了!“

    “是,总理来了!”

    “真太好了!”

    一个老师傅望着自己黑乎乎油腻腻、指甲缝里满是煤灰的手,流着眼泪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道:

    “俺和总理握了手!总理对俺说你们辛苦了。俺和总理握了手!总理对俺说你们辛苦了。俺和总理握了手!总理对俺说你们辛苦了……”

    而青年工人们只觉得胸膛中的热流犹如那熔融的钢水一般烧的滚烫,一股子豪情和干劲仿佛怎么都使不完一般。

    退渣组组长张小桥鼓足了气力,紧紧握住手中长长的钢钎,对着车间里的同事们大声喊道:“同志们!加油干!年底一定要完成双一百!不然要是总理下次再来,问咱为啥没完成啊?咱们可咋说!那可就没脸见人了!”

    “对!加油干!一定要完成!”

    “加油!一定能完成!”

    “对!加油干!”

    无数工人们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火热的激情充盈着整个偌大的车间!

    ………………

    烧结车间中,粉尘弥漫,小强几乎不想往里走,他心中嘀咕着:“这尼玛简直就是沙尘暴啊!”

    可是总理却没有丝毫的停顿,带着大伙就往里面进。

    小强心中暗暗叫苦,腹谤着鞍钢这帮傻缺,怎么也不给总理和大家准备口罩!只好硬着头皮跟了进去。

    又是长时间的握手和听取汇报,总理站在粉尘飞扬的车间里,丝毫没有露出一点厌恶的神色,他老人家紧紧地和烧结车间中的工人们一一握手,待得时间甚至比在其他地方还要长。

    出来之后,总理的黑色中山装已经成了灰色的了,头发和脸上都是灰。小强也是灰头土脸,心中哀嚎着,只想赶紧洗个澡。可是总理完全停不下来,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灰尘,一边跟着鞍钢的同志们向二期工程的施工现场走去。

    小强揣测,大概在这年头的人看来,只要能工业化,就比啥都强。所有领导根本都不在乎这些脏乱,在他们眼里,要是全国都能变布大工厂,突突的冒黑烟那才好呢。

    突然,这时总理却转头看向小强道:“曹小强同志,刚才烧结车间的粉尘这样大,你看看有没有什么方法解决,改善一下咱们工人的劳动环境。”

    随行的几十名领导干部们顿时把目光聚焦到了小强身上,小强挂着一脸的灰,内疚的道:“总理,对不起,这是我的工作失误,我马上安排采购抽风机和静电除尘器,当初买钢厂时,没有考虑全面,只采购了生产设备,没有把劳保设备给配齐。”

    总理坚决的道:“马上办!”

    小强赶紧应道:“是!”

    邵厂长赶紧道:“不碍事的,总理,我们能克服!要是设备贵的话,不要也罢!咱们的工人都配发了口罩,厂里的木工车间正在制作玻璃眼罩,到时候所有人都戴上眼罩,一戴上,啥也不怕了。以前满铁时候,连眼罩都没呢。”

    总理严肃的道:“这是鞍钢,不是满铁!”

    小强连忙道:“邵厂长,您快别说了,我会尽快把设备送来的,您眼下先用口罩和眼罩克服一下。”

    总理的视察继续着,晚饭时间,大家来到鞍钢的第六食堂,这个食堂条件较好,总理一边喝粥,一边大口的吃着馒头就咸菜。对于桌上的其他菜碰都不碰。

    小强一边喝粥,一边硬着头皮吃着总理一筷子一筷子不停地夹到他碗里的小葱炒鸡蛋。周围的领导们都觉得,总理对自己的秘书也太好了啊。

    吃完饭,总理继续视察。

    夜晚的鞍钢像个不夜城,各个车间里炉火红红,灯光透射出来,仿佛整个鞍钢就是一个呼吸着的生命体,建设工地上的灯火通明,夜班的工人们精神抖擞的接替着白班的工作,24小时不间断的建设着。

    等到完成视察走访,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半了。

    总理却根本没有要休息的意思,对身边鞍钢的同志吩咐道:“现在去厂部开会。”

    在会议桌前坐定,总理第一句话就是:“鞍钢的同志们先说,说说还有什么困难。”

    邵厂长立刻回答道:“中央给的设备全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图纸和电视教程也都齐全,咱们别的没啥困难,就是技术人员缺口太大,二期工程一旦建成,我们的工程师缺口至少是500个以上。”

    总理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第二百七十五回 鞍钢宪法() 
衷心感谢有话就要说,魂在家里二位的打赏!谢谢大家!

    【275】鞍钢宪法

    会议室的灯光下,总理严肃的坦言道:“你们遇到的问题很典型,人才短缺是目前我们在各个行业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现阶段,亟待扩张的产能与极小的技术人才基数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不单单是钢铁行业,在所有工业领域,可以预见的是,工程师的缺口今后会越来越大,大约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好转的可能!

    目前我们没收的官僚资本钢铁厂在全国范围内共有30家左右,没有一家成规模、成体系。这些小厂当前产能大多是几千吨,能过万就很不错了。目前统计下来,全国包括你们鞍钢在内,技术人员一共只有2500多人,而且目前这些人已经大部分都调动来了鞍钢了。”

    听到总理这样说,在场的所有同志才清楚地意识到眼前的人才困境有多大,不管是省里的、市里的、鞍钢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这种由满腔爱国情怀转化出的忧国之情,浓浓的像蜜一样,把所有同志们更加紧密的粘在了一起。

    鞍钢党委书记戴成忧愤的道:“总理,您别为难,中央说的对!咱们国家这么大,钢铁产能必须及早提上去!有人才咱们要搞,没人才,咱们就硬搞!一边搞一边培养,从工作中训练人才,这就像打仗一样,可以边打边学。”

    厂长邵向华点头道:“是,总理您放心,咱们鞍钢眼下已经成立了工人夜校,有基础扫盲班,还有技术培训班,厂里的工程师每天下班后都义务的在夜校给工人和知识青年上课。我在这里表个态,不管中央能不能拨出工程师来,咱们鞍钢的生产计划和二期项目决不会停下来!”

    鞍钢的工人代表和技术骨干们都激动了起来,纷纷发言,都拥护厂里的决定。

    总理看到大家这样的充满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欣慰的道:“中央眼下能给你们的只有编制了,中财委从下个月起提供的三万编制已经交给重工业部了,年底,中央还会再给鞍钢解决一万到两万的编制。另外,我看你们所有参与夜校上课的工程师都很辛苦,白天从天亮忙到天黑,累了一整天还要上课。我代表政务院表个态,从今天起,所有教员都给一份培训津贴,这个钱由中央另外拨给,就不给厂里增加负担了。”

    戴书记立刻道:“我代表所有临时教员,谢谢总理的关心!”

    总理点点头,转向身边的小强道:“曹小强同志,你对钢铁行业比较熟,你说说你的看法。”

    鞍钢会议室里众人立刻把目光落在了曹小强身上,心说总理身边这个小年轻秘书看来是个内行参谋啊,总理居然点名要他发言。

    小强对于眼下鞍钢这种啥都不缺,就是缺人才的问题也是头疼得很,一时之间哪里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出来。人才培养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否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买了机器,岂不是都可以工业化了吗?后世的鞍钢在实现大规模工业自动化之后,一个足球场大小的自动化锻压车间里甚至只需要几个工人值班,就那样,占地120平方公里的宏伟厂区中,还需要十几万员工呢!

    至于整个冶金工业,后世的国立研究院所可是有整整44个,10个冶金专业的大学和大专院校,33个中专职校,6个在职职工进修中心。可是眼下,除了厂办夜校以外,这些一个都没有……

    小强硬着头皮说道:“我知道,很多人都希望国家能够引进苏联专家来帮助我们,可是苏联也很困难,只能我们派出留学生和职工去进修,没法给我们派专家来,而且专家过来的价钱也很贵,划不来的。”

    其实小强真正担忧的是技术泄密,和价钱完全扯不上关系,但是不这样说的话,又能怎么说呢?

    “另外,咱们的设备并不是从苏联一家引进的,而是491工程冶金工业小组集众家之长进行设计,秘密战线上的同志负责从世界各国引进的,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出发,也不能对外泄密。况且,苏联专家即使来了,面对咱们这种现代化程度很高的设备,也要从头摸索着学起。”

    这话说完,在座很多鞍钢的工程师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些设备如此先进,以至于前所未见了。大家都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对于国家的491工程冶金工业小组产生了一种崇拜般的仰慕。

    小强接着道:“眼前的所有难题,我们只能依靠主席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克服,在解决困难的同时,锻炼队伍,培养人才。要缓解眼前的困难,只能从管理方法上进行软化解。

    鞍钢是咱们国家第一个全系统的集矿山、焦化、炼铁、炼钢、轧钢、机修为一体的超大规模钢铁联合企业,是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