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之所以成功,离不开他的睿智,假设曹操与袁绍决战,在最关键时刻刘备在他身后闹幺蛾子,很有可能让曹操陷入绝境,曹操怎么可能在背后留下这样一颗定时炸弹?

    该做的都做了,许都刘备用心良苦,却心知曹操未必轻易放过他,叹道:“小恩小惠未必能打动曹操,但有机会恐曹操还会用兵。”

    孙乾对玄德说:“徐州四战之地,前后左右受敌,不可久居。不若分兵屯小沛,守下邳,为掎角之势,以备曹操来攻。”

    刘备思索片刻,依计而行,令关云长守下邳城,甘、糜二夫人亦于下邳城安置。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守徐州。而刘玄德与张飞屯驻小沛,抵挡曹操进犯。

    徐州那边发生的事情,扬州牧秦宜派出的探子密切关注,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回扬州。

    秦宜大舒一口气,至少到现在为止一切都没有超出范围,徐州刘备这个顶雷的货继续发挥作用。

    skbshge

第182章 不得不调不戏曹操() 
徐州刘备在忍耐,扬州秦宜不也在忍耐吗?

    天下两大势力剑拔弩张,有可能产生剧烈对抗,这两个大块头一旦碰撞出火花,天下格局必然发生巨变。谁胜谁负,天下格局怎么变化,现在说还早。不管接下来的格局如何变化,对这两方巨头之外的势力,必将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究竟是好还是坏,全凭各方自己把握。

    徐州刘备如是,扬州秦宜如是,汝南张绣,荆州刘表亦如此。

    徐州刘备迫切希望曹操与袁绍快一点打起来,因为他看到了这其中的机会。一旦曹操与袁绍开战,他忙于应付袁绍,或许顾不上徐州刘备,而刘备却会在他们交战的过程中寻找机会,不排除异军突起,发展壮大。

    徐州刘备被曹操压迫的有些窒息,四战之地,周围没有扩张的余地,曹操随时都可能大兵压境,甚至灭了他。如今终于看到一点曙光,机会就在眼前。

    徐州刘备能想到的,许都曹操也能想到,都是人精啊。

    所以,刘备的忍耐,以及他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鸟用,曹操不会放过他,一切症候显示,曹操必然在战前先灭掉刘备,不给他趁虚而入的机会。

    因为曹操已经洞悉刘备,在曹操心里,刘备的危险甚至不亚于袁绍。

    刘备能耐是不小,可惜,他的战略眼光略差一些,身边没有出色的谋士。待在徐州发展,本来就是个错误的选择,这里紧邻曹操和袁绍,有他们的压抑,刘备很难发展壮大。

    逐鹿中原没有错,看你怎么理解。

    大概刘备觉着自己一定要在中原地带占有一席之地,这才是中原逐鹿,错的有些离谱啊。这样推断刘备也是有依据的,看看在这之前刘玄德的足迹,就已经很清楚,从黄巾乱开始,刘备一直就在中原地区打转。

    中原是决战的地方,只有在这里取得完胜,那才算底定中原,完成霸业。

    刘备手里有五六万兵马,看似还可以,但与曹操、袁绍相比差的太远,兵力也就曹操的十分之一。就像京剧唱的那样,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总共才有十几号人七八条枪,这架势在中原摆擂台,你说靠谱吗?

    纵观刘备整个历程,每投靠一个人,就背离一个人,刘备打仗也有一个特点,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败,败后再战。一会儿被人打垮了,四处流窜,而后拉杆子崛起,再一次遭受打击,直至碰到某一个大智慧者为他出谋划策,补上他的短板。

    所以,甭管刘备多么坚韧,他的战略眼光决定了,他只能瞎忙活。

    你看人家诸葛孔明,隆中对之后,让刘备远离中原,独占西川,这才发展壮大,三分天下。

    可惜,他这个短板恐怕永远补不上了,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统都被扬州牧秦宜截胡,有点本事的谋士差不多都名花有主,谁来辅佐他?

    呃,徐州不是有陈登吗?

    陈登是世家,首先维护的是陈家利益,更何况他也在观望,随时可以甩锅,最后不也投靠了曹操嘛。

    扬州秦宜虽然也临近曹操,比徐州刘备略往后一点,不过也远不了多少,强大的曹操也会对他有威胁。

    但是,秦宜有年龄优势,一个刚出道的秦宜还入不了曹操法眼,在这之前从曹操对待秦宜的手法,可以看出端倪,否则,秦宜会有今天吗?

    你看秦宜多贼!曹操让他去淮南,秦宜很听话,率兵进入扬州。

    再后来,曹操看秦宜有点坐大的感觉,让他去打徐州刘备,秦宜也照办,非常温顺。一直到现在秦宜都没有表现出与曹操对抗的苗头,不像刘备那样总想着给曹操使阴招。

    在曹操眼里,扬州秦宜与徐州刘备属于决然不同的两个人。

    假若曹操战败袁绍,底定中原,曹操大有可能招安秦宜,但招安刘备绝无可能,必须灭之。

    当然,扬州牧秦宜发展速度太快,大概曹操已经有所察觉,一旦超出了曹操的容忍程度,又另当别论。

    话又说回来了,秦宜也是没办法,他不得不快速发展,这是一个绝佳的空档期,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在这之前曹操用兵过度,年底之前不可能再一次大规模用兵,连徐州刘备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曹操都能忍耐,更何况扬州秦宜。

    接下来曹操要与袁绍对峙,随时爆发大规模战争,更不可能分出精力对付秦宜。

    由此可见,扬州牧秦宜把握机会非常精妙。

    秦宜不是单纯地依靠软手段稳住曹操,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便曹操倾其全力对付他,那又如何?若寿春一线顶不住曹操攻击,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后退到大江之南,利用天险抗拒曹操。

    真若走到退守江南的哪一步,秦宜真的逼屎,非常不完美。

    当年秦宜在吕布手下当一个小小的宜禄,蛰伏多年,可不是光顾得上在杜妹儿小娘皮白白肚皮上忙活,生死大事不可不察,不知道浪费了多少脑细胞,这幅蓝图在秦宜脑子里勾画不知多少遍,反复推演,补充修改,确保算无遗漏。

    现在秦宜完全掌控扬州,手握一州之兵,天下除了袁术、曹操两大势力,第三大势力要数扬州牧秦宜,这可不是好事,枪打出头鸟这道理秦宜知道,尽管曹操暂时顾不上他,谁知道有没有例外?

    所以,扬州牧秦宜要采取补救措施。

    所谓的补救措施,不过是对外发动战争,搞摩擦。

    这是做给曹操看的,你看我这里也不安宁,你们忙你们的吧,请你对尽管放心,我这里还在打仗呐!

    不是秦宜想得多,扬州牧秦宜灭掉了江东小霸王孙策,曹操听到了会怎样想?

    你麻痹的,不要这么凶猛好不好,再由着你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也会把老子干掉!

    于是乎,扬州与荆州开战了。

    扬州牧秦宜不得不调不戏曹操,不得不撩拨荆州刘表,尽管秦宜想的有点多,曹操未必有精力分兵对付他,但是,多算一点比少算一点要好,有备无患。

    skbshge

第183章 刘表老了() 
大将于禁攻守兼备,有勇有谋,坐镇沔阳,可谓万无一失。

    华容道地形复杂,道路不畅,尤其不利于大军行进。如今扬州军队占据一端,荆州占据一端,利于防守一方,却不利于进攻。

    道理很简单,大军出动需要保障粮草供应,走华容道运粮草那还不累死啊。

    所以,荆州出动兵马攻打沔阳,军队也不过二三千人,还不够于禁塞牙缝的,一锅给端了。

    荆州使者韩嵩不是来商谈过了嘛,为何又打起来了呢?

    不错,荆州使者韩嵩是与诸葛孔明商讨过,孔明也开出了扬州的条件,打发韩嵩回荆州去了。

    而韩嵩回来一说,荆州方面炸锅了。

    刘表老了,不再是当年意气风发,曾单骑入荆州,单枪匹马就拿下了混乱复杂的荆州,打下了偌大家业,荆州八骏之一的雄姿。多年的安逸生活已经消磨了他的锐气,他已经没有争夺天下的豪情和雄心,只想安享晚年,由豺狼变成了守成之犬。

    纵观刘表一生,初入荆州很出色,慢慢归于平淡。占据着富庶的荆州,人才济济,兵精粮足,一段时间比袁氏兄弟都不弱,可以说是当时最有资本的军阀之一。刘表一度拥兵10余万,手下文有刘巴、蒯氏兄弟,武有黄忠、甘宁、魏延和文聘,蔡瑁和张允的水军更是独步天下,连刘备都曾在其帐下效力,其境内在野的人才更是数不清,司马徽、诸葛亮、庞统、徐庶、马良、马谡等等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可惜,刘表有如此雄厚的资本却一事无成,在其死后其势力烟消云散。

    因上一次丢失江夏而气大伤身,大病一场,据说是嘴巴歪了,虽然现在康复的不错,外表上看明显苍老许多。

    确切地说,刘表得了中风类疾病,属于老年人常见病。

    这种病有第一次中风就有第二次,一次比一次严重,尤其不能生气,到了第三次中风恐怕就麻烦大了。但他是一州之牧,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不可能只有好事没有坏事,不生气可能吗?

    江夏、长沙两郡对于荆州有多重要?

    可以说江夏与长沙两郡是荆州位于大江之南人口最密集地区,剩下的区域大多属于未开化之地,有和没有价值不大。

    荆州七郡,南阳、江夏、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南郡,如今江夏、长沙在扬州手里,而且扬州大军以长沙太守为依托,周瑜统揽西线指挥,下一步将会派出董袭、陈武两员大将威逼武陵,欲将零陵、桂阳被分割在外。

    估计这两个郡早晚被扬州夺取,扬州军队不会在私底下没有小动作,不过是打算逼降零陵、桂阳,兵不刃血拿下来而已。

    剩下几个郡,其中南阳则在张绣手里,到最终荆州实际掌控之地就难说了。

    最要命的是,江夏丢失,荆州南部洞开,扬州水军随时威胁荆州安全。

    这不,韩嵩带回来的消息就不是好事,扬州竟然要求荆州自动让出大江之南,用一个小小的沔阳交换,真真岂有此理!

    显然,扬州是在逼宫,若不答应扬州条件,有可能引发更大规模战争,那时候扬州便有了理由大举进攻。

    此次扬州方面提出来的方案确实有点过分,对荆州不公平,去掉大江之南三郡,荆州手里只剩下南郡,这不是欺负人嘛。

    在大江南岸,扬州军队眼光已经瞄上了武陵,一旦拿下武陵,零陵、桂阳两郡必将隔离在外,这两郡荆州就别想了。荆州鞭长莫及,扬州水军占有绝对优势,跨江作战已经不现实。如果荆州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这两个郡,那就要在大江之南与扬州决战,这恐怕要把荆州带进绝地。

    扬州用沔阳换取大江之南大片区域,属于蛮不讲理,唯一的好处江北陆地通道保住了,专一防范水路安全,除非荆州能用武力夺回失去的江夏、长沙两郡,将扬州军队堵回去。

    这一次主和派都不好开口,实在是扬州要价太高。

    倒是蔡帽本来就是主战派,哪里能接受这种城下之盟,坚决反对:“扬州欺人太甚,一个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秦宜凭什么这么猖獗,无论如何荆州也要出兵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扬州牧秦宜,夺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