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够呛,不死也要脱层皮。

    最简单的策略则是挥军向东,霸占整个山东半岛,此时,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会干瞪眼。只不过当他们双方杀红了眼之后,即便秦宜占领山东半岛又能如何?

    如果让秦宜达到目的,那么,秦宜的实力会迅速提高。哪怕拥有四州之地的袁绍,与秦宜相比也是半斤八两。

    至于曹操,恐怕就不够瞧得了。

    话说,曹操不会那么傻吧,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吗?

    以曹操的雄才伟略怎么可能看不出秦宜的目的,显然,曹操胸有成竹,就等秦宜入套。

    秦宜是个例外,曹操一不小心养虎为患,成为他的潜在对手。曹操走到今天,绝对说明他的智慧非一般人可比。但在秦宜这件事上属于弄巧成拙,不是曹操不想剿灭他,实在是无能为力。曹操属于非常果断的人,这从消灭吕布以及后来出兵徐州击败刘备不难看出。

    但是,秦宜一次次地在自己威胁下能安然无恙,而且一次比一次强大,令曹操非常无力,心里不知道飘过多少草泥马。

    曹操自己都感慨,这家伙运气爆棚,没治了。

    虽说此次曹操设计,意图消灭秦宜,造成扬州群龙无首,但曹操并没有多大信心,面对秦宜的运气,曹操都有点神经质了!

    不能说曹操智慧不够,实在是曹操那些阴谋诡计,在秦宜眼里几乎都是透明的。

    虽然曹操雄才大略,在趋势面前却落了下乘。秦宜之所以不想过早触怒曹操,尽量低调一点,其目的不外乎希望延续趋势,让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如期发生。

    skbshge

第231章 秦宜,哪里逃!() 
夜晚,扬州兵马大营辕门处的值守士卒虽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羡慕那些在营帐内睡觉的人。他们在辕门处来回走动,运动中要比静止好受些。

    小冰河时期冬天很冷,尤其是夜晚能冻死人。这个时期,一般军队都会避免在冬季打仗,寒冷是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服装的御寒效果太差,真能冻死人。

    只不过扬州军队服装有点特别,士兵身上穿着的服侍有点像后世的羽绒服。

    不错,扬州牧秦宜早有安排,令屯田兵收集鸡鸭鹅羽绒,并制作出羽绒服,为的就是保障军队能在冬季进行作战。羽绒服御寒能力强悍多了,扬州兵马并不太畏严寒。

    半夜了,万籁俱寂,只剩下寒风还在肆虐,也许扬州大营所有的人早已进入梦乡。

    突然,大营外人喊马嘶,临近的营寨冲出一彪人马,杀向扬州军队主营。

    值守士卒们一愣神,神马情况?加下来立刻醒悟了,这尼玛的袭营啊。

    “敌袭。。。。。。敌袭。。。。。。”士卒们慌里慌张地报警,只不过袭营的兵马太多,他们这点人根本不可能抵挡,能做的便是撒丫子跑路,一边跑一边示警。

    距离太近了,袭营的人马很快杀到辕门处,为首一员大将不是别人,正是泰山臧霸。

    咦,为何是臧霸?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正像历史一样,臧霸终归投向了曹操。

    当年曹操兵困吕布,臧霸由于不在下邳城,没有被曹操消灭。臧霸知道情况不妙,担心曹操追杀而躲得老远。下邳城破,他已经跑到了泰山。

    后来陈宫派人联络他,在得知是秦宜率一部分残兵逃了出去,臧霸心里鄙视,他怎么可能屈居在一个小小宜禄秦宜手下?

    有陈宫在,臧霸不好撕破脸,只是虚于应付,打发人走了。

    不久之后,曹操派人来联络,一来二去双方勾搭在一起。

    只不过曹操老奸巨猾,在知道秦宜拉拢臧霸之后,让臧霸不要立刻与秦宜撕破脸,双方始终保持联络,这就给扬州牧秦宜留下一个假象,臧霸这股力量是扬州之外的一张暗牌。

    令扬州牧秦宜没想到的是,他把臧霸当成一张暗牌,岂不知人家曹操也把臧霸当做一张暗牌,曹操和秦宜想到一块去了,都想在关键时刻拿出来用。

    可惜秦宜手握的这张牌,是一张假牌。

    现在基本明确了,曹操为何希望秦宜走泗水河以东这条路,不就是要动用臧霸这张牌嘛。巧合的是,秦宜与曹操都有了想启用臧霸这张牌的意愿,秦宜与曹操对了心意。

    姜还是老的辣啊,一不小心秦宜掉进曹操所设的陷阱里。

    不错,秦宜是想借助臧霸这一股力量整合山东半岛。臧霸熟悉山东局势,扬州只需给臧霸增加两三万兵马,完全可以横扫整个半岛,将势力范围扩充并连成一片,多便宜的事啊。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曹操早就知道秦宜联络臧霸,就等他上钩呐。

    曹操挖的这个坑实在太阴险,令人防不胜防,秦宜哪里知道臧霸两面三刀,他光想着好事,自动跳进坑里。谁也别说谁,秦宜不也两面三刀,一边对曹操示好,而背后却答应袁绍的请求,很正常嘛。

    臧霸一马当先杀入大营,靠近辕门比较近的扬州营帐,示警起到了作用,士卒们一窝蜂向远处跑,躲避追杀。倒是臧霸对他们不感兴趣,目标直指主帅大帐。

    擒贼擒王,臧霸必须赶在秦宜来不及反应,在其错不及防之下冲到帅帐,斩杀秦宜。一旦秦宜死亡,剩下的扬州军队群龙无首,能投降臧霸最好,若选择抵抗,臧霸也不会与他们纠缠,趁乱走人。

    这也是曹操对他的最低要求,只要斩杀秦宜,便是大功一件,其他都好说。

    主营遭受袭击,不多时不仅主营被惊动了,周边的营寨也都被惊动,一时间灯火通明,各路军队开始集结。

    这可是五万大军,营寨连绵不断,州牧大营居中,各路大将拱卫主营,设立分寨。由于臧霸新加入,秦宜安排他就近安营扎寨,倒是方便了臧霸偷袭。

    臧霸看了一眼远处营寨灯火,撇嘴一笑,等你们赶来了,大概秦宜的脑袋早已经分家,有屁用!

    战马飞奔,前方就是中军帅帐,臧霸欣喜若狂。

    此时在最远处营寨,大将关羽一马当先,率领兵马奔出,直扑主营坐在,位置恰好堵住了泰山军后军,来一个兜底。大将张飞也差不多,率领兵马出营寨,紧接着是大将周瑜,率领兵马呼啸而出。这三路兵马一个兜底,两个分左右,赶来解救主营危机。

    中军大将赵云也被惊醒了,急忙走出营帐,披挂上马,喝令乱军镇静,迅速集结。

    紧接着,副将魏延、丁俸纷纷来到,赵云一挥手,两位副将率领兵马分头行动,直扑主帅所在。

    各路援军暂时来不及救援,倒是大将纪灵从后寨杀入,正好迎上袭营泰山兵,大喝一声:“何方贼寇,胆敢袭营,俺大将纪灵在此,给我杀!”

    说罢,一马当先,率领军队迎头痛击泰山军。

    大将纪灵毛毛躁躁,他只顾着眼前泰山兵,倒是漏掉了臧霸。因为臧霸求功心切,又骑着快马,远远甩开了步卒,眼看就要冲到帅帐。

    秦宜的援军马上要到了,臧霸心急如焚,要快,一定要快。

    哼哼,这个纪灵来得好快,不过有点傻而已,如果他先来截住自己,今天想要斩杀秦宜,恐怕有点难度。这是老天给自己的机会,秦宜死定了。

    臧霸手举长刀,打马如飞,挥刀欲劈大帐。

    虽说昨晚喝的有点多,秦宜睡得有些沉。只不过外面喊杀一片,闹出诺大动静,扬州牧秦宜不可能不被惊醒。作为征战沙场将军,一般警觉还是有的。

    出事了,秦宜赶紧起身,时间紧急来不及披挂整齐。

    窝日,哪儿来的袭营?

    大概秦宜也闹不明白这到底是咋回事,五万大军驻防,营寨重重叠叠,延绵数里地,怎么可能让敌军杀到眼前呢?道理讲不通嘛。

    别糊弄我,我不傻,就算是袭营,不也是外围营寨先接敌嘛。

    再说了,总不会没有一路兵马不来通报,外围的探马、警戒都是摆设不成?

    一边想着,秦宜走到大帐出口处,手一撩走了出来。

    秦宜这一出来傻眼了,他与疾驰而来的臧霸来了个眼对眼,差一点碰出火花。秦宜还在疑惑,这是神马情况,臧霸怎么来了?

    你麻痹的,咱都是一个阵营,你丫的要干嘛。

    秦宜气急败坏,情不自禁地伸手一指:“你。。。。。。”接下来的话收回去了,这会儿说什么都是屁话,人家来杀你,哪里会听你胡言乱语?臧霸手里的刀可不会因为你说什么就不砍杀。

    反观臧霸看见秦宜,喜形于色,大喝一声:“秦宜,纳命来!”手舞长刀,一道匹练斩下。

    秦宜已经想明白了,逃命要紧,一看臧霸刀劈过来,急忙后退,闪身退入大帐。

    嘿嘿,到了这步田地能跑得了吗?

    好一个臧霸,一刀将大帐劈开一个大口子,连人带马冲了进去。。。。。。

    skbshge

第232章 秦宜死了()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实力角逐的转折点,大战之后,曹操乘袁绍之败,整顿军马,迤逦追袭。袁绍幅巾单衣,引八百馀骑,奔至黎阳北岸,大将蒋义渠出寨迎接。

    大冷天袁绍幅巾单衣,恐怕要冻出病来,再加上战败后情绪低沉,刺激不轻,多重因素下,对袁绍这般年纪的人来说,大是不妙。

    袁绍痛诉官渡战败经过,蒋义渠乃招谕离散之众,获悉袁绍所在,败军纷纷汇集。军势复振,撤兵回冀州。

    军行之次,夜宿荒山。袁绍在帐中闻远远有哭声,遂私往听之。却是败军相聚,诉说丧兄失弟,弃伴亡亲之苦,各各捶胸大哭,诉说:“若听田丰之言,我等怎遭此祸!”

    袁绍大悔,心说:“不听田丰之言,兵败将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见之耶!”

    次日,上马正行间,逢纪引军来接。袁绍对逢纪曰:“当初不听田丰之言,致有此败。吾今归去,羞见此人。”

    逢纪因谮:“丰在狱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果不出我之料!”

    袁绍大怒曰:“竖儒怎敢笑我!我必杀之!”遂命使者赍宝剑先往冀州狱中杀田丰。

    却说田丰在狱中。一日,狱吏来见丰曰:“与别驾贺喜!”

    田丰说:“何喜可贺?”

    狱吏说:“袁将军大败而回,君必见重矣。”

    田丰惨笑一声:“我今死矣!”

    狱吏问:“人皆为君喜,君何言死也?”

    田丰说:“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我不望生矣。”狱吏未信。忽使者赍剑至,传袁绍命,欲取田丰之首,狱吏方惊。

    田丰说:“我固知必死也。”狱吏皆流泪。

    袁绍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其妻刘氏,劝立后嗣。

    袁绍所生三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显甫,是绍后妻刘氏所出,生得形貌俊伟,绍至爱之,因此留在身边。

    袁绍乃与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四人商议、原来审、逢二人,向辅袁尚;辛、郭二人,向辅袁谭;四人各为其主。

    当下袁绍对四人说:“今外患未息,内事不可不早定,我将议立后嗣:长子谭,为人性刚好杀;次子熙,为人柔懦难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吾欲立之。公等之意若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