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头疼不能驾驭战马,左右各有一员战将扶持,没办法,逃命要紧,跑慢了的话,被扬州军队堵在官渡,那可就要完蛋滴!

    老曹可就遭罪了,头疼起来要人命,顾不上驾驭战马,奔驰中战马颠簸的厉害,老曹的腰都快要折了。

    大概老曹一生头一次遭这么大罪,上面头疼欲裂,中间腰疼,下面屁股痛,老曹连自杀的心都有了。

    尽管这一路逃亡很遭罪,结果还算不错,等曹操抵达官渡,扬州兵马还在几十里地之外,让曹操以及他的谋士们松了一口气。

    “命令全军拔营,快,不可让扬州军队堵住官渡。”这时候看出曹操的果断,官渡虽然有三万军队,与扬州军队相差太远。而且扬州军队的目的很明显,必定会把他们围在官渡,而后推下河去。

    不是曹操胆小,扬州军队向西直插,官渡军队要向南撤退,形成一个三角形,略微耽误点时间就有可能被截住,曹操身经百战,哪里不知道这其中的风险?

    顾不上疲惫,曹操大军再一次开启逃跑程序。

    不过,这一次曹操没有遭多大罪,手下们用两匹战马,中间连接上被褥,让曹操躺在上面,感觉还很不错哎,比之席梦思也不落下乘。

    曹操三万大军狂奔五六十里地,据探马报告,扬州军队与他们仅差半个时辰的路程,双方交错而过,让曹操淌汗,真的好凶险啊。

    所谓否极泰来,躲过了危险,曹操的好运来了,因为他们与七万援军汇合。如今自己手里自有十万大军,令曹操意气风发,胆儿立刻肥了起来。

    “啊哈哈哈。。。。。。天不亡我曹操!”曹操的头疼病好了,心情也好了:“秦宜小儿算你狠,曹某再也不会小瞧于你,你的好运到此为止。”

    扎下营寨,曹操与众谋士分析局势,研究对策。

    “我军十万,兵力不输秦宜,但是,这种局面不能坚持太久,毕竟将后方军队抽空了。”曹操非常明智,必须尽快击败秦宜,否则,难说会发生什么。

    可见曹操真的被逼无奈,四处抽调兵力,整个防区的军队都集中到一点,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弱爆了。

    人被逼到这份上,你让曹操怎么办?

    当务之急需要顶住秦宜的攻势,否则,许都危险。

    这好有一比,曹操顾头顾不上屁股。

    别的不说,若刘备,或者是张绣等趁机发兵,曹操有的哭了。

    荀攸说:“主公不必太过担忧,秦宜远离扬州,粮草如何解决?估计他也不想久拖不决,采取的战术必然是速战速决,与我方是一个心思。”

    荀攸的话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此次扬州牧秦宜目的单纯,趁两大势力决战,精疲力竭之际,来捡便宜。袁绍跑了,促成又被秦宜痛击,估计秦宜会选择速战速决。扬州兵马远征在外,粮草是致命软点,荀攸等谋士相信有办法对付秦宜。

    有一点荀攸没有想到,冀州袁绍答应替扬州军队提供粮草支援,而且运输线在河北那边。

    荀攸没想到不足为奇,袁绍仓皇逃命,时间仓促,不可能与秦宜见面,自然不会互相协作。打死荀攸也想不到,秦宜先截住袁绍,而后才挥兵堵截曹操大军。

    至于袁绍,若丧家之犬,扬州兵马就是他的救命稻草,那还不拼命抓住啊。

    供应点粮草算什么,与命相比,小儿科了。

    曹操一想,扬州距离遥远,粮草供应确实很困难。

    不过,曹操还是有些担心,凡事怕就怕意外:“刚开始或许是这样,以后难说。如果袁绍希望秦宜阻挡许都军队,说不定会主动给秦宜提供粮草。暂时观察一下吧,若是秦宜与袁绍有协作,问题就不那么简单。”

    所以说曹操厉害,一下子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这是两种可能,一种是扬州兵马自己提供粮草,这样的话,这场战争对曹操非常有利,曹操要对付秦宜,那就简单多了。怕就怕第二种,冀州袁绍为扬州兵马提供粮草,那么,秦宜就可以无后顾之忧,长期作战,与曹操死磕。

    曹操在焦虑中度过了一天时间,第二天有人来报:“报,扬州军队已经抵达,离此地十里之外安营扎寨。”

    曹操心中一凛,尼玛,终于来了。

    该来的总归要来,曹操下达命令:“密切监视扬州军队动向,随时报告。尤其要关注扬州军队粮草情况,数量多少,囤积于何处,来自何方。”

    “诺,密切关注扬州军队粮草情况,及时回报。”

    看着小校离去,曹操眉头紧皱,思绪万千。

    skbshge

第257章 不清不楚才有味() 
曹操逃跑速度太快,天不亮就启程跑路,扬州军队看还在睡觉呐。即便这样,扬州军队也没有急于追赶,秦宜率领追兵不慌不忙渡过官渡,与大河之南的赵云所部汇合。

    扬州军队与曹操军队对峙地点位于许都之北,陈留之南十几里地处,官渡反而成了后方,秦宜只安排三万军队控制官渡两岸,倒也无需担心曹操分兵袭击。

    大营帅账内,文武汇集,秦宜居中:“目前形势非常有利,曹操担心许都安危,几乎将控制区内军队抽调一空,总兵力也不过十多万,与我军相比并不占优。至于冀州袁绍,回到信都之后便病倒了,据说是吐血症。目前来看,袁绍的病情比我预想的还要严重,能不能熬过这一年真的很难说。如此,我军则按部就班实施计划,提前完成中原统一。”

    秦宜非常关注冀州局势,他心里清楚,只要袁绍有一口气在,冀州人心不散,扬州便没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若插手冀州事务反倒不美。

    此次袁绍遭受的心灵创伤要比历史严重的多,至少多吐了一次血,所以,秦宜料定袁绍大概率要提前挂掉。

    只要袁绍死了,冀州就会重演历史一幕,兄弟争权夺利,大打出手,必将给秦宜很多机会。

    最不济,秦宜学曹操那般分化瓦解,更兼秦宜与袁家有一层良好关系,又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估计袁家兄弟都想靠拢,成为自己的依仗。

    以徐庶之智,再加上秦宜面授机宜,当可随机应变,在适当时机掌控冀州。

    冀州袁绍与许都曹操完蛋,这天下也就差不多了,至于生于那些小势力,费不了多大力气。

    秦宜的话语令众人无不感慨,当时主公可是说过,五年之内完成中原统一之战,谁想到竟然如此之快。

    无论是在座的谋士庞统、陈宫等,还是手下战将赵云、张飞、魏延、丁俸等都是知情人,哪怕张合、高览也听说过一些事迹,无不对秦宜奉为神明。

    一年多以前,谁都知道袁绍、曹操强大无比,想要撼动简直不可想象。秦宜带着一小撮溃兵,进而发展成为天下一极,已经令人瞠目。

    曹操、袁绍强大又怎么?碰上主公这样英明人物,其实都不算什么,稀里哗啦完蛋了。

    “主公英明智慧,哪怕张良也要甘拜下风,简直神来之笔。庞统等佩服之至!”这倒不是庞统说奉承之话,而是发自内心敬佩。

    众将齐喝:“主公英明!”

    好听的话谁都爱听,秦宜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秦宜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好了,诸位先别着急庆贺,战争还没有结束。本州就要离开此地回寿春,陈留作为全盘战局的中心,庞统负责指挥。此次战争涉及到中原全局,要与北部的徐庶,南部的诸葛孔明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宫台自领一兵,负责解决身后城池。原有官员只要不是死忠分子,大凡口碑不错便可以留任,老百姓说好,那就是好官,老百姓说不好,不用也罢。”

    此次中原大战,旷日持久不说,规模也很大,曹操的兵力消耗虽不比袁绍,却也将周边抽干了。

    曹操早已经集中兵力,其他城池即便还有军队,恐怕也少得可怜,这就给扬州带来极大方便。投降则罢,不投降的话,攻破城池也不是难事。

    “陈宫尊令,当以民心为重。”陈宫欣然接受命令。

    显然,从秦宜布局来看,是想一战将中原全部拿下。

    徐庶在邺城,负责解决河北,坐等时机而已。

    诸葛孔明留守寿春,并为高顺出谋划策,在关键时刻大军北进,逼迫许都。

    庞统居中,直接威胁许都,与曹操大军对峙。

    布局已经完备,剩下的就等时机了。

    若曹操以为秦宜就只有眼前这些兵马,那可就大错而错。

    曹操是按照正常思维分析扬州实力,却不知道秦宜从没有停止扩张军队。而且,秦宜手下大将高顺从没有率兵出征打仗,一门心思专门负责训练军队。

    军队扩张要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人口基数,二是有足够的粮草供应。

    曹操拿自己与秦宜相比,当然会得出想要的结论。

    但是,扬州走的道路不一样,秦宜将淮南流民全部集中起来,组成屯田兵,占有广阔的土地,所产生的粮食足够供应军队。再加上占领交趾,南方稻米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寿春,秦宜会缺粮草吗?

    嘿嘿,岂不是笑话嘛!

    人口基数更不成问题,但从地面看,秦宜的疆域最大,根本不缺兵员。

    若没有筛选的话,光是降兵有多少?

    袁术的军队,刘勋的降兵,江东孙策的降兵,再加上黄忠、魏延一部以及荆州降兵,算下来有二十多万。呵呵,只要加进去十万新兵,略加整训便不会降低多少战斗力。

    也就是说,扬州最低限度有三十万大军。如果需要,可以扩充到四十万,岂不要来曹操的老命?

    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秦宜也该出发了。

    扬州牧秦宜率领一百骑兵,带着寡妇张氏和女儿甄洛一起上路。

    甄家在颖水有商道,秦宜先把张氏送到颖水,张氏忙于生意,这边还有些事情处理,而后才会跟着商队回扬州。

    辞别张氏,秦宜一百骑兵撒开缰绳向南方疾驰而去。

    骑兵速度快,而曹操境内兵力空虚,没有人阻挡秦宜,更何况也没有人知道秦宜胆大包天穿越原本属于曹操控制区。

    顺着颖水一直南下,就可以抵达淮河,进入寿春。

    当然,如果考虑安全,秦宜也可以往东走,回到泗水与水军汇合,而后乘船回到寿春,那样的话,路途遥远,多走太多的路程。

    秦宜怀中载着甄洛一路疾驰,如今天气逐渐热了起来,身上的衣物越来越淡薄,秦宜骑着赤兔马,还载着一个大美人,你想想他会老实了吗?

    别忘了这家伙有前科,貂蝉就是例子,怎么可能放弃眼前的机会。

    “你别乱动啊,大白天的,被人看见。。。。。。”

    怀中的美人儿在抗议,怎么能这样呢?羞死人了哎。。。。。。

    但是,抗议无效,而且变本加厉。

    嗯,很有点特别哎,怪不得给她冠以洛神之称,浑身上下没有不令人着迷的地方。。。。。。

    比较一下,甄洛与貂蝉属于两种风格,身材单薄,有仙女神韵。

    单从柔软度来说,貂蝉要软的多一些,而甄洛只有十八岁,还有硬度。。。。。。

    “我们跑在前面,后面的人看不到,你放心吧。。。。。。”

    比脸皮厚,秦宜第一,嘴里说着,却也没有闲下来。爽啊,虽然在跑路,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