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战友我的妻-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八十六章() 
“呵呵,好热闹!如此场面怎么能少得了我侯三姐!”——随着一声清脆的话音,侯丹青如鬼魅一般出现在诊所门口,众人竟没有一双眼睛看见他怎么来的。侯丹青一身白衣,手执折扇,翩翩而入,让人恍若回到千年前那男耕女织时代。

    侯丹青见大眼瞪小眼都望着他,嗤嗤一笑,抿着嘴说道:“哎呦,不要这样看人家嘛,看得人家怪不好意思的!”齐三和皱起眉头,心里寻思:哪儿来得妖精,不男不女的看着令人害怕!耿彪绽开笑容迎上去,拱手说道:“三姐好!有劳三姐前来帮忙,彪子先谢过了!”高嘉天也走上前问候。

    侯丹青斜眼瞥了一眼齐三和,娇声娇气问道:“那位长官可是齐科长啊?”“正是鄙人,敢问先生怎么称呼?”齐三和微微鞠躬,既然耿彪和高嘉天对他尊重有加,想必有些来头,还是以礼相待为好。

    侯丹青“啪”的一声打开折扇,在胸前摇晃,刮起凉风阵阵,齐三和穿得单薄,鼻子一酸,“啊嚏!啊嚏!”接连打出两个喷嚏,侯丹青噗呲笑出声来,娇声说道:“哎呀,长官体弱,不要受凉了,还是早些回去好!”

    齐三和哭笑不得,刚要开口,侯丹青收拢折扇在他额头上虚点一下,正色说道:“前几天和贵处郑副处长吃饭时他还在夸齐科长,说你精明能干,为党国日夜操劳,堪当大任,齐科长前途无量啊!”

    齐三和一怔,侯丹青接着说道:“齐科长,我要是你就识趣一点,给自己留条后路,不要把事情做绝了!高医生父亲与南洋商界领袖陈嘉庚是世交,本人也与诸多国府要员交情深厚;耿舵主背靠哥老会十万会徒,连委员长都要敬他们三分,如果齐科长想以卵击石,后果堪忧呐!”侯丹青一字一句重如千钧敲在齐三和心口上,其分量可想而知。

    这个被称为“三姐”的人是何方神圣?齐三和被唬住了,能和郑副处长一桌吃饭的绝非等闲之辈,看他那样子像是戏子却无风月胭脂之色,语言轻佻却豪情满满,齐三和一时拿不准,侯丹青察言观色,见齐三和犹豫不决,决定再烧把火,转身问高嘉天:“你们诊所电话在哪儿?看来非得请郑副处长出面了,如果他还搞不定我只好去南京找戴老板!”

    齐三和一震,看来他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好汉不吃眼前亏,过了这一关再说吧!看着齐三和带人灰溜溜离开诊所,高嘉天对侯丹青和耿彪拱手致谢,说道:“今天多亏二位仗义相救,大恩不言谢,改日设宴把酒言欢,请务必光临!”候、耿二人慨然应允,告辞而去。

    齐三和并没有气馁,相反加大搜查力度,他不相信重庆是一潭死水,以前当地军警也曾破获过地下党交通站,但那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算得上大案重案的不多,一定要找到泄密源头,把共产党地下组织彻底铲除。

    根据多年经验,齐三和把重点锁定大中学校、工会组织、农民协会、群众团体上面,堡垒总是从内部被击破,齐三和想出一条毒计,在短期内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特务处亲自操刀的特训班得以派上用场,绝大部分分散到各省,还留下少部分学员,都有公开身份,譬如大学生、工人、学徒、店员、政府工作人员等,真实身份其实是复兴社特务处特工。齐三和拟定了一份计划,郑介民已同意,上报总部批准后便可执行,计划代号“啄木鸟行动”。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中共重庆特委党总支书记徐朝霞没有像往常那样匆忙吃过早餐去学校,这段时间重庆局势紧张,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作为一级党组织领导,她肩负着艰巨使命,尤其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屡遭破坏,重庆特委还兼具省委部分事物,协助川南、川北、川东等地二级党组织开展工作,徐朝霞深感责任重大。

    徐朝霞家庭美满幸福,同是共产党员的丈夫司马若愚在重庆大学任教,膝下有一儿一女,分别上初中和小学,自己则担任重庆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教学工作,同时也是重庆大学医学院附属沙磁医院副主任医师。

    刘湘尊师重教,主政四川后筹建了成都大学和重庆大学,1928年,成都大学设立成功后,一批川东籍的教师由成都返回重庆筹划设立大学,司马若愚也在其中。他们随后成立了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寻求刘湘获取支持,最终确定以猪肉捐的形式募集学校经费。

    1929年10月12日,重庆大学首期预科两个班级在菜园坝杨佳花园举行开学仪式,宣告重庆大学成立。学校董事会选举刘湘为重庆大学首任校长,选定沙坪坝为重庆大学永久校址。司马若愚家境殷实,由于筹建有功也被推举为校董,与刘湘有数面之缘。

    司马若愚、徐朝霞夫妇为人师表备受世人尊重,以教师、医生身份做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已经多年,是久经战火洗礼的共产主义战士。隐蔽战线随时可能发生各种危险状况,不仅需要革命者具备处乱不惊的心理素质,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过人能力,司马若愚、徐朝霞夫妇犹如一道牢不可破的堤坝,挡住敌人一次又一次冲击,保障重庆特委正常运转。

    如今又将面临新的考验,白色恐怖笼罩在山城上空,乌云滚滚,黑暗势力如泰山压顶,重庆特委必须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

    徐朝霞反复回顾今年政治形势:从下半年开始四川局势变化明显,国民党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全国各地的监管力度,软硬兼施,迫使那些军阀老爷就范,与此同时也加紧对红色根据地围剿,实行强权统治,是国民党一贯做派。大西南远离日寇侵犯地,国民党就把重心放在对付中共上面,此次名义上调查情报泄露案,实则借此机会彻查中共地下组织,动静之大前所未有。

    徐朝霞在替丈夫担心,重庆大学虽然是天之骄子聚集之地,但并非世外桃源,也是一个小社会,各形各色什么人都有。自从党支部诞生以来,对司马若愚等共产党员的监视从没有间断过,无数双可疑的眼睛盯着他们,有教师、学生、职员,甚至还有园丁和清洁工,敌我战斗一直进行着。

    大学之门永远向求知者敞开,每年有大批毕业生离去,也有大批新生入校,重庆大学党支部迎来送往,发展了大量中共预备党员,给党的事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作为重庆特委宣传部长兼重庆大学党支部书记,司马若愚除了发展学生党员,还肩负着重要任务:印刷发行《新华日报》及号外,组织民主人士及进步学生撰写抗日救国和反封建反压迫文章。国民党反动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次围捕,由于转移及时敌人一直未能得逞。

    徐朝霞十分清楚,《新华日报》是党的喉舌,是冲锋陷阵的号角,绝不能停歇,丈夫始终处于最危险的境地。正因为如此徐朝霞更为司马若愚担忧,通过秘密渠道,重庆特委已经得知复兴社特务处正在酝酿一个新的计划,即将付诸实施,工作重点即是各大专院校和新闻媒体。

第一百八十八章()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接受中共长江局领导,系长江局机关报。在此之前以号外或传单的方式发行,革命根据地可以公开阅读,国统区却不允许,一直以秘密印刷散发的方式运作。直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后,报社迁重庆继续出版,才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报。

    司马若愚之所以让徐朝霞担心,不是他共产党员身份,而是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利用不上课的间隙和晚上业余时间抽空带领学生党员在秘密印刷点进行印刷,原稿来自武汉,再加入一些重庆当地民主人士和进步青年撰写的文章,类似于传单,然后在全城张贴发放。

    印刷地点极其隐蔽,只有特委极少数负责人知道,由专人负责传递,通常是特委专职交通员,传递到各交通站后再转运出去。这是一条横向互通的渠道,每一环都是死结,也即是:接收报纸的人仅限于认识本区域交通站发报人,发报人仅限于认识特委专职交通员,特委专职交通员仅限于认识印刷点工人,只有印刷点工人才认识司马若愚。

    司马若愚站在金字塔顶端,指挥着这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用纸和笔代替枪炮向国民党反动政府开火,号召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抗日。

    这种方式已经运作了很长时间,为何徐朝霞还如此担心?凭着女性特有的直觉和多年斗争经验,她感到这次非同寻常。复兴社特务处最新计划内容是什么?有没有清晰的抓捕对象?司马若愚是否进入敌人监控范围?重庆地下交通网是否出现纰漏?徐朝霞想了很久,觉得头痛欲裂。

    徐朝霞是地下斗争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引起她焦虑的不仅有担忧,还因为最近两天出现意外情况——印刷点一名兼职工人突然失踪了,他不是普通工人,来自重庆大学,还是司马若愚任课班级的学生。

    司马若愚对此事的解释是:这个学生名叫韩松柏,家住九龙坡,家境清贫,父亲早亡,母亲长期卧病在床,没有兄弟姐妹,靠亲戚接济和勤工俭学度日。司马若愚曾经做过家访,情况属实。韩松柏聪明勤奋,积极要求进步,已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韩松柏以前也多次请假,最长不超过三天,学校有规定:任课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三天假,超过时间就要上报教务处批准。这回韩松柏请假三天,但一周过去,仍然不见踪影。司马若愚派人去他家查看,老婆婆说没见儿子回来,也没有亲戚来通报。

    徐朝霞为此高度警觉,毕竟是夫妻,她不能以上级名义对丈夫下达命令,只能告诫提醒,希望司马若愚暂停印刷发放《新华日报》。然而司马若愚不以为然,认为妻子过于敏感,继续马不停蹄印刷报纸。

    徐朝霞看了一下墙上的时钟,时针指向九点三十分,十一点是高嘉天与特委约定交换情报的时间,联络人是梁海。徐朝霞换了身衣服,拿起菜篮,装作买菜的样子走出家门。

    在距离沙坪坝不远的一处小旅店两人接上头,梁海见徐朝霞亲自前来颇感意外,一定有重要任务要向他交待。

    小旅馆阁楼有个小包间,平常都房门紧锁从不对外,是交通站秘密联络点,备有专用软梯,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迅速脱身,从后面小巷逃生。

    梁海首先汇报了近期工作进展情况:通过不懈努力,高嘉天已成功建立人脉关系网,上至军政要员,下至帮派闲杂,均有熟人朋友,消息来源极为广泛。莫小米按照党组织要求,减少了情报输送,由原来半月一次改为两月一次,最近几天可能要回来。

    徐朝霞边听边思考,脑海里掠过一个念头,问道:“以前听你讲过,这个莫小米会武功?”“嗯,是的,武功还很高。”梁海回答。“哦,可他还不是党员。”徐朝霞有些惋惜。梁海声调陡然提高:“他早应该入党了,真搞不懂为啥没有批准?”

第一百八十九章() 
“梁海同志,请你注意言行,这是国统区!”徐朝霞声音不大却充满威慑,梁海意识到自己失态,不好意思笑了。“莫小米的情况听高嘉天同志讲过,比较特殊,他并非不合格,组织上有考虑,会同意接纳的。我有一个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