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名媛有妖气-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去了西装革履。穿上了蓝色的工作制服。从背影看,就是个普通的蓝领阶层。但是一回头,得了,就整这张漂亮的脸。她相信谁也不会把他仅仅当成一个搬运工的。不过谢文湛没看到她,只是专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她觉得甚是无聊:“堂堂董事长,和工人混在一起干什么?”

    “少东家说了,古董的搬运过程很重要,工人万万不可懈怠。所以就穿上制服,亲自来把关一天。向这些人表明这个活儿的重要性。”

    “原来如此。”

    她明白了。这就是创业。当年,董明堂也是从这一步走过来的。没有那么多的意气风发,指挥方遒。而是踏踏实实,下到基层。把握好生产,运输环节的每一关。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只会在领导岗位装逼的,迟早会不得人心。

    不过,眼前的这一幕有种浓浓的违和感。

    总是干净到挑剔的一个人,此时衣服上却落了大批的灰……谢文湛向来在她面前很装。比如他做饭很烂,之后就全程不下厨房。他实在太擅长把自己的缺点都掩藏起来。而只是将完美的一面呈现出来。

    但,那是生活吗?

    活的久了,她对表象看淡许多,反而在乎一个人的灵魂,是否清澈透明。而人的品德,不是装优雅装高贵就能装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要不然,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多衣冠禽兽。

    她轻而缓地开了口:“谢文湛,你有空吗?”

    “白汐?你什么时候过来的?”他大概是太意外了,背部挺得笔直。

    “刚才。翡翠的事情我要和你谈一谈。”

    “等会儿,我先去换件衣服。”

    换了一件衣服。谢文湛清清爽爽在她对面落座,又恢复成优雅的贵族气派——手中的茶盏是进口的英国的骨瓷,据说是女王专用的那个品牌。沿着五指往上。一块钻石腕表,再往上,深色西服下露出一截骨骼分明的手腕。

    刚才看着还那么可爱可敬的创业青年,好像一下子就功成名就,成为名流了……

    不错,她的违和感就在这里。

    “白皙,你再不说话,我就要先问了。”谢文湛已经替她续了一杯咖啡:“一直盯着我看做什么?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忽略第一个问题,她先拿出了祖母绿翡翠摆在左边:“这个,上次你答应我的。翡翠加工方面我不是很熟悉,你找个靠谱的大师,让他就卖得火的纹理去雕刻。”然后又拿出一张商行卡,摆在右边:“一百万,赔偿你的多穆壶。”

    谢文湛先拿起翡翠:“a级货,满绿,不错。雕成佩戴用的镯子,项链应该没问题。现在翡翠市场走俏的,还是女人用的东西。”又拿起商行卡:“清中期掐丝珐琅……”她打断了他的话:“这只是一部分,我知道那东西不只这么多钱。”

    “随你,”他没介意。

    “那就不打扰你了。”她提起包要走了:“祝你开门大吉。”

    “白汐,等一等。”谢文湛喊住了她:“至尊行没取代开封四门之前,你最好不要对他们动手。先不说没了那个民间鉴定协会,整个开封的古玩市场会彻底乱掉。单就政府方面来说,为了民生考虑,也会选择站在他们那一边。”

    她回过头:“你是说,就算我拿出证据他们四家藏匿了国宝,都无法定罪?”

    “整个开封从事与古董有关行业的人多达二十万,开封四门直接部署的人手就有五万。你觉得,没了这四家,这些人的吃饭问题怎么办?”谢文湛是一个商人,同时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上流阶层人物。想问题自然很容易从大局考虑。

    “那我该怎么做?”

    “我会尽快把至尊行做大,等到他们四家大势已去的时候,随你怎么做。”

    她答应了:“谢文湛,我复仇不会没有理智的。等你就是了。”

    出了至尊行,恰好张雯来了消息。要她下午的时候,去张家玉器行的门口见面。白汐就顺路去了一趟电器城,买到了市场上所能见的最小的照相机——装在一支笔里。分辨率是1800万。她穿着白色的工作服,笔放在口袋上丝毫不引人注目。

    张家的别墅在郊外,当她打车赶到的时候,张雯已经等候多时了。此时,张家只有她在。周围的仆人,保镖,都被打发走了:“董小姐,我家人一个小时后回来。希望你能快点参观。”张雯掏出了一把钥匙,领着她去了地下室。

    进门处摆放着一座鸡血石雕件,黄山的题材。血液浓厚,细腻。下面的豆青底子雕刻成了凉亭,上面褐色的冻底雕成了松树。

    摆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不注意看,还会以为是假的塑料。但仔细一看,这石头的血色在不同的平面上。这就是真品的证明。塑料的东西,鸡血石的“血”只会染在一个平面上。而且没有血脉的走向。所以鸡血石十分好分辨真伪。

    这还仅仅是一个门口的摆件。就是如此大件的真品。

    当张雯打开地下室的门时,白汐就被满目的珠光宝气给晃花了眼。

    张家做玉器,但具体来说其实是玉石。因为除了硬玉,翡翠之外。中国人还有收藏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等“四大名石”的爱好。而在张家,所有的玉石种类都有可观的藏品。比如开门的第一间收藏室,就是青田石的专项收藏室。

    她走近一个小柜子一瞧,就倒抽了一口气:“明代灯光冻?”

    “没错。董小姐好眼力,这件是青田石中的灯光冻底。”张雯倒是见怪不怪。

    但是她明白,这玩意是什么个价值——诚如翡翠有a;b分级制度来划分质量的好坏一样。青田石作为中国“四大印章石之一”。也分质量,有鱼脑冻、酱油冻、封门青、不景冻、薄荷冻、田墨、田白等。而以灯光冻底为最佳。

    而这一枚“灯光冻”,是明代四品以上的大官才可用的印章。市场价值绝不下七位数。

    走过这一间收藏室,下面两间又是鸡血石与田黄石的专项收藏室。两者都是迄今为止,市场上价格都居高不下的玉石种类。尤其是田黄,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了。末代皇帝溥仪逃出宫时,随身携带的,就是乾隆的田黄三连章。

    张雯还在旁边看着,她装出感兴趣的样子。在每一样藏品前都留了步:“东西真不错,田黄能找出这么大块的料子。还真不容易。”

    “这一块是仅次于北京荣宝斋的镇店之宝“田黄王”的世界第二大田黄石“田黄之冠”,市价估价二十亿。”张雯略得意道。

    白汐默然,看来,谢文湛想要搞垮开封四门真不容易。

    终于“漫步”到了玉器室。满屋子的高古玉的灵气,一下子充斥起来。玉器呀玉器,质地坚固,水火不侵。保存年代还真不是个问题。瓷器能追溯到明代,就很不容易了。而玉器追溯到明代,还属于比较新的东西。

    她扫视过了众位玉器“佳丽”。最后目光锁定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所有的玉器,都是被隔绝在真空的玻璃柜中,但也坦然露出全面。只有这一件小小的东西,被紫檀木佛龛装着,看不清庐山真面目。

    白汐屈起手指,使了一个法术。外面传来一声不大的“咚!”声。“什么人?!”张雯被吓了一跳:“不好意思,我去看一看。”

    支开了人。白汐就将玻璃柜罩子上的铁索给破开了,揭开了佛龛——

    里面,静静立着一只玉杯。浮雕九条龙。

第047章 害怕() 
玉杯的玉质温润洁白。显而易见,是一整块和田籽料雕刻而成的。杯身整体为圆体,上圆下尖。形制像是一朵倒扣的喇叭花。杯壁雕饰九条龙纹,细节之处,纤毫可见。表面的抛光,温润自然。泛着悠悠的包浆浸润之色。

    九龙玉杯!康熙皇帝的陪葬之物,九龙玉杯!

    白汐深吸一口气,居然真的被她猜中了——

    1928年,北京郊外的马兰峪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东陵大劫案”。慈禧,乾隆的墓被军阀盗窃一空。接下来,顺治,光绪,宣统……等皇帝的墓,接连被盗。最后,土匪和军阀组成的盗墓团体,将魔爪伸向了康熙皇帝的景陵……

    满满三十车的陪葬文物,至此开始了流离失所的日子。

    据说,光一个参与盗掘的小兵蛋子,身上就藏了46枚东珠!

    之后,天津警备司令部又在海关查获企图外运的东陵文物,计有35箱,内有大明漆长桌1张、金漆团扇及瓦麒麟、瓦佛仙、瓦猎人、瓦魁星、描龙彩油漆器、陶器等。两个月后,又查获一起东陵文物走私案。得到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300余件宝物……

    而这些,仅仅是所盗宝物的冰山一角而已。谁也不知道,在那荒芜的岁月里。有多少东陵的宝藏,流落人间。

    乾隆的九龙宝剑,慈禧的夜明珠,还有康熙的这一盏九龙玉杯……是东陵大劫案中丢失的最为重要的三件无价之宝。

    拍完了玉杯的正面,侧面。白汐戴上手套,轻轻拿了起来,开始拍摄底面。但,就在此时,玉杯开口了,反反复复一句话:“速速离去,速速离去……”她轻轻放了下来:“我待会儿就走。但是你得告诉我,你怎么会在这里?”

    “……你想知道什么?”

    “全部。”

    “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世人都忘记了,你就算知道,又能怎样?”

    白汐冷笑道:“那个时代,国不国,家不家的,谁还有兴趣关心这个?慈禧的定陵保不住,乾隆的裕陵也保不住。景陵被盗,当然也不会有人过问。但现在不一样了,我想让你们得到应有的归宿。而不是继续转手贩卖。”

    九龙玉杯沉默了。身为绝代珍品,自认为举世无双。最怕的,就是人们用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康熙帝的钟爱之物,悠悠历史的见证者。怎么能待价而沽?!

    它的帝王之气一下子收敛了起来:“那你要知道什么?”

    “你被盗掘出来的过程,和来到张家的始末。”

    九龙玉杯缓缓开了口——

    “1930年,东陵事发两年后,一个满清的贝子爷用三十块金条与一个土匪头子交换了我。但是1937年,日本进驻北平以后,派人到满清权贵家中收集古玩。不给就打死他们的家人……无奈之下,那贝子爷举家南迁。逃往了河南。”

    “1938年,那贝子爷眼看复国无望,大清朝是真的完了。就一门心思钻营起佛道来。人啊,没了个心思,那就和畜生无疑了。贝子爷是想借佛家,忘记那些大清的繁华梦。忘记东陵的耻辱,忘记他自己姓爱新觉罗……”

    “到了1939年……贝子爷决定散了家财万贯。正式遁入空门。剃发修行前,他找到了程璋,托付他保护这一只九龙玉杯。并且叮嘱程璋:只有到了太平盛世才可以拿出来。除此之外,半个字的风声都不要泄露。连家人都不要说……”

    白汐沉默了。接下来的故事,她晓得。

    程璋得到了玉杯之后,的确半个字都没有说。到了1944年,程璋从河南去往四川的前夕。将这只九龙玉杯,从层层包裹的油纸中拿了出来。塞进了运输箱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