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本是卫国的封地,现在掌控在魏国手里,而后易手赵国。一想到赵国,卫峥瞬即又提了个心眼,目光转而投向地图上写着的赵字。

    卫峥算了算时间便知道北面的赵国沉寂多年,终于就要雄起爆发了,一算时间吓了卫峥一跳,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雍已经即位好几年了,战国中期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定北中原。

    赵国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开启了辉煌的开疆拓土时代,率军北伐中山国而灭其国,又出兵北击匈奴、胡人,外族被狠狠地的吊打了一番,又南下震慑魏国,一时间名震中原,战国中期崛起的赵国更是成为了秦一统天下的最大阻力。

    这些要不了多少年就要发生了!

    只可惜,一代雄主赵雍却是老来昏聩而落得个悲剧收场,壮年退位,自号为“主父”,到了后面竟然想要把赵国一分为二给两个儿子,随着沙丘宫变最终饿死收场。

    胡服骑射固中原,谁敢不服?

    想到赵武灵王赵雍这个人,卫峥的脑海里便不由自主的浮现了这霸气豪言,盯着赵国境内地图的双目刷的一下回到了殷墟地界,赵国憋屈了这么久马上要被赵雍这个雄主带起来了,到时候安阳(宁新中)被赵国先从魏国手中夺走,以卫国现在的国势,到时候想都别想。

    这一次趁机出兵伐魏,殷墟之地无论如何必须要收了,错过机会便再也难得了,殷墟安阳本就是卫国的封地,出师有名,这样秦国也会支持,加之与楚国交好,魏国又是跟楚国的世仇掐架,卫国弱势一方,又是膈应魏国的,楚国肯定是支持自己。

    有秦楚这两大魏国世仇的支持,外部形式一片大好啊。

    “哈哈——!”卫峥看着地图一手狠狠的拍了一拍,目光盯着殷墟之地一动不动,做什么生意最赚钱?当然卖高科技武器的军火商了,先进的铁器在这个时代就是妥妥的高科技武器,黑科技兵器。

    虽不至于说有了铁制兵器就可以让军队无敌,但也不失为一张王牌,可依托铁器运作的事宜太多了,总之好处多多。

    甚是喜悦的卫峥当即大吼一句:“拿酒来——!”

    侍女玖儿端着一杯酒水过来,卫峥顺手接过便是一饮而尽,美滋滋的继续看着地图上的殷墟之地。

    铁!

    太有用了,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黑科技兵器,这下也终于可以找到与楚国交好的筹码了,借助卫国商人之手与楚人做生意,秘密兜售‘军火’滋养己身,让诸雄去大打出手,又能拉个秦国再拉一个楚国,都是魏国的世仇敌人,到时候他梁惠王(魏惠王)怕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本就可以灭掉的小国在身上割一块肉,却要忍着而不敢灭。

    现在的卫峥对于外部的邦交策略非常明确了——远交近攻。

    不由自主的咧嘴一笑。

    远交近攻!这是秦国名相“范雎”给秦昭王提出的国策,远交近攻的策略同样合适现在的卫国,可以说是在合适不过了,与在西边远隔数千里地的秦国交好,到时候又与楚国交好并通商,利用铁器与楚国达成利益同盟,收回与被魏国夺走的封地之后便与魏国敌对而不进犯形成对峙局面,以此让卫国度过最虚弱的时刻,等到第二次合纵攻秦的时候便是和秦国摊牌失和的开端,更是卫国崛起的转折点。

    到了那时,卫峥很有信心七雄任意一国想要在他手中吞并卫国,那得需要好好掂量能不能承受伐卫的代价,会不会为别人拾得渔翁之利。

    “范雎……”卫峥对这个人提了个心眼,这也是个牛的不行的人,张仪之后秦国又一个能臣,足智如妖的范雎帮助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廉颇的赵国成为秦国的最大阻碍,于是便出反间计,长平之战应运而生。

    卫峥之所以提了个心眼便是因为白起,范雎和惠施一样有才华乃至才华比惠施更甚一筹,却也是个心胸狭窄之人,这一点丝毫不弱于惠施,便是范雎这个人设计坑死了白起。

    当今天下战国,大争局面达到了空前顶峰,而一个个牛人在战国中期这个时代扎堆的不断冒出来了,有雄略的国君有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赵武灵王、燕昭王、齐威王,其次有能臣如屈原、范雎、乐毅、苏秦、张仪、白起、廉颇、李牧、尉缭子、庄子、惠子、孟子……

    一个个闪耀千古的大名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列在这天下战国的大争之世下如百舸争流般竞先角逐,谱写一段段波澜壮阔的战国史诗。

    卫峥一想到能和这些人在同一时代并列而角逐,既是期待又兴奋莫名。这兴奋许久才得以抑制,收起了思绪把精力放在了当下要应对的困局。

    铁——!

    在战国时代。一支由纯铁器全副武装的军队无疑是相当于装备了一身黑科技装备的精锐之师。铁器在商朝的时候便以出现,但却非常稀少,冶炼技术落后,且铁矿并没有大规模发现,到了战国晚期的时候铁器才开始逐渐普及,春秋战国这个时代的铁器也是多用于耕田,因为量少技术等客观条件导致大规模武装军队非常困难。

    相比于铜,铁物质在这个时代更难获取,铜基本是单质,且熔点不超过千度,容易获得。

    对于冷兵器而言,青铜器往往在硬度与韧性上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所以这个时代的武器基本是短剑,正是因为硬度的缘故才会以刺为主的剑成为了各国军队的主战冷兵器之一,而非切砍的刀器。

    在冷兵器时代,铁器之余青铜器的优势不言而喻,只是碍于时代技术的客观限制直到东汉之后,铁制兵器才取代了青铜器。

    若是自己的军队是一支以纯铁制兵器而全副武装,光是铁剑的长度就不是青铜剑能够比拟的,在武器方面可算是有代差了,转换的战斗力必然提升不止一两个档次。

    只要殷墟之地储蓄的大量铁矿运作起来,便能够成为手中的杀手锏级别的王牌。

    值得一提的,距离邯郸不远处的武安同样是巨大的铁矿储藏地,可惜赵国并没有发现家门口就有一个聚宝盆,只是在周边捡些次货来用不说,还稀少不止。

    卫峥便是要用比这个时代纯度更高的铁与地大物博的楚国做买卖,不但能够拉拢魏国的世仇以震慑,同时楚国物产丰富,可以大肆进购囤积粮草物资为将来的战争和扩张积蓄战争潜力。

    “宁新中——!”卫峥收起了所有的思绪,目光直直的盯着锦帛大地图上的殷墟之地。猛然转身便是离开地图。

    初步执掌卫国,接下来便是伐魏国,取殷墟、朝歌、虚、刚、黎等城池,把卫国的疆土收回近半,然后迁都朝歌,进一步徐徐图谋!

    “捭阖者天地之道,天下为海我为风,因时而用势,故可弄潮也——!”卫峥惬意的小哼,他这个弄潮儿即将在天下战国激起属于自己的第一波凶猛浪潮。

    ……

第21章 倾国之兵() 
——

    翌日清晨卫国朝会之上,卫峥刚刚进入朝堂,还没有坐下声音便蔓延在整个大殿之上,响彻在每一个朝臣的耳旁。

    诸臣惟闻其声:“本侯,心意已决,即日起,倾国之力举兵,伐魏梁!收复朝歌、虚、刚等失地!散朝——!”

    抛下这么一句话便离开了廷前大殿,就连坐都没有坐下,满朝文武除却三卿,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呆若木鸡的看着年轻的君侯刚来便离去。

    前天谏言的那位朝臣气急败坏的在大殿上,拂袖而颤声的大喊道:“谋国伐交,存亡之道,君侯怎能如此儿戏,说打便打,倾国之力伐魏,岂非误国?卫国危矣——!”

    “唉——!”他本想要找执掌卫国朝政的三卿权臣劝说,却是被身边的同僚扯了扯衣袖,听其一番耳语便仰天叹息,拂袖了去。

    大殿之上的一众群臣见孙宁石三卿镇静自若,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便知道伐魏之事已成定局,果不其然,为首的左司徒孙谷的声音忽然响彻大殿:“肃静——!”

    哗的一下一双双的眼睛齐刷刷的落在的孙谷身上。

    “朝歌、虚、黎、刚等地本就属于我卫国之封地,君侯有武公志向,国之大幸也,列位的担忧实属多虑,君侯乃师承鬼谷门,深得伐兵谋略、治国大道之精髓,此番伐魏无需多虑,必胜矣——!君侯旨意,倾国之力举兵伐战,已成定局,列位,唇亡齿寒,老夫话已至此!”

    一时间这帮安于现状的朝臣贵胄们心中叫苦不已,摊上这么一个国君,卫国哪里经得起折腾啊。

    唯一能够阻止卫峥的三卿不反对也就算了,竟然还公然鼎力支持,君上铁了心要攻打魏梁国,加上三卿的支持便是无可更改的定局了。

    朝会不了了之的散去之后,三卿之首的左司徒孙谷、大司马宁元两人便前去觐见卫峥。

    此时此刻,卫峥和白起两人正在一块,不过孙谷却也没有理会白起,而是带着一副焦急的神色说道:“君侯,即便要伐魏梁,国之大策怎可轻言于朝堂之上、耳目之间?若消息传到魏国大梁,岂不坏了大事?”

    三卿怎能不着急,前些天卫峥一副指点江山,年纪轻轻却是有一番雄主风采,画了一个又大又香的馅饼勾住了三卿的心弦。怎么转眼之际就变得这么混子了?这种大事情怎么能在朝廷上说出来,被魏国知道了岂不是等于自个儿通敌么?

    “孙卿稍安勿躁,本侯这么做定是事出有因。”卫峥笑着安慰道,两人看他一点不着急的样子也有些不解,便也没有急于出言相对,静等下文。

    卫峥笑着解释道:“孙子云: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一旁的白起本也有些疑惑,但卫峥说出这句话顿时了然于胸,微微点头。不过,孙谷和所谓卫国大将军宁元两人却是还没有听明白过来,足以说明难堪大任。

    卫峥便进一步解释道:“此番伐魏固然有三卿鼎力支持,可即便倾国之力但卫国上下仍旧有不少怯战畏战者,本侯于朝堂上广而告之言倾国之力伐魏,今已成定局,便是一荣俱荣、唇亡齿寒,已然无退路之际,反对者岂能不竭力助之?”

    一番解释下来,两人顿时恍然,如此一来的话,即便有反对者怨声载道,也会卯足劲的支持这次伐战行动,毕竟卫国败了,不仅仅是卫峥要倒霉,卫国上下都得跟着倒霉,与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说不定还有机会,要是敢藏着掖着,指不定就会被卫峥逮住机会,扣上个大名而灭,岂不是惹来大祸。

    “君侯深得兵略精髓,是臣眼拙了,不及也!”孙谷当即俯首而礼道,大有一种自惭形秽的举动。

    “可是君侯,如此一来利弊兼得,魏国肯定会知晓的。”大将军宁元虽然被卫峥看成是庸将一个,好歹也是一国大将军,起码的常识还是有点的。

    卫峥笑了笑,刷的一下收敛了神情,表情简直收放自如,道:“置之死地而勇者胜。本侯此番做法便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再说,魏国目前正与楚国交战正酣,对我方又毫无防备,断然不会料到我敢伐魏。即便魏国得知亦是分身乏术,必反应迟钝。故此,魏国断然不及我等反应迅速。本侯此举实乃后发先至,如若不然终必为人所制。”

    “届时,我卫国上下倾国之力,无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