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楚王犹豫不决,也大感觉得秦国此举不怀好意,就在这时,楚怀王那小儿即子公子子兰忽然出列,无视屈原怒目而视,面王拱手道:“儿臣以为父王当去。秦王是父王的亲戚,父王正是把亲戚当作敌人,所以才打了败仗,死了将士,丢了土地啊。如今秦国愿与我楚国亲善,父王若是推辞,万一惹怒秦王,岂不是更糟了?儿臣以为,父王可不能拒绝秦王之好意。”

    楚怀王是个软耳朵,加之此时的楚国被卫峥打的淹淹一息,急需要外盟以抱团取暖,在子兰的一番怂恿之下,终是决定前往武关会盟。

    赴会心切的楚怀王有了决断之后,第二日便驾车北上,上车欲行之时,芈原更是攀车苦谏老楚王勿去,可还是没能阻止怀王北上。

    ……

第029章:嬴稷劫王闯大祸() 
——

    按预定,秦楚两国会盟于武关,两国君王在此晤谈。武关之地,山水环绕,险阻天成,有“重关天塞控神州,关门不锁敌难犯”之晓誉,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并称为“秦之四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老楚王等人出了长沙,沿着湘水一路北上并渡过长江,途径鄢郢之地后向西北武关而去。楚怀王等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前来赴会之际,行程也被秦人密探尽收眼底。

    与此同时,秦昭襄王令其弟泾阳君乘王车羽麾,侍卫俱全,诈称为秦王来到了武关,并令大将军蒙骜引兵五千人伏兵于关内,以劫持楚王,又令王龁将军引兵五千伏于武关之外,以便里应外合。

    老楚王等人来到武关城下之际,看到关门大开,不由得心中一喜,大感觉得此次赴会应该不是秦国使诈,这个时候秦国使者匆匆出门相迎,见到随行队伍的王车羽麾,侍卫护送的一幕,连忙拱手高宣道:“我王已在关内等候楚王三日矣,今是两王相见,其余人等皆到馆舍休息。”

    老楚王看到秦国使者领着一支庞大的仪仗队以为是厚礼相迎,是重视之举,心中颇为高兴,却是万万没有想到蒙骜、王龁两位秦将引万人之兵伏于关内关外。老楚王也没有多想,便随使者入关,队伍刚刚一进关门,只听一声沉绵巨响之声,便见武关关门纷纷闭上。

    老楚王回头一看门皆已紧闭,原本稍有放下的警惕再次提起来,心中存疑便忙问身边随行的秦使者:“关门何故如此仓促?”

    秦使者有礼的躬身一礼,解释道:“楚王容禀,此乃秦法规定,如今战事不断,只得如此,请勿见怪。”

    楚怀王又问:“秦王何在?”

    秦使者笑答:“我王已在公馆等候多时矣。”

    老楚王心有所疑,可如今既已来到武关,便既来之则安之罢,有此想法的楚怀王便索性静等,等见到了秦王在当面细问便是了。

    不消多时,随行的秦使者遥指,望见秦王侍卫列队在公馆前,至门口,老楚王的王车也停下来,两个侍从扶下老楚王。

    彼时,馆中一人出迎,老楚王看他虽锦袍玉带,头戴高冠,可其一举一动,身心皆毫无王者气质,老楚王踌躇之时,那人忽然长身拱手鞠躬道:“楚王,我乃秦王之弟泾阳君也。”闻此言,老楚王恍然,难怪看起来不像是一个王,泾阳君边说边指道:“请大王先到馆中叙话。”

    如今客入秦地,老楚王也无奈,只得随他而去。泾阳君与老楚王刚刚坐下席垫都还未热乎,只听得馆驿之外一片喊声,数千秦兵不但控制了楚怀王的所有侍卫,也将公馆层层包围,馆内的老楚王顿时惊疑不定,迟疑片刻便忙问泾阳君道:“寡人赴秦王之约,为何以重兵包围?”

    泾阳君一听笑而答道:“楚王勿躁,此举并无伤害君王之意。只是王兄有微恙,不宜出行。又恐失信与贵国,故使微臣奉迎楚王居至咸阳与王兄相会。外边的秦兵甲士乃为君王护卫,以防不测,请勿见怪。”

    此时此刻,老楚王听秦王不在武关,便已知被秦所欺是坐定了,忍无可忍之下顿时盛怒:“放肆,说去咸阳寡人便去?论资排辈,寡人年岁大他嬴稷孺子好几轮,寡人称王还在他爹秦惠文王之前,嬴稷小儿敢对寡人如此无礼,如此背信弃义,无耻之尤,小人尔!”

    泾阳君一见情形便也不再掩饰,顿时摊牌,便对老楚王淡淡的说道:“王请移驾!”

    “我不去,嬴稷小儿休想得逞!”

    泾阳君顿时使了个颜色,只见气节的楚怀王不由自主的被秦兵簇拥而上了王车,泾阳君也陪乘,随行的楚国侍卫和一众楚人皆被关押扣留在武关,蒙骜领兵私下护卫,带着孤身一人的老楚王便就此向咸阳进发了。

    此时的楚怀王已然悔恨莫及。

    两日之后,楚怀王被秘密送往咸阳章台,嬴稷早早的在门前相迎,老楚王下了王车,秦王便迎来拱手笑道:“楚王驾临,本王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此时的老楚王竟也心如止水,一见嬴稷忽然顶着咳嗽肆意的纵声长笑,苍目一撇眼前的年轻人,笑声也戛然而止,忽而戾目叮咛:“嬴稷,就你小子,一个犬牙尚未全矣的孺子也想跟本王斗?你劫持寡人入你秦国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呵呵,殊不知已然惹来了天大的祸患。”

    末了,老楚王再次肆意的大笑,与嬴稷檫肩而过,先行一步朝着大门而入,身遭的泾阳君大怒,意欲阻止先行而去的老楚王行此无礼之举,却被嬴稷罢手拦住,转身看向走入章台的老楚王大笑的说道:“一个病怏残楚,我大秦何惧之有?本王只要一声号令,十万大军南下武关便可灭了你楚国,祸从何来?”

    前方的老楚王应声顿足,转身看向大展双臂的嬴稷,嗤笑的说道:“天下列国纷争数百年,你攻我伐,这大争之世……嬴稷小儿,我老楚国终究是猛虎,问鼎中原之际你秦国不过是一穷乡僻野之民,常言道猛虎垂危,犹有余威。你……终究还是嫩了点,哈哈哈……”

    秦王看着长笑而去的老楚王,不知怎么的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但一时间又没有想到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

    ……

    与此同时,静泉宫。

    魏冉仓促入宫求见让宣太后大感疑惑,他了解这个弟弟,遇事很少会有这般急促之态,除非有大事发生,便问道:“何事慌慌张张的?”

    “姐姐,王上闯大祸了,王上把楚王劫持到了咸阳。”魏冉连忙说道,都忘记了行礼。

    “你说什么?”宣太后微愣,道:“王上他……他把楚王劫持了?”魏冉点点头,肯定的说道:“楚王现如今便在章台。姐姐……”

    “慌什么?”宣太后顿时呵斥一声,又道:“即刻随我前往章台。”

    芈八子与魏冉匆匆离开静泉宫前往章台之时,身在章台的秦王嬴稷很快接到了消息得知太后、丞相赶来,知道劫持楚王的事情已经没法隐瞒,不过此刻的嬴稷并不在意了,便淡定的出门迎接。

    此时嬴稷看到宣太后一言不发的下了轺车而入章台,虽面无怒色却也知道气在头上,魏冉等臣子纷纷面王参拜便随同太后入了殿宇,待得君臣俱至,芈八子便问嬴稷:“王上把老楚王劫入咸阳之举,是不是想要与楚国彻底决裂?”

    “然也!”嬴稷点点头,不否认。

    “那好,如今事已至此,老楚王既已入我咸阳,那么此事终归需要解决,至于该如何解决,都说说吧。”语毕,宣太后便看向了魏冉、芈戎等几个臣子。

    …………………………

第030章:风云再起() 
——

    良久未言,最终还是魏冉出列说道:“当今天下之局以非秦齐楚三强并立之势。自卫楚大战始末以来,楚灭国运而由强转弱,已然沦为鱼肉。今之局势乃我秦国独霸西境而齐国称雄天下以东,卫统三晋归一而制霸中原。赵国不说,与卫互为铁盟,韩国更不用说,唯卫马首是瞻,宋国也已倒向卫国是无需质疑,便是燕国……燕国虽然与齐重修盟好,然两国世仇累积已久,也是宿愿难消啊,而卫王又是一代纵横家,当世非张仪、犀首之流者不能敌之也,或许一番说辞燕国也会背离齐国而倒向卫国。”

    顿了顿,魏冉接道:“臣所担忧的是列国会因为此事而再起合纵攻我秦国,如今楚王已扣留我秦国,与楚决裂是必然,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残楚之怒于秦而言虽不足道也。然王上之手段必定背离王上之初衷,此事若是处置不但便会落人口实,遭来卫国聚众列国合纵攻伐我大秦,以卫王之谋略,怎会放过如此良机?”

    年轻的嬴稷顿时惊疑不定,心有慌乱连忙掩饰,淡淡的说道:“区区小事,舅公未免耸人听闻了些。”

    魏冉内心嗤笑,长叹而连连摇头道:“臣也希望如此,只怕祸事已至啊。”

    “那又如何?如今我大秦有齐国之盟,卫王能奈我何?三晋能奈我何?”嬴稷争论道。

    “王上此言是在说,要将秦国之安危,置于他国之手?”魏冉一番质问,又道:“齐国是强国不假,秦齐双强东西而立可制衡中原三晋,让卫王忌惮也不假,然泱泱大国之齐国竟只图蝇头小利,但有祸事便避之不及。敢问王上,倘若齐国置我秦国被列国合纵攻伐于不顾,王上该当如何?”

    “笑话,齐国虽然吃相难堪了些,也不可能不知唇亡齿寒之理。”嬴稷力争,信心十足的说道:“三晋若是聚众攻我,秦若大败,接着便是轮到他齐国了,如此岂能袖手旁观?”

    “如今与楚决裂已成定局,那么王上将如何处置楚王?”魏冉再问道。

    “放他离去便是了。”嬴稷无所谓的回答道。

    “倘若楚王不肯离去,又当如何?”魏冉再次问道。

    “何解?”嬴稷反问。

    魏冉悠然一笑,道:“臣只是随口一问,不过眼下境况已成定局,臣以为还是不要放其离去为好,无论如何,这老楚王还有一张嘴,若是放之离去,他到处乱说也难免祸从口出,眼下之际还是在列国尤其是卫国没有听到风声之前把此事做个了断,妥善处理之。”

    可这天下间哪有不透风的墙?

    列国皆互有耳目布置,但有风吹草动消息便会火速互通,老楚王被扣留之事没有传出去,可北上与秦王会盟武关的事情确是无法隐瞒,老楚王不在楚国的事情更是瞒不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楚武关会盟之事也相继被列国的耳目送至朝堂。

    卫国,朝歌。

    苏代应召入宫,进入盘龙宫偏殿之际便听到卫峥朗爽的笑声连连传来,面王之时便是拱手迎来:“天下纷扰之时,王上能有如此笑声,定有大喜之事。”

    “苏代,来来……”卫峥止住笑声却也笑意不减,旋即把手中的密报给了他,苏代一览顿时分外惊讶,忍不住的念出了声:“秦楚会盟武关,秦王相邀,楚王难却,观秦川山河而流连忘返,欲留秦多时,再返楚国……这……”

    “你信么?”卫峥笑哈哈的反问。

    “这……”苏代迟疑片刻,忽然惊讶道:“王上的意思是,此非楚王之真意,而是秦国另有图谋而行的掩人耳目之举?”

    “卿有何高见?”卫峥笑而不语的说道,天下人都不知道可唯独他知道楚怀王此番会晤武关怕是要一去不回而客死他乡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