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烦小哥秉承一二。”

    那赵国兵士惊疑不定,看着眼前的这个老者衣衫褴褛的装扮,又看了看他身后的破烂轺车,眼神竟是狐疑:“太上王?”

    “楚国的太上王。”老内侍连忙解释道,旋即指了指那一块精美的璞玉,又道:“赵主父看了这个就明白了。”

    那赵国兵士一看这手中的硕大璞玉,顿时一惊,虽不知道这是什么玉,但绝对不是常人所有,对于他口中声称的楚国太上王,也多了几分疑惑,这赵国兵士也不敢怠慢,便接过了那块璞玉,道:“你们等着。”

    老内侍连忙拱手谢礼,目看那兵士进入城内。

    王宫。

    一侍从带着那块璞玉来到了殿前秉承:“启禀王上,城外有一老者自称楚国太上王,欲见赵主父。”

    此话一出,赵国群臣面色微变,庙堂之上为太傅的奉阳君李兑眼尖的看着侍从持盘里的璞玉,顿时惊呼道:“此玉莫非是……春秋二宝之和氏璧??”

    当今天下有自春秋时代流传至今的两大宝物,号为“随、和之宝”即“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天下人都知道这和氏璧是在楚国,为历代楚王所有,是楚国的国宝。

    惊诧过后的奉阳君看到和氏璧的那一刻,顿时相信城外之人言之为楚国太上王之事确认无误,一时之间,大殿上的赵国群臣议论不断,所有人都没有料到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事情竟然是真的。

    “老楚王不回楚国,何故来我邯郸欲见主父?”年轻的赵何问道。

    “禀王上,臣以为老楚王定是从秦国逃出来的,如今看来秦国传出来的消息是在混淆中原视听,老楚王根本就是被秦国所扣留的。”李兑坚定的说道。

    “既然老楚王已经来邯郸,还是尽快将其接回宫中另作打算吧,堂堂一国之君,何以沦落至此。”年轻的赵何随便想了想,便道。

    “王上,此举万万不可。”李兑对赵王的提议大吃一惊,连忙说道:“禀王上,主父乃是一向主张联卫以御天下群雄,如今三晋同气连枝,赵卫两国更是互为铁盟已经十年之久,赵国变法正直关键时刻,仍旧需要卫国这个外部强援的鼎力支持,两国万万不能于此互生龃龉,卫楚之间的恩怨,我赵国以免突生是非最好不要插手,若一不小心做了得罪卫国的事情,主父是不会做的,王上明鉴啊!”

    “奉阳君以为该当如何?”赵何一听其中要害,顿时醒悟,此时赵主父远在代地,赵何也不敢自专决断,便问计李兑。后者思量一番,道:“王上,不能让老楚王留在赵国,如果死在赵境我赵国就惹大麻烦了。”

    “奉阳君之意是要把老楚王送返秦国?”赵何问。

    “此举亦不妥当。”李兑摇了摇头,说道:“臣以为,此事不能由朝廷出面,我赵国绝对不能与此事染上半点关系。”说到这里,李兑明眼说瞎话的补充道:“这位老者是何人我等赵国君臣皆无一人知晓啊。”

    “便依奉阳君说的办吧。”赵何顿时下了决断,道。

    邯郸城外,苦苦等候的楚怀王并没有接到期望中的隆重接待,那位守军赵卒再度归来,把和氏璧匆匆奉还之后便不予理睬。

    老楚王急了,意欲强行入城却被赵卒所阻,遂闭关不纳。楚怀王计穷,无奈之下,欲南奔大梁,最终魏君魏嗣接纳了老楚王。

    大梁城内尽是卫峥的耳目,楚怀王来到大梁的消息立刻就传到了朝歌王廷。

    卫峥一得到这个消息,二话不说即刻遣穆邯带领一支人马化作游侠的身份将老楚王从大梁劫持出来,最终再度送返咸阳。

    须臾间,又过去了三个月,卫峥自打下令穆邯秘密遣送老楚王返秦之后就密切关注秦国的动向。

    这一日,苏代兴奋的入王宫求见,一见到卫峥便是兴奋的说道:“王上,老楚果真王死在了秦国。我王果然料事如神啊,原来秦国真挟持了老楚王。传言楚王愤甚,呕血斗余,遂发病,末几而薨于章台。如今秦国已送其灵柩归丧于楚,楚人怜之为秦所欺而客死他乡,楚国百姓往迎丧者,无不痛哭,如悲亲戚。列国诸侯无不咸恶秦之无道,王上,礼书曰,师必有名啊,而今老楚王客死秦国,我王梦寐以求复为合纵以摈秦之良机今已尽显啊!”

    此时,惊喜交加的苏代确是不知道三个月前卫峥所做之事,显然,他也不愿摊上这个大麻烦,得其恶名,老楚王已然成为了煞星,除了死在楚国,死在哪一国,哪国就得倒大霉。

    卫峥此刻并无苏代那般精神大振,待其语毕便是平静而干脆的说道:“寡人诏,即奖率三军,披坚执锐,吊民伐罪,以兴义兵,伐无道,诛暴秦,替天行道!”

    ……

第037章:屈原身投汨罗江() 
——

    怀王客死秦国的消息终传回了楚国,深秋时节,湍急的汨罗江岸草滩枯萎,大山寂寥。

    无边的空旷,无边的荒芜,无边的孤寂。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踽踽独行在汨罗江上,他漫无目的地游荡在山峦溪流之间,老者伫立在汨罗江沿岸,久久地凝望着远方。渐渐地,黄昏临近,火红的残阳吻住了山峦,一片金红的晚霞笼罩大地。晚霞彤云飞金流彩,天空充满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一种主宰一切却又永恒地保持着沉默的威严。

    汨罗江水被霞光照耀地透着金红,江上的渔船正在江中缓行晚靠,隐隐便有问答酬唱的渔歌传递四方。

    江边出现越来越多的早出晚归的渔民熙熙攘攘,一个渔夫肩扛着鱼叉鱼网在江畔走来,渔夫的目光缓缓的向汨罗江岸移动,木然的呆住了,一个白发飘飘的老何伫立在江岸之上,仅有一步之遥便是湍急的汨罗江。

    “三闾大夫危险!”渔夫排腿惊叫道,他口中的三闾大夫便是屈原,老楚王客死秦国的消息传回长沙之后,屈原在庙堂之上雷霆咆哮,粗怒了楚顷襄王,一怒之下将之流放到了元湘。

    这渔夫的惊叫声也震动了江边的渔民们,无不纷纷望向了湍急的汨罗江岸。

    此时天空神秘而沉默,七彩流云的漩涡仿佛积淀着久远的愚昧,平静、麻木而又显得诡异。

    “《易书》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王国破解之事尽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尔。怀王以不知忠贤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敬尙、子兰者流,以致兵挫地削,亡三楚六郡之地,更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屈原仰起了高傲而执拗的头颅,凝视着流云飞动的天空,长长叹息一声,竟是沉重极了。

    “楚国,要亡啊~!”

    那渔夫眼见屈原纵声一跃便跳入了湍急的汨罗江中,顿时面色巨变,悠长的喊声顷刻间响彻河谷:“屈原大夫,老哥们,救屈原大夫啊!屈原大夫跳江了……”

    霞光已逝,顷刻间,山鸣谷应,点点渔火竞相汇聚在汨罗江面之上,渔人们在船上点着渔火望着湍急的汨罗江喊成了一片:“屈原大夫,你在哪里——”

    “三闾大夫,你在哪里——”

    不消片刻,山间火把也从四面八方涌来,楚人老百姓们边跑边喊:“快快速救三闾大夫,水手快跳江水寻觅三闾大夫——”

    湍急的汨罗江水,加上黑夜漫漫,寻觅跳江之人形同大海捞针。刹时间,茫茫江面之上,渔人们的喊声也渐渐地变成了无边无际的泣声。

    翌日清晨大雾蒙蒙,太阳渐渐高升,无数的渔舟早早的塞满了汨罗江,渔人们默默地划桨而游荡在江水之上苦苦寻觅,此时再也没有了昨夜哭喊交融的声音。江岸之上已经挤满了四处赶来的百姓,人们沿着汨罗江岸而立,一些民众跪在了地上不断向汨罗江中叩头,流泪不止的哭丧祈求着。

    一个小女孩向江中抛洒这米粒饭团,殷殷痛哭着道:“鱼儿鱼儿我喂你,千万别吃了屈原老爷爷呀……”

    屈原身陨汨罗江惊动了整个楚国,消息也传回了楚都,令尹昭雎等人闻讯赶来已经是三日之后了。

    汨罗江水依旧如初的湍急流淌着,空旷的山谷惟有大片的水鸟在那座孤零零的茅屋上空盘旋飞舞,嘶哑悠长的嘎嘎鸣叫,弥漫出无尽的悲怆。那是屈原流放此地所居的屋舍,骤然之间,屈丐将军变得枯瘦苍老,软瘫在茅屋前泣不成声。

    “将军,左徒之举不足以效法。”令尹昭雎平静得有些冰冷,道。

    “没有屈原,屈丐何堪!屈氏何堪!楚国何堪呐——”屈丐猛然应声而起,对着令尹咆哮道。

    “常言道,立国不赖一贤。”昭雎依旧平静得冷漠,接道:“芈原之心,已在放逐之中衰朽了,纵是秉政变法,也不过是刻舟求剑,为时晚矣罢了。君节哀之,便请自思。在下告辞了。”

    ……

    中原。

    天下将再起征伐,卫峥带着一支禁军卫队飞马直奔铸器重城“荡阴”,与秦再战意味着卫国所面对的敌人是自卫鞅变法秦国后的虎狼之师,不可有大意。

    此次力主三晋合纵伐秦,卫军必为主力,卫秦两军士卒皆为敢死之士,孰强孰弱尚且不分伯仲,对垒两军的统兵大将也是久经沙场的统帅,可以说双方优势相互抵消了,但卫国还有一大优势是秦国所不具备的,那便是精良的装备。

    此次卫峥在临战之际前往卫国的铸器重城“荡阴”亲自巡视,足以见其重视程度。

    这一日,卫峥在驿站修整一番意欲入驻荡阴之时,一斥候信报飞马入城,楚国屈原身死汨罗江的消息传入了卫峥耳中。

    “又一位故人逝去了吗……”卫峥放下了手中的信报,一个个震铄古今的旷世名人相继而去,一时间让他竟也惆怅不已,不由自主的想起来秦惠王、魏惠王、齐威王、张仪、公孙衍、屈原……

    此时,卫峥手持一盛满酒水的大爵,凝视着酒水中倒映着的面容,发现自己也老了许多,满头的黑发变成了黑白交杂,暗叹岁月不饶人,英雄终有迟暮时。

    酒水慢慢的倒入地上,便听其呢喃吟哦:“千年往事付烟波,独向潇湘弔泪罗。七尺何嫌三顿少,一生空负五车多。乾坤莫醉襄王梦,天下犹闻屈子歌。酬国与其怀石死,争如济世化干戈……”

    再倒一樽,卫峥持爵敬天,道:“敬这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语毕便一饮而尽,骤然间心生感慨,卫峥突然也怀疑自己还有留有多少寿命,还能不能活到一统天下的那一天。

    这一刻,他对伐秦之心尤为坚定,人生一世犹白驹过隙,容不得他浪费,卫峥突然心生急迫感,深恐心中的宏图理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翻手一扔大爵,卫峥跳上了马背,率领禁军卫队飞驰入得荡阴城。此番亲自来到铸器重城是因为他梦寐以求近二十年的“横刀”终于有了眉目。

    ……

    ……

第038章:横刀() 
——

    卫国的铸器重城“荡阴”已经成为了天下有名的城邑,更是有着“四海之兵出荡阴”的美誉,如今卫国的荡阴城与秦国控制的宜阳城,这两座铸器名城并列于天下,卫国的兵器更是广泛列装在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