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卫国大吃一顿,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便是好好消化,将其转化为国力,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卫国必须要变法,而变法以图强,世卿贵族永远都是绊脚石。

    集权,便是势在必行的重中之重,而在集权过程中的有利保障,便是需要一支属于自己忠于自己的铁血精锐军队保驾护航。

    在这战国大乱之世,不论内外,拳头硬不硬,拳头大不大或许决定不了一切,但也基本决定了一切。

    宫廷府邸。

    白起应卫峥的话放下了手头的事务第一时间前来见面,来到府邸见卫峥正欲行礼,白起见兄长瞪了一眼,愣了愣便笑着打消,席地而坐于蒲团之上,这时候卫峥率先说道:“起弟,我欲建立一支新军,一支纯粹为战而生的军队!”

    ……

第35章 还都朝歌() 
——

    白起一听卫峥说要打造一支纯粹为战而生的军队,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当初魏国强盛一时的魏之武卒,心中不免惊讶。

    兄长欲效仿吴起在魏国打造的魏之武卒?

    “兄长,关于新军之事,兄长欲打造一支规模几何的部队?”白起好奇的问道。

    “吾以点兵,多多益善!”卫峥微微一笑,毫不犹豫的说。

    白起闻言便沉思不语,一支纯粹为战而生的军队,最有借鉴意义的无疑是吴起的魏武卒,毕竟发生在百年之内。

    魏武卒至今天下侧目,当年吴起以五万魏武卒大败秦国五十万军队,后来吴起离开魏国,名将庞涓率领魏武卒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除了庞涓的统帅能力非一般大将,魏武卒之强也是无法忽略。

    卫峥想要一支纯粹为战而生的军队,白起自然要与魏武卒相比较,便自言自语的说道:“按照魏武卒的择兵标准,一甲士须身披三重甲、手执长戟、腰悬黑金(铁)利剑、操十二石强弩、负五十弩矢、携三日军粮,可日行百里地,方可成为武卒。只是,武卒这样的标准有两难,其一兵源过于苛刻,即便是当今卫国上下,人口近百万也难以募集八千;其二便是消耗巨大,即便有八千精甲兵士,其所需军资可满足五万普通士卒,卫国国小势微,打造这样的精兵固然合适,却难——!”

    白起说的这些倒是没有错,目前的卫国也确实比较适合少而精锐之强兵以镇国,这也是卫峥的想法。

    白起说出了心中的担忧,想了想,又补充道:“此外,若日后卫国疆土辽阔之际,打造类似于吴起之魏武卒,同样也会面临魏梁国相同的难题,卫国地处天下居中,亦是四战之地,即便魏梁国全盛之际,魏武卒不过五万区间。震慑四方,恐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简而言之便是卫国今后若是强大了,这样的精兵不可能大规模武装到十数万规模,疆土辽阔又必须要兵防守,强行如此便会给百姓以沉重的徭役,魏梁便是前车之鉴。

    “不错。”卫峥轻轻点头并说道:“这些时日我也思量了吴起之魏武卒于魏梁国,魏国有如此强兵却是为何丧失中原霸主地位的,思量许久。”

    “魏梁丧失中原霸主地位之因亦有两点,却也绝非魏武卒不强之因。”卫峥起身走到了地图跟前,回头看向跟随而来的白起又说道:“其一,便是魏梁国地处四战之地,国土分散不利防守,魏武卒即便在最强盛之际不过五万之众,魏梁要防的地方太多了,如起弟所言,藉此震慑四方定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二,魏梁国邦交决策上的重大失误最为致命,魏梁国之所以会丧失中原霸主地位的根本原因还是其国策误国,失败便是在于魏武侯急功近利,四面出击,没能贯彻魏文侯施以小惠使赵韩两国继续紧随魏梁国国策而达到联合三晋以弱诸强的策略。”

    卫峥一手插腰,举目而望去,另一手指着地图说道:“若魏武侯坚持文侯之策,联合三晋不但可以获得更大利益,亦可在此期间完成对韩赵两国的渗透,伺机而灭之从而一统三晋,彻底打破自身处于四战之地的危险局面,为涿鹿天下立下其不败之根基,继而可效仿齐桓公挟持周室以令天下而弱诸强,如此便可逐一击破天下列雄,魏国未尝没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奈何啊——!”说道这里的卫峥感慨道:“武侯崩,当今魏王仍旧不思危局,自恃强大而侵凌韩赵,魏文侯的联三晋之策略彻底破碎,秦、齐、楚三国在未曾遭到实质性的削弱下,魏梁竟是敢公然吞并韩赵,试图打破七雄之间的平衡。其结果便是引起秦、齐、楚三国恐惧而共伐之。如此魏梁等同于以一国之力抗衡天下诸雄,无异于螳臂当车,自取其祸,魏国如何不丧失霸主地位,以至今日惶惶不可终日。”

    “看看现在的魏梁,当今魏王已经把老祖宗的基业败光了。”卫峥看向白起笑道,后者闻言亦是点点头,深思不语。

    卫峥又说道:“显然,为今之计少而精的军队适合国小势微的卫国,此战之后,短时间内不会对外用兵,这支部队是为了肃整内部的保障之力。恰好,老魏王送来了五千套黑金甲胄,以卫国如今之国力刚好打造一支五千规模的精锐即可游刃有余,至于普通士卒则交给那些世卿贵族掌控以削减他们对我的戒备之心。”

    “起弟,今日唤你前来密谋,便说说这新军事宜,卫国到底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卫峥说道,白起前来同样也是为了新军建制的问题,见兄长一说便静候下文。

    “魏之武卒,固然强横,然我之新军若全数照搬则万万不可,当取其精华,去之糟粕,方可。关于卫国到底需要一支怎样的军队,我已思量许久,已有想法。”卫峥说着沉思了片刻,又道:“天下诸雄,各有精锐之师。魏之武卒、齐之技击、韩之材士、秦之锐士、赵百金之士、楚选练之士,皆为诸雄麾下精锐之师,而魏之武卒与秦之锐士更为其中翘楚,战场上鲜有可与之争雄者。”

    魏武卒之强,即便不在吴起时代的最强盛之际,依旧在河西之地与秦国锐士不断征战,成为阻碍秦国东出的最大阻力,而今魏国国力枯竭,魏之武卒消耗殆尽,秦之锐士俨然带着一股无敌之威势东临中原,俯瞰天下,大有一股谁与争锋的气势。

    “魏军身披重甲、操十二石之弩、负弩矢五十、冠胄带剑、携三日之粮;韩卒披坚甲、持劲弩、带利剑,韩魏之军重防御,是为守。秦齐楚三国军队,进入峰矢、解如风雨、速弱飘风疾而均,这三国的军队注重机动,是为攻。”

    “韩魏之军不可取,当效仿秦齐楚注重其机动性。”卫峥看向若有所思的白起,又微笑着补充说道:“当然,列国军备比拼到了最后,其战力差距不会过于悬殊,到了最后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要看军制、国力与邦交策略。但有一点……”

    若有所思的白起闻言当即便抬头看向卫峥,后者说道:“机动性比防御性更重要,今之天下,列国征伐频繁,以后的列国征伐更是频繁,或一月数战、或同时两线乃至三线作战亦是常事,由此可见,机动性更强的军队更有利于调遣应急部署。”

    “兄长所言甚是。”白起点点说道。

    “魏有武卒,齐有技击,韩有材士,秦有锐士,天下诸雄皆有精锐,然我卫国新军何以匹敌之?”自言自语而反问的卫峥言语一顿,旋即大声道:“玖儿,笔墨伺候——!”

    不消片刻,几个近侍便将笔墨备好,一张硕大干净的锦帛在卫峥眼前,玖儿在磨墨,卫峥便执笔,在白起好奇的注视下,卫峥持笔墨在锦帛之上龙飞凤舞,三两下便出现了几个大字。

    “卫之斗士——!”白起一看轻声念叨,刷的一下看向了卫峥。

    ……

第36章 以强为尊() 
——

    笔墨一干,白起持锦帛,双目炯炯有神的盯着上面的几个字,卫峥亲笔题名,卫国新军兵卒精锐之师,号曰“勇武斗士”。

    卫峥一抬手,侍女玖儿接过笔墨而退下,卫峥朗声自信十足的说道:“我卫国甲士,当斗志昂扬,勇冠天下,武超诸军,为战而生,一往无前,号曰为勇武斗士——!”

    “兄长,这勇武斗士该当如何选拔?”白起忍不住问道,卫之勇武斗士以吸取魏国和秦国的精髓相容,其必然是一支足以媲美乃至更强于秦之锐士,魏之武卒的新军,能够统帅这样一支军队征战天下,白起心中亦是莫名的激动。

    “我欲建立升格制。”卫峥言简意赅的说道。

    “升格制?”白起好奇不已,升格制,从来没有听说,这是全新的制度?

    的确是全新的制度,春秋战国以来,从来没有,确切的来说,升格制是卫峥在后续一整套的军制中的一部分,又特立独行。

    “起弟可知,这天下中原之外有一巫术传说,名曰蛊术呼——?”卫峥并没有解释升格制是什么样的军制,而是问了一个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蛊术——?”

    白起那好奇又疑惑的眼神显然说明他不知道,席地而坐的卫峥便悠悠的解释:“传说在这中原天下之外,巴蜀之地有一种自上古流传下来的养蛊巫术,练就此术需将百余只非同类种之虫放入一器皿中,它们在其中相互厮杀,相互吞噬彼此,直到最后活在器皿中的一只便叫做蛊,存留下来的蛊便是最强的。”

    席地而坐的白起听到这样的描述,侥是一代杀神也有些心惊,然而真正让他惊心的是这番言论出自正在商议训练新军的卫峥,白起隐隐的从中听出了言外之意,难道兄长要以这样的方式训练新军?

    即便是白起也感觉过于残忍。

    “起弟多虑了,我要的是忠勇无双的勇武斗士,而非死士,自然不可如养蛊这般训练新军。”卫峥看白起误会了自己的本意,便笑着解释道。

    白起算是松了一口气,又问道:“那兄长的意思是——?”

    卫峥反问道:“将士为何而生?为战而生!何以为战?为将帅者,谋胜制略之道,为兵士者勇武无畏,前进再前进——!如此三军,方可战必胜、攻必克,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席地而坐的卫峥说到这里,欠身而立便离开了座位,又道:“不世帅才可遇不可求,然骁兵精锐却可制。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卫之勇武斗士?如何培育一个可一挡十乃至十数之勇武斗士?犹若养蛊之术一般,虽不至于必须要分出个你死我活,但也说明是在最残酷的升格淘汰制度中脱颖而出者,方可成为勇武斗士——!”

    “上行下效,为将者以身作则,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惩。秦军何以强盛?秦军何以悍不畏死?那是卫鞅的法,奖励耕战,有功必赏,在秦军将士眼里,敌军的脑袋犹若那耕田中的粟米,是良田,是功名,哪里是敌人?秦军焉能不强——?”

    白起本身就是秦国人,这个时候的秦国已经从商鞅变法图强过去了三十多年,白起之前生活下的秦国早已不再是当初天下卑秦的那个秦国了,而是被山都列国称之为虎狼之国的强秦。

    白起本身参军心切便是因为秦国奖励耕战的商君之法,给了秦国上下任何人都有建功立业的一条路,只要上阵杀敌,即可拜将封侯,置良田得食邑。

    卫峥这番言语,白起是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