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格来说,现在卫峥成为国君而执掌卫国,与秦国互为铁盟,也是抱上了秦国的大腿,虽然秦王没有说要卫向秦称臣纳贡,在外人看来却是与成为秦国的附庸没有太大的区别,春秋战国这几百年,卫国在天下人的眼里便是哪国是第一强国就抱哪国的大腿,现在秦国是第一强国也顺理成章的抱上了秦国的大腿。

    卫峥现在执掌的卫国,也只能暂时靠抱着秦的大腿了,尤其是马上要跟魏国闹崩的时候。

    “唉——!这天下诸国啊,我只能有底气去怼魏国了。”卫峥自言自语的说道,现在人人都揍魏国,也只能跟着大家伙一起怼他,能捞多少好处就捞多少,全凭本事。

    齐国,这是个大国强国,现在惹不起。

    南部的楚国,这次决定要让白起去给魏国添乱,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和楚国混个脸熟,以便日后与楚国的邦交打下一点基础,对于楚国方面,卫峥很重视。

    楚国,地广人多,富硕之地,是商贸大户啊,卫峥已经一些心思欲派遣姜牧使楚,和楚国的邦交策略便是以商业交流为核心,现在的卫峥能说得上是心腹的只有白起和姜牧了,商人出生的姜牧是与楚国打交道的不二人选。

    简而言之,与出国通商,长时间不能和楚国交兵,先做生意。

    卫国地处中原,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亦是一片富庶之地,农业、工商业都很达,以其“居天下中”的优势,在当下春秋战国时代便是少有的天下商业中心,卫国的商人本就善于从事贸易,像现在心腹姜牧,像子贡、吕不韦都是后世名震千古的豪商巨富。

    西面的魏国,自然不用说了,这是目前唯一敢也是唯一能怒怼不怕的垂危老虎,交恶之后基本上不会有多少来往。

    东南面的宋国,卫峥一看到宋国的地界,心中一动,瞬间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伺机,凝视宋国地界许久不语,忽然咧嘴一笑,便转移到其他地界。

    最后是北面的赵国……

    卫峥盯着赵都邯郸之地的时候,眼眸扫过殷墟朝歌等地,盯着殷墟之地不远处的宁新中时,双目陡然一凝而愣住了,紧接着心中微振,脑海中不停的翻阅着后世的记忆。

    殷墟地界周边。卫峥对于宁新中这个地名一动不动,仔细一想,宁新中便是后世的安阳,现的甲骨文便是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也就是现在的宁新中这座城池,卫峥继续顺着想到的记忆与此相互对照交融在一起后继续深入,安阳在后世有七朝在此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铁——!”卫峥下意识的说道,旋即眼睛迸精光,终于在万千思绪中锁定了这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安阳铁矿!”卫峥激动不已,赫然便在殷墟境内,也就是现在的宁新中,后世的安阳,想到这里的卫峥一时间忍不住放肆大笑。

    ……

第020章:名人辈出,百舸争流() 
铁器,现在已经出现了,但却极其稀有,青铜器仍旧是战国时代的主要作战兵器,铁器的优势不言而喻,而今距离朝歌古城境内六十公里外的安阳(宁新中)是卫国境内拥有的铁矿储存地,真正丰盛的铁矿不再此地,但对于现在的用铁需求,宁新中境内存储的铁矿足以取之不尽。  .

    这本是卫国的封地,现在掌控在魏国手里,而后易手赵国。一想到赵国,卫峥瞬即又提了个心眼,目光转而投向地图上写着的赵字。

    卫峥算了算时间便知道北面的赵国沉寂多年,终于就要雄起爆了,一算时间吓了卫峥一跳,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雍已经即位好几年了,战国中期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定北中原。

    赵国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开启了辉煌的开疆拓土时代,率军北伐中山国而灭其国,又出兵北击匈奴、胡人,外族被狠狠地的吊打了一番,又南下震慑魏国,一时间名震中原,战国中期崛起的赵国更是成为了秦一统天下的最大阻力。

    这些要不了多少年就要生了!

    只可惜,一代雄主赵雍却是老来昏聩而落得个悲剧收场,壮年退位,自号为“主父”,到了后面竟然想要把赵国一分为二给两个儿子,随着沙丘宫变最终饿死收场。

    胡服骑射固中原,谁敢不服?

    想到赵武灵王赵雍这个人,卫峥的脑海里便不由自主的浮现了这霸气豪言,盯着赵国境内地图的双目刷的一下回到了殷墟地界,赵国憋屈了这么久马上要被赵雍这个雄主带起来了,到时候安阳(宁新中)被赵国先从魏国手中夺走,以卫国现在的国势,到时候想都别想。

    这一次趁机出兵伐魏,殷墟之地无论如何必须要收了,错过机会便再也难得了,殷墟安阳本就是卫国的封地,出师有名,这样秦国也会支持,加之与楚国交好,魏国又是跟楚国的世仇掐架,卫国弱势一方,又是膈应魏国的,楚国肯定是支持自己。

    有秦楚这两大魏国世仇的支持,外部形式一片大好啊。

    “哈哈——!”卫峥看着地图一手狠狠的拍了一拍,目光盯着殷墟之地一动不动,做什么生意最赚钱?当然卖高科技武器的军火商了,先进的铁器在这个时代就是妥妥的高科技武器,黑科技兵器。

    虽不至于说有了铁制兵器就可以让军队无敌,但也不失为一张王牌,可依托铁器运作的事宜太多了,总之好处多多。

    甚是喜悦的卫峥当即大吼一句:“拿酒来——!”

    侍女玖儿端着一杯酒水过来,卫峥顺手接过便是一饮而尽,美滋滋的继续看着地图上的殷墟之地。

    铁!

    太有用了,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黑科技兵器,这下也终于可以找到与楚国交好的筹码了,借助卫国商人之手与楚人做生意,秘密兜售‘军火’滋养己身,让诸雄去大打出手,又能拉个秦国再拉一个楚国,都是魏国的世仇敌人,到时候他梁惠王(魏惠王)怕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本就可以灭掉的小国在身上割一块肉,却要忍着而不敢灭。

    现在的卫峥对于外部的邦交策略非常明确了——远交近攻。

    不由自主的咧嘴一笑。

    远交近攻!这是秦国名相“范雎”给秦昭王提出的国策,远交近攻的策略同样合适现在的卫国,可以说是在合适不过了,与在西边远隔数千里地的秦国交好,到时候又与楚国交好并通商,利用铁器与楚国达成利益同盟,收回与被魏国夺走的封地之后便与魏国敌对而不进犯形成对峙局面,以此让卫国度过最虚弱的时刻,等到第二次合纵攻秦的时候便是和秦国摊牌失和的开端,更是卫国崛起的转折点。

    到了那时,卫峥很有信心七雄任意一国想要在他手中吞并卫国,那得需要好好掂量能不能承受伐卫的代价,会不会为别人拾得渔翁之利。

    “范雎……”卫峥对这个人提了个心眼,这个人也个牛的不行,张仪之后秦国又一个能臣,足智如妖的范雎帮助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廉颇的赵国成为秦国的最大阻碍,于是便驶出反间计,长平之战应运而生。

    卫峥之所以提了个心眼便是因为白起,范雎和惠施一样有才华乃至才华比惠施更甚一筹,却也是个心胸狭窄之人,这一点丝毫不弱于惠施,便是范雎这个人设计坑死了白起。

    当今天下战国,大争局面达到了空前顶峰,而一个个牛人在战国中期这个时代扎堆的不断冒出来了,有雄略的国君有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赵武灵王、燕昭王、齐威王,其次有能臣如屈原、范雎、乐毅、苏秦、张仪、白起、廉颇、李牧、尉缭子、庄子、惠子、孟子……

    一个个闪耀千古的大名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列在这天下战国的大争之世下如百舸争流般竞先角逐,谱写一段段波澜壮阔的战国史诗。

    卫峥一想到能和这些人在同一时代并列而角逐,既是期待又兴奋莫名。这兴奋许久才得以抑制,收起了思绪把精力放在了当下要应对的困局。

    铁——!

    在战国时代。一支由纯铁器全副武装的军队无疑是相当于装备了一身黑科技装备的精锐之师。铁器在商朝的时候便以出现,但却非常稀少,冶炼技术落后,且铁矿并没有大规模现,到了战国晚期的时候铁器才开始逐渐普及,春秋战国这个时代的铁器也是多用于耕田,因为量少技术等客观条件导致大规模武装军队非常困难。

    相比于铜,铁物质在这个时代更难获取,铜基本是单质,且熔点不过千度,容易获得。

    对于冷兵器而言,青铜器往往在硬度与韧性上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所以这个时代的武器基本是短剑,正是因为硬度的缘故才会以刺为主的剑成为了各**队的主战冷兵器之一,而非切砍的刀器。

    在冷兵器时代,铁器之余青铜器的优势不言而喻,只是碍于时代技术的客观限制直到东汉之后,铁制兵器才取代了青铜器。

    若是自己的军队是一支以纯铁制兵器而全副武装,光是铁剑的长度就不是青铜剑能够比拟的,在武器方面可算是有代差了,转换的战斗力必然提升不止一两个档次。

    只要殷墟之地储蓄的大量铁矿运作起来,便能够成为手中的杀手锏级别的王牌。

    值得一提的,距离邯郸不远处的武安同样是巨大的铁矿储藏地,可惜赵国并没有现家门口就有一个聚宝盆,只是在周边捡些次货来用不说,还稀少不止。

    卫峥便是要用比这个时代纯度更高的铁与地大物博的楚国做买卖,不但能够拉拢魏国的世仇以震慑,同时楚国物产丰富,可以大肆进购囤积粮草物资为将来的战争和扩张积蓄战争潜力。

    “宁新中——!”卫峥收起了所有的思绪,目光直直的盯着锦帛大地图上的殷墟之地。猛然转身便是离开地图。

    初步执掌卫国,接下来便是伐魏国,取殷墟、朝歌、虚、刚、黎等城池,把卫国的疆土收回近半,然后迁都朝歌,进一步徐徐图谋!

    “捭阖者天地之道,天下为海我为风,因时而用势,故可弄潮也——!”卫峥惬意的小哼,他这个弄潮儿即将在天下战国激起属于自己的第一波凶猛浪潮。

    ……

第021章:陷之死地,倾国动员() 
——

    翌日清晨卫国朝会之上,卫峥刚刚进入朝堂,还没有坐下声音便蔓延在整个大殿之上,响彻在每一个朝臣的耳旁。  .

    诸臣惟闻其声:“本侯,心意已决,即日起,倾国之力举兵,伐魏梁!收复朝歌、虚、刚等失地!散朝——!”

    抛下这么一句话便离开了廷前大殿,就连坐都没有坐下,满朝文武除却三卿,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呆若木鸡的看着年轻的君侯刚来便离去。

    前天谏言的那位朝臣气急败坏的在大殿上,拂袖而颤声的大喊道:“谋国伐交,存亡之道,君侯怎能如此儿戏,说打便打,倾国之力伐魏,岂非误国?卫国危矣——!”

    “唉——!”他本想要找执掌卫国朝政的三卿权臣劝说,却是被身边的同僚扯了扯衣袖,听其一番耳语便仰天叹息,拂袖了去。

    大殿之上的一众群臣见孙宁石三卿镇静自若,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便知道伐魏之事已成定局,果不其然,为的左徒大人孙谷的声音忽然响彻大殿:“肃静——!”

    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