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左司徒——!”那家臣强咽一口涂抹,口齿不清的说道:“宫廷突…突…大火……火势蔓延宫廷府邸,无……无法制止,君……君侯……君侯他……”

    “……怕是殁(mo)了——!”说出这句话的家臣整个人如同瘫软了一般。

    “君侯殁了……”孙谷双眼无神而呆呆的呢喃自语,脚步颤颤巍巍的不断后退,整个人差点晕了过去,若不是家臣眼疾手快忽然爆出潜能本能拔地而起将其扶住,孙谷怕是要仰头摔倒在地。

    家臣刚刚将其搀扶起来,孙谷便竭力的大声道:“卫国危矣——!卫国危矣——!”

    孙谷并不是毫无见地的人,他很清楚一旦消息传至天下,怕是西面的魏国得知卫峥葬身火海,定会在卫国大乱之时以最快的度挥军东进。现在的卫国与梁国(魏国)刚刚结仇,老魏王断然不可能放过如此天赐良机。

    卫国亡,卫国的贵族也要亡,他孙谷不亡命也要亡了富贵,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他岂能不懂?他这不是悲卫峥,而是悲此祸及己身的大难啊。

    这还只是其一,大火为何会烧了宫廷?难道有人弑君?

    卫峥死,谁获利最大?

    细思恐极啊!

    孙谷内心惊起一阵恶寒,全身难以自制的颤抖。

    ……

    斗士营。

    月夜之下的白起并未入睡,而是站在一高地石台之上遥望朝歌都城所在的方向,此刻月夜之下,大火照亮了都城,新军帐外的白起能够看到都城方向在夜色中传过来的火光景象。

    白起并未停留太久,重回营地旋即命令斥候火赶往都城询问生了什么事情。

    实际上,他自然知道生了什么,但派遣斥候前去是为了后续的动作以及此时此刻应有的表现,这一切都与卫峥早已提前商量好了的谋划。

    一把大火烧了两天两夜才熄灭,什么都没有了,无一人生还。

    而卫峥也不知所踪,见证这一幕的所有人的内心尽皆一沉,都知道卫国生了天大的祸事了。

    以孙谷为的诸卿大臣纷纷站在了废墟之下,踉踉跄跄的濮阳君哪还有前段时间那般意气风的时候。

    “报——!”

    “启禀濮阳君,斗士营将白将军来报!”来报的探子一说,孙谷心下一惊,连忙说道:“白起?新军大营出事了?”

    此时此刻,孙谷明显有些慌了,这是内乱的迹象吗?新军帅将白起与君侯的关系孙谷可是很清楚,卫峥在这场大火中丧生,尸骨未存,若是白起失去了理智,带着那近万大军杀过来,再有西部虎视眈眈的梁国,内外交困,卫国就真的要亡了!

    “回濮阳君,白将军称卫国宫廷大火,国之存亡时刻,敌国魏梁必然会趁此卫国虚弱之际雷霆出击,白将军现已统帅新军拔营出动直奔平阳、于宿胥口驻防,以便防守魏国在我内忧之时滋扰我国境!”

    此话一出,大大出乎了孙谷的意料,就在这时,那白起新军的斥候又说道:“白将军还说——!”

    “快说!”孙谷连忙说道,心下对白起这个人有了一个大致的断定,便是认为此人亦有追逐功名的心,这是在表忠心吗?

    如此大善耳——!

    “白将军说,敌军势大,我新军兵寡恐难御敌,请求司马将军抽调半成兵力火驰援宿胥口,余下军队护佑朝歌以震慑宵小。白将军还说,请濮阳君务必彻查纵火案,替君侯雪恨!”

    “好好好!!!”孙谷一听连连大喜,本以为是乱兵,没想到局势会是这样,看来这白起是个可造之材,待此事度过一定要将其招揽过来,有功名心,很好,老夫便可以给你功名。

    “宁将军,快快抽调兵力驰援白将军!”孙谷当下便下令道,现在卫国无君,濮阳君孙谷,摄政左司徒孙谷的威望无人能及。

    “宁将军,切记稳住白起,稳住边境,白起此人深得君侯称道,是个将才,我等立刻合力稳定内局,国不可一日无君——!”说到这里,孙谷立刻又补充道:“公族宗子呢?”

    孙谷也知道,这个时候要是让宁元率军他肯定不答应。宁元也非常乐意,若是孙谷命令他亲自出兵御敌的理由派遣出去,这卫国朝野局势正直变幻莫测的关键时刻,很有可能就没有了宁氏的立足之地了,拥立新君势在必行,此等境况怎可能离去。

    如此危局,卫国的这帮卿族便开始各自打着小九九,也难怪卫峥恨不得立刻铲除之。

    然而,这些一听君侯身死便开始争权夺利的卿族却不知道已经跳进了卫峥的大坑之中,想不到在这个时候竟然还真的会分出一半的军力给白起掌控,这一点实在出乎了卫峥的意料,还是高看了这帮争权而熏心的卿族了。

    如此危局,竟然还不知道牢牢掌握军权才是一切的根基,可见已经迷失在了权力和利益争夺的深渊之中无法自拔。

    任何拥立新君的人和世卿贵族,在卫峥携大军和大义回归之际,便是他们身死族灭之时。

    尤其是以孙谷为的孙氏等卿族世卿世禄的旧贵族、旧势力。

    ……

    ……

第047章:齐鲁大地,破局之地() 
——

    卫峥这一招瞒天过海的金蝉脱壳之计,致使卫国上下都认为他们的国君在那场连续烧了两天两夜才被扑灭的大火中死了。 .

    朝歌都城内的大火扑灭之际,宫廷原址皆是一片焦土黑炭废墟,无一人生还。

    卫峥也在大火里“失踪”了,换句话说,卫国的国君已经葬身火海,连尸体都被烧成了灰烬。

    弑君——!

    这个词汇很快便从卫国的朝臣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冒出来,顷刻间无人不战战兢兢,背生冷汗,就连孙谷也无法泰然自若,没有人敢在此事情上过多联想,实在过于骇人,就连三卿也无不胆寒。

    弑君之罪!

    这不但是名声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一个不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一时间,朝野危危,山雨欲来,整个卫国上下顷刻间暗流涌动,内部的外部的接踵而至。

    而真正的“始作俑者”,那个把自己“烧死”的卫峥此刻已经进入了齐国的境内。

    古代的信息不达,天下人或许知道卫峥的大名,卫国新君一言可安邦、一言可复国、存国的鬼谷派高徒。但真正见过卫峥的真面目者却也寥寥无几,即便光天化日之下行走在齐国地界也无人认得出来,更不用说卫峥还可以掩饰了一番。

    这次使用的金蝉脱壳之计以瞒天过海,于他而言也未尝不是一招巨大的险棋,一子落错则是满盘皆输,这一次才是真正的赌国之举动。非常人者不敢行此事,可以见得卫峥的魄力之大,天下人难寻其右。

    有魄力,同时也有极大的把握,因为当今天下或许没有一个人比他对天下大势尽了于胸的了。

    正因为有着无与伦比的先知先觉优势才敢走这一步险棋,换做一般人或许即便知道了未来会生什么也难敢下做出这样的决断,但卫峥却非常人。

    两世为人,师承鬼谷,尽得绝学。

    先知先觉的优势,在卫峥手里便等于掌握了天下时势。

    出山期间,鬼谷子便问过卫峥何为天下时势:「所谓天下时势,乃天下大势运动之趋向。天下之势,即推动天下大势之万道。天下若为海,则风为时,因风而动之潮流为势也,握时势故可弄潮也。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审时而度势,因时而用势,故可存世也。」

    整个天下大势,在卫峥眼里便是一盘棋局,身为局中人,是为破局者,更为掌棋人,每走一步尽皆了然于胸间,一切都是算计的,是以谋定而后动。

    ……

    而就在卫峥进入齐国地界后便直奔齐国都城临淄期间,卫国生的这次大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整个天下扩散,年少而名动天下的卫国新君葬身火海、尸骨无存的消息跟长了翅膀一样,扩散到了列国。

    各国的反应皆不一致,秦王得知这个消息,仰天久久无言,直至一声长叹;年寿无多的齐威王得知卫峥之死,心中似乎微微的松了一口气,至此彻底无需担忧家门口会出现一个小霸而成为齐国的边患;南方的楚国楚怀王得知这个消息不由得一声轻叹,襄陵一役能够轻松战胜魏军,好说歹说卫峥也等于变现帮了楚国一个大忙,楚王也颇有感激之意。

    天下人无不感慨,一代人杰如耀眼的流星般一划而过,就此落下帷幕,诸多感慨无以言表。

    卫峥的“死”,整个天下恐怕没有人比老魏王更高兴的了,如卫峥所料一般,魏国得知消息之后,老魏王开怀大笑,伐卫之心再次油然而生,趁着卫国内部现在处于大乱之际将其打回原形,灭其国而一雪前耻。

    然而,整个天下有两人因为得知这个消息而悲痛不已,一个现在处于齐国,另一个现在处于魏国。

    在魏国境内的那个人赫然便是秦相张仪,除此别无他人。

    三人中最小的便是卫峥,其次便是苏秦,卫峥不到二十岁,至今未步入仕途的苏秦也不过是二十多岁。

    而最大的便是张仪,已是不惑之年,是鬼谷门派这一代同门中出山最早的一个,也是最先成名于天下的那个,其次才是卫峥,而苏秦虽然已经出山却还没到他们迹的时候。

    整个天下,唯有他们两个因为得知卫峥的“死”而伤心欲绝。

    身在魏国的张仪得知这一消息,一时间闭门谢客,此时此刻的张仪之所以在魏国正是与秦王唱了一出苦肉计,被秦王“逐出”了秦国而来到魏国。

    正如应了那句话: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

    齐都临淄。

    卫峥这个真正的始作俑者已经来到了齐国国都,虽已离开目前正处于一团乱麻的老巢卫国,但与朝歌城的联系仍旧没有断掉,卫峥前些时日,近一个月抱病不起并不是一无是处,这段时间的准备便是积极布置耳目,以保证即便人不在卫国仍旧对卫国的局势保持明朗信息。

    庙堂之上有姜牧这个百司长,不过如今卫峥已“死”,被一手提拔的姜牧肯定会在卫国遭到排挤,失势是一定的,如此一来毫无根基且商人出生的姜牧唯一的依靠便是卫峥了,被排挤几乎是没有多大意外。

    目前整个卫国上下知晓卫峥仍旧健在的只有白起和姜牧两人,白起在外负责掌军,姜牧在内暗中监视卫国朝野的局势变化以及内应,始终与身在齐国的卫峥建立联系,以便让他了解老巢里的局势变化,商人出生的姜牧还是能够胜任这项任务的。

    卫峥收到姜牧传来的最新消息,目前的卫国内部最大的事情便是以孙谷为的世卿贵族在着手准备扶持一个傀儡并拥立为卫国新君。

    除此之外,魏梁国得知卫国内部大乱之际亦是蠢蠢欲动。

    此时此刻的卫峥已然来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来到齐鲁大地是有意为之的,破局便从齐国开始,卫峥记得历史上的五国相王是公孙衍于今年(前323年)起的,也就是说因为自己的缘故,现在的六国相王也是公孙衍起的。

    卫峥知道公孙衍联合诸国互称王的目的便是为了合纵诸弱以抗西秦、南楚以及东齐这三大强国,弱国合纵,秦齐楚三国绝对不愿意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