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峥轻笑一声,远眺湖面长叹道:“时不待我,因时而变。”收回视线转而落在白起身上,又道:“此次宋国这个变数已经让我不能蛰伏下去了,两线作战而两线大胜,我卫国不足五百里地却能东征西讨而战无不胜,齐必忧我。”

    如此一说白起倒也了然,显而易见,如今卫国西进掠魏疆土,已取桂陵城,仓促迎敌宋国犯境之兵,以不到三万众大败宋国十万大军。

    宋王偃虽然是个庸主,但宋国大败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等于是在告诉齐国,西进中原咽喉之地已经出现了一个小霸,你管不管?

    卫峥继续道:“而今我乘胜追击,举兵近十万东征宋国,若是此次于富饶之宋地拓土开疆数百里,于齐国而言待我卫国假以时日定会成为齐国西进中原的最大阻碍,乃至成为齐国霸业的强大威胁。”

    “此番我大军攻宋实乃为下一步请齐国出面调停而走的第一步棋。”卫峥一语道破玄机,又笑道:“如今齐国内政不稳,不宜对外用兵此为其一;其二嘛……”

    说到这里,卫峥忍不住一笑,道:“起弟可能有所不知,这宋王戴偃就是条疯狗,除非你把他打怕了下一次才不敢来咬你。而疯狗更不能以常理度之,疯狗更是逮着谁就会咬谁,此番我制服这条疯狗,下一步便是引导他去咬齐国。公孙衍小施以微计就能让他扑上来咬我,为何我不能再施一计让他去咬一口齐国?嗯——?”

    卫峥看着若有所思的白起与自己一同随行,又笑道:“疯狗不但不知天高地厚,还很记仇!”

    “如何祸水东引?”白起直接问要点。

    “齐国……有雄霸天下之资,亦有傲视天下之心,齐威王虽不失为一代雄主,然齐国终归小家子气了,齐赵西北之争;齐燕北境之争;齐楚淮北之争……”卫峥说着慨然一叹,补充道:“齐国……终归不如秦国,虽并强却差了火候,本可为强盗却偏要为贼而行偷鸡摸狗之事,无秦国放眼天下的气概却为窃取邻邦寸土之地而高兴万分,如此强国不足道也。”

    说到这里,卫峥旋即语气一转,笑眯眯的对白起轻声说道:“如若我此次把宋国西境疆土悉数打下来,我占一点点,在奉还给宋国一些,再把其中最富饶之陶邑献给齐国,如何……”

    白起闻此一言旋即转目看向了卫峥,后者此刻一副笑眯眯神色阴谋的味道简直扑面而来。

    卫峥说道这里了,白起心中越来越明朗,顿时顺着卫峥的话推演下去,道:“而今我卫国展现如此强大,齐国必然忌惮我,如若我再把富饶宋地之陶邑吞并,齐国更加忌惮我进一步做大。而倘若我将陶邑奉上献于齐国,强己身而弱彼卫,齐国面对如此大礼必然动心。”

    白起若有所思的继续说道:“齐国一旦不客气的收下陶邑这块大肥肉,必为宋记恨,本是出来调停的齐国应当成宋国的恩人,却反而成为宋忌恨之敌。”

    “不错——!”卫峥对点点头,非常赞同白起的分析,笑而又道:“齐国自持中原第一强国,自然有恃无恐,却不知是在从疯狗身上夺食,何谓疯狗?不知天高地厚也,戴偃那匹夫才不会管你齐国是不是中原第一强国,夺了他的美食岂能不疯?疯了岂不咬人?齐国想不到宋会扑上来咬一口,定然会被咬的头破血流。”

    卫峥忽然阴邪的呵呵一笑,又道:“起弟可能有所不知,戴偃逐兄而自立方才成了宋国之主,而今其兄戴剔成流亡于齐国,只要我暗中来一个离间计,让戴偃知道齐国“威逼”我献出陶邑实际上是其兄戴剔成与齐国暗中进行的一场交易,齐得陶邑而助戴剔成复位,戴偃若得知定会彻底化为疯狗。”

    “故,偃恨齐、不惧齐、必伐齐;齐无备,必失陶邑——!”卫峥斩钉截铁的说道。

    射天杀神的戴偃,疯狗不被痛打一顿是不会知道怕的,谁打痛了他就怕谁,卫峥今日痛揍他一顿来日就会怕他,齐王没先痛打他一顿就上来夺食,更有个他最敏感的兄长还在齐国,宋王偃不扑上去咬齐国一口那就不是射天杀神的戴偃了。

    历史上宋伐齐国就是因为其兄流亡在齐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今卫峥还要再进一步添油加醋,火上浇油,宋国这股祸水必然东移齐国。

    不得不说,陶邑还真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谁都想要,卫峥也想要,但深知要了绝对会被烫的遍体鳞伤,就说自己马上攻打宋国,欲拿下宋陶邑等地,齐国立马就会坐立不安,这就是烫手的陶邑。

    陶邑不“消毒”,绝不能揽入怀中。

    “明日我便启程还都,东境战事和这近十万大军就交给你了。”卫峥收起了全部思绪,对白起说道:“破城夺地之后务必谨记,不扰民、不烧杀、不掳掠。此番我军出征虽大为耗费国力,但待得齐国出面调停给宋国施压,这些损失都能向宋国讨要乃至向齐国讨要些不长的嘛,我都献陶邑给齐王了,齐王岂能不回敬一些?”

    卫峥意味深长的再补充一句:“我卫国兵锋虽驾临东境而剑指宋地,行的虽是强兵夺国之事,但也要给宋国的百姓留下仁义之师的印象,而非嗜战好杀的虎狼之室,约法三章切莫忘记。”

    此次虽然伐宋,但师出有名,显然,卫峥这是要为将来东扩将宋国这片富饶之地纳入卫国版图之前,在宋国百姓面前留个好口碑,现在不要不代表将来不要,陶邑现在很烫手不代表将来还烫手。

    让宋康王戴偃那条疯狗去搜刮民脂民膏赔偿此次卫国的损耗,恶名让宋王戴偃背、仇恨让齐国拦下,真真正正的好处和长远利益让自己拿下,这才是老城谋国之道、放长线钓大鱼的真理。

    虽然腹黑阴险了些,但战国天下,做老实人的都不能出头,做诚信邦国的诸侯都灭了,只要能强大自己,卫峥不会介意任何阴谋诡计。

    “白起明白——!”

    “此战过后,白起初露锋芒,卫国大将白起之名必将为天下侧目,威震八荒指日可待——!”卫峥笑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攻宋。务必要快而凌厉,以摧枯拉朽之势荡平宋西境,我军兵锋直达丹水而陈境甾城以待之,隔岸而虎视宋都睢阳即可止兵!”

    “白起定不负兄长之托——!”

    ……

第024章:赢驷呆然() 
——

    宋国这个变数的出现不得不让卫峥改变战略意图,而今举兵十万反扑杀过去,对于卫国而言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战事绝对是要消耗巨大的国力,若不是变法数年卫峥还真做不到出动十万兵马来征伐他国。

    这一次是宋国挑起的战事,战后事宜自然要宋国承担一切消耗。

    卫国近乎倾巢出动征伐宋国之际,国内几乎一片空虚,好在目前的局势卫国是有惊无险,齐国因新王即位内政不稳而不宜出兵,即便出兵但有苏秦在,以及刚刚达成的联盟,齐国不会有多大的动作,若有动作,最坏的局面就是白起率大军回援。

    卫峥更给统军的白起嘱托务必速战速决,以免生变。

    北境的赵国大军已经兵出函谷,如今赵国国力不可能做到两线作战,而且吃力不讨好。

    魏国就更不用了,自保尚且不能更无力趁机伐卫,楚国与卫国没有接壤,也只能干瞪眼的看着。

    退而求其次的说,面对最坏的打算,卫峥让十万大军驰援回来即可。

    ……

    就在卫峥大胜历山之战,白起大胜桂陵之战并率领五万部众悉数调遣河东与卫峥汇合时。

    卫国同时打赢“历山之战”和“桂陵之战”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疯狂的向四周扩散,一时间天下大震,群雄莫不对那个几乎被他们忽视了的卫国给狠狠的震惊了一把。

    天下列国莫不侧目以待。

    卫国破桂陵、败宋军,卫峥可谓是狠狠的在天下列国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而与此同时公孙衍亲率的三晋联军已然陈境在函谷关外,只待燕军和楚军两路大军抵达便进攻函谷。

    犀首还没有等到楚国和燕国大军的消息,桂陵城被破和宋国十万大军被卫峥不到三万兵马杀了个兵败如山倒的消息先传了过来。

    原以为宋国十万大军会对卫峥造成国危之患,万万没有想到宋国兵马数倍于卫国,却是落得个大败,得知消息的公孙衍除了叹息也只能叹息了,当然,还暗中大骂了一番宋王。

    原以为可以指望宋戴偃能争点气,却不料如此废物。

    让犀首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是,此时此刻卫国因为宋国这个变数而改变了西扩的策略,白起率领主力已经调往河东与卫峥的兵马汇合,这明摆着就是要大举攻宋了。

    戴偃这个废物还算发挥了一些价值,至少捅了卫国这个马蜂窝,在关键时刻暂保魏国西境在他合纵攻秦之时不会犯境而来,如此一来便能与秦放手一战。

    然而犀首没有了近忧,远虑却是盛若空前,卫国的强大始终让他寝食难安。

    此次“历山之战”和“桂陵之战”的大获全胜,卫国俨然要以此次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告诉天下,第八雄主已然崛起。

    卫国的獠牙无需掩饰也掩饰不住了。

    犀首已然料定,此次合纵伐秦如若大败,不仅仅是自己再也无法立于魏国庙堂之上,魏国从此便成为他人口中的鱼肉,西有强秦,东有一个一飞冲天的小霸,魏国何以存国?

    ……

    秦咸阳宫。

    秦王赢驷及其秦相张仪这君臣二人皆一语不发,席地而坐的秦王双手伏案低首目视着两封信报。

    一封是函关谷急报,犀首公孙衍统帅的三晋联军率先兵临函谷关外,压境而来的逼人气势即便是秦军也只能闭关不出,暂避其锋芒。

    另一封信报赫然便是来自中原卫国的快马消息,卫国破桂陵城和大败十万宋军的消息已然传到了秦王这里,如果说这条消息是让他震惊卫国突然趁势崛起于乱局之中的话,那么卫撕毁秦国之盟更与齐国盟姻的消息则是让赢驷心中愤怒。

    可愤怒之后秦王也知道,卫国这么做并没有错,反而很正确。

    眼看着秦国将倾之厦,马上跑路更借此机会搭上齐国这个大靠山,为此愤怒的秦王也在心中对卫侯刮目相看。

    “相国……”思绪的秦王盯着几封信笺一动不动的说道。

    “王上……!”旁侧的张仪旋即举目望来。

    秦王低首目视着几封信笺平静的说道:“寡人问你,寡人自即位以来,东出函谷、龙门称王、欲霸中原而横强天下……是否为秦惹来大祸?”

    “王上……”张仪刚一开口,秦王立即抬手打住,目光依旧盯着信笺而道:“赳赳老秦,我老秦人从不知怕为何物,然旬日以来,寡人好像怕了,怕我大秦不能撑过此劫难,怕祖宗的基业于寡人之手悉数丢尽,怕无颜面对历代先祖……”

    张仪看秦王如此颓靡之色,悔恨之言深怕他胸腹的凌云之志今此一蹶不振,连忙说道:“王上不要再想下去了,秦国无忧——!”

    “无忧——?”秦王终于把视线从几封信笺上移开,凝重的眼神落在了张仪身上:“五国之兵,车乘上万,带甲百万,目下已有三国之兵陈境函谷,犀首所领五国之兵一旦攻破函谷关,崤山河水之天险翻转之间即可成为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