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忌顿了顿便说道:“天下大势,无国可置身事外,魏国合纵诸弱抱团以御强,六国相王是为齐国之患亦为秦楚之患,秦乃天下西境虎狼之国也,秦王东出函谷称霸中原之心昭然若知,与虎谋皮是为下策。故臣以为当与楚国结盟交好,如此便可盟楚破魏之合纵,亦可防秦盟楚以弱齐,谓之一举两得也!”

    “大善——!”齐王一听顿时大喜。

    “臣还有话要说。”邹忌说道。

    “相国但说无妨!”齐王准允道,邹忌这是说到点子上了。

    “禀大王,盟楚是为其一,实乃为防秦楚互盟而弱齐为首,破魏之合纵次之。齐欲破其合纵,臣以为或可假借中山国、卫国两国国小势微,乘不过千,无王之实,天下不服,不可称王,当派使臣前往魏、赵两国,笼络其联合齐国共伐之,以分之,合纵可破也!”

    “相国所言甚是,我齐国乃万乘之国,泱泱大国,中山国、卫国之流乘不过千,何以称王与寡人平起平坐?”齐王如此说道,邹忌心下料定不出意外,齐王必采纳他的意见。

    果然,齐王当即说道:“是以,一为盟楚拒虎狼之秦,二为结赵、魏以伐中山国、卫国分而纳之耳!”

    ……

    刚刚进入齐国都城的卫峥还不知道齐王果然和历史上一样,使用了中山国国小没资格称王为借口想要破坏诸国相王(wàng)而破诸国联盟,只不过卫峥的出现让历史发生了一些小变化,除了中山国,卫国也成为被齐王纳入这次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行列中去了。

    齐国庙堂密议,卫峥自然不知道,不过来到齐鲁大地的本身便意味着它已经将齐王应对这次诸国互相王的策略予以默认。

    此时此刻,卫峥在齐国都城临淄境内。

    这一次实施金蝉脱壳之计假死,让天下人以为他卫峥死于火海。

    随同卫峥来到齐国的便有随行伺候的侍女玖儿,此外还有担当随行护卫的孟贲,此人勇武过人,是卫国人又忠心耿耿,没有帅才之能,但孟贲是典型的贴身保镖,做国君的随身护卫才是孟贲这种人最好的职业。

    现在的卫峥一副轻飘淡雅,行走在临淄城内惬意悠然,并没有因为此时身处危局之中而六神无主。

    实际上也在想着如何引起齐王的注意,好接近齐王而探出齐国的意图。

    现在还不是回国的时候,卫峥假死,卫国内乱,以孙谷为首的卫国卿族正在拥立新君的问题上进行的如火如荼,如果仅仅是为了铲除内部的蛀虫,待得孙谷拥立新君即可归国问罪拿下,藉此除掉内部的绝大多数毒瘤,初步完成集权行动。

    但卫峥并没有立刻回去,内部可以完成集权,但外患却不能解决,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卫峥当然不能放过一并解决内忧外患的大好良机,藉此换来一段休养生息的黄金时间。

    来到齐国,却是毫无人脉,想要得知齐国的意谋并不容易,就为这事,卫峥还伤了不少脑筋,直至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去处或可得知一些消息,若是大出风头定能引起齐王注意。

    那便是士子聚集之地,战国时代的士子地位尤为超然,也是这个时代的精英阶层,各国的国君对待士子都是礼遇有加。

    没办法,战国时代是个群星闪耀的时代,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士子作为贵族最低的一个阶层,没有封地,所以没有顾忌,哪国能够施展抱负和才华就去哪国,怠慢了这群“爷”,没人给你“打工”那“公司”也开不下去了啊。

    这一日,卫峥只带着贴身侍卫孟贲离开了馆驿,直奔在天下士子中已是如雷贯耳的齐国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算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官办的学府了,由齐威王为了应对战国初期魏国的西河之学,齐威王力主兴办稷下学宫的目的便是想要广纳天下贤才入齐国,和魏国争夺“天下文化中心”。

    如今魏国大不如前,而齐国在中原气势如虹,如日中天,齐威王力主兴办稷下学宫,直到今天的魏国一蹶不振,致使诸子百家,争鸣于齐。

    “稷下学宫,不愧是国办的!”

    慕名而来亦是抱着目的而来的卫峥到目的地,正直艳阳高照之际,据打听,稷下学宫今天要举行第九十九场争鸣论战活动。

    诸子百家,争鸣于齐,至稷下学宫。

    卫峥来到齐鲁大地,至齐都城临淄,即便不是抱有目的也要来稷下学宫走一遭,一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况,作为这个时代学术辩论的圣地,时下的诸子百家竞先争鸣于此,几乎容纳了先秦诸子中的诸如道家、儒家、法家、名家、兵家、墨家等各家各派。

    稷下学宫能够如此吸引天下诸子百家,齐王功不可没,光是这一点卫峥就对当今齐威王的胸怀刮目相看,来到稷下学宫的诸子无不被齐王予以十分优厚的礼遇,许多士子便因此而在齐国走上了佐士的道路。

    稷下学宫宛若一个官办的国政顾问机构,天下士子于学宫之内不任职亦可论国事。

    如此,想不火都困难啊。

    “这位先生,敢问承何家何派?”

    士子装扮的卫峥风度翩翩,准备进入稷下学宫领略一番诸子百家争鸣于齐的盛况,入门之际便见一位学宫内员问话。

    相当于是招待者了!

    今天的卫峥的确是以士子身份而来,也是一身士子打扮,初来乍到,也不知晓有什么规矩,便礼道:“在下法家人士,先生有和指教?”

    “原来是法家的名士?久仰久仰,先生是法家名士便入法家序座。”那人笑着回礼,客套的说着。

    “多谢!”再礼,卫峥便进入学宫,直奔学宫争鸣堂而去。

    一入学宫,卫峥好奇的四处观摩,此时此刻的稷下学宫一片热闹,放眼望去数百人汇聚一堂,眼前这些人可以说是当今天下的绝大多数精英阶层汇聚一堂,诸子百家尽皆至此,可谓非凡之至,盛况景象令人侧目。

    一路上,卫峥看到了无数的小牌匾,写着墨家、道家、儒家、兵家、阴阳家等等,诸子百家各派代表都有序的分开,分工倒也科学之至,不消片刻便看到了法家的字眼。

    卫峥一愣,又环顾了一周偌大的争鸣堂大殿,再把目光落在法家,发现此时此刻只有一人坐在法家代表之处,而其他学派人数都不少。

    法家人寡势弱啊!

    心中感慨一番,卫峥当下走到了法家的代表处席地而坐,那人见卫峥也非常好奇,便有礼的问道:“敢问先生亦是法家人士?”

    “这里不是法家代表座次?”卫峥环顾一周,故作反问道。

    “自然是了!”对方抱拳笑而一答。

    “在下便是法家士子了!”

    ……

第49章 争鸣论战() 
——(Ps:事间无完美,惟尽善尽美。各位看官品读时,若发现有错字还望提醒指教,在此感谢ID“玉浩大大”的错字提醒。另外,求推荐票、收藏~~~这个得反复强调~~~~~~)——

    天下诸子,法家凋零啊——!

    坐在法家代表处的卫峥眼看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天下士子入驻学宫争鸣堂大殿坐等静候,直到现在法家代表处也就只有他和那位素不相识的法家人士了。

    儒墨两家,号为天下显学,此时放眼望去儒家和墨家的人士为最盛,是诸子百家中士子最多的两个学派。

    法家学派虽不是显学,从法家的祖师爷管仲开始,但凡法家人士却无不是治世大才,即便放眼古今,有所作为的人都是法家人士。

    “在下剧辛,赵国人士,敢问足下大名?”卫峥好奇的四处观望时,坐在身旁的这位法家人士便问道,如今能够遇到一个同道中人,剧辛便有渴望交流学术的心声,法家一派势小啊。

    看看!这么久就两个人。

    卫峥正欲礼节性的回答剧辛,但听到他自报家门,后知后觉下旋即一愣。

    剧辛?他就是剧辛?

    卫峥当即回想起了法家一派,战国时代,自商鞅之后,韩非之前这段时间有名的一个法家学士,也是唯一一个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赫然便是剧辛,也是赵国人。卫峥能够知道剧辛这个人物还得得益于燕昭王,历史上有名的燕国招贤台,千金买骨的成语便由此而来。

    剧辛这个法家名士便是被燕昭王的招贤台吸引到了燕国,同时还有鼎鼎大名的乐毅、还有自己那未曾显迹的师兄苏秦都去了燕国,一时间燕国人才济济,使得弱燕一度强盛一时。

    燕昭王倒也是会笼络人心!

    前世的卫峥还读过剧辛的大作《剧子》呢!

    收回了思绪,再次看向剧辛,真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到剧辛,这要是让他在十年后跑到燕国去,岂不是我的损失,得想办法把他招揽下来才是,卫峥便笑道:“在下卫黎,卫国人士!”

    “原来是卫国人士!”剧辛亦是笑着拱手道:“天下云,卫地多君子,果然名不虚传!”

    “燕赵之地多慷慨悲壮之士,亦是天下有名。”卫峥谦虚的回敬,笑道。

    末了,法家代表处唯二坐着的两个法家人士便开始相互谈论起来,在争鸣辩论开始前,两人无法不谈,两人先谈李悝变法于魏、又谈申不害变法于韩、再谈商鞅变法于秦,最后谈吴起变法于楚,一时间剧辛有种深感犹遇知己一般,相见恨晚。

    剧辛因遇到同道中人而喜不自胜,卫峥同样也很高兴,卫国变法势在必行,但却没有推行变法的大臣,没有护法者,卫峥自然是深得法家精髓,然而作为一国之君终不能将法贯彻到每一处,好比大脑与四肢,卫峥便是大脑,一个力主法治的大臣便是四肢,手脑并用才能深切要害而贯彻始终。

    这剧辛简直是不二人选,也是当今天下自卫鞅之后韩非之前唯一一个法家的重要人物,难得的王佐之才,如今遇见了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跑到燕国去做一个武将,最终战死沙场。

    这趟齐国之行,果然是正确的,来稷下学宫也是正确的,名士皆聚集于此,有没有大才华,卫峥一看便知,心下有了决断便大定。

    “孟夫子到——!”

    终于,一句大声宣告顿时让全场的讨论声安静了不少,末了,诸子百家已经聚首入尾声,稷下学宫第九十九场诸子争鸣的论战大会就要开始了。

    “见过孟夫子——!”

    只见全场诸子,百家名士纷纷起身拜礼到,起身的卫峥心中一阵惊讶,看着徒步入学宫上座的孟轲,与师兄张仪的年龄还要大七八岁。

    这便是孟轲孟夫子,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大师,号称当代天下一大圣贤。

    不过却被后世调侃成战国时代“第一喷子”。

    想到这里,心下一阵恍然,现在是前323年,孟子周游列国游说,齐国也去过,没想到和荀子一样也被齐国请来做了个稷下学宫的学宫之长。

    “诸君请入座——!”孟轲孟夫子入座之后便说道,声音沉雄浑厚,中气十足。

    诸子百家先后入座,卫峥等各派人士纷纷再次席地而坐,尽皆举目望向座上的学宫之长孟轲孟夫子。这时,学宫令便起身面向诸子先行礼而说道:“稷下学宫,第九十九场争鸣论战大会,本学宫令开宗明义。”

    说罢,学宫令环视诸子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