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3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卫峥大致确定秦国是后者,秦一旦攻略巴蜀之地便暂时无暇顾及山东,而齐国也趁秦国精力有限无法左右山东变局而趁机北略燕地,楚国也因秦略巴蜀而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楚国西境。

    还有个宋国也不甘寂寞。

    “魏、宋、齐、楚、越……”凝望前方的卫峥忽然一愣,“越国……???”

    卫峥拧着的眉梢渐渐松懈,忽然笑了,在想到目下的时局,笑意更甚了,“秦有号称‘天府之国’的巴蜀之地,卫国……必须也要有国力不竭的战略大后方作为后盾。”

    这一刻卫峥已然想通了下一步该如何对外扩张。

    中原肯定不能再扩张了,没地方可以拓展,不管掠夺哪一个诸侯国的疆土都会惹来甩不掉的麻烦,目下直接与其他战国(指七雄)硬碰硬绝不是明智之举。

    卫峥的下一个目标……正是千里之外的越国——!

    汉中蜀地,天府之国;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湖熟、天下足!

    西有天府之国,东有人间天堂!

    秦若得了巴蜀,一番治理得到一片天府之国;而卫国若同时间得到苏杭之地,一番治理定然也能出现人间天堂。

    卫峥把目光瞄准了长江中下游之地越国,越国自从灭了吴国之后内乱不断,早已失去了向中原争霸的野心。

    时过境迁,卫峥大致估摸着而今的越国应该恢复了不少国力,准备也要在中原有所作为,恰巧越国因此上了魏国的贼船。

    上了魏国贼船,这是越国的地缘所造就的必然结果。

    越国是中原天的东南大国,所处地缘的事实便是直接能够威胁齐、楚两国的大后方,而中原的各诸侯国与齐楚两国矛盾最深的便是魏国。

    如此一来便有了一条纽带,魏、越两国自然而然便成盟友关系。

    越国因为不安生,在楚威王时代就被狠狠暴打了一顿,但却并没有灭国,而今随着巴蜀之乱使得秦国暂时无力应对山东诸国的局势。

    如此大好机会,卫峥怎么会放过在趁乱之际,暗中也来搞一次合纵卫、齐、楚一块灭了越国,分了越国的机会?

    只要在越国占了一块富饶之地,随着曲辕犁等农业工具的拓展,加上南方气候温度适宜,合适农作物生长,可以对稻、麦进行轮作推广,南迁人口至此,用不了多久这里就能成为天下粮仓,越国占了一块宝地不知利用。

    若得了这块地就能给卫国打下与秦国一样不败的根基,也未将来与秦国角逐对拼综合国力时有了雄厚资本,不至于像赵国一样。

    秦国的霸业基石在汉中蜀地的天府之国,卫国的霸业基石必然在江东苏杭的人间天堂。

    显然,卫峥若执行这条策略,历史的进程将提前近两千年,经济重心南移将从战国开始。

    苏杭之地,人间天堂;固然是一个令卫峥极度渴望之地。

    但卫国处在中原核心,距离越国江东郡也就是苏杭之地隔了千里之遥。

    想要经略此地,想要打下来能在北有齐国南有楚国的情况下守得住……非有机动性超群于天下的骑兵军团不可——!

    没有骑兵军团,千里之外的遥远路途,即便把合纵成了、越国被灭了,地也分了、得到了,没有骑兵军团,山高路远,迟早为楚国或齐国做了嫁衣。

    组建骑兵团已然势在必行——!

    正好当下卫国开疆拓土,已然与韩国不相上下,也无法向四面扩张了,当是暂时收敛兵锋,匍匐下来消化战果而转化国力,卫国已经足以有资本承担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我先走一步了……”而立于战车之上的卫峥心中笑而自言自语,目看前方时,已经看到了大军的战旗。

    ……

第039章:拜武安君() 
——

    朝歌城外。

    白起率军班师还都的大军已然在望,站立在战车上的卫峥一动不动长达近三个时辰,可见其心。

    终于在此刻跳下了战车,遥望越来越近的大军不禁微微徒步向前走去。

    军阵之前的白起一眼便看到了卫峥的身影,后方的众将士看着朝歌城门之下两排列阵,举目望向大开的城门之内,两排列阵的甲士连成双线直入城内也望不到尽头,两排兵士无不披盔戴甲,日炎余晖之下,甲光向日金鳞开。

    两排兵士无不持长矛而立,锋锐的毛尖遥指天际,并排两边的无数红色的战旗猎猎招展。

    这一幕看在班师还都的将士们眼里,无不热血沸腾,一股莫名的激昂之气油然而生。

    还有什么比国君翘首以盼王师凯旋更令人骄傲的?

    一众将领策马而来,以白起为首及其几个主副将皆下马朝着朝着卫峥走来。

    此时此刻,卫峥便站立在两排列阵兵士的中央一语不发而凝望着走来的几个人。

    “白起拜见君上——!”主将副将皆抱拳单膝着地。卫峥瞬即伸右手不语而示意诸将免礼,白起刚刚站立,朝其而来的卫峥面挂笑容而不语,毫不含糊的握其手臂,“走——!”

    在一片目光的注视下,众人看着国君揽着白起的手臂直奔前方的战车而去,先上战车再回身面向白起伸手示意,后者犹豫了片刻便一同登上战车。

    卫峥亲自拉缰绳,“驾——!”

    君臣一同登上战车,国君亲自策马而行,这是何等荣耀?

    战车徐徐穿过大开的城门,白起一入城才发现此次卫峥为迎接他还都朝歌是何等隆重,一路招展飘逸的战旗犹若两条红色巨龙,卫国是最正统的周室分封之国,自然崇尚红色。

    两排精锐兵士身后都是朝歌城内顿足观望的老百姓。

    “卫国万年——!”

    “卫国万年——!”

    不知何人忽然高呼,紧随而至便是排山倒海的声音如悍雷奔袭而来,两排的老百姓握拳高举,呼声不断。

    白起看着身边的兄长专注凝神的目视前方驾车而行,又环视眼前的这片景象。

    生而如此,大丈夫也,夫复何求之?

    战车百步之后的距离,三五个将领策马徐徐前行,紧紧的尾随在后,后方便是并列六行的士卒或手持长矛、或腰悬剑器紧随其后徒步入城。

    对于还都的将士们而言,没有什么比此刻更加热血沸腾,这一刻是属于他们,万民的喝彩都是属于他们,兵锋出击当是为此而战。

    “这是何等光耀门庭之荣?”

    “直娘贼的,明日便去报军——!”

    “对,大丈夫当建功立业——!”

    两排的卫国老百姓也是莫不热血沸腾,尤其是青年壮士见此一幕更是激起一腔热血。

    ……

    卫峥亲自驾车,一路直达宫廷行宫殿前,成千上万的卫国臣民皆汇聚在旷阔的行宫前。

    一入朝歌行宫广场排场更是大的惊人,卫国群臣皆立于两侧,次之则是汇聚六千披盔戴甲的精锐甲士列阵而立。

    高呼“卫国万年”的声音仍旧从宫外传来。

    战车上的白起心中微愣,正前方驻有一座梯台,台上的一座青铜巨鼎定鼎而立。

    “君上……这是——!”刚刚下了轺车,白起看了看前方欲言又止的说道。

    “为你而驻!”卫峥笑而轻声的道,旋即伸手示意。

    正是是封君台,今日卫峥要为白起举行封君典礼!

    “奏乐——!”

    礼乐之声响彻四周,在万众瞩目之下,国君携手上将军一同登临封君台。

    登临台顶,奏乐声止。

    白起单膝着地,抱拳而道:“禀君上,西征大捷,斩敌三万,取城有八,拓土两百余里,济水以北皆为我卫国疆土。”

    万众瞩目之下,卫峥移步,双手扶起上将军,转身俯瞰下方,“上将军举兵西征,三百年失地,一战尽收,卫国至此广国至七百里疆土……上将军……居功至伟——!”

    “卫国万年——!”

    “卫国万年——!”

    卫峥瞬即挥张双臂,如奔雷袭向四面八方的声音戛然而止,“上将军东破宋国、西征梁国,东征西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卫峥敞臂面向白起,大声道:“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卫峥再次压下呼声,面向白起,“上将军白起以武而安天下!将军请受卫国……武安君——!”

    早已准备妥当的宫侍连忙递给卫峥君印,面向白起,后者至始至终无以言表,最终万众瞩目之下接过君印,“谢君上——!”

    白起再而面向台下臣工将士高举武安君印,呼声再次响彻:“武安君——!”“武安君——!”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武安邦而誉其名,武安天下也,是故号武安君。

    白起东征西讨,战无不胜,斩敌已超过十万,为国为君开疆拓土,煌煌战绩,赫赫战功,天下鲜有人能及。

    卫峥拜上将军白起为武安君,弄了如此大的排场,用意有二,其一不言而喻,另一个用意才是隐晦而深刻。卫峥要经略越国,欲趁秦灭蛮夷之邦巴蜀之时,合纵齐、楚联合三国之兵灭了蛮夷之邦越国。

    卫、齐、楚三国若合纵伐越,卫峥当然要竭力争取联军统帅,白起拥煌煌战绩、赫赫战功,以武安君而威震天下,卫、齐、楚三国之中,楚无名将,只有一个齐国的匡章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但匡章是不会出现在联军当中的,这一点卫峥很清楚,因为他要为齐国北略燕地。

    如此一来,战功赫赫,威震天下的武安君白起一出,无人可与其争锋。

    显而易见,卫峥要谋越国江东之地而为卫国打下国力不枯竭的天下粮仓,座下第一大将白起便是顺势大潮流而被推向天下舞台。

    白起接过了武安君印,卫峥朗爽的笑声再次传遍四方:“本侯藉此正式晓喻朝野,今日便为我卫国长公主指婚武安君。太史……”

    “臣在!”

    “为我的武安君和公主的婚事择一良辰时日。”

    “臣谨遵诏命——!”

    卫峥浓浓笑意未曾间断,白起在而拜首:“谢君上——!”

    “恭贺武安君双喜临门——!”

    “恭贺武安君双喜临门——!”

    “来——!”卫峥再次牵着白起的手臂,笑道:“兄长带你去看看谁来了,呵呵呵……!”

    在万般羡慕的目光之下,国君亲自携武安君之手走下封君台,直入内殿而去。

    白起在这短短路途上疑惑着卫峥口中说的神秘之人,直到进入殿内看到了那身影,武安君懵了,连忙小步快走而去,失声喊道:“父亲——!”

    “儿啊……”赫然便是白父。

    “父亲你怎么到朝歌来了?”白起少有的流露出了难以自制的情绪,看到白父的瞬间还以为是在梦中,但挽着父亲的手臂告诉他这不是梦。

    白父开怀而笑,面生皱纹,“是你兄长怕为父在秦国不安全,为父本不想离开秦国,就想在郿县安度晚年,可为父也知道我儿在卫国建功立业,为你的兄长征战四方,为父就怕你会因为家事而误了国事,所以我们一家子也都举迁朝歌了,这样你也能安心的辅佐你的兄长。”

    白起一听父亲之言微微愣,转身看向卫峥,后者站立在大殿门前笑而不语的目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