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3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峥悠悠的说道:“此番我欲合纵齐楚两国拔除吴越分其地,倘若我对楚王说齐欲趁秦攻巴蜀,而楚国与秦争夺巴蜀之地时,率卫齐联军举兵灭吴越,楚王知道会怎么想?”

    “恐之——!”白起言简意赅的答道。

    卫峥点点头又说道:“倘若我又对齐王说楚国趁秦攻巴蜀之地、齐攻略北燕之地时,欲在齐秦两国皆无暇顾及之时,欲举兵灭吴越,齐王得知会怎么想?”

    “恐之——!”白起又如此一答。

    齐楚两国并强,且有百年恩怨纷争,互不信任必生猜忌,心生猜忌心便难安,如杯弓蛇影一般。

    “不错——!”卫峥环视众人坚定不移的说:“齐灭越国,楚国东境将直面强齐之患,比越国更加可怕;楚灭越国,齐国南境将直面强楚之患,亦是比吴越更可怕。常言道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啊,既然齐、楚都惧怕彼此趁此良机灭了越国。”

    旋即笑眯眯的补充道:“那索性我就出来‘调解’一下两国之忧,大家一块分了它不就得了,至少比时刻担忧一国独吞的好吧,战战兢兢的日子不好受,正好我卫国出力得个江东一郡之地,让卫国占据江东,成为齐、楚两国缓冲之地,我占江东,一来可让两个大国得了吴越之地还有一道新的缓冲之地,二来嘛我卫国核心在中原,天高地远的齐楚两国也更放心,如此两全其美还有比这更妥当的解放之法?”

    “呃……”璟仓一听有些糊涂了,“君上,卫国看似得利,然江东与中原相隔千里之外,突有生变,卫国不一定能保得住这片疆土啊?如此一来岂不是终将便宜了齐或楚?”

    璟仓的话也是说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却见卫峥面带笑意而遥指璟仓,“诸位,百司长看出了其中要害,说明齐楚两国必然也能看出其中要害,于是三国合纵必可成矣!地先取了再说,如何守住我自有妙计。”

    显然,卫国要做一个明面上的老好人,齐楚两国为何不能来个顺水推舟呢,其他的问题先摆着不谈,独吞越国谁都不能,还为此整天提心吊胆,纷争不断,那索性就先分了越国,让卫国这个老好人占据江东一郡也好,可以作为缓冲之地,反正卫国核心在中原,千里之外的江东之地一旦爆发了突变他卫峥只能望而兴叹。

    在齐楚两国的眼里,卫国只不过是先暂据江东一带,找准机会随时可以取了这块地,卫国远在中原只能干瞪眼。

    “倘若今后我有一支机动超群可奔袭千里之地的骑兵军团呢?”卫峥忽然一问,面向众人下意识的敞开双臂,“诸位以为如何?嗯——?”

    “君上,荆楚南蛮之地,山峦叠嶂,马匹根本不适合奔袭,骑兵战力有极大制约?”白起疑惑道。

    “谁说骑兵要南下江东?”卫峥反问道:“齐国敢南下取江东,应对策略有二,其一便威胁齐国,欲取江东我便把这块地直接献给楚国,其二出使齐国,同时身在中原卫国的铁骑军团直扑齐国境内,使臣在齐廷明明白白的告诉齐王敢觊觎江东,齐国腹地乃至齐都城临淄不得安宁,燕国也会趁机南下夺几座城池吧,楚国也会借此机会再进一步入侵齐国南境吧,齐王听了会如何想?呵呵……”

    “同理,楚国欲取江东,我便威胁之把这块地献给齐国,同时我的骑兵部队进犯楚国的北境南阳一郡,此地一乱郢都危矣,别忘了楚与三晋恩怨累积三百多年十几代啊,秦国也不会放过弱楚的机会、齐国也想进一步南下。”

    “邦交并置,借地取势,因时用势,反手之间秦、韩、梁、卫、齐五国合纵伐楚大有可为,合纵能不能成姑且不说,至少这样以势迫境之论说与楚王听了心里也要颤三颤啊。”说到这里,卫峥指了指嘴巴,“有时候,口舌比器刃更可怕,尤其纵横家的口舌杀人不见血,会让人胆战心惊,他们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三人面面相觑,皆恍然大悟,这才想到卫峥一层纵横家的身份。

    俗语云,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是这个理。

    “君上,北疆狼族的骑兵军团真有如此之强?马踏齐境真能如入无人之境?”璟仓忍不住说道,显然对此有所疑虑,根深蒂固的战争主流,从春秋以来直到当今战国,列国群雄无不以战车为王。

    卫峥突然说战车不如骑兵,难免质疑。

    “骑兵强不强,是否比战车更具战力,有了一支奇兵部队就知道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北疆狼族的骑兵战阵,当取之精华取之糟粕,因地制宜的融合伐谋之道,千里之遥旬日之间亦可往返——!”

    卫峥要组建卫国的骑兵显然不会有更改之意,胡服骑射势在必行,至于骑兵所需要的马镫、马鞍之物,卫峥并未想着急忙拿出来,一下子把最好的拿出来时不明智之举。

    一旦卫国实行胡服骑射,再经过实战后骑兵的优势凸显出来,列国必然纷纷效仿,尤其是秦、赵两国,卫国无法阻止他国在将来纷纷建立骑兵部队,但也要确保卫国的骑兵始终要强于他国。

    一旦列国纷纷组建骑兵形成一定规模之际,在把马鞍、马镫这些外设之物配在自己的骑兵部队当中。

    同样是骑兵,将会因为这小小改动而于诸国的骑兵军团形成“代差”优势,短瞬间的巨大优势不如长期保持优势,这笔账不难算。

    “巴蜀之地务必加派密探,时刻关注秦国动向,越国是否继续存在下去将取决于秦国是继续东出三川临二周,还是南下攻略汉中蜀地。秦一旦攻略巴蜀之地,卫国应声发起合纵灭吴越之大计。”卫峥面向武安君说道。

    “遵命——!”

    显然,卫峥也不敢担保秦国就必定会攻略巴蜀之地,历史的进程已经改变,魏梁国都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历史轨迹从此出局了,而原来的附庸之国卫国却成为了七雄之一,这些变局告诉他以往熟知的历史进程只能用作参考,也仅仅是参考。

    “武安君继续统军练兵,军队不能松懈,以我的预测,秦攻巴蜀有八成五的可能。”卫峥补充了一句便看向剧辛道又:“子辛依旧统领百官内治于国,收复的两百余里失地,河水以西划入河西一郡,河水以东划入河东一郡。”

    “臣领命——!”

    “璟仓——!”卫峥又道。

    “臣在——!”

    “胡服骑射刻不容缓,组建骑兵只能由我亲力而为,卫国境内会骑马的全部收拢起来,卫国的马匹尽可能的收归军用。”卫峥想了想便说道:“另,把卫国境内的大型商社掌门人召集入宫,此事由你去办。”

    “臣领命——!”

    值得一提的是,当卫国为了组建历史上第一支骑兵军团而实行胡服骑射之后,赵武灵王赵雍紧随而至在赵国行胡服骑射。

    卫峥只是要骑兵部队改穿胡服,而赵武灵王赵雍的胡服改制更是彻底,他不仅下令要在赵国的军队将士改穿胡夫,还要全国上下臣民都该穿胡服。

    ……

    ……

第044章:豪商巨富() 
——

    与三位重臣的内议已然确立了卫国今后的大致方略,一为组建骑兵,行胡服骑射,其二便是做好准备力主合纵齐楚两国灭吴越。

    历史上的越国被灭还要延缓到十年后楚国趁着秦国内乱之时灭掉,而今怕是等不到十年之后了,秦王若是选择继续东出图谋韩国三川郡和二周九鼎,越可依旧存国;倘若选择趁巴蜀内乱而出手将汉中蜀地纳入秦国版图。

    越国必灭——!

    不仅仅是卫峥的缘故,越国本身的地缘位置夹在齐国和楚国之间成为两大强国腹背之患。

    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秦国取了汉中蜀地能把这块被天下人称之为西僻之地的疆土治理成为后来的“天府之国”,卫峥也能把江东蛮夷之地治理成后来的“人间天堂”。

    苏湖熟,天下足。

    卫国有了苏杭之地作为根基,综合国力将会得到质的飞跃,短时间看不出,过了一二十年就能彰显威力。

    越国占据如此鱼米之乡,徒有宝地不懂利用,亡国也是必然的结果。

    南方不同于北方,南方气候适宜,北方的中原农作物一年一熟,而南方一年两熟,完全可以让稻麦轮作。

    卫峥大致估算一二,倘若灭了吴越,卫国得到了江东一郡,要把这块南蛮之地治理成天下粮仓,十年时间足以初显成效,那个时候估摸着齐、楚两国看到大治局面的苏杭之地,对这块宝地必然蠢蠢欲动。

    五年时间,卫国也应当有一支形成战力的铁骑军团,国力也必然进一步增强。

    ……

    一缓数日,璟仓奉命把卫国境内的大型商社的商贾全部召集入朝歌,卫国自变法以来,卫国的商人可以说是列国当中最为滋润的,国法的变更促使着卫国的商贸活动比中原诸国更为繁荣。

    大型商社相对其他诸侯国而言,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卫国,政策新法也吸引天下列国的商人汇聚卫境。河东一郡的郡守姜牧本就是商人出生,也没有辜负了卫峥寄予的厚望。

    河东一郡西通朝歌是卫国的核心区域,南临宋国陶邑这块商贸最繁华之地,东临齐国这个大国、强国。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姜牧这个郡守治理河东一郡,这块地域想不繁荣都困难。

    河东一郡若无战火蔓延这里,再过个十年八年的,商贸繁荣的程度超越陶邑是必然的结果。

    卫峥初步执掌卫国的时候,濮阳旧都作为卫国的国都,户不足七千,民不过四万,城内除了达官显贵和宫廷能够看到瓦砾屋舍,其余几乎皆为茅舍。

    而今濮阳城繁荣程度已经是仅次于朝歌,成为卫国境内第二繁荣的大城,城内络绎不绝的商人带动濮阳的繁荣,从户不足七千飙升到了户近两万,民破十万的大城,一城便占据整个卫国十七分之一的人口,整个卫国也不过一百七十多万人口,可见其繁荣程度。

    一些富有眼光的商贾早已从陶邑迁移至隔壁的濮阳,商人逐利是天性使然,卫国的政策对商人的友好程度列国无出其右。

    这一日,卫国境内的三十多家大型商社掌门人悉数被召入卫国宫廷之内。

    三十多家商社的总舵八成设立在朝歌城,而他们不止一次在宫廷外围街道上走过,不止一次朝着宫廷遥望。

    但真正进入卫国宫廷内部还是头一次,得知国君召见还一次性召见了这么多人,多数人在宫中见面都互相惊诧。

    混迹商场的人,知晓人脉的重要性,这三十多个大型商社的掌门人几乎没有不相互认识的。

    “谁知君上召见我等是有何要事啊?”

    “我怎知晓?但一定不是小事——!”

    此时此刻,三十来个被璟仓召见的商贾无一缺席,尽皆在宫中偏殿等候,宫中侍从逐一送上美酒佳肴,一句“君上驾到”的声音顿时让所有人停止交头接耳,议论声音戛然而止,一个个席地而坐,正襟危坐。

    “拜见君上——!”

    着常服从侧殿缓步走来的卫峥笑意使然的走向正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旋即悠然转身,一揽膝裳便席地而坐,面向三十来个谨小慎微的商人心中漠然一笑,这是敬畏之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