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老一听心中顿感牙疼,胃疼。君威滔天,伴君如伴虎,谁能不谨小慎微?要冒犯了您,您一怒之下小则丢官,重则杀头,谁敢不从?谁敢不遵?臣工况且如此,何况一女子?老夫去哪里给君侯您找这样的美人啊!

    “要求的确是高了些,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罢了!”卫峥也觉得要求过高,又道:“去年宫中那场大火死了不少宫侍,从中选些出来充当侍女,余下者都发些钱粮遣送其回乡吧!”

    “且慢——!”卫峥忽然说道:“这些美人暂时纳入后宫,全部!”

    “啊——?”说不要又全部都要?稍微迟疑才反应过来的宗老顿时说道:“老臣谨遵君诏——!”

    ……

    春宵苦短日高起,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君王不早朝。卫峥的战略大欺骗的戏码就这样上演了,一道诏令颁布下去,右丞相剧辛在卫国群臣眼里宛若成为了第二个孙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而国君从此沉溺美色而不问朝政,只在后宫纵欲享乐,使得权臣当道。

    以往那个励精图治,扬言立下武公志向的国君却是变成了这样,不禁让无数卫国臣工大跌眼镜。

    这一次卫峥是真正的假戏真做,夜夜笙歌这种好事没有拒绝的理由啊,为谋国而做一次昏君有何不可?

    还好的是提前知会了剧辛这些心腹臣子,否则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

    卫峥这一朝不理朝政便是连续数月不曾上过早朝,逐渐的在群臣眼中,卫峥堕落了~~~!要么沉溺于美色,要么就是鼓捣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出戏码的重要“配角”苏秦也开始作为谏臣出场,左丞相苦苦谏言,屡屡进宫劝谏而不得,最终辞官而去。

    为了倾覆齐国,为了让苏秦在明面上彻底与卫国撇清关系,卫峥不惜亲自背下了一口超级黑锅,成为了天下人眼中的昏君。

    不过这口黑锅背的欢实,背的香艳。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半载,苏秦辞去相位而离开了卫国,卫峥依旧不问政事,而剧辛这个权臣依旧稳步有序的进行变法,白起不断的操练新军,老世族依旧老实,卫国就这样平稳度过了半年时间。

    这一天,朝歌城来了一位卫峥的老熟人。

    赫然便是公孙衍!不过卫峥不知道这个熟人来到了朝歌。

    自从上次见面之后,公孙衍对卫国更为的上心,就因卫峥这个国君,公孙衍当时就料定卫国有如此君王其国必强,于魏便是一大新患。

    然而近段时间从卫国传出来的消息让公孙衍感到匪夷所思。

    当今卫国之主怎么可能会与“昏君”二字挂钩?公孙衍绝不会相信,但卫峥半年不理朝政的事情却是真实存在的,真真假假即便是犀首也难以分清,为此特地亲自来到了朝歌暗中观察一番。

    公孙衍暗访卫国最大的目的便是来看看卫国的现实状况,卫国变法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消息早就传了出去,对于卫国变法的事情同样也倍感迷雾重重,像卫国这样的变法简直见所未见。

    公孙衍并不是第一次来到朝歌古都,这一次重返朝歌的最大目的是来探察一下卫国老百姓的情况,观一国之国力在于观其国情,观其国情在于观其民情,这个道理还是很明白的。

    徒步行走在朝歌城的公孙衍发现这座古都与往常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更为的繁忙了,这种繁忙程度远远不是卫国迁都于此能形成的。

    公孙衍看到朝歌城多出了不少的商铺,心中不由得的想起了卫国变法的一些内容,法莫如一而固,卫国的法是彻底公开的,公孙衍也知道卫国变法当中有提高商人一条法案,卫国本就多商人,朝歌古都如今多出这么商人倒也在情理之中。

    朝歌一城,卫峥是要把他打造成一座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超级都城,要让朝歌古都成为未来天下的中心,目前的天下第一都大梁城的人口不过四十万左右,而卫峥的目标是要把朝歌打造成世界上第一座也是历史上第一座人口规模达百万之巨的超级大都。

    漫步在城西的公孙衍忽然被前方热闹的景象给吸引而至,顿时朝着前方的食肆客栈而去,此刻好不热闹,而在前方笼罩着热气腾腾的白雾。

    “伙计,给我来一笼包子!”

    “我要一碗水饺!”

    赫然便是以小麦为食材制作的相关食品,包子、馒头、饺子等等,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卫峥“发明”的新鲜吃法显然已经从宫中传了出去,已然普及到了庶民百姓的生活之中。

    一时之间,这些新鲜吃法已然成为了朝歌城的特色风味。

    走进食肆客栈的公孙衍看到里边爆满的食客很是惊诧,但更惊诧的案上的食物,他闻所未闻更见所未见。

    ……

第105章 激昂之风() 
——(推荐一本三国小说《这个三国有点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品读)——

    “先生里边请……”客栈的伙计善于擦眼观色,见公孙衍的一举一动颇为不凡,一看此人不是寻常庶民百姓,顿时直呼“先生”,公孙衍这样装扮的人对于客栈的这位伙计却是见怪不怪了,自从食肆客栈开始出现这些新鲜食物之后,生意火爆的不得了。

    公孙衍环顾了四周的卫人正在品尝各种食物之后,收回视线便对着随行的客栈伙计说道:“这位小哥,此为何食材?在下竟是从未见过。”

    店里的伙计看到公孙衍好奇的询问,顿时一笑便道:“先生可能是外地人,此为麦谷所制之食粮。”

    “哦?麦谷——?”公孙衍一听更是好奇了,那些难以下咽的麦谷杂粮能够制作成这样的食物还真是头一糟听说,看成色似乎与杂粮挂不上钩。

    “先生有所不知……”那伙计顿时指着旁侧的食客正在品尝的食物说道:“此皆为麦谷所制,花样多着呢,这是小笼包;这是蒸饺;还有这是水饺……”

    “奇——!”公孙衍言简意赅,旋即道:“每样都呈上一些来!”

    “好嘞!先生稍等片刻——!”

    随同公孙衍一起前来的几个手下也好奇的看着四周的卫人,一个个对着口中的食物连连点头称道,显然,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是慕名而来更是第一品尝这种小麦制作的食物。

    “数载未临,想不到朝歌城已经变了一番模样……”公孙衍的目光环顾着四周顿敢慨然,不一会儿周围的人的谈论闲聊很快被公孙衍注意到,犀首大才,洞悉敏锐,鬼门云:口者,心之门户,百姓之口,国之门户。揣其国情必行观其民情。

    公孙衍不由得竖起了耳朵聆听周遭卫国百姓的议论。

    “麦谷亦能制成口感如此香美之食,素未尝闻也,甚奇——!”

    “据说此等吃法乃从宫中传出!”

    “此话当真?”

    “可不是?市井传言此等麦谷吃法乃今上君侯所创,据说君侯亲自下厨……”

    “如今官府高价收购麦谷,看来并非事出偶然啊!”

    “岂不是说农人种植麦谷庄稼可矣,我等苦农百姓大有利可图啊!”

    “我还听说,君侯发明麦谷新鲜的吃法就是为了鼓励百姓在新开垦的荒地种植麦谷呢!官府高价收购麦谷也是怕老百姓心忧白忙乎一场,如今麦谷的吃法花样有了如此之多,与粟谷不遑多让啊!”

    “卫有如此明君,实乃我等卫国百姓之福啊!”

    “然哉!然哉——!”

    ……

    旁听的公孙衍目光惊疑不定,客栈的伙计已然送来了一盘饺子和包子,他盯着案几上的食物内心却是思绪不断。

    民心向背定一国兴衰。这样的道理公孙衍怎么可能不明白,如今卫侯在卫国如此深得民心,哪有天下士子传言那般昏聩?

    莫不是卫峥在向外界释放烟雾弹?企图迷惑天下人?公孙衍忽然如此想到,越想越觉得卫峥是在效仿越王勾践行的卧薪尝胆之举,这样的人如若为敌国之主绝对是心腹大患。

    犀首旋即收起了思绪开始享用朝歌城的特色美食。

    离开客栈之后的公孙衍再次游览朝歌城,其变化之大让他尤为震惊,当初游说齐国的时候也就几年前的事情,那一次还途径了朝歌,那个时候的朝歌还是魏国的一座重要的城池而已,虽繁华却不至于今早这般景象。

    而今的朝歌俨然出现了一番高歌黎明的景象,

    公孙衍越是深入了解越让他心惊肉跳,尤其是卫国变法的具体内容,卫国的法是公诸于众的,自然轻松的便能知道,朝歌城内多处都有新法告示广开于内外臣民。

    更让他公孙衍震惊的是,通过打听得知卫国的老百姓正在展开火热的开荒大潮流,一个人竟是能种四五十亩地,种种迹象看的公孙衍心中狂跳不止。

    “不行,绝不能让卫国趁势崛起而成为一小霸,合纵攻秦刻不容缓——!”低头思索的公孙衍自言自语,旋即对随从说道:“即刻回大梁——!”

    在卫国地界停留了几日的公孙衍带着凝重的心情折返回去,卫国之行本是来打探虚实的,公孙衍想要通过民间来探察卫国的潜力,不探查还好一察让他心惊肉跳。

    显而易见,公孙衍果然没有猜错,这卫国之主卫峥这是在放烟雾弹啊,什么沉溺于美色?或许不假,但整个卫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激昂向上的风气也不假,国力如喷泉一般蓄势待发,只待一朝喷涌而出,一飞冲天。

    再说了,国君沉溺于美色就等于是昏聩吗?

    公孙衍从卫峥身上看到了一代雄主齐威王的影子,年轻的齐威王继位初期也是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诸侯都来侵伐,齐国局势混乱,家国危如累卵却无人敢劝谏威王,于是便出了一个如今天下有名的典故。

    臣子淳于髡得知威王爱猜谜语,就想用谜语的方式劝谏,:“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乃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乃将以观****,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卫国此番的景象不就是如此吗?公孙衍隐隐的的猜测到了卫侯是要效仿齐威王给全天下人来个“一鸣惊人”

    朝歌一行让公孙衍感受到了紧迫感,按照目前的局势,若在等个十年五年,卫国在卫峥一番兢兢业业的治理下,魏国的东境怕是要出现一小霸,届时魏国的处境将面临东西两边秦与卫国的相互夹击,如此何以存国?

    公孙衍不但已有破局之策更早献于老魏王,奈何张仪横插一脚而让老魏王犹豫不决,公孙衍的计谋便在于形成合纵大势,聚兵合谋,取压强之势举兵伐秦,秦一破便能顺势而为的把崛起中的卫国扼杀在摇篮之中,解决这个后患免于日后做大做强。

    公孙衍这一次卫国之行,看到卫国处于一片激昂向上的局面既是让他忧心忡忡也是让他倍感欣喜,将此事回去禀告老魏王,以老魏王对卫峥的憎恨,得知卫国的真实情况必然由恨转为惧,王恐之,定然会下决心采纳合纵大策,卫峥给老魏王的耻辱能够彻底绝了老魏王朝秦暮楚的摇摆心思,进而举兵合纵伐秦。

    公孙衍也能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

    这一次犀首对卫国的重视尤为空前,再也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