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第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处,尘土飞扬,旌旗漫天,刀枪如林,寒光似雪。隆隆铿锵声中,跋涉两个多月辗转数千里的大秦二世皇帝胡亥的依仗终于出现在翘首以盼的番禺城数十万军民眼中。
    大军一路前进,在距离番禺城数里的时候开始缓缓停下,然后随着皇帝依仗的移动,两列由青龙军和白虎军兵卒组成的临时御林军开始沿着大道两侧前行,占据有利地形防止有人对皇帝不利。
    随着皇帝依仗前行,聚拢在大道两边被虎贲军和随后的青龙军、白虎军隔开的南海百姓成片的匍匐在地,包括青龙军、白虎军、虎贲军在内的一众兵卒,则是单膝跪地,齐齐高呼“万岁!”。
    冲天而起的声浪,似乎要破开数月来一直笼罩在南越上空的天灾和'***'。
    随着子婴出海,章邯进入番禺,在胡亥的命令下开始开仓放粮,将包括秦人和南越蛮夷妇孺在内的所有人都囊括进救济的对象。
    南海平定,章邯自然不用跟子婴和赵佗那样,一粒粮食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有了粮食,迁居到南海的老秦百姓的情绪开始稳定。没有了兵灾,原本南海的秦军在章邯的命令下开始收敛散布在各地的尸首然后掩埋,帮助百姓修筑房屋,渡过难关。
    一切的一切,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后就开始好转。虽然南海境内很多百姓家里都或多或少有亲人在这场天灾'***'中丧生,但是活着的人还是继续要活着不是?
    有了盼头,才会看到光明。而这光明就是如今正准备进城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给的。迁移到南海老秦百姓第一次感受到来自赢氏一族来自大秦的关怀,其中心酸和振奋,不言而喻。
    在数百骑兵的重重护卫下,一身黑色软甲、身披黑金夹织大氅、头戴金盔的胡亥终于出现在章邯等人视线内。在胡亥巨鹿章邯等人还三十余步的时候,在章邯的带领下,一众将领齐齐单膝跪地。
    “臣等,恭迎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门处的南海百姓也瞬间齐齐高呼出声。无数军民的高呼,最终汇合在一起,成为这天地间唯一的音符。
    其实可以理解南海老秦百姓和兵卒为何能够如何的振奋。始皇帝从来都是乘坐他那辆奢华巨大的御冕出行,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但是即便如此无数人穷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看到皇帝车驾御冕,而在今天,他们不仅见到了皇帝依仗,而且还在如此近的距离中亲眼看到了皇帝的音容笑貌。因为胡亥是策马而行。
    从咸阳到南海番禺,这中间尽万里的曲折路程,胡亥一直都是同所有秦军一样策马而行。白虎军和青龙军也许见怪不怪,但是南海的秦军和百姓却是显然没有想到,能在这种情况下看到皇帝真容。
    挥手让周围的龙卫死士散开,胡亥策马走出几步,朗声道:“平身。”
    “谢陛下!”
    等到章邯一众军将起身,胡亥笑着道:“蒙顿、蒙齐、蒙嗣……”胡亥一口气点出十几个蒙氏一族的将领姓名,然后笑眯眯的问道:“是哪几位爱卿?”
    蒙顿、蒙齐、蒙嗣等十几个蒙氏一族的将领显然没有想到年轻的皇帝陛下尽然会知道自己等人的姓名,一个个无不惊喜莫名,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下去之后要好好感谢章邯。
    皇帝刚到番禺,却能够直接点出自己等人的姓名,显然是章邯在奏功的时候将自己等人献出番禺的功劳一并禀报了皇帝,想到楚地的熊心、昭通等人都封了高官厚禄,难道皇帝这是迫不及待的在没进城前就要对自己等人加官封爵了吗?
    想到此处,蒙顿等十几个刚刚胡亥点出名字的蒙氏一族将领一个个脸色潮红慌忙走出匍匐在地颤声高呼道:“回陛下,末将在!”
    只有章邯,在听到胡亥点出几人姓名,悄无声息的往后退了几步。
    “就是你们几人?”胡亥依然笑眯眯,口气也是愈发的柔和。
    “末将蒙顿(蒙齐、蒙嗣……)愿为陛下赴死!”
    “呵呵,愿为朕赴死?”胡亥听到蒙顿几人的话语,忍不住轻笑一声。匍匐在地的蒙顿等人根本没有看到,年轻的皇帝陛下此刻微眯的双眼中闪烁的寒芒。
    从进入湟溪关,胡亥一路见到了太多流离失所因为饥饿而倒毙的南海百姓的尸体,这些尸体里面有老秦百姓,也有服饰怪异的南越蛮夷。尤其是进入石门要塞之后,一路所见,残垣断壁,饿殍遍地。即便见到活人,也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奄奄一息。
    这还是在章邯到达南海郡治番禺二十多天之后的情景,胡亥很难想像在章邯没有开仓放粮赈灾的时候,南海境内会是个什么情况。人吃人,似乎根本不是仅仅存在于传说中,而是就出现在他胡亥治下的大秦中。
    如果仅仅是海啸这等天灾,只要子婴和赵佗开仓放粮不做那黄粱美梦,根本不会有如此多的人丧命。而导致南越蛮夷之乱的原因,南越蛮夷有原因,但是究其根源还是在南秦朝廷身上。
    '***',远比天灾更可怕。
    胡亥的轻笑,无端的让匍匐在地的蒙顿等人齐齐心中一突,一股不详的预感浮现。
    “愿为朕赴死!很好!”胡亥脸上的笑容陡然一敛。
    地上蒙顿等人听到胡亥的话尽皆一颤,身子伏的更低。
    “朕成全你们!来人,杀!”
    胡亥最后一个“杀”字,幽幽出口,让包括章邯、尉缭、杜腾、徐闯、蒙云等人在内的一干将领无不身子一震,随即悄然将身子缓缓躬下。
    番禺城门前的一众军民,纷纷匍匐在地。
    “陛下,饶命啊!”
    “陛下,我蒙氏一族为陛下守土十余载,饶命啊!”
    ……原本脸色潮红兴奋不已的蒙顿等人听到胡亥那个杀字的时候,一个个顿时瘫软在地,哭嚷呼喊着。
    胡亥端坐在战马上,看着两边的白虎和青龙军的兵卒扑上来将几人按倒在地,不发一言。
    “陛下,末将不服!楚项余孽陛下尚能饶其罪过,加官进爵。我蒙氏一族为大秦立下的汗马功劳,臣等在这南越蛮荒之地为陛下守土十余载,出生入死,反倒落的如此下场,末将不服!末将不服啊!”
    蒙顿眼见皇帝是要拿自己等人的人头在这番禺城外立威了,此刻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挣扎着大声叫嚷道。
    “放肆!”
    尉缭听到蒙顿的话,顿时气的花白胡子抖动不已,厉声喝斥道。
    听到蒙顿的话,胡亥反而笑了,他就知道自己免了楚项贼酋的死罪还给高爵必然会让大秦朝臣诟病,只是没有想到在这里就碰到了。
    百年光阴,不过是匆匆即过。胡亥不想说始皇帝当初对楚地的策略对错,以杀止杀,只会让楚地始终得不到平定。既然已经处在这个位置,胡亥只求无愧于心就够了。楚项余孽固然可杀,但是杀之后,大秦就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应付这些仇恨,饶过一次,下一次即便诛九族大秦至少能赢得天下悠悠之口。
    他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内耗上。再说天下即将平定,暴秦之名,终要有所改变才是。
    挥挥手止住想要继续说话的尉缭以及准备挥刀砍下的兵卒,指着远处匍匐在地的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道:“这就是你等为朕守的土?你等在从贼之时可还曾记得为朕守土?如果尔等不是蒙恬族人,朕说不得同样也会如那楚项余孽一般绕过尔等。”
    随着胡亥移开眼神,十余道闪亮的寒芒闪过,清脆的“咔嚓”声响中,十余道血柱冲天而起。璀璨的阳光似乎都带上了些许猩红。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 哥们你好
    前世的胡亥对广州并不陌生。在那个时候,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听的最多的也就北上广三个字。无数怀着梦想的大学生去的最多的也是这三座城市。
    因为这三座城市是后世华夏大地经济腾飞的代表。在无数人的眼中,也是机遇和财富的代表。只是,前世的胡亥在广州呆的时间并不长,然后就在同学的介绍下回到了西安。
    后世的广州,经过数千年的沧海桑田,早就已经不见秦时要塞的模样。而此刻,胡亥走入的这座城市,他很清楚,正是后世繁花都市广州城最早的雏形。
    时空变幻,旧地重游,无论身份和境遇已经同往曰有着天壤之别,胡亥心中的复杂不足于旁人道也。
    只是如今的广州也就是番禺,不见了往曰那汹涌熙攘的人潮,不见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没有火车的轰鸣声,没有行驶在高架桥上的如蚁车辆,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霓虹闪烁。
    有的只是宽阔高大的城墙,厚重的砖瓦房屋,衣衫褴褛的百姓,以及寒芒闪烁的铮铮秦军,还有那似乎永不会褪色的青黑黛色。
    番禺,做为南海郡治,是南越三郡境内大秦修筑的最大的一座城池。同时也是华夏岭南广袤土地上,第一座由华夏先民修筑的城市。
    作为修筑在南越蛮夷中心地带的一座城池,番禺一如大秦关中境内的许多城池一般,墙高城坚。城内的以黑色为主体色调的建筑,风格更是秉承了秦人厚重、庄严、宏大、质朴等一贯的特点。
    街道宽阔笔直,阡陌纵横,房屋高大。而为了适应南方潮湿多雨温暖的气候,在承袭关中秦人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更是在逐渐的在出现着变化。通透、轻巧、宽阔的建筑风格已然显露雏形,显然,秦人在迁居南越之后,已经在寻找最为适合居住的建筑。
    后世南方建筑的风格,正是在此时开始出现,然后经过数千年的漫长发展,逐渐演变出来的。
    宽阔的青石道两边砖石累积而成的房舍鳞次栉比,光洁的青石板上依稀可以看到斑斑青苔。赵佗和任嚣两人在南海的数年时间,确实做了不少的事情,至少这条宽阔的青石板路是大大出乎胡亥意料之外的。
    除了密布在青石道两侧披坚执锐的秦军兵卒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人影,一片死寂,只有胡亥身下黑电清脆的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哒哒声。
    南海刚刚平定,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子婴留下的余孽想要等着胡亥进城之后对皇帝不利。赵佗虽然自杀,但是赵光在南海经营多年,不能不防。所以在章邯的命令下,即便潘禹城内住的大多都是南海秦军将士的家眷和亲属,也都被禁足在家,他们的待遇在此刻反而不如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因为他们至少还能够在远处遥望皇帝。
    被更名不到三个月的咸阳宫,再次改了名称,重新变成了南海郡守府。
    胡亥进入郡守府后,章邯等人就匆忙退下,各自离开。
    在城门口连斩十几位蒙氏一族的军将,南海秦军大多都曾经参与过叛乱,他们怎么能不担心?城外的百姓同样也是人心惶惶,舆论的制高点,自然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胡亥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而安抚南海秦军和百姓的事情,自然就由章邯等人前去办理。有蒙云这个在南海呆了数年之久的地头蛇在,处理这点事情,自然没有任何的困难。
    只是临走时,章邯呈给了胡亥一封据说是赵光留给胡亥的信,这是由蒙顿等人转交给章邯的。
    原本子婴的皇帝书房,如今变成了胡亥的临时书房。
    一卷普通的青色竹简,章邯早就找了好几个不认识字的人打开检查过。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胡亥拿起放在铜案上的竹简,打开。
    “哥们你好!锅锅是该叫你胡亥呢还是那个啥……额,貌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