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途-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今晚就去联系弟兄们。



就在王翰对赵岳进行循循善诱地同一时刻,另一名三所的锦衣卫副千户费廷安也来到了父亲地书房,费廷安的父亲叫做费天,早在锦衣卫还是朱元璋的御用拱卫司时,他便是百户了,洪武十五年锦衣卫成立,费天便是第一批千户,这一做也是八年,据说当年朱元璋本来要提升他为指挥使,蒋只是第二人选,但不巧就是那几天费天忽然病倒了,机会就被蒋夺了去,也就从那时起他的身体一直不好,时病时愈,到今年他刚刚五十岁,便正式以身体原因提出退仕了,一般而言,军队实行世袭制,父亲退役后,由长子将继承他的官职,但锦衣卫不同,它虽实行半军队化管理,但百户以上的高级官员要由朱元璋亲自任命,而对于千户这样的核心级人物,更是要严格挑选,所以费天退仕后,朱元璋看在当年他没有被提升的份上,勉强给了他的儿子部分继承权,从百户提升为副千户,就是这样,已经让费家感恩戴德了。

费天此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玉器,由于职业因素,十几年来,他的手中收集到了一大批名贵玉器,为此他特地在书房中设计一间密室陈列,退仕后,每天十二个时辰,他至少有七个时辰在品玩他的各种玉器。

此刻,费天正在灯下品鉴一柄汉朝白色如意,透过灯光他在仔细端详其中的杂质或断痕,让他很满意,他足足看了半个时辰,只发现了一丝细微的杂质,玉没有杂质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杂质的多寡,象这种只有一寸长,头发丝般的杂质,这就属于极品好玉了。

就在他记录下品鉴结果,又拿起另一块玉佩时,儿子费廷安悄悄走进书房,低声道:“父亲,你现在有空吗?”

“你有什么事吗?”费天放下了玉佩,费廷安是他的长子,也是他唯一的儿子,和玉相比,还是儿子重要一点。

“父亲,今天三所的千户终于任命了,居然不是赵岳。”

费天一怔,‘不是赵岳?’

和所有人一样,他也认为三所千户非赵岳莫属,论资历、论功劳、论做事能力,在眼前锦衣卫其他九个副千户中都没有一人能赶上赵岳,虽然他也有识字不多这个最大的弱点,但其他千户的资历和他差得太大,在锦衣卫最重要的就是资历,在赵岳做百户时,其他副千户最多还是个小旗,若不是赵岳吃了读书不多这个亏,他早就被提升为千户了。

“回禀父亲,今天朝会,皇上正式任命一个年轻人为三所千户,此人也是锦衣卫百户,不过他进锦衣卫也才大半年,听说他以前是太子的人。”

‘太子的人!’费天释然,原来指的是李维正,他是知道的,难怪能如此飞黄腾达,他点了点头便笑道:“此人做了千户,赵岳恐怕想死的心都有了。”

“是这样的,赵岳得到消息后一言不发,指挥使让他去见新千户,他竟把手中的茶杯捏碎了,后来新千户要去军营,他竟不理睬,扬长而去。”

“哼!赵老三这个蠢脾气不改,他一辈子也休想做到千户这个位子上,秦王对他这种人感兴趣也真是失策。”费天显然对赵岳很是不屑,他沉思了片刻,便问儿子道:“那你是什么态度?”

“回禀父亲,孩儿一直毕恭毕敬,按照正常的下属之礼来待他,但孩儿心中还是有点迷茫,所以特请父亲指点迷津。”

费天捋须微微笑道:“我儿今天的态度是对的,你能感觉迷茫就说明你开始有头脑了,你也要记住为父的话,对此人你可热情但不能过于亲近、可恭敬但不能样样从命,要多看多想,我有一种预感,皇上打破规矩任命一个年轻人来做千户,我觉得这里面必有文章,而且这个人还是太子的心腹。”

卷一 卷进大案 第九十三章 好事难双

维正今天是正常下朝时间回家,从今天起他将正式告生活,步入大明官场,由于做了千户,他有了自己的马夫亲卫,一共五人,都是孔武有力的年轻锦衣卫校尉,受赵无忌的启发,他将五人按年龄排了顺序,分别叫做杨二郎、焦三郎、马四郎、王五郎、孙六郎,顺口又好记。

这五人将正式成为李维正的亲兵随从,日夜跟随,这样一来,李维正的家里又多了五人,倩倩便让管家将客房那几间空屋收拾出来给他们五人居住。

李维正升官的消息是在中午时传到了家里,全家人为之***,表弟顾俊还特地买了几挂鞭炮大放特放,在硝烟和炮竹声中,他将一把一把的铜钱和糕饼抛给了欢呼雀跃的孩童们,顾英也喜笑颜开,特地给每个伙计发一个红包,每人三贯三百文钱,表示‘再升’的意思。

最高兴的就是倩倩了,她第一件事就是写信告诉了临淮县的李维正父亲和杨缨,同时又让管家去京城有名的莫愁酒楼订了两桌酒席,让他们送到家里来。

全家从中午就喜气洋洋地等待李维正回来,一直等到下午,李维正带着随从终于回来了,此时,莫愁酒楼的马车正好将订好的饭菜送来,顾俊带着两人又跑出去放鞭炮,在‘噼噼啪啪!’地鞭炮声中,全家人仿佛过年一般站在台阶上笑语喧阗,目前住在府中的,有倩倩和两个丫鬟,顾英、顾俊姐弟,管家李福和三个家人,还有两个做饭的厨娘,加上李维正,共十一二口人,现在又多了五个随从,原来空荡荡的宅子一下子竟住满了,热闹非常。

酒席就摆在中堂的天井中,两张大圆桌旁坐满了人,桌上摆满了各色菜肴,和一壶壶平时难得喝到的好酒,此时,李维正坐在正中,接受着大伙儿的轮番敬酒,他心中也充满了喜悦,端起酒杯对众人道:“今天我李维正也算正式走上了官场,确实是值得庆祝地一件喜事,但我有一句话也想告诉大家,我已在皇上面前下了廉洁奉公的军令状,所以我希望大家还和平常一样生活,千万不要因为我手中有一点点小权力就自以为高人一等,更不能在外面胡作非为,我知道今天是高兴的日子,不该说这些扫兴的话,可这些年大家也看到了,在大明当官不容易,可丢官也很快,我想大家也希望我把这个官一直当下去,如果大家能理解我的苦心,我们干掉这杯酒。”

众人都一脸肃然地举起酒杯将酒喝了,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下人,可主人却没有把他们当做下人看待,而是象对待亲人认真叮嘱,这种信任令每一个人都心怀感动。

李维正见大家都喝了酒,便一摆手笑道:“好了,下面就不用讲规矩了,大家尽快放开肚子吃,放开肚子喝!”

酒桌上渐渐热闹起来,他的五个亲随也慢慢和大家熟悉了,眉开眼笑地吃喝,倩倩就坐在李维正的身旁,她喝了两杯酒,脸红红地,她夹起一块板鸭放在李维正的碗中笑道:“我从小就喜欢吃京城的盐水鸭和板鸭,你尝尝看,皮又脆又香。”

李维正吃了一口鸭皮,动作却慢了下来,他忽然想起了在保定时吃烧鸭子地情形,那晚的熏风暖人、那晚叶紫童的温柔似水,那一幕幕仿佛又回到了他地眼前。

“大郎。以前总听别人说这烧鸭子怎么好吃。现在看来真地名不虚传。”

“这是因为你一天都没有吃饭地缘故。”

“小女子游历千里。多谢李公子一路照顾。小女子敬你一杯。”

“小女子砌地墙歪歪倒倒。只防君子。不防小人。”

这时,一种强烈地思念之情忽然涌上了他的心头,李维正的心中充满了对叶紫童的内疚,自己进京已经一个月了,他早该去叶家求亲才是。

“大哥,你怎么了?”倩倩看出了李维正的异常,他眼中流腾出歉疚神情将她吓了一跳,连忙拉了他一下,关切地问道:“大哥,你是不是生病了?”

“我没事。”李维正的思绪慢慢回到眼前,他端起酒杯沉吟一下便道:“倩儿,我晚上可能要出去一趟,有一点事情。



“那你就少喝点,等会儿我去给你准备醒酒汤。”

李维正点了点头,这时,做饭地阎婶跑来,在李福的耳边低语几句,李福立刻起身出去了,片刻他又跑到李维正地身边道:“少爷,门口有人要见你,好像是个当官的。”

李维正愣了一下,立刻站起身向门外匆匆而去,走出门,只见一人背着手,头戴纱帽,身着白色儒袍,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正是叶天明,李维正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施礼道:“小侄正准备晚上去拜访世伯,不料世伯却先到了。”

叶天明淡淡地打量了他一眼,道:“我也估计你晚上或许要来,所以先过看看你,听说你买了宅子,就是这座吗?”

“正是!世伯快请屋里坐。”李维正一边将叶天明让进屋,可心中却有了一点不安,叶世伯说得很清楚,就是怕自己晚上去他府中,才先来拦住,他这是什么意思?

叶天明背着手慢慢走进了大门,他今天来找李维正心情是很复杂,早朝上他也看到了李维正地得势,如果李维正是殿试被点中状元,他一定会广为宣传,这就是我的乘龙快婿,摆下几桌酒宴请朋友们来庆贺一番,偏偏李维正被封为锦衣卫千户,这就意味着他将来要亲自带人去百官家中抄家杀人,彻底站到了百官们地对立面,如果说之前李维正只是一个小小的百户尚可以隐瞒,可现在他却成了锦衣卫千户,而且满朝皆知,他若成为自己的女婿,那自己在朝中又怎么混得下去。

可是要他明着退婚,这又会影响他的名声,若是以前他会直接修书去和李员外商量,可现在李维正做了锦衣卫千户,他也不好太过于得罪了,一番考虑之下,他便来找李维正,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个两全

当然,这个两全的办法他已经有了,关键李维正,

叶天明跟随着李维正一路进了府,李维正刚搬来也只有半个月,府里显得空空荡荡,不过府内树木繁茂,绿意浓郁,果实满枝,这种感觉就仿佛在林中漫步,叶天明也不由点了点头,李维正还是很有点品位,可惜啊!偏要去做什么锦衣卫。

因为有客人来,众人已经把饭桌搬到别处,几个下人正在打扫天井,李维正歉然道:“大家正在给我庆祝,府中杂乱,让世伯见笑了。”

叶天明笑而不言,他地目光却落在院子里那棵高大的老杏树上,杏子累累挂满枝头,已经开始黄了,这确实是座很不错的宅子。

两人进了书房,李维正搬了一把椅子,对叶天明道:“世伯请坐!”

叶天明也不客气,径直坐了下来,他打量了一下书房,见布置简单清爽,便点点头道:“贤侄这栋宅子买了多少钱?”

李维正是晚辈,他不敢坐下,垂手站在一旁,见问他连忙道:“整整一千两银子,加上税费,一共一千一百两银子。”

“看来你父亲替你想得周到啊!连宅子都替你买好了。”叶天明转弯抹角地试探李维正钱的来历,虽然以后不想和他有什么纠葛,但毕竟是长辈,如果他钱来路不正,叶天明觉得自己就有最后一次提醒他的义务。

“回禀世伯,钱是太子所赐,并非是用我父亲的钱。



“原来是这样。”叶天明捋须一笑,放下了心,话题便渐渐转到今天的目地来。

“贤侄,有一件事我想告诉你,在我们离开汉口时,老太太特地请高僧给苏童测了一下八字,高僧再三劝告,苏童十八岁之前不可成婚,否则克夫克己,具体理由我就不说了,其实我是不在意这种说法,可老太太却放在了心上,哎!我这个做儿子地也没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