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游侠传-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嗟模褪钦飧黾一铩!澳闶撬担=稹⒉萄羲亲急溉ソ嗣鸬耐练耍褪钦飧稣鹛煨苌匣醋油揭换铮俊
    徐庶道:“正是。”
    我打量他一眼:“莫非你认识他?”
    徐庶笑了:“飞兄一旦用神,心思真是敏捷。不错,我不但认识他,可以说和他还有点不错的交情。”
    我皱起眉:“我恐怕帮不上他的忙。朝议你也参加了,由荀彧军师策划,陛下亲自点将,此次领军的是中兵都尉牛金和外兵都尉蔡阳,他们都只听命于尚书台,不归我司隶府管。”
    徐庶道:“今日朝议,飞兄可注意到什么?”
    我道:“有什么?”
    徐庶道:“有一件很反常的事情,飞兄不觉得奇怪么?”
    他话题这么一转,我顿时糊涂了:“请徐兄指点。”
    徐庶也不跟我客气:“你不觉得当朝的皇帝陛下其实很可怜吗?”
    我慢慢低下头,掸掸自己的袖子:“徐兄何所见?”
    徐庶道:“当今天子,我看非常聪明,若有强力辅助,未始不能为一代中兴之主。只不过朝中大臣,多无敬爱效忠之心。杨彪袒护袁绍,张温、陈矫、牛金等为曹操一党,只看荀彧眼色行事,华韵亲近江东孙氏,诸人皆是明目张胆,自行主张,惟独不把陛下放在心上。”
    我苦笑:“徐兄,现在的情况是,因为荀彧颇知大体,尊敬陛下,他手底下一干武方能略加收敛,屈就朝堂,否则,……”
    “否则怎样?”
    我扫了一眼门口的侍卫,道:“必将君非君,臣非臣,朝将不朝,国将必亡。”
    徐庶微然震动道:“如此说来,四百年大汉之脉,竟然系于一人身上,岂非危矣?”
    我摇摇头,心:“你是不到曹丕代汉称帝时汉献帝的惨样。”知道他受了几十年的正统教育,完全没有改朝换代的经历,实在不敢往下而已。所谓只知有汉,无论魏晋。其实以他的智慧识,哪儿预料不到后面的情景呢?
    “飞兄,你何不与荀彧联手,共辅陛下,以成不世奇功?”
    我了,道:“徐兄,你要知道,现在许都武,倾城军民,皆听命于荀彧。而荀彧此人,非常固执,还没识透曹操不臣野心,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运筹使其成为大汉的股肱之臣。其尽忠曹操之念,并不在皇帝之下。你让他在两者中间选择其一,目前情势下断不可能。”指望与他合作,说不好听点,那是与虎谋皮。
    “噢……”徐庶默荀彧朝中言行,轻轻点了点头。阿飞所言不虚。
    “徐兄,你要知道,现在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纵有忠君效命之念,在此朝中也绝难施展抱负。”
    “嗯,”徐庶沉吟片刻,道:“飞兄如要离开许都,有两个方法。”
    “哦,愿闻其详。”
    “其一,借助四郡之事,说动曹公,让你千里赴援,撑住长沙危局,牵制刘表的北进计划。”
    “北进计划?”我微微摇头,刘表这人给我的印象实在很差,完全守财奴一个,他根本不可能有这等进取之心。“徐兄,这话别说曹丞相,就是跟荀军师去讲,他也不能信啊!”
    徐庶道:“飞兄何故如此小瞧那坐拥荆襄八郡的刘景升啊?”
    我在徐庶面前,什么都不掩饰,撇撇嘴,道:“徐兄‘坐拥’这个词用得好。刘荆州虽名重当代,但毫无决断力量,说到底也只是个自守家贼而已。纵然拥兵十万,在他手上也是没有一点用处。”
    徐庶盯着我:“飞兄,你我一见如故。所以,我有点心里话,跟飞兄说。”
    “唔,徐兄怎么突然客气起来了?”
    “飞兄,”徐庶脸色严肃,“飞兄见识广博,心思明白,我是衷心钦佩。不过,这世界阔大,有时侯只凭道听途说,难免谬传啊!”
    我道:“有这么严重?”
    “我兄对刘景升的看法,恐有失之偏颇之处。据我所知,刘表极有抱负,他其实一直关注着黄河岸边的这场决战。而且,”徐庶喝了口水,低低道,“刘表确有一份北进计划。”
    “啊?”我大吃一惊,“怎么可能?这……这跟历……历来……”这跟历史说得可完全不一样。
    徐庶道:“是啊,这和世人历来的看法大有差异。”他轻轻伸手,从袖中取出一卷白色的绢书。“飞兄你先看看这个。”
    我就在他身侧跪坐下来,将那绢书打开,摊在案几上,仔细看去。绢中所绘的山川河流、城堡树林,各有特殊标注。果然是一幅两军对垒,藏兵列阵图。只瞅了几眼,已不禁骇然。
    徐庶在图上指点解说:“飞兄请看,这里,正面战场,荆州军兵分两路,襄阳一部自新野沿白河扑南阳,北行进军,偷袭宜阳、汝阳,切断洛阳、长安和许昌的联系;主力则从荆州出发,东移信阳一带,在此地再次分兵,一路攻占郾城、叶城,直逼许昌城下;另一路东北而行至正阳,占领汝南治所平舆,渡沙河,据淮阳。”他微笑着抬起头:“在当初曹操官渡苦斗袁绍的时候,你看若是这三箭齐发,效果如何?”
    我盯着图分析了半晌,越看越难受,终于忍不住转过目光不看那图,轻叹一声:“这就像一个被别人扼住了咽喉的人,命运已不在自己手中。这感觉真不舒服。”
    徐庶手掌在几上端着耳杯底,大拇指轻轻摩弄杯的一侧耳环,点点头:“正是。我初看此图,也是这种感觉。”笑一笑:“如是曹丞相看到,不知是怎样一副表情。”
    我轻轻摇头,道:“定然比你我更加震惊十倍。”
    徐庶道:“那我们就让他看到。飞兄以为如何?”
    我怔了一怔:“让丞相看这副图?”忽然心中一动,抓住他臂膀,兴奋道:“你是说……哎呀,徐兄,果然好计量。”
    徐庶微笑:“不但是他,荀彧、郭嘉全都要让他们知道。我就不信,这些人看到这副图无动于衷。”
    我站起身,来回踱了两步,仔细了。如果曹操瞧见这幅图,一定令他惊骇万分,重新审视刘表的威胁。此刻北方战事紧张,他一旦对刘表起了警惕,必然千方百计法破坏刘表的计划。这时候长沙四郡就是一枚极其适时有效的棋子,精于算计的曹操一定让它发挥充分的作用。那样,见机而动,我就大有可能得到离开许昌的机。
    “你怎么得到这副图的?”
    徐庶道:“当我去年南逃长沙,被张太守、桓先生收留安定下来以后,就和师傅联络。恩师来信给我,说大变将生,你们必须精研兵法,方可在这乱世立足。所以我和庞师弟、崔师弟等就定期碰面或书信往来,探讨各种战略战术。半年前庞师弟有次给我写信,起此事,和我讨论其中疾行夜袭的战术。后来我又综合了各种迹象资料,推断出了刘表的个计划。”他瞧我一眼:“你放心,虽然我只是推断,但我上月在北来的路上专程去襄阳见了一个人,确定我这一份,和刘表本人的计划一模一样。”
    “徐兄见了谁?庞统?水镜先生?或者……诸葛亮?”
    “咦,飞兄如何知道诸葛亮之名?”
    我张口结舌,这下尴尬了:“啊……”在这里现代人太熟悉往事也不好,时时防着,还是有漏嘴的时候。
    “嗯、嗯……哦,我和他兄长诸葛瑾有一面之缘,曾听他及家事,甚是称赞其二弟诸葛亮的惊人才华。目下他们正住在襄阳,据说与水镜先生相处很好,而且和刘表、蔡瑁有亲戚关系,你见的这个人,脑筋这么好使,消息这么灵通,除了令师尊师弟,恐怕就只有诸葛亮了,所以顺口一猜。”
    “哦,原来如此。飞兄原来还见过子瑜。”徐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我说怎么飞兄头一次见着我,就好像和我是多年的老朋友似的,什么都知道呢。原来是子瑜说的。”
    “是啊是啊,不然我也不知道徐兄的大名事迹啊!”我如释重负,差点就要伸袖子去擦头上的细汗,心:“以后可不能胡言乱语,瞎侃盲动了。”这急中生智虽然比浆糊胶水还好用,破洞补完一个接一个,可不定哪天就惹出大乱子。
    徐庶至此完全释疑。我交游广,跑的地方多,这他是知道的。至于我其实并不认识诸葛瑾,那就不是他能到的了。
    “飞兄所猜三人,确有资格破此疑问。那诸葛孔明虽然年幼,不过却是我们中间最聪明的才子。我也猜测他们三人也许知道一些内情。可是我背负人命,又身担长沙重任,实在不能冒然去他们的住所,以免别生事端,妨碍他们的清静。所以我去见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最清楚所有情况的人。那就是蒯良先生。”
    “蒯良先生?”这个人我不怎么太了解(了解也不能乱说话了),就摇摇头:“我跟他不熟。”
    徐庶道:“蒯良先生是襄阳第一智者,只是他为人内敛,不爱张扬,名气就不及其弟蒯越那么响亮了。其实这份北进的计划,就是出于蒯良先生之手。”
    “是他?”
    “是啊,就是他。蒯良先生看似一位弱书生,其实极有胆略。昔日我杀人在逃,其间曾有一次被襄阳的郡吏拿住,幸好在押解的中途遇上蒯良先生,他得知我杀的是颖川三霸,当即说:‘如此恶徒,焉得不杀?’立刻就下令释放了我。我能顺利落脚长沙,也是多亏先生他作书相荐。”
    我道:“如此恶徒,焉得不杀?好汉子!此人言语行事,大有豪气,值得一交。日后到了襄阳,徐兄一定要替我引荐。”
    徐庶笑道:“我这不正办法让你能走吗?近十余年间,两河、关中大乱,北方百姓和士人为躲避战乱,大量涌入荆州,此时的襄阳,农商发达,兵甲犀利,才人济济,俊杰隐逸,正是飞兄该去的地方。”
    “未雨绸缪,徐兄已经在设计我们的未来么?”夺取荆襄和西蜀,正是我和赵楷早已既定的方针,心:“不愧是三国间的罕见智者。”
    徐庶笑了笑:“且不这个。那日我以有这等渊源,前去蒯良先生府第,向他打听此事。不料却意外得知他就是计划的策划者。南阳、宜阳、汝阳、洛阳、信阳、正阳、淮阳,这个计划一共有七个以阳为名的城市,所以被称做‘七阳计划’。”
    “嗯!”我轻轻点了点头,心里记下蒯良这个名字。
    正在此时,公孙箭兴冲冲进来,道:“飞帅,我师兄……”忽见徐庶在座,一怔之下,立时住口。
    我知道他昨日一夜未归,今早因为和池早所谈的内容又过于惊心动魄,有些事忘了告诉他,所以他对我和徐庶现在的关系属于完全不明状态。
    “没关系,徐兄虽不知那件事,但却是我的兄弟。”
    公孙箭明白了,有什么话但讲无妨。“飞帅,家师兄前来拜。”
    “哦,欢迎欢迎!”我立刻站了起来,道:“徐兄,这可真是贵客。和我一起去接接这位公孙家的主人吧?”
    徐庶也站了起来:“公孙家的主人?莫非是那位有‘白狼山之虎’之称的公孙谨?”
    公孙箭恭恭敬敬道:“正是敝师兄。”
    我瞧瞧徐庶:“徐兄昨晚也见过他的。”
    徐庶道:“我见过?谁啊?哦……是和池早先生在一起的那位道长?如此高人前辈,我徐庶岂可不见?飞兄,快走。”拉着我就往外行。
    公孙箭非常高兴,抢上几步在前面引路。
    府门外站立二人,前面那人果然是昨夜和池早一起高谈阔论的那个中年道士,他身后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