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枭雄-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斜也亲带完颜部精锐兵马才在兴中府外挡住辽国的反攻,兴中府也成了金国抵抗辽国的前线重镇。驻扎了金国五万大军,内外都统军斜也亲自坐镇,蒲家奴、粘罕、挞懒等一众金国能征善战的悍将也都在此领兵,不过真正挡住辽国的不是这些将帅。而是一万完颜部野人。金国将领不过是在打猎之余,从野兽那儿学了几招,而辽国却已汉化百年,一些辽国上将更能熟读汉族兵书,但从指挥艺术上而言,金将是无法同辽国悍将相比的。只有那些悍不畏死地野人,才是真正令辽国将领头疼的。
    “女真不满万,满万便无敌”。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可见女真野人的凶悍。尤其刚刚从冰天雪地、深山老林出来的金人,那更是悍不畏死。凶残麻木。辽国精兵虽然有坚甲利器,但碰上他们,也占不得丝毫便宜。
    不过耶律大石也发现。女真野人只要在人间享受一段时间,战斗力便会大大降低。越早成编制的女真部队,战斗力便越低,这便是明证。金国上下也知道军队腐化地快,但却毫无办法。最先参战的士卒也都抢到了不少财物、女子。家中有这些诱惑等着,上了战场谁还愿意再冒死苦战。
    因此耶律大石把一些残兵送给女真部队建功后。便收兵等待时机。
    斜也哪曾吃过这般亏,被耶律大石的偷梁换柱之计瞒过,以为已经吞掉辽国精锐力量,便向金国皇帝阿骨打求援,准备再次发兵夺回失地。
    正巧吴乞买从草原回来,他便带留守黄龙府的完颜各部精锐来援,准备夺回失地。
    耶律余睹所带数千契丹兵也在援兵之列,只是耶律余睹却佯病留在黄龙府。
    吴乞买大军刚刚到达兴中府,一个草原部落便侵入金国腹地劫掠。由于金国地广人稀,加上精兵大量南下,准备伐辽,那个草原部落居然一路劫掠,向着黄龙府而去。阿骨打一世枭雄,哪能忍受一个草原部落攻到京城的耻辱,赶忙派留守黄龙府的谋良虎带兵去阻挡入侵的草原部落。
    在谋良虎追着草原狼骑跑远时,耶律余睹却突然带亲卫杀出黄龙府,加上草原部落暗留的一支骑兵保护。耶律余睹带着一家老小,成功地向草原跑去。
    阿骨打听得耶律余睹带一家老小杀出城,顿时吐了一口血,亲自带着黄龙府所有能骑马地女真男丁直追耶律余睹,同时分命沿途各城兵马截杀。不过各城兵马也大多南下,残余守兵的几次截杀,都被耶律余睹冲破。
    追到草原边际时,一直有病在身地阿骨打也终于不支,只好回返黄龙接受治疗。不甘失败的他严令亲卫统领斡鲁截杀耶律余睹,因此也把两千完颜部精兵丧在花荣的埋伏下。
    可惜花荣初时不知道阿骨打亲自带兵追赶耶律余睹,不然他便是拼着损兵折将,也会带兵冲入金国,斩杀阿骨打。
    耶律余睹叛逃地消息传到兴中府,也使得一群踟蹰满志的金国野人搁置攻打辽国的步伐。
    不几日,阿骨打便也正式派出使团往辽国议和,顺便商量联合抵抗天朝之事,为了表示诚意,吴乞买带刚刚到达前线的援军再次后撤。
    在金国上下看来,这次辽国必然会同意议和,只是使团还未传回消息,辽国的举动却再次震撼了金国,让金国上下都几乎吐出血来。
    “什么,辽国南方边军全部向北运动?中京地兵马也向兴中府而来?”刚刚带兵返回黄龙府地吴乞买难以置信的问道?

霸气书库(www。qi70。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是地,辽国仿佛要倾力一搏的样子。谙班勃极烈斜也请求再次支援。”
    吴乞买听到使者再次的确认,真有吐血的冲动了,他带兵从黄龙府到兴中府,只箭未放,便收到还师的命令,刚刚退兵回来,解散兵马,前方却再次求援了。
    吴乞买血红着眼睛,站起来,喊道:“皇兄下令吧,这次我不带兵打下中京,决不回来。”
    阿骨打本就有病在身,一路追击,又被耶律余睹成功叛逃和斡鲁的战死双重打击,病症便更严重了。往日熊一般的汉子,此时已经略显削瘦,咳了咳,挥手道:“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你先听听杨先生怎么说。”
    (历史上阿骨打确实是一年后病死的,不是杜撰。)
    阿骨打口中的杨朴,是渤海人后裔。年轻时,以博学雄才考中辽朝进士。为人慷慨,素有大志,多智谋,并且十分熟悉儒家之道和封建典章制度,但辽国当时萧奉先弄权,不善逢迎,又无钱财的杨朴,并没得到重视,只是在知枢密院内做个校书郎的闲职。
    阿骨打起兵伐辽后,他投奔女真,并很快成为了阿骨打最信任的谋士。到了愚昧的女真部落,钻研过汉族文化的杨朴,便更显得智深如海。用汉族千年处世哲学,对付几个野人,自然是轻而易举,很快便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匠者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必巧;师者人之模范,不能使人必行。大王创兴师旅,当变家为国,图霸天下,谋为万乘之国,非千乘所能比也。诸部兵众皆归大王,今力可拔山填海,而不能革故鼎新,愿大王册帝号,封诸蕃,传檄响应,千里而定。东接海隅,南连大宋,西通西夏,北安辽国之民,建万世磁基,兴帝王之社稷,行之有疑,则祸如发矢,大王何如?”
    一篇劝谏书,杨朴成功的让阿骨打听从了自己的劝谏,建国称帝。杨朴也成功的成了开国功臣,之后阿骨打更是有事必问杨朴。
    吴乞买对这位智深如海的汉人,也不敢无礼,压着怒气道:“契丹人疯了吗?眼看天朝便要向我们动手了,居然调南京道兵马北上,难道他们想向天朝投降吗?”
    杨朴对辽国的举动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却不愿表露出来,摸了摸颔下长须,点头道:“投降倒是未必,但他们也不敢和天朝开战。依我看,他们多半是准备归还燕云十六州,让天朝没有北上的理由。汉人向来讲究师出有名,只要辽国归还燕云十六州,他们没找到合适的理由前,是不会向辽国动武的。”阿骨打弟斡带却问道:“那他们怎么就无故入侵我国,又杀了我们二千儿郎?”
    杨朴闻言也不由一窒,在他学习的书本中,中原那是礼仪之邦,汉人都是注重礼仪的,便是打仗也要师出有名。没想到这次耶律余睹叛逃的事件中,汉人展示的却是狐狸般的狡猾。
天下篇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举国归顺
    杨朴想了想道:“汉人兵法讲究虚虚实实,也许比起儒家来,天朝皇帝更信奉兵家吧。”
    阿骨打坐了一会,已经感觉有些累,努力的挺直腰杆,道:“汉人的事再说吧,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辽国的举动?”
    众人看着难掩疲惫之色的阿骨打,也不由心下叹息。人的生命总是如此脆弱,即使是强横如阿骨打,也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轮回。
    斡带道:“这还议什么,就让四哥再带我们去兴中府走一遭,会齐五哥兵马,一鼓作气打下辽国中京,省的辽狗再和我们藏猫猫。”
    斡带一开头,阿骨打子侄也纷纷附和起来。
    阿骨打却不置可否,转头对杨朴道:“杨先生,怎么看?”
    自杨朴投奔金国后,阿骨打便对他青睐有加,即使是登基为帝之后,也尊称他为杨先生。
    士为知己者死,加上杨朴有着以前在辽国的落魄经历,他对阿骨打的赏识更是感激。为了金国的政务更是鞠躬尽瘁,金人不通礼仪,他便翻阅中原历朝史书,制定礼仪;金人不识字,他有事便亲自去找他们谈。
    杨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金国的长久,但刚刚从深山老林出来的金人哪能理解他的苦心。在他们看来,占领的地方百姓都是他们的奴隶,所有的财富都是他们的。,杨朴就是狐假虎威,不让他们快活。
    很多皇子皇孙都看杨朴不顺眼,金人和汉人的习惯不同。加上人数少,十几岁地孩子便参加战斗,学会了掳掠女人。若不是杨朴是阿骨打最看重的谋臣,恐怕他早就被那些皇子皇孙剁成碎块了。
    看着阿骨打憔悴的样子,杨朴知道自己该为以后做打算了。
    “斡带将军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天朝恐怕很快便要北上了。我们和辽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现在和辽国决战是不合时宜地。依我看。我们应当派人询问辽国调兵的意图。当然我们也得做好开战地准备,若是辽国敢进犯我国,我们便给他们一个教训。只是辽人善于守城,而我们善于野战,若要强攻中京的话,伤亡必重。那样会让天朝捡了便宜,因此即使打起来,我们也只要让他们坚守或者退兵便是,切不可攻城。”
    阿骨打闻言。点头道:“就按杨先生说的办吧,让斜也派人询问辽国用意,同时看我国使团进展如何。四弟,你带人援助兴中府,只需坚守便可,切不可先开战端,更不能攻城。”
    一众如狼似虎的金人得了皇令。当下便嘶吼着去召集兵马。
    阿骨打看着四弟吴乞买带着一众子侄风风火火的出去,不由叹了口气。这吴乞买体格魁梧,力大无比。能亲手搏熊刺虎,但却不够沉稳,性子也太过暴躁。若是以前,在他的带领下,金国可以横扫天下。但现在中原天朝崛起。辽国皇帝也发愤图强,让他做接班人。却未必是件好事了。
    对于金国的查问,辽国的回应是正常调兵,而使者团和辽国的和谈则处于僵持阶段。辽国愿意承认金国为友邦,但却想要回一些失地。
    金国对辽国地回复是半信半疑,但又不敢掉以轻心,只能把十五万兵马驻扎在兴中府防备。辽国讨要的失地不多,但也不少。阿骨打对辽国斤斤计较的行为也颇感无奈,一面不愿和辽国开战,一面又舍不得把那些城池全给了辽国,只好令使团尽量讨价还价。

霸气书库(www。qi70。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在金国大军严阵以待之时,辽国却传来一个令金国上下集体掉下巴的消息。
    华夏二年七月十日,辽国末代皇帝耶律淳宣布举国归顺天朝。同一时间,天朝军队开始北上接管各州,由于各州驻守兵马已被调离,天军迅速接管各州。
    辽国各处兵马统帅多已被李处温等人撤换,因此几乎没有发生大的暴动。几场小规模的暴动,也被奚族兵马和国舅帐兵马平定。没几日,张扬便亲带大军到的析津府。
    李处温一众高官出城十里迎接,交献辽国玉玺。为了讨张扬欢心,夹道欢迎地也多是汉人。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张扬御驾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两旁的汉人便都高声欢呼起来。百年的期盼一朝变为现实,让很多人都喜极而泣,喊声中也都带着哭音。很多人都忍不住向着张扬车驾跑来,想亲眼看看汉人自己地皇帝。
    这几日,他们都已尝到了当家做主的好处,走在路上,再也不用畏惧那些契丹人了,反而是平日欺压的契丹人躲着他们。
    李处温见百姓混乱的挤向皇帝御驾,深怕出现什么意外,或者让皇帝不高兴,赶忙向两旁维持秩序的兵马喊道:“不要让他们接近皇帝车驾。”
    “让我们看看汉人自己地皇帝。”
    “狗日地契丹人,你还敢欺负我们。”
    可惜群情激昂的百姓全没把这些辽兵放在眼里,汉兵还好些,契丹兵一阻拦汉人,汉人百年被欺凌地仇恨便也爆发起来,厮打起契丹兵来,局势顿时混乱起来。
    张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