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遣小队走后,孟享就一直盯在基地,全面的发展着经济,先把基地搞好再说。基地是未来的希望。
    军火交易不久后又进行了一次,特遣队带了部分军火去做交易,这次军火交易晚了些。不过有了三个后勤服务中心的全力运作,这一次提供的比上一次还要多。五百挺刘易斯轻机枪加上相应弹药换来了五十多万的收入。
    本来孟享不报希望的搜刮土匪老窝的行动,竟然也收获了5万多大洋。加上调整药品结构,卖畅销暴利药的7万多元的收入和留下的老底,孟享竟然快攒够了100万。
    孟享看着手里边的90多万元,心头不由闪过一个后悔的念头。
    早知道很快能够攒够100万,应该让特遣队晚一点出发。带着些更好的装备,可以更安全一些,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时候,鬼子离山东还有一段距离,模糊的记得鬼子进入现在这个地区,应该是年末或者是明年年初吧。记得曾听一个老人说过,临近春节了,鬼子进村了。
    所以,基地安全短时间内还是可以保障的。至于韩复榘的大军,此时也在头疼日本人吧?对于自己这点小打小闹也不会很在意的。要知道韩复渠的大军可都在黄河南岸布置着呢。
    怎样借助时势,来阻碍日军到达基地的时间,这就是孟享一直考虑的问题了。给基地的时间越是充沛,基地发展的实力就越是强大。
    记得历史上著名的徐州会战,就是鬼子军队南北夹击的。
    只要在黄河南岸多狙击一下,在南京城里多狙击一下,不使得韩复渠和南京守军弃地奔逃,或许就能挽回一些时间。
    第一支特遣队就是针对着这个初步方案来进行的,先去熟悉熟悉南京周边的环境去了。毕竟南京大屠杀太过悲惨了,能改变些什么就改变一点吧,能多跑一个就多跑一个,能多救一个就多救一个。

第十六章 有炮了

    时间已经慢慢的进入了十月份。秋风习习,天高气爽,但却不足以开阔人心头压抑着的战争阴云。
    孟享每天都在关注着周围日军的行动,广播中的许多信息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或者不是及时的。
    “密电!”鼠二一个标准军礼后,就递给了孟享一份去南京特遣队发来的电报。他暂时代替了鼠一的参谋位置,只是他的表情要生硬一些,但也比智脑的表情要丰富一点。
    孟享的事情多了后,鼠二就成了他的临时秘书。虽然是个帅哥,但孟享心底还是有点遗憾。
    穿越者不能**一把,简直就是一种耻辱。只是现在日本人步步紧逼,还真顾不得这些。
    鼠一、赵书行等人到南京已经一个星期了。
    一路上还算顺利。架在车上的机枪,已经有了足够的震慑力。官面上的事情,有英国人商行的路引和现大洋的开道,也没有受到太大的阻碍。况且,车上运输的是前线最需要的药品。
    此时已经由虎一、鼠三领着一个小队到了上海英租界区,近距离获得一些情报。除了有一段时间有过电台管制受了点影响,基本上每天都有电台联系,让孟享放心了不少。
    基地中的那一百万还没有凑齐。
    因为孟享盘算了一下时间,为了加快出兵速度,又开了五座兵营,散布在核心区以外。
    加上全力生产武器和药品,电力明显不足,不得已,孟享又生产了6辆采矿车,加上新购置的六辆卡车,也就基本上又可以供应一座电站的需求了。
    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即使生产出卡车来,按照一战结束前的卡车水平,运载能力很是惨不忍睹,比之孟享现在的那二十来辆卡车的运载能力也是不如。还不如用采矿车直接运送到离着采矿厂最近的那个电站。
    电站无论远近,也不需要拉线,各建筑物的能源就能供给上。
    对此,孟享曾很奇怪。智脑给了个无线粒子输电的答案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他记得特斯拉曾经做过类似无线输电的实验,不过加上粒子的前缀,自己就不敢乱分析了。只能归之于未来高科技一类,老老实实的只管着应用。
    本来打算着有了军火交易款,很快就凑够一百万的,但中间却出现了点事故。
    在最近一次武器交易时,碰上了第三方的黑吃黑。虽然有一个中队的护卫我方没有吃大亏,但交易中断,提前等着造了劫的买家却损失了一部分资金。
    最后马一只领回来了三十多万元。
    孟享本来想着的一次交易五十多万元,凑够一百万的希望也就落空了。
    原来孟享手中有了钱,而且来钱快了,花钱自然大手了一些。所以现在手底下加上卖药的钱只凑够了九十多万,离着一百万还差一点。
    差一点,也是差,基地根本就不跟你打折。
    而且据打听消息的马一说,此次冒出来的黑吃黑第三方有军队的背景,主要是孟享前两次出的货太引人注意了。那路买家也暂时低调的断了线,新的买家却还没有发展起来。虽说军火买卖很红火,但没有眼线,还是干瞪眼。
    幸好,剩下的资金也不多了,只差五六万,再卖一次药品就能攒够了。
    孟享也不想再多事,毕竟军方已经盯上了自己这块肥肉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
    若是真把他们引来,单单靠着基地的防卫力量还有些不足。
    毕竟,基地中还没有重火力支持。面对军方的炮火轰击,没有多少反击的机会。只被动挨打,没有打不破的堡垒。
    要有炮!必须先建设科技中心,战车工厂中才会出产大炮。
    鉴于基地很容易惊骇世俗,所以在几座小山丘的最外边的那个兵营,建起了一座像模像样的司令部,布局都跟这个年代很接近。矿工士兵也转移到了这里。
    这些矿工兵经过训练,已经有些样子了。孟享也没有指望他们参加战斗,在训练的后半阶段,他们的任务就成了探听消息,打探周围县城的详细情况。这一点,他们要比克隆人灵活了许多。
    ……
    10月3日,鬼子侵占德州。同一天,孟享拿到了卖药的7万大洋。
    孟享听了鬼子侵占德州的广播后,愣了一愣,然后摇了摇头,断然命令道:“建设科技中心!”
    核心区已经留出了位置,但科技中心的建设还是费了三天的时间才建好。而此时孟享的口袋里竟然只剩下不到一万元了。
    前一段时间,电力紧张,采矿车都跑去运煤了。而每天的日常消耗却需要钱来支撑,所以当一百万撒出去以后,孟享彻底没钱了。
    若是之前,孟享没钱时急得跳脚。但自从军火买卖开展,经手一百万后,也就没什么大不的了。
    虽然,上一个军火买家已经断线,还可以再找一家。
    基地生产的武器都是合格精品,时逢乱世,不愁有人买。而且还有同样暴利的卖药可以支撑基地的正常运行,孟享也不着急。
    科技中心建设好以后,孟享才发现里边还需要有人主持,而且是需要科学家。可是兵营里哪有科学家生产,每个科学家可都是独特的。幸好智脑提示,一级基地的情况下,一级工程师可以代替主持。
    幸好,孟享之前实验性质的生产了2个工程师,工一和工二,此时倒是派上了用场。因为只需要一个工程师即可,所以,工一就入驻了。
    孟享也注意到了工一只是一级的身份,查看他的升级情况,却发现一万点才升级,而他的功勋点基本上没怎么动。
    “工程师怎么升级?”孟享只有求助智脑。
    “改造、修理、维护。”智脑简单的回答后,就不再有什么提示了。
    孟享只是大略的明白了些,命令工二转悠着在基地中维护得了。
    孟享也顺便查看了自己的功勋点,发现已经有5万多点了。自己不知不觉间,从两次一百万系列事件中就吸取了4万多点的功勋。
    眼看着功勋已经积累了一半了,孟享不由问起了基地升级的事情。
    智脑回答,只要指挥官达到了二级指挥官的水准,而且科技中心满足了二级科技水平的储备,只需要再掏出一百万元,就可以升到二级了。
    他需要达到二级指挥官的水准,他早已知道,升级需要掏一百万这个他也理解,不过科技中心满足什么条件,他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科学家!需要三名真正的符合二级水平的科学家。”智脑平静的回答道。
    真正的?
    一级的时候,可以有工程师来暂时代替,第二级时就不行了?
    智脑没有再做提示。于是孟享就一直考虑怎样把工程师培养成科学家的法子。
    想来想去,没有多少结果,孟享只得先放一放,毕竟自己离升级还有一大截。
    现在最要紧的,而且是最让孟享高兴的是,战车工厂终于可以造炮了。
    (书友们很给力!继续晚十点前第三更)

第十七章 卖炮的才是大爷

    孟享一直担惊受怕的,悬着的心直到战车工厂可以造炮了才落了一大半。
    基地以前虽然有不少的机枪火力,但面对军队尤其是鬼子的炮火时,是没多少办法的。即使是对上韩复榘的军队,有限的炮火也能让自己吃瘪。
    此时有了火炮,不管是不是多么先进的,最起码可以和别人对轰了。
    唯一还要发愁的是鬼子飞机的隐患。看来需要空指部了,而且还要加速升级。
    只有升到二级,才有防空火炮和飞机对战,就连雷达也是需要二级以后才有的。
    “升级!升级!”孟享连做梦都在喊着。
    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到钱上面。
    本来就很赚钱的军火买卖,现在又要填一项更加赚钱的项目了,那就是火炮。
    想想后世,华夏在卖步枪、火箭筒的时候,人家花旗国一个劲的推销飞机导弹。无他,利润更大而已。
    此时,火炮相比步枪甚至是机枪,利润更加的没法比。
    因为国外对中国的制约和制裁,国内又基本不生产大口径火炮,所以在国内火炮的价格绝对是惊人的。就像一门75毫米山炮大宗的采购价都要一万多,还是美元,而战车工厂出产出来的法国一战中使用的75毫米快炮只需要750元。
    当孟享听说这个消息时,心中想的念头竟然是立即再建设一个战车工厂。
    火炮的销路根本不用愁,即使是一战时期的优质火炮,也是不容易买到的。当战火弥漫整个华夏的时候,更是紧俏货。
    只可惜,战车工厂的生产能力实在是有些低。一门75毫米快炮需要15个小时。三条生产线,一天也就生产几门炮。
    经过很长时间的一番咨询和观察,孟享也察觉到了,生产成本和时间,基地根本不跟你按实际情况来,有着其玄幻的一面。就像火炮,价格完全是按照口径来计算。多少毫米口径乘10就是火炮的价格了,生产时间也是多少毫米除以5就是所用的小时数了,简直就是像游戏一样,也难怪,这个本来就是游戏演化而来的。
    当然,这其中的舰炮的计算于此有些差异,是要加一倍的,估计航炮和高射炮可能有所差异。只是此时没有空指部和造船厂,这些炮还都不能生产。
    孟享自己盘算,却早忽略了智脑给他说的一级指挥官的界限。此时不过是系统初期调整的结果,还没有根据现实调整完。恐怕出了新手村,就不是这个结果了。
    不管怎么说,战车工厂全面的启动开始生产火炮。尤其是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