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基地的伪装得到了解决,就只剩下了基地升级让孟享操心了。
    只要一升级,就是巨大的变化。只可惜,智脑告诉他的,科技中心需要科学家的事情,却是把他挡住了。
    怎样才能把工程师快速培养成科学家呢?
    孟享又造了两个工程师,但他们的升级速度很慢很慢的,慢的都有些让孟享失望了。

第二十四章 国家需要你们

    运气这个东西很难琢磨,孟享自从来到这个时空,就经常多了些不如意。不过,这一次好像有点转运了。
    当孟享正头疼科技中心升级问题时,远在南京的特遣队却给了他一个惊喜。
    这一次,孟享例行的每天与特遣队通话。
    每天汇报的不是鼠一就是赵书行。
    今天,汇报的是赵书行。
    此时的南京已经开始动荡,许多机构都在搬迁。不少大学也都在向后转移,但其中有些不是中央直属的,却因为缺乏资金和人力物力,搬迁困难。
    此时的国民政府机关自己都顾不过来,那还管得了别的。
    赵书行汇报的时候,顺便还举例说起了浙江大学,提到了一个人——竺可桢。
    这使得孟享心头一亮。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文章,他不正是一个科学家吗?
    孟享突然发觉自己走上了岔道,老是从基地方面考虑,还是没有与实际结合起来。总想着自己从基地培养科学家,却不想现实中有很多怀才不遇的科学大拿。
    孟享越想越觉得自己犯了个大错误,立即命令鼠一和赵书行去和竺可桢联系,浙江大学不是没能力搬迁吗?可以提供方便,来基地这里。即使不全来,也要暂时拖来几个主持科技中心,先升级。
    赵书行在南京有些同学关系,相知相熟,办事效率很高,没多久就联系上了竺可桢。
    可人家一听要到山东,那个地方可是鬼子必经之路,把师生领到那个地方,纯粹的找死。任鼠一怎么保证安全,都是一律摇头。不能拿全体师生的前途开玩笑。
    最后赵书行没辙了,请示孟享。孟享才觉得自己有些孟浪了。自己身处险地,还怎么能够十足的保证别人的安全呢?
    不过,为了升级,也没办法,不得已只得出绝招了。
    这一次是板着面孔的鼠一出面,一身军服带着两名护卫出现在竺可桢的面前。直接就出示了一张政府公文,进行征调。
    “什么事?”竺可桢板着面孔会见了他们。后边还跟着一帮长袍西服各式打扮的教授们,见到军人,唯恐他们的校长有什么不测。在很多人眼中,校园是神圣的,传播知识的摇篮。这里不欢迎军人的脚步声。
    在那个以军阀治世的时代,当学生的热血激情燃烧起来时,学生的鲜血总是和军人的暴力联系在一起的。
    看着自己的学生前赴后继的倒下,教授们对此时的军人心底里有些抗拒。
    鼠一也同样的板着面孔,不需要表演,即使是稍灵活一点的鼠一,面目上也是常年不见其他表情。他煞有其事的掏出了一张红色封皮的证件,递给了竺可桢。
    竺可桢冷着脸接过了证件,上面标注着的是军事情报安全局,鼠一的身份是上校参谋。
    鼠一又掏出了一张老蒋亲自签署的授功嘉奖令,直接展开以证明自己在抗日战场上获得的功劳。并间接的证实了自己的冒牌的上校身份。
    上校的身份是唬不住看到军人进入校园脸上有些不耐的众人,这年头将军多如狗,这些教授都是知名人士,谁没有点关系,还怕你一个上校?再说文人的清高还怕你一个上校的威胁?但在抗日战场上获得的功劳却是让这些教授们肃然起敬。
    其他的都是假的,这个嘉奖令却是真的。
    根据孟享提供的一点作弊情报,鼠一通过金钱关系找到了白崇禧,告知获得了日本人的绝密情报。白崇禧将信将疑的接见了他,给了他三分钟的时间。鼠一也没有犹豫,一上来就直接告诉了他,日军将要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登陆。
    这还是孟享查了半天地图,根据脑海中模糊记得的“杭州”“金山”四个字分析出来的,他自己也些拿不准,但为了淞沪几十万大军的安危,他还是特意排鼠一来汇报军事机密。
    直接找老蒋根本不现实,相对精通战略的白崇禧就好找多了。
    白崇禧对这个情报也深感认同,他早就判断到日本人可能会从别处登陆,打破僵局,但具体地点却没有确定。
    他急匆匆的去告知老蒋时,老蒋却没有怎么当回事。后来在白崇禧的一再劝说下,还是做了一定的安排,不再是原来历史上的不足一个营的兵力,而是扩大到了不满编的一个师,但人数却刚刚凑齐两个团,还是从上海那边撤下来休整的。
    结果刚刚安排好,布置好阵地,鬼子真的就在金山卫附近登陆了。幸好有了些提防,没有手忙脚乱。这才给后方的撤退提供了长一点的时间。
    于是,就有了鼠一手中的这张老蒋亲自签署的授功嘉奖,这让竺可桢多少信了一点。
    鼠一打算让围着的众人散开,单独与竺可桢谈话,但众人却不同意,虽然对眼前这个军人有些敬重,但他找竺可桢的意图不明,谁知道有什么事情?
    鼠一也没在意,本来这一次的对象就不止竺可桢一个人,至于保密,到时候追查鼠一,只能被告知查无此人,他还怕泄密?
    有了和平对话的前提,鼠一才委婉的打出了为国贡献的牌子:
    “日寇猖獗,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中央此前正在组织一项针对日本人的秘密实验,可以阻止日寇的继续肆虐。初步试验很有效果,但后期试行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和相关的专家人手。”
    听到此处,众人已经有些动容。牵扯到国家秘密,那么多人在场,人多嘴杂,万一让日本人知道了可不好。他们看向了鼠一,犹豫着是不是自己要退场。
    但鼠一死板着表情却没有停顿,还是直接说道:“此去是为抗战服务,时间是一年。”
    这个一年是孟享确定的。一年后,自己要么被铲倒,要么能站稳脚跟,到时候,这些科学家自然会有重新的选择。
    在科技中心连孟享都觉得眼花缭乱的设备齐全的地方,相信那些专家会做出自己喜欢的选择。
    鼠一继续冷淡的声调说道:“该试验需要诸位的支持。但根据个人意愿自由选择。可以拒绝,但一旦同意参加,就必须保守秘密。条件或许很刻苦,也很危险,但国家只能给你们荣誉。”
    “国家需要你们!”这是孟享教给鼠一,最后加上去的话。

第二十五 科学家的选择

    听了鼠一的话,竺可桢半信半疑,这样的事情很难让人相信。他不是一个热血青年,凭着几句话就能轻易打动。
    但最后那句话,让他禁不住说服自己相信了一点。其实不是相信,而是那句话让他有点热血沸腾。
    当看到日本人在国内肆虐,而国人无力反抗时,作为一个华夏人,心中的痛能不深?只恨自己无束鸡之力,恨不能提刀携枪去战场杀敌。前方持续了三个月的战役怕是已经进入尾声了吧?从国民政府往后撤退的机构越来越多,就知道前景很不明朗。
    当听到国家有一项为抗战服务的秘密实验,需要有人牺牲一下的时候,他倒是很希望是真的,毕竟国家还是有希望的。
    此时的混乱局面想找人证实一下,也没法子证明。再说了,人家已经说是国家机密了,一般人能了解?
    只能先去试一试。
    不去试一下怎么甘心?若是为国,身死也甘愿。即使不是真的,绑票一般也不会找到他们这些人。虽然当教授拿的薪水比一般人要高得多,但也算不上富人的行列。
    “我们只需要三个!”鼠一抬着面孔扫了竺可桢身后的十七个教授。
    当听到他们只需要三个科学家的时候,竺可桢沉默了片刻道:
    “算我一个。”
    顿了顿又说道:“我那里有些名单,你们可以选择一下需要什么样的。我也还需要交代一下学校的琐事。”他现在是校长,当然不是说走就走的,一大堆的事物需要他处理,尤其是现在这种混乱局面下。
    众人也是一阵沉默,此时去山东,危险很大,条件也不会很好,而且不可知的秘密实验肯定对人身自由也有些限制。这件事情又透着些邪乎,让人不能很信服。相信这个就已经有些冒险了。
    “我去吧!”说话的是苏步青。他的妻子是日本人,为了避免后撤时国人的抗日情绪对之产生威胁,竺可桢刚刚从浙江省省长朱家骅那里讨来一张手令。规定沿路军警一律不得盘问,相当于一张护身符。
    对此,苏步青很是感激,到看到竺可桢决定去时,也不禁报名参加。
    “你夫人不是刚刚分娩吗?正需要人照料。”竺可桢摆手道。
    “不要紧,我自会让人送她们去平阳乡下避难,该是没什么危险。有事时,只需要乡友多照应一下了。”苏步青唏嘘然说道,大家都以为此去多风险,他说话就有点交代遗言的意思了。
    鼠一倒是还是原来的样子,只培养了很短时间的克隆人离着人类的感情很远,感情对他们来说,是很奢侈的。
    “谁叫王淦昌?贝时璋?”鼠一高声问道。
    当孟享看到赵书行提供的那份浙江大学的教授名录时,不禁一阵眼晕。上边有太多熟悉的名字,几个大牛的名字如雷贯耳。虽然说是自由选择,但孟享还是忍不住提了几个人的名字。
    其中就有王淦昌,未来两弹一星的元勋啊!能不是大牛。贝时璋,这可是未来国家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也是后来牛到天上的人物。孟享上学的时候曾经有过长大要大科学家的理想,对国内的一些科学大牛的名字还是很熟悉的。
    其他的比如李政道、程开甲也莫不是后来的牛人,他当然也很熟悉。只是此时李政道和程开甲还是浙大的学生,不在赵书行提供的名单之列。
    “我是王淦昌!我去!”王淦昌立即站了出来,既然人家都点名了,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我是贝时璋,我也去!”贝时璋也跟着站了出来。
    这一下子,主动要求去的有了四个了。
    虽然说是只需要三个,但鼠一考虑了意外的产生,所以直接征用了四个。
    要到未知的地方去,各人都有身后的诸多事要处理。孟享也先行提供了一部分优厚的安家费。而且,应竺可桢的请求,浙江大学也从鼠一手中得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搬家费资助。
    鼠一他们带着的那些重武器和药品已经廉价出售,但也还是赚了一大笔,手头上钱倒是有不少。
    等着竺可桢等人处理了一下公事和家事后,二十个克隆士兵就保护着四个人上路了。
    顺着津浦线还是很方便的,没用三天,孟享就见到了四位科学家。只是见到四位那副悲壮的表情时,他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最后在随行的鼠三的解释下,才明白过来,不由大为感动。
    在不明状况下,撇家舍业,冒着牺牲生命的危险,他们能过来,不过是孟享抛出的那句“国家需要你”的那句话而已。
    竺可桢等人也不多寒酸,直接要求带领他们去执行秘密实验。
    从济南下车开始,坐在被蒙了黑布的轿车中行驶了三四个小时的他们,已经晕头转向了。他们想了一路,四个人都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