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格很独特。”沈月莲自然不知道这首歌曲在后世有一个名字特殊的名字——《亡灵序曲》。

第402章 放电影

    第402章放电影
    不同场景的惨烈的战争的图像在《亡灵序曲》的配乐中不断的在银幕上快速的闪现,让人目不暇接,但每一副都让人记忆深刻。直到一场战斗结束,音乐和缓,镜头中只剩下尸横遍野的战场,在那漫天的硝烟中,一个战士孤独的身影伫立先锋军的红旗旁。夕阳西下,风卷着旗角,拍在了那张带着疲倦,但依旧坚毅的脸上。
    夜幕降临,在远处火光噼啪的燃烧声音之中,士兵们的墓碑清晰可见。夜的压抑带来了音乐的结尾部分,
    这时候一个低沉的男声在画外响起:
    “我们的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前方就是我们的荣誉!”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道黎明的曙光照耀下来,快速的穿过了墓地,拉向了远处的村庄。
    晨曦照耀下,银幕上的色彩一扫阴霾,一下子新鲜了起来。原野上绿色的青草,红色、黄色的各种野花,清清的河水,蓝天白云,金黄色的阳光,沉甸甸的麦穗,人们脸上带着憧憬着希望的笑脸,儿童游戏玩耍的笑声在耳边不时回荡。
    但镜头随即一转,炸弹的尖啸在空中响起,日本人的火炮、坦克、飞机不断的出现,前段时间南京大屠杀中的民众熟悉的一些镜头不断闪现,没有音乐,只有枪炮声和日本人的狂笑声。
    这时,墓地远处的高岗上,一名先锋军号手在被硝烟遮蔽的太阳背景下,吹起了集合号。
    号声穿透了硝烟,直上九霄,镜头拉高俯视大地,再一直向远方疾驶而去,传送到了各地。这时候背景音乐再次出现,这一次是《ereme》的前半段,这首出自次世代新主机b360上面的一款作品的音乐,多作为英雄人物出场背景音乐。随着音乐的响起,农田、工厂、学校、商铺出现了一张张侧耳倾听的面庞。
    一个浑厚的男声响彻大地:
    “战争开始了!国家,需要你们。”
    立时,加勒比海盗的背景音乐《eiire》响起。
    仿佛是听到了这一声召集,人们纷纷放下了手中的镰刀、扳手、饭碗尺秤朝着一个方向涌去。
    慢慢的这股人流变成了排得整整齐齐的全副武装的先锋军士兵的队列,人群急促的脚步也变成了士兵正步走的整齐的步伐。在他们的身旁,先锋军的坦克、重炮也不断的驶过,伴随着的音乐是《eimyin》的部分,这首音乐是1。6版的主题曲,后世不少顶级游戏战队都采用它作为宣传片的音乐。此时没有歌声,只有背景音乐。这首改编后依旧带有重金属味道的曲子仿佛在预示着大战的临近。
    随着音乐的**,镜头现的士兵越来越多。当聚集过万人时,已经是密密麻麻的望不到头了,但更多的士兵整齐的队列还在出现。此时,音乐已经停止,只剩下了士兵们整齐的步伐声越来越响亮。他们手持钢枪,浩浩荡荡的队列背景后,出现了金水桥和。
    高高的城楼经过了修整,不复之前的颓势。
    音乐再次响起,这一次是《1492征服天堂》。后世电影哥伦布传中的首曲子,《士兵突击》中也用了这首当插曲。
    随着音乐的响起,一个正在踏着古老城墙阶梯的年轻身影出现在慢镜头中,紧接着随在他身后是一排排的将军。阳光照下来,满眼全是黄金色的五角将星。他们一起踏着阶梯登上了城楼,在这些慢镜头中,背景音乐中的合唱的低沉男声不断相和。
    一直到那个年轻的身影来到城楼中间,面向着下边的队伍的时候,音乐停止,一切仿佛瞬间静止一样。就连士兵们的脚步也停止,用热切的目光一起注视着那个身影。
    那个年轻的身影,面容似乎罩着一层神光,朦朦胧胧的看上去不是很清楚,但他的动作却是看得非常清晰,他手缓缓的抬起,向上呈45度角斜指着右前方,大喝道:“前进!”
    “前进!前进!前进!”士兵们一起高呼,他们的脚步继续前行。
    一股钢铁洪流越行越远,一直到银幕黑下来,放映厅中依旧是一阵安静。良久后,才爆发出了一阵阵的掌声。
    “太好了,简直是太棒了!”李子重一边鼓掌,一边激动的对着沈月莲道。
    “那些音乐很特别!”沈月莲不得不承认,从音乐角度,那些音乐很同样完美,但这种激烈的形式以前没有听过,她只能用特别来表示。
    她自然不知道,这些都是孟享的又一次剽窃。
    这些气势恢宏的音乐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游戏中经常听到,听得多了,也能哼唱出来。孟享在一次哼唱中,却是被唐明月听到,完整的记录了下来。随后,不知不觉间,唐明月记录下了三首曲子,并把这些曲子摆到孟享面前。
    可惜孟享除了认识一点简谱,那些蝌蚪似的五线谱看不懂。唐明月亲自在钢琴上弹奏了一遍后,孟享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唐明月竟然有这样的能力,一些曲子听了一两遍就能记下曲谱。
    “我娘当年各类曲子听一遍就能记住。”唐明月只说了这么一句,让孟享知道了人家那是有遗传基因的。不过,他一想到唐药师的胖子形象,实在是不与情报中得到的年轻时的风流倜傥凑不到一起。
    人家的私事不好过问,但唐明月也获得了孟享的授权,可以把他哼唱的曲子记录下来,但不能流传出去。
    当先锋军打算通过影视扩大宣传时候,孟享想起了这些曲子,从中挑选了几首气势恢宏的完整的哼唱出来,经过唐明月的记录,弹奏后。孟享再与脑海中的那些印证修改,最后才出了这五首曲子,其中还有一些不全的地方。
    虽然随着不断的升级,他的记忆力也是越来愈好,这些曲子基本上都能哼唱出来。但毕竟孟享的记忆力还没有那么变态。小花曾说过,可以通过基地的某项功能,刺激出原有遗忘的记忆。但孟享听说有不小的危险性时,就不再追问了。一不小心成为白痴,他哭都没法子哭了。
    通过战区内组建的先锋交响乐乐团里几十位华夏音乐大牛的演奏,这五首曲子的气势恢宏再次展现出来。
    配合着训练时候的一些场景,和以前资料中的一些镜头,通过不断剪辑就凑出了这段影片。
    “我决定了,我要去参加先锋军!”李子重看完电影后不能自已。
    “你去哪里,我也去哪里!”沈月莲犹豫了一下,最后坚定的说道。
    “好,我们一起去!”李子重欣慰道。
    要参加先锋军的同样的话语已经在看过电影的十几个人口中说了出来。
    这正是孟享希望的效果。
    这样的电影,不要看是有经典的音乐,但在当时很多百姓听来,这些和弹棉花的感觉差不多。这显然不如先锋军的低保和抚恤金实惠。
    这种电影对准的目标也不是他们,能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多数都是有点资产,有点文化的人。先锋军的低保和抚恤金对他们的吸引并不大。孟享需要把这些理智的旁观者心底的热血再燃烧起来。把他们争取到先锋军这边来。至于他们来了,自然不是推到战场上当炮灰,孟享需要他们各式各样的才能。
    随着先锋军的地盘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在华夏大学只有一百一十多所,大学生总人数从京师大学堂建立的1898年到37年,只有十一万多人的时代,人才从来就没有嫌多的时候。
    随着新学期的开学,战区内新入校大学生的人数已经突破了3万人,大学总数没有扩张,而是投资让大学招收人数的规模扩大了,稷下学宫新生人数已经超过了六千人,其他北平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的招生情况也都翻番。虽然这些人还不够后世一所大学的学生多,比起后世的一年六七百万来更是没法比,但这已经是一个突破了。要知道25到29年,这段时间,南开大学的学生人数一共才300人。
    但这个时候却是大师辈出的时代。战区政府对大学生施行全部学杂费免费就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上更进一步。当时的中央政府对大学生免除兵役,上学免费,吃午饭不要钱。这样使得大学生的在校人数从36年的42000人,增长到了44年的79000人。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中央政府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
    此时,法币还有大幅度贬值,中央政府虽然屡战屡败,但权威依旧,还是众多有才之士选择的目标。没有经受过法币贬值大劫的文人们,还是对正统特别在意。远不是后世的那种待遇好就跳槽的情景。
    所以,先锋军手中的人才只是占据了一部分而已。
    此时西南联大已经完成了使命,所有的教授、学生都被先锋军的飞机接到了北平等地,回到了老校区。继续发扬西南联大的兼容之风的是稷下学宫,各分院在校人数已经突破了万人,其中更是大师云集,名家荟萃。加上先锋军每年送出去的那些留学人员,相信会有更多的未来大师成长起来。
    但培养起自己的人才需要的时间太长,战区内现在紧缺各类人才。即使一些意见相左的人,也是可以利用其从事某些方面的学术研究。
    一个政权内只出现一种声音是危险的,有些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和思想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有已经逐步健全的各种法律法规制约着,只要不是违背这些法规,不过红线,孟享也不会去进行大面积的梳理。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追求的首先是人才的数量。孟享手中已经抱着数万犹太人人才,但更多的是需要有华夏的人才来吸收消化这些的技术和知识。所以,先锋军犹如一个大漏斗一样,吸纳着各式各样的人才。
    这部算得上华夏第一部彩色电影就是为了吸纳人才而拍摄的,幸亏这个年代没有审核制度,没有被老蒋政府卡死,得以在国统区内播映。当然明目张胆的大规模宣传先锋军也不可以,所以一开始知道这个电影的人不是很多。随着放映,凭借着第一部彩色电影的嘘头,吸引的人越来越多。等到老蒋等人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想全部禁止也不可能。
    不止这些正规的影院,先锋军组建的上百支电影流动放映队也走出了战区,到了国统区等地巡回播映。甚至直接走到了沦陷区去放映。鬼子兵力有限,只能控制大城市和县城,有时候一些小县城内都只有几个鬼子,不到收粮、收税的时候,他们一般也不出动。对于那些在乡村中的放映队,如何控制的过来?
    “狗剩,快走,今晚上有大戏看了。”张胖墩朝着一棵老槐树上喊道。
    “大戏?什么大戏啊?”李狗剩伸出了脑袋问道,他的头上带着几根杂草。他饿得难受,爬到树上想去看看老槐树上那几个鸟窝还又没有存货。但让他很失望,什么都没有。家里除了他老爹需要上工干活多吃了一碗略有些发霉的干饭外,加上他母亲等七八口人都只是喝了一碗个位数大米粒的大米粥。
    刚过了年关,还不到最艰难的时候,但他家已经快断粮了。
    他一听大戏,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些依依呀呀的戏台,而是每次戏班来时,附近村子凑出来的供养,那些各村子大户和富户凑份子出的吃喝供养,让他眼馋。除了一些普通的饭食外,有时候还会有糕点、肉食。
    供养神灵的供品摆在那里,没人看管,在几年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