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6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没问题。这两三年,孟享一直从德国进口和美国进口钢铁设备,大把军火换来的设备已经安装到位,受到限制的只是人的因素。
    若不是受限于华夏的钢铁工人和工程师、技工太少,那些设备早就全功率运转了。
    自从欧战开始后,来自捷克、比利时、bō兰、法国甚至德国的各类技工纷纷来到了华夏。美国吸纳高端人才不遗余力,但对于那些可能抢本国工人饭碗的普通技工,美国人还是很排斥的。
    而华夏缺少的正是那些基础工人,在欧洲的人才劫掠中,虽然高端输给了美国人,但中低层人才倒是抢了很多。加上那些世界各地都不受欢迎的犹太人,此时在华夏的外国人口已经超过了300万。
    虽然这些携家带口的逃难洋人中的各类人才还不足80万,但就是这些人巩固了华夏初期的工业基石,也为华夏培养起了近千万严谨的技术工人。
    三年多来,跟在洋师傅屁股后边耳渲目染,又在全国11座冶金技校和32座工厂夜校中锻造培,逐渐养成长起来的150万钢铁工人已经可以担负起华夏的钢铁工业了。
    正是华夏的各类人才已经逐步的成长起来,补上了各类产业中人才的短板。这才有华夏钢铁产业厚积薄发,创造一年钢铁产量翻九倍的奇迹。
    “这么说,还不包括西伯利亚的钢铁产量?”李宗仁听了周白的介绍,不由心中一动,追问道。要知道先锋军快速的占领了西伯利亚,使得苏俄人对那里的大多数工厂都没有来得及破坏,至少李宗仁知道苏俄在乌拉尔山附近的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厂就相对完整的落入先锋军之手。
    这个后世作为俄罗斯最大钢铁联合企业的厂子现在也是苏俄数一数二的大型钢铁厂,40年的时候,钢铁产量就达到了163万吨。
    在先锋军突然空降接管后,基本没受到什么大损失。听说现在修整了高炉后,又准备复工了。
    “不包括!”周白笑眯眯的说得很肯定,“我们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等地接收的几座钢铁厂的产能超过了四百万吨,虽然有些被破坏,但我们会趁着这个冬天把他们修复好,大量专业人员也会赶过去接收并熟悉相关的cào作。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生产。虽然不能全部恢复,但年底增加二百万的产量没问题,说不定还会更多。
    另外,我们前一段的行动,从乌拉尔以西等地区也接收了一批钢铁产业设备,打算扩大西伯利亚的产能。国内新建设的钢铁企业和扩建的钢铁企业,产能也会继续扩大,虽然不敢说翻番,但全面超过日本人是绝对没问题。”
    “超过日本人?”林森又是一阵吸气。
    他在日本留学时,对于日本人的钢铁工厂烟囱林立的景象印象深刻,曾经羡慕的想到华夏有朝一日能达到日本人的钢铁工业水平,没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快。
    “日本人铁矿石越来越少,他们本土又不生产铁矿石,超过他们很容易!”周白微笑道。
    去年美国对日本人经济封锁,切断了日本人废旧钢铁的出口,也就切断了日本人钢铁生产最大的来源。而日本人又不能从华夏大冶等地获得铁矿石,钢铁产量并没有窜到历史高位的680多万吨。而在加大了对伪满的掠夺后,钢铁产量不过才只有五百多万吨而已。
    因为渤海和黄海地区受到了先锋军海军的封锁和sāo扰,日本人难以运送大批的铁矿石返回本土,不得已从本土调运了一片高炉和炼钢设备运往东北。
    早就得到了孟享的指示,在黄海和东海的华夏海底刺客们对与从日本本土运往东北的货船一般不进行拦截。就像当初日本人帮着张学良父子建造起东北工业基石,方便顺利接受一样,孟享也同样打起了这样的主意。
    日本人顺利的把设备安置到了鞍山等地,扩充了鞍钢等地的产能,使得鞍钢钢铁产能历史xìng的突破了一百五十万吨。大批武器生产设备也就近在伪满地区制造,直接出成品武装在伪满训练的部队。这也使得东北的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但日本人的钢铁产量并没有增长太多,只是华夏手中没有相应的资料,只有去年超过六百万产值数据,所以才只是说赶上。不过今年,虽然不可能再大幅度的爆发,但周白绝对有信心超过日本人。
    “日本人现在占领了南洋,说不定会从那里得到更多的铁矿石。比如从缅甸、菲律宾甚至从印度,听说日本军队正在朝着印度进发!”龙云收敛了吃惊的表情,越来越带入了先锋军的角sè。
    孟享闻听,心中嗤笑。东南亚现在的资源是很丰富,但不包括铁矿石。那些大规模的铁矿资源都还没有被发现,此时虽然缅甸、泰国等地有些小铁矿,但根本不足以应付大规模的开采生产。
    澳大利亚地区的超级铁矿们还都没有被发现,而印度铁矿石资源是比较丰富,在这个年代也比较出名,这确实也成了日本人西进的一个理由。
    没有铁矿石,就没有足够的钢铁来生产战舰、火炮和坦克、枪械等,就没有了工业粮食,即使占领了曾年产超过千万吨的南洋各油田,补充了工业血液,也一样用钢铁骨架支撑起越来越庞大的野心。
    日本人在衡量了一下对华夏和印度的难度后,已经决定了先攻取印度,获取铁矿石。
    进入新年之际,日本的三个师团已经兵陈印度边境了。
    但日本人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他们的运输能力实在无法支撑起长距离的运输。
    尤其是正在大力扩充的美国人的潜艇部队已经把他们的运输线列入了首要目标了。
    这种模仿自德国人封死英国人的方式很有效。在后世,美国人就是凭借着潜艇部队,在空军的配合下,让日本人空有大批石油滞留在南洋,却无法运回本土,导致惨败。
    现在日本人再增加一个运输量巨大的铁矿石,而且还是要越过很容易被袭击的马六甲海峡。还要面临来自美国和华夏的双重拦截,恐怕到时候会死的更惨。
    “他们的矿石运不了多少。按照日本人现在的运输能力,远距离的运输下,获得的铁矿石,还不如我们新投产几个钢铁厂的,超过他们绝对没问题。”周白自信道。
    他也已经估算了日本人的产能和运输量,这个速度绝超不过华夏已经启动起来的工业列车。有了更多的人才,各大钢铁厂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小鬼子已经没有那个机会了!”孟享心中也冷笑道。只要日本人这把菜刀砍到了牛tuǐ上,弃之就不可惜了。先锋军的大军很快就要南下摘果子,哪里还轮到日本人慢慢的安心发展?只是这样的高层会议,保密xìng不强,孟享和周白都不会轻易泄lù南下的进军计划。
    ……
    果然,到了第二天,华夏钢铁产量超过五百万吨的大标题就出现了不少报纸的头条上。
    “历史xìng的突破!我们已经追平了日本,超过了法国,甚至可以向英吉利日不落帝国挑战了。”大公报上的标题及其煽情。
    法国被德国占领后,钢铁产量直线下降。从30年的近千万吨,跌到了40年的四百多万吨。这个在国民心中仍是个庞然大物的老牌帝国被华夏超越,让国民们禁不住欣喜若狂。
    这个年代列入战略物资名单的钢铁就意味着强大,华夏的钢铁产业的崛起也就意味着华夏的崛起。虽然比起英国1300多万吨的产量来差了不少,但国人已经暗地里将华夏的地位自动排列进了世界五强的席位中,甚至排向了前三位。
    “小鬼子?被我们打得丢盔卸甲,能强到哪里去?老máo子同样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就连英国人,也已经是黄昏帝国了!”
    ……

第726章 继续调教

    第726章继续调教
    “穷国家十几年之力生产的钢铁竟然还不如孟日白一年折腾的。百度搜进入索请看小说网快速进入本站辞修啊,你说我们是不是真的这么无能?”老蒋早上看罢报纸上的新闻,沉默了半天,才背起手起身在小花园中散布,一边走一边向跟随身后的陈诚感慨道。
    陈诚心中一紧,老蒋向来表现的强硬,此时这一句示弱的话让他琢磨不透什么意思,只好急走一步上前陪笑道:“是孟日白他们借助了背后国外势力的扶持,才侥幸占了上风!”
    老蒋脚步顿了一顿,侧身瞥了他一眼,才仰望着天际寂寥道:“我们现在也有,难道还有比英美更强的助力?”
    陈诚顿语。这个世界上英美的联合已经可以控制大半个世界了,但他们的支援却被先锋军挡在了国门之外。重庆被先锋军的地盘整个围住了,现在连军火都进不来,还谈什么支援?挥舞着大把的金钱也不管用。
    加上有人谣传先锋军要打进来,军火更是走俏,下边的官员们已经开始倒腾这些越来越暴利的东西。
    不是从先锋军地盘上走私进来,而是惜售囤积,很多军火库都被下边的硕鼠们搬空,一时间哄抬的弹药连前边防线上的都不够了,更不用说下边一些少壮军官提议的加强训练了。
    唯一的好处就是随着大把美元和英镑的吸纳,军饷和公务人员的薪水有了保障,倒是稳定了许多。
    不过先锋军的这一围困,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重庆政府已经完了。只靠着借贷维持,甚至连武装都要垮掉的政权,又能持续多久?下边的人,从官员到商人,或者直接投奔,或者暗地里牵线搭桥,都在为自己的后路着想了。
    此时先锋军钢铁产量的消息一被披露,对比年钢铁产量刚过千吨的重庆政府,恐怕就连老百姓都能有所选择了。
    陈诚沉默无语中,老蒋抬起手来轻抚了一下额头,然后一丝疲惫随着无力的手臂又垂了下来。
    “有人建议,我们应该和长安那边和解,共同组成新政府。老蒋说着,眼睛直盯着陈诚。
    那一霎那,陈诚直觉得后背都被冷汗浸透了。这种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心中也是赞同联合执政,免得同室操戈,但此时他没有犹豫直接果断回应道:“不可!这置我党于何处?没有我党,哪里来的这国?”
    老蒋微微点了点头,移开目光长叹道:“那么多人都已经忘了先生的教导,忘了我中央党的丰功伟业了。”
    ……
    “丰功伟业不是吹出来的,也不是只停留在历史书中啃老黄历。当初的革命者现在都成了什么?一帮为了分割利益而腐蚀这个国家的蛀虫!是谁在背叛?正是他们,背叛了国家,背叛了殷切期盼的国民。中央党才建立政权几年,到处就已经冒着裹尸布的味道。”傅斯年这个大炮也开火了,冲准的首先是中央党。
    民间呼吁重庆那边搁置争议,共同组建新民主政府的呼声越来越大,就连孟享也在长安发表了声明,欢迎重庆方面的合作。可重庆那边一直推诿,这让一些期盼统一政权的人很是失望。
    当重庆的那边的笔杆子们抛出了大义和中央、党…国的字眼时,一场大辩论开始了。
    从官员到平民百姓,从庙堂高府到街头巷尾,从报纸到广播,到处都是这场对比中央党和先锋军的大讨论。
    中央党的种种弊端和**被一一披露,甚至连中央军开创伊始的那些龌龊事情都被挖坟掘墓的甩了出来。
    从喜欢幼女的孙大炮开始,神像一个个的倒塌,连带着矛头开始转向了现实中诸位大佬。
    舆论的漩涡越来越大,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