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8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在的,孟享真不怕英美和日本人联手,但却希望他们的联手攻来要延后一些在此刻英法顾不上亚洲,谁能抢到大餐就是谁的时候,若只顾着厮杀,说不定真的便宜别人
    英国人的挑唆,美国人轻易不会上当,但若是华夏表现的过于强势,美国人也不介意顺水推舟的提前打压
    一般的打压,华夏可以不在乎但华夏现在的工业基础已经夯实,正在提高的阶段,最近购买的那么多的机器和技术没有外国技术人员的指点,靠着华夏自己来摸索,还真得耽搁不少时间一些高层次的技术,还是需要有人来领路的
    虽然华夏还有德国人那一线,但博采众长,才容易提高
    况且,孟享也没有硬顶的打算,能多消磨一份对手的实力,就绝不放过这种渔翁得利的机会至少孟享现在心中还是有些遗憾,即使他推手了很久,但事情总有意外,美日两国的损伤至今还没有达到他理想的程度何妨不再让结果变得理想一些?
    在通过克隆间谍们逆天的手段把握了英美的部分底线后,孟享自然就定下了低调过渡的计划,示敌以弱,准备扮猪吃老虎
    国内的那些情况,不需要克隆间谍,单纯是忠心的克隆兵的掌控以及这些年来培养起来的普通人嫡系,就足以让孟享掌控大局,即使是议会中也一样,根本不会出现这样被人倒逼的局面
    这同华夏军队北方举动一样都不过是孟享的布局而已
    既然民主了,孟享不介意烘托出一些民主的气息整个军队以及整个国家的钱袋子都在孟享的掌握之中,给别人一些民主的说话权力又如何?何况,如外界猜测的那样,军费问题确实让孟享一直都很头疼
    有了基地生产绝大部分武器,孟享并不是太发愁
    为让他头疼的是,随着军队费用的一些情况的公开化他需要一些借口来解释众多武器费用的来源
    自掏腰包破家为国这样的傻子精神短时间可以糊弄,但时间长了,没几个人相信那家的钱财也不可能支撑那么久的消耗
    尤其是伴随着华夏国防军的机械化进程,这样的费用消耗是惊天
    孟享不想妖孽太过,即使有克隆兵们掌管着财权,封锁着那些秘密,但世人不都是傻子,总有怀疑这就需要一些说得过去的手段
    稍稍向国家财政转移却差点把国家财政压垮了
    随着军队部分费用转向财政,尤其是巨额的军饷和各种军队福利待遇的费用慢慢的转移,压力就落到了国家财政头上
    孟享一开始就差不多先免除了大半的农业税负加上对工商的扶持减免等政策,使得国家财政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好转增加太多,而一方面免费的义务教育,部分医疗补贴,到处完善的公共设施建设,使得财政已经是空乏
    千万人的薪水和战时优厚的福利待遇的数目已经不是一根稻草,而是一座大山一样的压过去
    虽然发饷用的是国家发行的信用货币,可以直接从印钞机上印下来,但也不是无节制的滥发引起通货膨胀,在全国金融体系统筹一体的情况下这种行为不亚于饮鸩止渴
    若是再加上占去大头的武器开支以及军队建设的其他费用,绝对是很多人一辈子仰望到绝望的数目
    当然,这一座座金山堆砌出来的数字对一些人来说也意味着巨大的利益
    老蒋等人的发难,也有想把军费开支摊开亮出来,在其中分润一二的意思
    孟享顺水推舟的却选择了按照他们中不少人的意愿,做出了裁军的部署
    此裁军非彼裁军
    一帮子战兵放下武器,当起了工程兵,依旧还是兵不过,减少的费用可不小
    军队在打仗的时候,费用很高,即使是训练的时候,各种补贴费用和损耗费用也是不少有了二百万军队不上战场,缩减训练,省出的费用足以让财政缓一口气况且,华夏也需要他们挑起建设兵团的重任
    当初开发西伯利亚的时候,不少人还在那些优惠政策吸引下,还有兴趣去当移民但随着国内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国民骨子中的故土难离的思想开始发作那些偏远地区哪里能和越来越繁荣的家乡相比?说实在的一些地区的小县城也比西伯利亚的城市繁华
    数百年来,华夏人的冒险开拓的基因早已经沉寂,小富则安的思想占据着主流
    这也导致华夏自愿去移民的人数越来越少
    偏偏这种东西,用强制的手段,效果并不好要不然后世俄国人也不会大量的从北方跑回欧洲,导致西伯利亚出现大量的空巢城镇了
    澳洲这个富饶的地方,不需要多鼓动,就能凑齐百十万的移民,但北方和南洋的一些地方,确实是环境很恶劣
    当然,中亚、南洋甚至西伯利亚都有不少乐土,但人们已经先入为主,即使舆论大肆宣传鼓动,也很难鼓动人积极的去做,需要慢慢的影响
    偏偏孟享缺少足够的时间
    移民了一千万的北方还好说一些,中亚和目前华夏打下的东南亚的部分都局势不稳
    仅仅靠着军队来弹压是不足的,最佳的方式莫过于用华夏的人口多的优势碾压所有的民间抵抗意识,把那些地方彻底变成华夏的主场甚至连台湾、朝韩等地,也需要有掺杂华夏大陆的移民,来影响整个地区的思想意识
    北方赶走了苏俄人的一张白纸上的作画自然简单了一些,中亚那边还保留一些不愿意来开的本分的少数民族,需要在信仰和文化上磨合以及同化都需要时间和足够的移民大军,但显然整个中亚的二百多万移民还是少了些
    至于中南半岛是如此,当地的土著人人口增长度不逊于华夏,而且人口众多,要想彻底消化掉,也只能打着一手削减一手掺杂的手段,移民少了同样不管用
    但现在的移民人数是远远不足
    即使孟享已经派人提前研制出来了青蒿素,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环境和气候还是让众多的华夏移民不适应,一些环境好的地方好安置,但一些重要地区条件却恶劣的地方,依旧无法长期维持靠周围的华人,人员又偏少了些,也不是长久之计
    “移民之举,军队先行”孟享沉思良久后,做出了这样的指示
    古代边疆的屯田,虽然也有减轻经济压力的举措,但其中也透着军队先行的意味依靠军队的纪律性,把周围的恶劣环境当做对手,一点点的把周边的环境改善,通商交流方便了,才会有多的移民跑来荫遮受益
    华夏很多重镇无不是如此而来
    眼下,在移民不足的情况下,孟享也不介意军队先行做一个表率
    华夏的国防军,填充了不少的地方军阀,在当初统一国家的时候,不适合直接清理,但时间长了稳定下来后,有一些可以适当的削减即使是先锋军中,也有一些人不适应漫长的战争,需要退出激烈的战斗队伍行列
    而且从38年到现在,也有一些不少的老兵成家立业,厌倦了战争
    并不是所有的青壮都适合做一名合格的士兵,但孟享需要建立起服兵役的义务理念,当安排一些士兵的去向的时候,孟享想到了建设兵团
    那些半军半民的建设兵团将很快带着数倍于他们的家人,成为华夏边疆的拓荒者
    现在**、疆和外蒙就已经有了二百万左右的建设兵团,随着国防军向机械化精兵战略发展,孟享再次甩出了二百万的名额,向中亚和南洋发展甚至以后随着大战的结束,这个数字还会多
    在同时迷惑了外界视线的情况下,连英美也不知道,华夏军队在一边向外裁军的同时,一边也在不断精挑细选的吸纳成长起来的一代的兵源
    除去建设兵团和国内的武警部队外,目前仅仅华夏的正规作战军队人数依旧过了八百万,正枕戈达旦的准备着一轮的对外扩张未完待续)

第903章 美国人的第一轮登岛行动

    孟享多种手段齐下,终于打消了美国人的顾忌,在瓜岛受到日本人阻拦的情况下,不断的投入大军。
    即使双方打得最为激烈的情况下,华夏都没有在澳洲有所异动,只是一个劲的完善澳洲大陆的防御体系。
    就连日本人都看出了华夏的异样,在几番试探确认后,不光华夏人没有继续在澳洲进攻唾手可得的几个临近小岛,甚至连北方箭在弦上的库页岛,都迟迟的隐而未发。
    面对着美国人一轮强过一轮的攻势,日本人还是放松了对华夏的防御,集中兵力来对付美国人。
    不拼也不行,双方的谈判底线差距太远,加上美国人要立威,直接拒绝了日本人提出的所谓和谈,誓要一洗之前两年的耻辱。
    随着战争机器的运转的愈发完善,美国人两洋作战的底气越来越足。趁着华夏人似乎无力扩张的时机,美国人爆发了。
    后方源源不断的船只驶来,一部分船只在继续支援瓜岛,一部分船只则搭乘着海军陆战队和陆军支援部队,在海空掩护下,准备直接夺岛。而且夺岛的首轮目标不是瓜岛,而是背后的新喀里多尼亚、斐济和瓦努阿图等。一个是为了消除背后的威胁,一个是为了在身后建立一个安全的补给基地。
    在连续的空中缠斗下,即便是日本人偶有反击得手,但总体来说日本人的空中力量在不断的缩减,甚至不足以去支援斐济等地,而在珊瑚海的美军舰队牵制住了日本人的海上力量,也抽调不出兵力去支援。
    更多兵力扑来的美国人很快碾碎了日本人在沿海海域的防御,打到了陆地。
    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日本人从澳洲撤回的那些士兵还聚集在斐济和新喀里多尼亚等地区,而且为了防止美国人在这些地方捡便宜,他们还在这些前线岛屿上驻扎了近十万军队。
    即使向后抽调,也只要是海军的主力战舰以及部分战机,陆军的力量却并没与多少减少,12万日本陆军一直在憋着气等着美军士兵的到来。
    当美国海军陆战队靠着强大的海军舰炮和空中轰炸掩护下在瓦努阿图攻城夺岛的时候。美国陆军主攻的新喀里多尼亚却遇到了麻烦,而陆战队和陆军共同攻击的斐济群岛却遇到了大麻烦。
    日本人自知守不住沿海,干脆就放美国人登陆上来,在海岸线甚至在内陆狠狠的给了美国人一击。
    自从体会到了华夏的炮火饱和攻击后,日本人早就学乖了,向地下和山洞发展。在日本人毫不吝惜的刺刀威胁下,当地的土著人和那些白人俘虏累死累活,半数耗尽后所修筑起来的工事堡垒经受住了美国炮火的考验。
    美国人一开始的24小时的下马威式的舰炮和空中轰炸清场。根本伤不到日本人的筋骨。
    当美国人大兵们踏着尚带着炮火的余温和焦黑颜色的松软的土壤,登上目标岛屿的时候,没等在一片狼藉的海岸线上欢呼,就迎来了日本人的机枪和火炮的报复。
    除了瓦努阿图的岛屿太小,使得日本人只能缩守在桑托岛上,卡死最后一道屏蔽,让美国人进展顺利外,在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斐济岛上的第一轮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
    “这帮小矮子难道都是老鼠变的?”亚历山大…帕奇中将焦躁的怒骂道。
    他的美洲师在损伤超过了四分之一后,依旧拿前方的维提岛这座斐济的最大岛屿没辙。
    美国人的炮火似乎已经把整个海岸线的前线阵地已经犁了三遍了。但总是有日本人从硝烟中跳出来,疯狂的向登陆的美军冲锋。
    他站在战舰上在望远镜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