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见父亲点自己的名,李恪忙一叩首,说道:“父皇,儿臣以为眼下不能与颉利决战!”

    岑文本急得只朝李恪使眼色,李恪却假装没有看见。。

    太宗皇帝看了李恪一眼问道:“你的理由是什么?”

    李恪答道:“儿臣近些日子常去长安马市,近日那里的胡马甚贱,上等的骏马竟卖到两千钱一匹,不及往年一半,儿臣从胡商那里了解到近两年草原风调雨顺,草盛马肥,由此可以推知颉利军兵马甚壮,而我军素缺良马,故儿臣以为眼下养精蓄锐,避敌锋芒,方为上策。”

    太宗皇帝点了点头,似乎对他的回答很满意,说了一句:“那你且说说如何养精蓄锐,什么才是真正的上策,如何能让我大唐军队的战斗力,胜过颉利的骑兵。”

    太宗皇帝接连几个问题算是把李恪给难住了,他虽然聪慧,但毕竟涉世未深,于小节处,看的通透,于大节处却不甚了解,思虑了片刻之后,道:“若是让我大唐的军力胜过突厥,儿臣以为,当~~~~~~大力推行马政,方是正理!”

    太宗皇帝面色不变,沉吟片刻道:“说的倒也中正!”

    言外之意便是李恪虽然说的在理,但是却也不是十分满意,想到方才杜睿所说的兵制问题,心中对这几个儿子微微有些失望。


霸气书库(WWW。qi70。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太宗皇帝对李恪的态度,让一旁的李承乾有些不快,这位皇太子欠了欠身子开口说道:“三弟之言虽有些道理,但是这打仗不光凭马力,更要靠勇气,当年父皇初继大统,以数万人马迎战颉利的二十万铁骑,不也将他挡在长安城外吗?”

    李恪看看李承乾回应道:“渭桥之战只不过是一场侥胜,咱们可不能因为有了这场胜利,每打一仗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侥幸上呀!眼下我军刚经历了云中苦战,选择这样一个时机与敌决战,岂不正中颉利的下怀?”

    兄弟俩一番舌战之后,都看着太宗,等着他的裁决。

    太宗看着李恪问道:“那颉利屡屡犯边之辱,就让朕忍下不成?”

    李恪觉察到太宗对自己方才的话还是满意的,便大了胆子回答道:“小小的屈辱,怎能和整个大唐江山相比,咱们万万不能因小失大。今日忍一时之辱,正是为了来日北伐一举成功啊!”

    李世民抬起头来:“嗯,今天的考校就到这里吧。蜀王见微知著,从马市看出兵势,所言很有道理,足见他为人做事,处处留心。”

    说到这儿,太宗将目光转向李承乾,加重语气说道:“这上头,你们兄弟几个要多向他学学!”

    李承乾闻言,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但也只能和其他几位皇子一齐应道:“儿臣谨遵教诲。”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明白,今天,皇帝名义上是考校皇子们的功课,实际上是向朝臣们特别是他们这几个重臣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北伐大计。

    朝臣被遣散之后,太宗将太子李承乾留了下来,对这个儿子,他还是满意的,当初玄武门之变后,突厥大军寇边,罗艺又在幽州竖起了为隐太子报仇的大旗,当时大唐江山真可谓是危如累卵,面对那样的危机时刻,太宗只能选择妥协,将当时还是中山郡王的李承乾送到了罗艺军中做人质,方才争取了时间。

    但是李承乾作为太子,太宗却不是很满意,他最为中意的儿子是蜀王李恪,也曾经当着朝中重臣的面,评价蜀王李恪“英果类己”,但是李恪身上的骨血实在是过于高贵了,当今天子血脉,隋炀帝的外孙,这样的身份,让太宗皇帝实在是没办法将李恪立威太子,而且李承乾为人虽然懦弱,却是纯孝。

    “承乾!朕知道你心里不痛快!”

    李承乾忙跪拜道:“儿臣不敢!”

    太宗摆摆手,示意李承乾起身,道:“于为人子处,承乾你做的很好,但于军国大事,你还要多多积累经验,你那几个太傅虽说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但满口尽是圣人之言,修身养性是好的,但于实务却也没什么用处。”

    李承乾听着,心中不由得一酸,道:“父皇!儿子让您失望了!”


霸气书库(www。qi70。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太宗笑着,起身走到李承乾的身边,抚其背道:“承乾!你没有让朕失望,这样吧!朕看你在宫中也是烦闷,不如时常出去走走,看看,多多了解一下民间的疾苦,你看如何!”

    李承乾见太宗对自己还是关爱的,点头泣道:“儿子全凭父皇安排!”

    太宗闻言笑道:“我今日出宫遇到了一个少年,他是先莱国公杜克明的庶子,如今就住在长安西市,虽说年幼,却也颇有见识,你多去和他聊聊,或许对你会有些帮助!”

    李承乾应道:“儿臣遵旨!”

    虽然嘴上说着遵旨,但是心里却也不大服气,他今年十一岁,自小也是聪慧,颇得太上皇与太宗皇帝的喜爱,如今太宗居然对一个少年评价如此高,他少年心性,自然就生出了比较一番的心思,直等到明日就去寻那个少年,当面试试。

 第十八章 贵客来访(求推荐,求收藏!)

    杜睿在醉仙楼偶遇太宗皇帝,却在太宗面前大肆抨击朝廷引以为强军之本的府兵制度,虽说这些话,将来总归是要说的,但是以杜睿目前的年纪,身份,说这些话,还是有些僭越了,未免会给人一种狂悖的感觉。。

    不过杜睿这人倒也拿得起,放得下,既然说都说了,覆水难收,想来以太宗的肚量,也不会和他一个顽童计较,放下心中事,将宝钗唤醒,嘱咐她先去睡。

    “少爷!奴婢还是留下侍候吧!”宝钗低头,偷眼看着杜睿,轻声道。

    杜睿一笑,道:“不用了,我也没什么大事,还累得你跟着睡不好,去给我倒杯水来,你便去睡吧!现在也不觉得困了,我去书房看看书。”

    宝钗虽然和杜睿相处日短,却也知道自家主人的性子,说出的话,绝对不会再更改,闻言去给杜睿倒了杯水,服侍着杜睿喝下去,便告退了。

    杜睿起身下床,也不去书房了,随手拿起一本书,脑子里想着事,也看不大进去,不知不觉坐在椅子上便睡着了。

    次日清晨起身,杜睿经常锻炼,倒也不觉得身上酸疼,出门照例在院子里练武,杜平生早便到了,在一旁跟着杜睿练了起来,杜睿也不时的指点一二。

    “平生!昨日是何人送我回来的!?”杜睿一边擦着汗,一边随口问道。

    杜平生答道:“听我爷爷说,是个大胡子的中年汉子,只说是奉他们家主人之命,将少爷放下,他便走了!”


霸气书库(www。qi70。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杜睿闻言,知道是昨天跟在太宗身边的那个侍卫,也不多问,擦了汗便去前厅用了饭,之后陪着马氏几女聊了会儿家常话,倒也其乐融融。。

    正聊着,杜贵快步走了进来,对着杜睿躬身禀道:“少爷!门外来了一个少年,说是要见公子!”

    杜睿一愣,他知道自己的前身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朋友,虽然也曾去弘文馆就读,但因为庶子的身份,却也没人愿意和他亲近,会有什么人找上门来呢?

    “来人多大年纪,什么装束?”

    杜贵回道:“十一二岁的年纪,衣着甚至华贵,长得倒是仪表堂堂,身边还带着两个护卫,想来不是一般人家的公子!”

    杜睿想了想,也没有头绪,又不好让人家在外面久等,便道:“还是请进来吧!”

    见有客到,马氏等几女起身便去了后宅,时间不长,杜贵便引着一个白色圆领袍衫的少年走了进来,杜睿一见这少年的长相,心里便是一惊。

    之前太宗皇帝没认出来,但是这个少年,杜睿一眼就认出来了,正是当初在杜如晦的灵堂之上,随太宗皇帝一起来拜祭的当朝太子,一国储君李承乾。

    心中虽然已经有了计较,杜睿的脸上却不动声色,见来人已经走入前厅,礼貌式的站了起来,微微拱手一礼:“这位公子,有礼了!”

    李承乾今日本来是抱着比试的心思,想要向太宗证明自己并不比他欣赏的那个少年差,所以一大早便带着东宫侍卫出了东宫。

    但是见到杜睿的一瞬间,李承乾还是不禁被眼前这个少年的风采心折。杜睿虽然年纪不大,在莱国公府之时也不受重视,但却生就了一副好皮囊。。

    便是处众人中,也似珠玉在瓦石间。那是怎样一张清秀而亲和的容貌,俊美的脸庞,长长的睫毛在眼睛下方打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白皙的皮肤,一双仿佛可以望穿前世今生所有哀愁的耀眼黑眸,笑起来如弯月,肃然时若寒星。直挺的鼻梁唇色绯然,侧脸的轮廓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却又不失柔美是让人心动。一身白衣更加的衬托出他的身材的挺拔,应该是多年习武的原因,虽然身子看起来单薄,但是却不脆弱。

    李承乾也是对着杜睿一礼,道:“阁下便是杜公子吗?”

    杜睿点头道:“正是在下,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杜睿已然存了心思,如果对方不愿说出真名的话,他也乐得装糊涂,至少见面不用跪倒行礼,如果对方挑明了身份,他自然也就要行君臣大礼了。



    李承乾皱眉,微微思索了片刻,道:“在下姓~~~~秦,名中山,杜公子便叫我秦公子就行了。”

    杜睿闻言,心中一笑,没想到太宗父子化名的时候,居然连编出来的姓氏都一样,估计也是因为太宗皇帝登基之前,曾被封秦王有关。

    两人寒暄了两句,分宾主落座,杜睿命宝钗煮了茶,道:“不知秦公子,今日过府,有何见教?”

    李承乾心中虽然不忿太宗对杜睿的评价那么高,但是今日来,却也没存着什么坏心思,非但如此,他也想要见识一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竟然能让他那个皇帝父亲如此欣赏。今日见了,单单是杜睿过人的风采,就让李承乾也自愧不如,他虽然是天家血脉,但也不过是中人之姿。

    昨日在听了杜睿的名字之后,李承乾便派人去调查了一番,这长安城里的风吹草动自然瞒不过天家的耳目,对于杜睿,除了他就是那名满长安的醉长安的始作俑者之外,李承乾可以说是一清二楚。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单单是这份诗才,李承乾想来,便是他那个自诩才高八斗的四弟李泰,估计也要自愧不如。他也是个少年人,胸中自然有着一腔热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何等豪迈,昨日在得了这首词之后,他对杜睿的兴趣不禁更大了。

    想着,李承乾笑道:“在下初到长安,听闻了杜公子的才名,便冒昧来访,还请杜公子见谅!”

    杜睿心中一笑,道:“哦!秦公子也好诗文!?”

    李承乾道:“却也谈不上喜好,只是略懂而已,比不得杜公子高才!”

    杜睿笑道:“诗词不过小道,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方面或许有益,然于治国,却无半分用处,我辈读书人,当以辅佐君王,治国安邦为己任,却不可沉迷于诗词论赋,若如此,则偏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