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霸气书库(www。qi70。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太宗一摆手,道:“不必多礼,继续操演!”

    杜睿回道:“军阵操演已然完成,接下来便是要操演特种科目了!”

    太宗奇道:“何为特种科目!”

    杜睿以目视李承乾,李承乾领会了,忙回道:“启禀父皇!这特种科目乃是儿臣与杜承明研习之后,新得出来的一种兵士,儿臣谓之特种兵,其行动具有目的特殊、计划周密、方式独特、手段多样、隐蔽突然、速战速决等特点。”

    太宗闻言,还是不解其意,便道:“操演来朕看!”

    杜睿奉命,挥动令旗,台下众军士立刻分成了数队,分别操演破袭,潜入,刺杀等等科目,看的太宗面带惊恐之余,不禁大喜过望。

    原本只想着李承乾和杜睿这两个少年君臣,只要能将兵士操练的稍具战斗力,便已然不错了,却没想到居然得了这么一支意料之外的强兵,或许杜睿对这大唐版特种兵,还有诸多不满,但是在太宗这些古人的眼中,已是非常难得的精锐之师了。

    “好!好!好!”太宗连道了三个好字,看着李承乾和杜睿道,“今日此来,收获颇丰,皆太子与杜承明之功,不可不赏!来人,赐太子封邑千户,杜睿加兵部郎中衔,飞虎军校尉,赐封邑百户!”

    李承乾和杜睿闻言,纷纷拜道:“儿臣(草民)不敢奉旨!”

    太宗奇道:“这是为何,你们为国练此强军,理应有所封赏,为何推拒!”

    李承乾道:“儿臣乃是太子,为国分忧自是儿臣的本分,哪有做了分内之事,反而要求封赏的,况且如今突厥未平,儿臣却领受封赏,自是心中不安!”

    太宗点头,大感欣慰道:“乾儿一心为国,朕心甚喜,那么杜睿,你又是为何不愿要封赏呢!?”

    杜睿道:“草民年幼,尚不更事,如何能一朝而居显贵之位,草民来此,只为尽朋友之谊,未曾想过什么赏赐,况且草民不过一无知少年,深怕担不起圣上的厚爱!”

    太宗闻言又是点头,突然想到杜睿甚有见识,北伐之事,何不问问他,或许他能有所见解!

 第六十二章 对奏


霸气书库(Www。qi70。Com)txt电子书下载
    飞虎军大帐之内,太宗端坐帅位,李承乾,杜睿,长孙无忌,房玄龄分居两侧,马宣良被太宗遣到了帐外,吩咐不可使人靠近。。

    太宗目视杜睿道:“杜睿!朕听太子说,你博学多闻,文采如何,朕不想说,却不曾想你于兵事也有所得,那么朕倒要考校一番!”

    杜睿也见过太宗几次,倒也不觉得紧张,闻言便道:“请圣上出题!”

    太宗故作沉吟,道:“依你看,如今我大唐兵事,首要是什么?”

    杜睿不假思索便道:“北伐突厥,以雪渭桥之耻!”

    太宗的目光骤然变得锋利起来,看着杜睿,道:“渭桥之盟,如何便是耻辱!?”

    杜睿知道太宗有意如此,也不慌乱,言道:“渭桥之战,我大唐虽有小胜,最终却不得不用钱财买退了颉利,如何不能称之为耻,圣上!如今我大唐经过四年的休养生息,国力与武德九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时机已到,圣上为何还要迟疑!”

    太宗被杜睿一个小小少年,这般逼问,心中自是微微不喜,但听得杜睿所言,似乎别有深意,便问道:“你如何说时机已到!?”

    杜睿起身,对着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一拱手,道:“当年渭桥之盟,我大唐为了国内的稳定,不得不委曲求全,输送金珠,与突厥结为兄弟之盟,然今年四月,突厥无故犯我绥州,致使数万百姓罹难,上月东。突厥将军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又率军进扰河西。。幸得肃州守将张士贵、甘州守将张宝相互相统兵结成掎角之势,坚壁清野,利用城池阻挡突厥骑兵,最终使突厥人无功而返,如今北伐,已不是我大唐背盟,而是突厥无信,可谓师出有名!况且突厥内部由于连年征战和今岁霜冻干旱等天灾,使得民疲畜瘦,很多羊、马被冻死、饿死,再加上颉利为人残暴,突厥诸部早有不服,如今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亦趁机群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领夷男为真珠可汗,东。突厥次汗突利也因长期受颉利可汗压制排挤,与颉利面和心不合,此时北伐,时机正好成熟,当可一战功成!”

    太宗虽然看重杜睿,却不曾想杜睿居然能有此见识,闻言也不禁信心倍增,但见杜睿似乎言之未尽,便问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进兵,放心大胆说,便是说的错了,朕也不怪罪!”

    说完还让人取来地图,君臣五人,围着地图,听杜睿侃侃而谈:“如今时机虽成,然突厥纵横大漠多年,颉利更为一时枭雄,帐下铁骑多为悍勇之辈,且也不可小视,若要功成,当须正奇相扶,方可一战而竟全功。其一,圣上可大张旗鼓,以突厥无故兵犯河西为名,兵分六路。第一路,可使兵部尚书李大人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领中军;并州都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华州刺史柴大人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李绩遥相呼应;礼部尚书任城郡王为大同道行军总管,从灵州往西北挺进;检校幽州都督为恒安道行军总管,镇守燕云地区防止突厥军队东逃;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借道东北出击突厥后方,监视突利。。”

    太宗听得暗暗心惊,长孙无忌虽然不通兵事,然而看着房玄龄那惊讶的神色,也知道杜睿此计大妙,虽然比不上汉代韩信的十面埋伏,但也堵住了颉利所有的退路。

    “有其一,必有其二,这六路是正,那奇在何处?”

    杜睿道:“这六路可大张旗鼓而进,圣上可另遣一将率数千骁骑从马邑出发,草民僭越,这一路可使侯君集,侯大人领军,进屯恶阳岭,乘夜袭占襄城。颉利必未料到我大唐军队敢孤军深入,再加上另外六路不时骚扰突进,其心必慌,草民猜想颉利定会将牙帐撤至碛口。此时可派人离间其部众,不时骚扰,颉利必不敢停留,定会继续率部向阴山方向撤退,此时节柴绍一路当可行进至浑河边,堵住颉利的退路,即便不能一战功成,也能损其大部,白道而后可是李绩李大人兵出云中,抢占白道截击颉利所部。然颉利虽败,其心必定不服,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于薛延陀等部,则很难追歼。可使遣使招抚,另遣侯大人引兵至白道与李绩李大人会合,选精骑袭之,颉利见唐使前来抚慰,以为安然无事,定可不战而擒之。”

    “好!”太宗听杜睿讲完,不禁拍案叫好,大笑道,“你这小小少年,如何能有这般见识,当真是天佑我大唐,以使神童降世,依朕看,便是那《三国演义》当中的诸葛孔明,也未必能有你这番谋略,诸葛孔明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你这少年,却是未出长安城,却已将北伐诸事,了然于心,此次突厥若是还不能灭,便当真是天意了!”



    杜睿听了,不禁一阵汗颜,他这番谋划,不过是前世看唐史的时候,李靖灭东。突厥时的战法罢了,杜睿唯一改变的就是,将突袭颉利汗帐,这一大功交给了侯君集,侯君集这人虽然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有诸多瑕疵,但他毕竟是李承乾的鼎力臂助,杜睿自然想让他成此大功。

    “圣上谬赞,草民年幼狂悖,妄议军国大事,还请圣上赎罪!”杜睿自然知道他方才的这番言论,已经触犯到了一些规矩,但是想到以太宗的宽容大度,自然不会见怪,但是请罪也还是必须的。

    “你这小小的过失,和北伐大业比起来,何足道哉,犯得好,犯得好!”太宗大笑,接着有对房玄龄道,“玄龄啊!你来思量一下,杜睿这正奇相扶的战略,还有和漏洞?”

    房玄龄思虑了一番,笑道:“这杜承明想的面面俱到,合该颉利当亡,臣也看不出还有什么破绽,只是臣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一番!”

    杜睿忙道:“不敢当房大人请教一词,大人要问什么,请问就是!”

    房玄龄也不客套,笑道:“为何突袭颉利牙帐这一重任,不是由行军主帅李药师担任,而是由侯君集领军!”

    杜睿见房玄龄一脸的深意,心中也是感叹,看起来还是小看了古人的智慧,他那点儿小心思,敢情全都被人家看在眼里了,用李靖领兵突袭,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但是李靖这人一向对太宗诸子之争不大参与,便是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也是两不相帮,便是让他成了全功,于李承乾也没什么益处,而且这次大战,取胜当没有问题,既然如此,可不让侯君集立这一功。

    想着,杜睿便道:“这一路突袭,所选兵士当为军中精锐,侯大人向来将兵有法,麾下将士人人敢死,所以草民才僭越推荐了侯大人,若是房大人觉得不合适,草民也无话可说!”

    太宗自然也猜到了杜睿的小心思,却也不点破,只是道:“好了!此时从长计议!杜睿,你谋划有功,这次朕却不能不赏你了,方才朕授予你官职,你不要,那么你且说说,想要什么!?”

    杜睿闻言,拜道:“圣上既有此言,草民便斗胆说了,草民不要别的,但请圣上降旨,此次北伐,飞虎军可从军而征!”

 第六十三章 再生事端

    从飞虎军中回来,太宗自是心中大喜,不但得了一支强兵,而且听了杜睿的分析,北伐时机确实已经成熟,而杜睿用计,真可谓面面俱到,便是连颉利如何行动,也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只是这样一来,太宗不禁觉得杜睿实在是过于可怕了,这算无疑算简直就堪比那本《三国演义》当中的诸葛亮。李承乾又与杜睿相善,对杜睿几乎言听计从,要是等将来李承乾坐上他这个位子的话,朝中还有谁能压制的住杜睿。

    太宗不是没想过要将杜睿贬走,可是毕竟人才难得,朝中那些肱股之臣,大多已经老迈,能留给李承乾的干臣剩不了多少,这杜睿要是用的好了,未必不能成为李承乾的左膀右臂。

    “但愿你能做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千万不要做三马竞槽,欺凌主上的司马懿!”


霸气书库(www。qi70。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太宗这边还在为如何处置杜睿忧心,却不防事端再起,一封信不知经由谁的手,被转到了岑文本的手中,岑文本看过之后,不由得大为惊讶,这封信实际上是一道奏章,是已故襄阳别驾万晖写给太宗的,内容竟然是参奏侯君集贪污了一百万两白银。

    万晖于此前渭河漕运不通之时,押送粮草进京,于途中失足落水,因公殉职,太宗为了嘉奖他,还让人在他的家乡建造忠烈祠供奉。

    岑文本拿着那封奏章,自言自语道:“这万晖不是死了一阵子了吗?他家乡的忠烈祠都建起来了,怎么现在他的奏章又冒出来了?可真够蹊跷的。”

    正在岑文本府中的蜀王李恪也看了奏折,大喜道:“管他是如何来的,这就是侯君集的一大罪状,他把自家的闺女嫁给了东边,便是本王的大敌,且呈上去,看父皇如何处置!要是能凭借此事铲除了侯君集,也算是断了东边的一大臂助。。”

    岑文本知道太宗正在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