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镂空边骨,内藏极细小三十二张牙牌的。有镂空通身,填满异香的。更有空圆钉铰中,藏着极小骰子的。这些折扇骨,都刻有各种花样,备极奇巧。还有的扇骨模仿燕尾形状,更有些扇骨钉铰藏在里面,外表一点儿痕迹也看不出来。至于扇面,有白纸三矾的,有五色缤纷的,有糊香涂面的,有捶金的,有洒金的,花样百出,制作异常精美。

    第四宝却是与折扇有关联,便是被杜睿命名为公子纸的纸张,此时人们用的大多都是染黄纸,稍微精细一些的也不过是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

    杜睿这公子纸确实结合了宣纸的制造工艺,采用明清时期笺纸的制造方式制成的,在质地上要比此时上流社会当中推崇的硬黄纸强上百倍,分为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完美绝伦。

    第五宝便是墨镜,其实将墨镜提前制成,杜睿也不过是突发奇想,此前杜家堡玻璃作坊的一个匠人,在工作之时,被灼伤了眼睛,杜睿于是便想到了墨镜。

    墨镜在强光下可以保护眼睛,可以阻挡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外界环境的颜色并不改变,只有光线强度改变,好像阴天一样,有凉爽舒适的感觉。

    第六宝是紫砂壶,这般物事倒是要麻烦了不少,要制成最好的紫砂壶,必须用宜兴的陶土才行,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第七宝便是糖,目前糖在市面上已然流行开来,但是售卖的成品,在杜睿看来却不怎么好,其一就是饴糖,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原糖,这种糖只可以作为食糖精加工的原料使用,不可直接添加到食品中或直接食用。还有一种就是雪糖,也就是后世土法制成的绵白糖,色泽微黄稍暗,味道还微酸。

    杜睿所制成的糖,单单在工艺上,便超出了这个时代一大块,而且种类繁多,其一就是白砂糖,以甘蔗、甜菜为原料,通过榨汁、过滤、除杂、澄清、浓缩煮晶、脱蜜、洗糖、干燥后得到。。

    其二便是冰糖,将白砂糖放入适量水加热溶解,过滤后输入结晶罐,使糖液达到过饱和,投入晶种进行养晶,待晶粒养大后取出进行脱蜜及离心甩干,经通风干燥,过筛,分档而成。


霸气书库(www。qi70。com)txt电子书下载
    其三便是方糖,是用冰糖为原料压制而成。用冰糖,与少量的糖浆混合,然后用成型机制成半方块状,再经干燥机干燥,冷却后制成。

    其四便是保健糖,就是在方糖熬制过程中,添加人参、三七等中草药,通过与糖浆的合理配伍,增加保健功效。

    要说杜睿这七宝斋,要是放在后世,顶多也就是个便利商店,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不过放在眼下这大唐,可就不一样了,每一样,虽然人们都见过,却偏偏没见过这般好的,物以希谓之奇,这七种物事,倒也担得了这七宝之名。

    第八十四章大观园

    七宝斋里稀奇物事在长安城里引起了轰动,尤其是那些玻璃制品,镜子更是受到了达官显贵们的追捧,已经习惯了那些红毛番人带来的琉璃,人们乍一见到七宝斋内的玻璃制品,纷纷禁不住阵阵惊呼,虽然价格方面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但是长安别的都不多,就是有钱人多,一两百金的价格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七宝斋内的商品很快就在长安城内风靡起来,如今哪个大户人家家中要是没有几件七宝斋里买来的东西,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那些喜欢呼朋唤友,附庸风雅的文人士子,出门的时候,要是不戴着七宝斋的墨镜,手里不拿着七宝斋的折扇,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七宝斋的商品如此受欢迎,自然为杜睿带来了滚滚财源,生活富足了,杜睿又不曾想着什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没这么大的野心,钱锁在府库之中也变不出金子来,杜睿自然就要想着改善一下自家的生活条件了。

    此前的杜府老宅虽然还称得上宽敞,经过修葺之后,也能住得人,但是毕竟年久失修,潮气甚重,天气热的时候,满屋子发霉的味道,天气冷的时候,又满是湿气,杜睿身体不错,但是马氏等女毕竟身子弱,受不得这般苦,自打一入冬,马氏便犯了关节炎,终日里疼痛难忍,连屋都很少出。

    再加上以杜睿穿越者的能力,要想成为大唐首富,实在是轻而易举之事,他又满腹才华,虽然很少抛头露面,却也在士林之中有着偌大的名声。北伐期间,他有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与勇武,似他这般十全大补之人,放在历朝历代,都是要被君王所猜忌的。

    不管是因为什么,杜睿此时都必须为自己的身家性命考虑一番了,锋芒毕露遭人嫉,此前是年轻气盛,但是经过了李靖的教导之后,杜睿虽然称不上个腹黑男,但是总归要明白进退取舍之道了。

    远避山林,不是杜睿心中所想,即便是做一个隐士,杜睿也希望能成为大隐隐于市那般的人,而想要消除君主对他的猜忌,他此时需要做的并不是大表重心,而是将自己营造成一个完全没有野心的人。

    秦时的王翦为了消除秦始皇对他的猜忌,在领兵出征之时,便不时的向秦始皇讨要封赏,于是秦始皇便认为王翦的理想不过是要建功立业之后,全身而退,做一个富家翁。

    这便是为何前次太宗赏赐封邑,杜睿不假思索便领受的原因,而这样做显然还不够,杜睿还必须另想办法,让太宗知道他不过是个安于享乐的人罢了!

    大观园,早在离开莱国公府,立府别居之时,杜睿便有了这个念头,前世每每读《红楼梦》的时候,杜睿除了羡慕生在脂粉堆中贾宝玉的女人缘,便是对那个描述的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心驰神往。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霸气书库(www。qi70。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一首七言诗便倒尽了大观园的精妙,杜睿前世便时常想过,若是也能生在那个年代的话,无论如何也要修建一所这样的大观园,怡情娱乐,避远于世,过那逍遥自在的生活。

    如今杜睿降生在了这繁花似锦,光辉灿烂的初唐盛世,又有着惊人的财富,自然要实现这个前世的梦想了。

    将七宝斋全都托付给了杜仲介绍来的一个曾经在军营之中任过书吏,名唤马原的人,杜家堡的那些匠作作坊交予杜贵打理,杜睿便又做起了甩手掌柜,将自己关在书房之中,三天三夜,按照他对《红楼梦》当中大观园的描写,以及曹雪芹的一些赘述,总算绘成了一副大观园的格局图。

    前世杜睿便对江南园林的风格倍加推崇,于是这幅格局图,杜睿便采取了江南园林和帝王苑囿创作而成,宛若一片世外桃源,当然其中一些逾制的地方,杜睿也详加斟酌过,省得大观园没建成,他却因为僭越,而被人给攻讦了。

    对于园中的园林建筑、山形水系、植物造景、小品点缀等,杜睿均力图忠实于原著的时代风尚和细节描写,杜睿粗略估算了一番,这座大观园建成之后,单单是占地面积便要12公顷之多,建筑面积可能要达到八千多平方米,至少须两年时间方能建成。

    其间对于曹雪芹在原著当中多加笔墨某些的一些别院,景点,杜睿也立正恢复原貌,悠@悠*书盟自然是重中之重,这座别院是《红楼梦》当中,大观园里最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别号绛洞花主、富贵闲人,绰号无事忙的贾宝玉的住所,是西方灵河岸上赤瑕宫神瑛侍者在凡间投胎的“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

    《红楼梦》当中曾有诗为: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这座院落将来自然就是杜睿的居所了,所以对悠@悠*书盟的描绘,杜睿也是倍加用心,精益求精,便是连每一处的构造都力争做到完美无暇。

    还有潇湘馆,《红楼梦》之中曾解释为,散寄之居曰“馆”,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诗为: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此外还有蘅芜苑、稻香村、秋爽斋、蓼风轩、缀锦楼、栊翠庵等处,不一而足。

    其间的景点也是多加思虑而成,芦雪广,大观园中一处具有田园风光的建筑群,临水而建,是一处水边的农舍,推窗就可垂钓。

    滴翠亭,水中之亭,四面俱是游廊回桥。

    藕香榭,由水榭、水亭子、曲廊和曲折竹桥组成的观景建筑群,四面荷花盛开。

    嘉萌堂、凸碧山庄、凹晶溪馆,为一组赏月祭月的建筑,其中嘉萌堂位于山角之下,是“祭月”的场所。凸碧山庄位于山脊之上,用于登高赏月,凹晶溪馆则是凸碧山庄的退居,是临水赏月之所。

    还有红香圃三间小敞厅、牡丹亭、榆萌堂、蔷薇院、芭蕉坞,此均为西部景观建筑,其中红香圃三间小敞厅是芍药栏红香圃中三间小敞厅,榆萌堂是西部花园景区中的一处厅堂,比较凉爽,牡丹亭取材于古典传奇爱情故事《牡丹亭》意境,蔷薇院是开满蔷薇的庭院,芭蕉坞是种植芭蕉的院落。


霸气书库(Www。qi70。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这么大的一片园林,放在长安天子脚下显然不合适,于是杜睿便想着将这大观园建于杜陵的杜家堡,那里山清水秀,景致宜人,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说做便做,杜睿将格局图,以及那些楼阁景致全都绘制完成之后,便将杜仲给找了来,杜仲见了那些图,自然不免大吃一惊,若是真的按照杜睿描绘的这般建成,那岂不是把皇家都比下去了,他费尽心思的想要在杜睿的设计当中,找到一点儿有违礼制的地方,让杜睿打消这个花费糜甚的计划,但是他哪里想到杜睿居然这般心思缜密,小小年纪便将礼法研习的如此通透,竟然挑不出一点儿毛病来,最终也只好放弃,再加上杜睿的一番解释,便捧着图去杜陵找杜贵去了。

    杜仲到了杜陵,便忙着和杜贵一起,丈量土地,找建筑高手选定地址,忙的不亦乐呼。

    杜睿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太宗自然不可能不清楚,其实当初杜睿贩酒,太宗在北伐之前便已经知道了,只是此时那些朝中的勋贵官员尚且多置产业,太宗也懒得理会,再加上杜睿几乎是被净身出户,为了生计,贩酒倒也不是什么过错。

    可是如今七宝斋就不同了,那些自七宝斋流出玻璃制品,镜子,紫砂壶,甚至是白糖,折扇,哪一项不是博得了重利,这就让太宗有些坐不住了,最近更传来消息,杜睿的家人,已然在杜陵开始圈地,这些消息都让太宗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忧虑之中。

 第八十五章 太宗的忧虑

    太宗知道了杜睿的一举一动,那些眼睛都盯着杜睿,准备将这个民间传送的临凡文曲星拉下马的大臣,自然也都知道了杜睿最近搞出的这诸多事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