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双龙之重生边不负-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杨坚执政后,重视发扬汉族文化,着力去鲜卑化,所以遭到北方胡人贵族体系的排斥,而其鲜卑出身又让他得不到南方汉人势力如宋阀的支持,皇朝一直有隐患。到了隋炀帝杨广执政,其人好大喜功,对百姓疾苦不闻不问,祸乱天下。

    且更有一点,到了隋炀帝时代,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寒门士子可以通过科举获得政治地位,打破了门阀对高层话语权的绝对垄断,也对胡人贵族集团造成冲击。

    这样的背景下,胡种联盟此时已经酝酿另立新主,后来李阀得到大势,宇文阀的宇文伤、独孤阀的尤楚红等纷纷依附,正是因为北方三阀同为胡种同气连枝。

霸气书库(Www。qi70。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大势所趋下,胡教也立即抛弃了笃信佛门的隋炀帝杨广,在胡人贵族中另立代言人。所以,同为外来者的佛门势力根本不可能挑选寇仲。什么为国为民都是假的,胡教只可能在胡种中挑选代言人。而寇仲这一承载纯种汉人势力复兴的希望,却是在最后关头被胡教所惑,断送了以宋阀为首的汉人势力重建汉族皇朝的努力。什么狗屁汉胡民族融合,起码在现阶段,就是彻彻底底的以胡统汉!

    不知道寇仲带着李世民去见天刀宋缺的时候,如果不是由于胡教阴谋重伤在身,不得不忍气吞声接受现实,宋缺会不会一刀把寇仲这个混蛋的狗头斩掉!

    就在边不负思考时,殿内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弄臣虞世基正正跪在皇帝龙椅下,为皇帝歌功颂德,告诉皇帝天下局势安好,那些反贼都只是乌合之众,请皇帝不必担心。

    而当今圣上隋炀帝杨广则半躺在宽大的龙椅上,身旁围绕着多名容姿秀美的妃嫔,一边享受着身旁莺莺燕燕的温柔,一边听取着臣子的汇报。

    杨广此时应该还不到五十岁,但脸色发白双眼无神,一副酒色过度昏昏沉沉的样子。实际上隋炀帝年轻时也是雄姿英发之辈,军略上二十岁就任兵马大元帅,在贺若粥、韩擒虎等名将辅助下南下征伐陈国,灭亡南朝。三十岁时则是率军北上,击退突厥南侵。谋略上更是擅权谋懂进退,通过各种手段笼络人心,成功取代了杨勇太子之位,继位成为一国之君。文才上也是十分不俗,天赋过人文笔华美,诗词流传后世。连后世天朝毛太祖都曾评价说:「隋炀帝是一个会做文章、会做诗词的人。」

    只可惜,夺得大位后,年轻时的文韬武略却被自身一朝得志的狂妄所掩盖。

    实际上他的决策很多有利于国家,如开运河造成了国家财力民力的沉重负担,但对贯通南北交通起到极大作用,堪称弊在当代,功在千秋;而继承自杨坚,在他手上正式确立的科举制度也对后世士子影响深远,使中国的普通百姓也有了可以跻身高层的台阶,促进了社会的稳定;至于三征高句丽,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不一样也三征高句丽么?

    但,要在十多年内完成如此多的大事本就透支国力,再加上杨广其人穷奢极欲,大量修建各种行宫,经常沿着运河南下巡游,且要求沿河遍植杨柳等等,最终导致隋朝两世而亡。

    就在这时候,只听到殿外传来一声冷哼,紧接着,一个身穿武服年约三十多岁的英武男子大踏步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个高昂的男子。正是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两人!

    在皇帝身旁伺候的独孤盛连忙跳出来斥责宇文化及的不敬之罪,但此时已有弑君之心的宇文化及哪管这么多,狞笑一声,立刻便动手。而禁卫军早就被其控制了一部分,这突如其来的反叛让担任皇帝保安的独孤盛措手不及,一时间叛军与忠于皇帝的禁卫军乱战起来,整个大殿混乱不已。

    而宇文化及则对上了独孤盛,他的武功明显高出不止一筹,很快便杀得独孤盛岌岌可危。

    「哈哈!去死罢!」

    宇文化及长笑一声,玄冰劲运至巅峰,连眉毛都仿佛结上了白霜。他双掌猛的往前击出,而口角渗血的独孤盛明显已无抵抗之力,眼中闪过绝望之色,只怕就要被毙于掌下。

    就在此时,边不负出手了。

霸气书库(www。qi70。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眼看宇文化及的手掌就要打中独孤盛,但突然间,宇文化及心灵深处响起警兆,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油然而生,然而其余五感却没察觉到任何异常,好像感官被蒙蔽着一样。那种似是而非的错位感让他难过的要吐血。

    边不负早就布下无影无形的心魔气场蒙蔽他的感官,更扮作普通军士与叛军厮杀,伺机接近了宇文化及。到了他背后不远处,却是突然发难,趁着他最得意忘形的时候向他背门要害偷袭。

    宗师级高手已经是当世的最强武力,像三大宗师与宋缺都是自重身份,与人对决也是堂堂正正。而边不负来自务实的现代,对身份什么毫不在意,不单以宗师的身份行偷袭之事,更是易容改装,布下迷惑敌人的气场,待敌人注意力最分散的时候再攻击,务求一击即中。

    这种情况下,宇文化及虽然身为一流高手,但如何能抵挡这样的偷袭?只能勉强提气凝聚于背门处,就觉得一只阴柔的手掌无声无息的拍在背心上,然后整个人鲜血狂喷,被那突然爆发、排山倒海般的的掌力震飞出去。

    一击得手,心脉被震断的宇文化及绝无幸免之理。边不负对独孤盛道:「反贼首领宇文化及已被击杀,独孤将军请立刻收拢军士保护圣上!」

    这下变故实在太快,等到宇文智及悲呼一声,赶到宇文化及身旁时,宇文化及已经瞪圆了双眼,脸泛死气。

    他眼中流露出不甘心的目光,口中狂呼一声:「我乃称帝之人,岂可死于此处!」

    言罢,维持着最后一口气的真气一浊,头一歪,死不瞑目。

    边不负此时赶到杨广身边,拍死几个企图接近皇帝的叛军后,大声道:「贼首宇文化及已伏诛,尔等还不立即投降。」

    声音被他浑厚的内力送出,整个行宫都清晰可闻。听到宇文化及已死,叛乱的禁卫军不禁一阵慌乱。

    此时,惊魂普定的杨广显示出一丝年轻时候的魄力,可能是刚才宇文化及对他的斥责以及生死危机把他从高高在上的梦幻里打醒了。他知道现时情势危急,便说:「只要放下武器,朕既往不咎……」

    可能很长时间都没大声喊话,没说完,便一阵气促,说不下去了。

    边不负心中暗赞一声,连忙把皇帝的意思转达,叛军闻言后更是一阵骚动。

    慢慢的,在边不负与独孤盛的努力下,终于平定了这次叛乱,宇文智及也在乱中被独孤盛一剑杀死。

    事件平服后,隋炀帝看着满目疮痍的行宫以及诸多死伤的妃嫔,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之色,他沉声问道:「独孤卿家,刚才叛贼所说的天下形势所言是否属实?瓦岗匪军已威迫洛阳,而李阀也已叛乱并占据长安?」

霸气书库(www。qi70。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独孤盛连忙跪下启奏:「陛下圣明,此事……此事……确有真实之处,但陛下不必担心,只要陛下……」

    「够了!」

    杨广摆手制止了独孤盛继续说下去,脸色阴沉,喃喃自语:「没想到朕的天下竟已是如此模样……」

    这时,杨广又把目光投注到边不负身上。

    边不负突破至宗师境界后,魔心气场的效果也有所强化,甚至可以让人作出完全矛盾的判断。

    杨广受到魔心气场的影响,顿时觉得边不负怎么看都顺眼,是个可以信托的忠义之人,也没计较他没对其跪拜,语气客气的道:「这次幸得壮士相助剿灭逆贼,对有功之人朕从来不吝赏赐,你叫什么名字?」

    边不负连忙对皇帝忽悠起来,说什么自己奉天帝令谕,前来襄助人间帝王。

    又大略介绍了天命教,说天命教就是为了辅助杨广这一天命之子而在天帝之命下成立云云。

    杨广被忽悠得龙颜大悦,真以为自己受天命眷顾,帝皇气运未断,只要稍加努力便可拨乱反正。

    周围死剩的文臣武将本担心被此次叛乱诛连,现时看见皇帝高兴,连忙也大拍马屁歌功颂德。

    这时,边不负对杨广道:「皇上,草民有一事相求。」

    杨广正是高兴之时,便笑道:「爱卿有大功于社稷,朕正要封赏,你的要求只要不过分,朕便先允许了。」

    边不负装出一副忠肝义胆的模样,凛然道:「草民受天帝之命创立天命教以辅助圣上,一方面是弘扬天帝之教义,另一方面更要宣扬圣上恩泽天下之大德。但由于天下百姓愚昧者甚多,所以传教工作一直进展缓慢。现恳请圣上赏赐手谕,允许天命教在大隋境内传教。」

    杨广哈哈一笑,道:「如来是此等小事,朕便应你所求,还可下令在各地建立供奉天帝的天帝庙,让天命教和佛道一起传教。」

    边不负心中大喜,知道天命教获得了帝王的承认,便有了大义的名分,可以由暗转明了。以后和佛教秃驴斗争时,有了天子之命,便是与佛道等同的正统宗教,难以被划归邪魔外道。至于你信你的佛祖,我信我的天帝,便是大家比嘴炮罢了。



    第一个目的达成了,然后,就要想办法让隋炀帝返回北方。

    边不负谢恩后,又继续为皇帝分析了当前形势。

    实际上,皇帝经此变故后,已有返回帝都洛阳之心,但北返洛阳最大的问题就是李密的瓦岗军。此时瓦岗军号称数十万人,兵逼洛阳城,阻碍了皇帝的北上之路。

    此时,边不负道:「圣上,李密其实只是癣疥之疾。想圣上当年南灭陈国,北拒突厥,武略威震天下。而瓦岗寨匪军只是土鸡瓦狗,只要圣上皇师一到,便绝对一触即溃。第一,瓦岗寨贼军号称数十万,但实际有战斗力的精锐军士最多也就两三万,圣上禁军无量数量与质量都远胜贼军。第二,李密刚把瓦岗寨原来的贼头翟让杀掉,更残酷的镇压了一批异己分子,瓦岗寨内部人心不稳,整支军队都缺乏凝聚力,只要战局一时不利,所谓的大军立刻崩溃。第三,圣上的禁军都来自北方,现时思乡心切,知道可以返回家乡,一定三军用命努力作战,破贼自不在话下。」

    然后他顿了顿,继续道:「只要圣上可以返回洛阳,坐镇东都,那就可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徐徐图之,以圣上的威望与才干,李渊、窦建德之流不日可克,重新恢复大隋荣光指日可待。」

    「好,爱卿说得好,想朕当年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又岂是李密小儿可比?待朕整肃禁军后,便北上返回洛阳,让世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杨广那苍白的脸上泛起回光返照般的红晕,显得很是激动。

    好,第二个目的也达成了。隋炀帝返回北方后,虽然到最后肯定也不是李阀对手。但他作为正统的天下之主,所能调用的资源比王世充之流强得多。况且李阀攻伐他乃是行叛主之事,名不正言不顺,对以后制造反李阀的舆论导向大大有利。

    最好是南方一统后,北方还是一团乱战。那最不济也都能仿效刘裕建立南朝,南北对峙,等北方胡种内耗至一定程度再挥师北上,一统天下!

    此间事了,边不负便向皇帝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8 2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