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女种田记-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杭祝愕故被崞鹋菽笙阌杖恕!
    魏老爷哈哈大笑:“麦芽就是麦子浸水让其发芽啊,小宁你说的麦芽难道还另有其物?”
    林小宁傻笑着:“我以为麦子发芽与麦芽是两种东西,那是一种就好办了,您可愿意一试?”
    林老爷子笑道:“老魏,你别听这臭丫头胡诌,她那五谷不分的,懂什么,你都半老头了,也信她。”
    魏老爷正色道:“老林头,你家这丫头可不是胡诌,有依有据呢,她知道那酒色,形,性,还知道原料,我以前从袓上的记载中也只知道有泡沫,能解暑这两样,根本不知道是麦芽所酿。丫头这是有机缘呢。”
    林老爷子说道:“那宁丫头,你还知道什么,快和魏老爷说说。”
    “还知道什么,我真不知道了,好像还要用酵母发酵?”林小宁不确定的说道。
    魏老爷点头:“那个酒母,做酒是要的。”
    林小宁很无辜地看着林老爷子又看看魏老爷:“我就只知道这些了。魏老爷,莫怪我。”
    魏老爷笑道:“知道原料,知道成酒后的色,形,味,就行了,我会尽力一试,如是酒成……”
    林小宁笑道:“酒成了,可要年年暑天多送些酒来喝。”
    魏老爷笑骂着:“姑娘家家,这样厚脸皮讨酒喝,没个正形。”
    林小宁只是笑着,林老爷子也听得乐了。
    时间过得飞快,除夕到了。
    林老爷子与林家栋与林小宁这两个官身打头,带着众人入祠堂敬香,下午申时末就开饭了,分成好几大桌。
    除了林老爷、林氏、付奶奶几个长辈们坐了一个小桌,有人伺候着。其他人全是乱坐,想坐哪就坐哪,也不要人伺候,想吃什么就自己动手去夹,热闹得很。
    大小白、望仔、火儿、小东西、小南瓜吃饱了肉块,还在人堆里钻来钻去,撒娇买萌、讨要吃食。
    家福与铁头他们几个和小宝、生儿以及马家的重孙小辈们坐在一起,吃得胸口的衣服上全是油渍。
    荷花坐在林小宁这桌,只是吃吃的笑着。
    林小宁也笑道:“终是圆了家福他们吃肉滋油满身的梦了。”
    晚上大家都坐在一起烤火守岁,吃着京城送来的各种零食,满地的坚果壳到外都是,林老爷子说这些都是财气,不用扫。又让辛婆子分了许多零食给下人屋里,让他们也一起烤火吃零食。
    林家所有人一圈一圈围着炭炉聊天扯闲,那炭炉烧了七八个,大厅里像春天一样暖和,每个炭炉上面还架着铁网,可以烤着切得薄薄的腊肉片吃着玩。
    那泛着光彩的腊肉片一烤就滋出香喷喷的油,肉香满屋都是,引得一群孩子们热情如火的烤着。望仔与火儿不知道多着急,在一边吱吱叫着,等待着。倒是大小白与小东西还有小南瓜兴趣一般。
    小丫与荷花就在一边切着腊肉片,小丫的名字荷花不肯取,说是原来叫什么还叫什么,总归是个念想。
    林氏的重孙子孙女们把第一批烤熟了腊肉片捧到林氏、林老爷子与付奶奶的面前童声童气说道,太舅爷爷(太奶奶)先尝。
    铁头家福这一辈的人都是表叔辈的人了,很是有长辈的样子为林氏的重孙子孙女们烤着肉片,自己也跟着吃上几片。
    等到子时放过大串的鞭炮,又煮过饺子吃了,老的小的就撑不住睡去了,只留下年轻力壮的守岁。
    马家的几个孙子首当其中,他们比林家栋年岁更长,二十多岁,正是体力好时,兴奋得睡不着,这样的年,是头一回过,零食这样尽着吃,全是从来没听过没见过的好吃的。
    林家栋没守,去陪大着肚子犯困的付冠月去了,安风安雨也睡了,把铁头与鸡毛轰去睡觉,因为明天还要一早起来训练。
    厅里除了马家的孙子辈,三虎,就只有林小宁与小香。四个护院回去过大年了,三虎几人因为路途远,今年不回去,但派了车夫带了一些银子与年礼去裕县。
    虎大最是细心,置办年礼时,还小心问林小宁讨一对镯子给妻子。没办法,周家送来的首饰太漂亮了,清水县的周记铺子没那些款式,忍不住开了口。
    虎二听说后也来讨,虎三也跟着来讨,林小宁哈哈笑问:“你们是要银子还是要首饰?”
    虎二与虎三一听,马上改口说要银子。
    林小宁乐得不行,最后银子也给了,镯子三对,三虎一人一对,但属虎大的那对最粗最重。




☆、 第229章 新年
    大年初一,林家人全换上了新衣裳。那是秋天时就早早请了清水县的铺子做成一身身漂亮神气的袄子。孩子们就两套不同花色的换穿,他们长得快,做多了浪费。成年的,四套换穿。
    等到林氏他们来时,又让赶工了他们的份额。
    唯有林小宁的,是请了清水县几个女红相当有名的妇人做的,做了六身。细棉布面料,里面絮的丝棉,轻薄又保暖,下摆,衣襟,袖口与领口都滚了雪白的皮毛做边,相当精致。
    林家准备着大量的鱼型的和梅花的银饼子,还有一大盆铜钱,大开宅门,只等来人拜年。
    清早,张婶与张年带着大牛二牛来了。
    张婶去年的年礼是两头猪的腊肉,张婶去年腌制了至少十几头猪的腊肉,她的腊肉在桃村是一绝,每家每户都指定要她的腊肉做年礼。还有人道,如果张婶卖腊肉,也能赚不少银子。
    林家的回礼是周记的首饰,什么镯子、钗子和耳坠子,还有京城的零食坚果以及各种丝绸锦缎。
    张婶就佩戴着金光闪闪的首饰,一家人穿着锦缎袄,喜笑呵呵地上门拜年。
    大牛二牛给林老爷子与林氏还有付奶奶磕头拜大年,嘴里说得吉祥话让三个老辈听得脸都笑成一朵花。大牛二牛得了不少荷包的银饼子。
    林家的小孩子也给张年张婶鞠躬拜大年,也得了张年给得许多小银饼子。乐得一帮孩子们眼睛都眯起来了,尤其是家福铁头几个。还有林氏的重孙辈们,他们可是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有这样丰厚的压岁钱。
    并且申明了不用上交,自己留着花。
    都收完压岁钱后,张婶偷偷找到林小宁说道:“我月事好久没来,小宁你给看看。是不是有了张年的娃?”
    林小宁高兴号脉:“若是真有了,张年可得高兴坏了呢。”
    张婶也期盼道:“要是真有就好了,他不说我也知道,他也是想再多生几个的。”
    “就是没怀上你也不用急,这种事,越急越怀不上的。”林小宁一边笑着一边闭眼号脉。
    林小宁号了很久,一直不说话,张婶有些紧张。
    林小宁这才哈哈一笑:“恭喜张婶,贺喜张婶,果真是有了。都快三个月了,你怎么现在才想到,你没有害过喜吗?”
    张婶又喜又嗔,瞪了林小宁一眼,摇头道:“就是没害喜。才一直没注意。才发现好久没用棉巾了。”
    “有的人要月份大一些才害喜,有的人命好,干脆不害喜,保不定张婶你就是这命好的人,是张年疼你呢,他的娃也懂,也疼你呢。”林小宁笑道。
    张婶满心的喜悦,对林小宁的打趣根本不介意,笑得都不接话了。
    林小宁也为她高心,笑道:“婶子你这身体只要怀上了。以后就容易了,生到四十多岁都没问题的,你可要多生几个,让张年儿女成群,也让大牛二牛弟妹成群。”
    张婶只是笑着,然后又点头,再细想想,又气得拍着林小宁的背骂着:“你个坏丫头,生猪仔啊,还生到四十岁……”
    骂完后又开心着,张婶长得不娇媚,但是那种特别端庄的美,这样笑着,也觉得生出娇来。
    张婶出了侧屋,对着厅里正和林老爷和林家栋说话的张年娇笑着,搞得张年有些莫明其妙。
    林小宁过去对正说话的三人笑道:张年要做爹啦!
    张年一听就跳了起来,呆呆的看着林小宁,林小宁笑着点头。
    林家栋哈哈笑着,对张年道:“年哥,快带嫂子回去。”林家栋一直是称张年为年哥,称张婶做嫂子,但林小宁却是按之前的叫法做张婶,这混乱的叫法,也没一个人指出来,只觉有趣。
    张年乐呵呵的带着张婶与大牛二牛回去了,林家栋与林小宁送着,一出大门就听到张年大笑对大牛二牛道:“儿子,你们有弟弟了,你娘你生小弟弟了。”
    林小宁与林家栋对视一笑。林家栋道:“这阵子月儿更懒了,你也给瞧瞧,不会有什么事吧。”
    “天这么冷,好人都犯懒呢,况且是双身子,没事,让她在屋里多走动走动就行,少出来,太冷了。”
    两人说着话,就见马大总管一家与梅子叔婶一家来拜年。
    马大总管拜完年后,与林老爷子、林家栋去了侧屋商议着各地分铺一事。
    赵氏拿着花生瓜子松子不住嘴的磕着与林小宁说着三千堂的事,梅子叔婶倒是小心问了问,梅子有没有来信,这过年的也没见梅子来一封信报个安。
    林小宁笑道:“梅子那没心肺的家伙,一忙活起来,哪能记得这些啊。现在曾姑娘有身子,我又不在京城,那分院的事就落在兰儿与梅子身上,估计也是辛苦得很。放心就是,京城府里的十五个下人都只伺候她一人呢。”
    梅子叔婶惶恐说道:“小姐,不能这般对梅子,梅子是小姐您的人,不可这样宠着她。”
    林小宁笑了笑:“也算不上宠,这也是情况特殊,那十五个下人在府里,总得伺候个人吧,不然月银不是白给了,我不在只好伺候梅子了。”
    梅子叔婶又是惶恐谢道:“谢谢小姐这么爱护我家梅子……”
    林小宁笑道:“没事没事,等明年,一定放她与你们一起过大年。”

    梅子叔婶一家人迭声谢着,然后牵着儿女走了。
    拜年一直拜到初三,村里的交好才全拜完,郑老与方老拉着林老爷子就又开始了牌桌棋桌人生。
    时间过得飞快,元宵过了,四个护院也来上工了,三虎们去了清水县监工旧宅改造工程。
    张年提了总管事,仅次于马大总管。药坊的管事提了一个旧兵做,又提了几个做小管事。同时各个作坊也都提了几个小管事。长工里提了五个做小管事,专管开荒佃地一事。
    林家是新年新气像。
    林氏的身体在林小宁精心的调理下,双眼终于清亮许多,说是看东西相当清楚,穿针引线都没有问题了。
    只是老寒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得慢慢调理。
    但林氏却说:“丫头,已经好多了,桃村比横塘乡要暖和多了,况且一个冬天下来,每日汤药伺候着,还没断过炭炉子,穿的盖得都是暖和和的,这样再不好,这双腿也太没良心了。”
    把林小宁逗得笑了起来。
    马家的宅子又是请来了清水县的画图师傅给先画草图,马家人上下老小兴奋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那个被林氏嫌只知道哭不顶用的老二媳妇,也都知道对着图纸发表一些看法了,虽然很可笑,也不专业,但至少知道说出自己的看法了。
    马大总管让张婶安排助手去外地扩棉巾分售点,一边又挑出几个得力的助手,接待各地来的报名开荒的汉子们,开荒得在插秧后的农闲期,不然很难找到人手,人手太少,做事看不到进展。
    这时城西贫区的汉子们的安排也被提上了议程,主要是这帮汉子们爱打架争活,如果全要了,开那千倾地,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