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途沉浮-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初中毕业后,李明明说什么都不愿意再读书,无奈之下,父亲让他跟着跑大车,跑了几天,他嫌太累,就不干了。后来,父亲又托关系,把他安排到了邮电局送报纸,然而李明明却十分喜欢这份工作。沈桐高中时期,几乎每个星期都与李明明钻到一起喝酒,抽烟,看黄sè录像……
    而杨晓依初中毕业后,跟随父亲举家搬到了昭北市,一开始还有书信往来,后来就渐渐断了,此后再也没有联系过。
    而如今,仨人突然又碰到了一起,不得不说这是冥冥注定的缘分,想到即将要再次重逢,沈桐莫名的兴奋和激动。

第0140章 重拾友情(一)
        沈桐坐立不安地在办公室熬着时间,不时地往吴江凯办公室瞟一眼。来了县委办后,虽说回到了县城,但人身却不zì yóu了。一旦吴书记在,县委办的人没有一个人敢溜号,乖乖的在办公室撞钟。
    终于在6点14分,吴江凯的门一阵作响,背着手走出来了。吴江凯有一个习惯,喜欢背着手走路,或许这是种行为习惯,也是一种强大自信的内在表现。
    从人的身体构造看,背手走路有助于找准重心,以防走路不稳。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喜欢采用这种姿势走路。然而一些领导年纪并不大,经常昂首挺胸,双手交叉至背后,阔步前行,这里面却大有学问。
    如果说人一旦遇到事,面部表情会发生很大变化,肢体语言同样不受cāo控。人们常说遇事慌了手脚,手忙脚乱,这是一种不自信、不成熟的表现。领导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威望,背手既能提升自信,又能锻炼自控力。
    秘书科与吴江凯办公室隔一条走廊斜对着,如果谢天亮在的话,听到门响如同触电一般迅速起身,快步走到门口,到吴江凯办公室拿上水杯,然后跟着一同下楼。可如今谢天亮不在,仨人匆忙起身用目光送吴江凯离开。
    沈桐此刻心里矛盾着,该不该主动过去为吴江凯服务呢?毕竟自己不是吴江凯的秘书,如果过于热情献殷勤,有巴结讨好的嫌疑,必会遭来非议。如果不积极主动,会给领导留下没有眼sè,不识时务的不好印象。沈桐犹豫再三,眼看吴江凯就要走过去了,他顾不了那么多,箭步冲进吴江凯办公室,拿上水杯,轻轻关好门,快步追随着吴江凯下了楼。
    下楼的时候,吴江凯似乎感觉到沈桐的存在,也似没有,没有回头依然背着手,稳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下走。正在上楼的机关人员,如老鼠见了猫一般,迅速停止脚步靠边立正,身体微微前倾,脸上挂着微笑问候着吴江凯。
    听到下属打招呼,吴江凯眼神依然望着前方,面无表情地继续下楼。脑袋好像在点头,又好像没有点头。三层楼一共60个台阶,外加10米走廊和20米大厅过道,吴江凯步伐从容矫健,而沈桐却双腿灌铅,犹如走了3公里。
    机关工作人员在与吴江凯打招呼后,原本脸上还挂着笑容,看到沈桐,瞬间笑容僵化,眼神充满疑惑,投来耐人寻味的表情。
    到了楼下,司机老魏已经把车开到门口。沈桐跨了一个大步走过去,打开后车门,手贴车门上沿,恭敬迎着吴江凯上了车。然后打开前车门,把水杯递给老魏,关上车门,目送车子离去。
    期间,吴江凯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任何表情。
    沈桐怀着心思上了楼,对于自己今天的表现,吴江凯和张立伟没有给出任何评价,着实心里没底,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呢?有时候,不发表任何观点也是一种态度。
    刚上楼,就看到乔曼挎着背包,神采飞扬地踩着步点走了出来。由于乔曼穿着高跟鞋,走路的时候整个人袅娜风韵,重心后移,双腿挺直,臀部高翘,尤其是胸部伴随着脚步有节奏地起伏着,浓郁的香水味由远及近,让沈桐有些心cháo澎湃,神魂颠倒。
    走到沈桐跟前,乔曼挑了下眉,拍拍肩道:“沈桐,好好干。”说完,留下一片醉人的韵味回荡在走廊里。
    县委办清一sè的男人,突然出现一个女人,颇有万花丛中一点绿的味道。同样是女人,每一个阶段甚至每一个层次的女人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大有不同,而乔曼这朵妖艳华丽的紫罗兰,她的杀伤力足以让大部分男人为之倾倒。
    由于还不到下班时间,加上自己是新来的,沈桐还是很守时地坐到办公室,看着郭建刚冷如冰霜的脸度过剩下难捱的半个小时。
    谢天亮的突然消失,似乎并没有在县委办引起热烈议论,好像他的存在与否对大家毫无相干,至少沈桐看到的,听到的确实如此。殊不知除了沈桐以外,基本上县委办的每一个人都已经隐约听到了谢天亮外逃的消息,只不过大家选择了集体沉默和失言。
    沈桐又回到那个“神秘电话”上来,打电话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偏偏打给我呢?对方又是怎么知道我的号码的?从目前的信息看,自己的交友圈子并不广,知道手机号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不出意外,一定是熟知的人透露出去的。
    沈桐百无聊赖地翻看着手机的通讯记录,再仔细分辨着那天打来的电话号码,尾数为“8822”,能够拥有这种号码的一定不是一般人,突然一个人从沈桐的脑海闪过,这个号码怎么好像是石河镇的副镇长闫东旭的号码?
    想到这,沈桐悄悄地给远在隆南市的刘思明发了条短信,询问闫东旭的电话。十分钟后,刘思明回过来了,让沈桐震惊的是,那个神秘电话号码正是闫东旭打来的,这下沈桐更加百思不得其解了。
    富川乡与石河镇紧邻乡镇,两镇的经济地位不言而喻,相差甚大。富川乡凭借矿产资源跃居全县经济大乡,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都是全县第一,而石河镇则排在倒数第二,倒数第一便是刚刚去过的东关镇了。
    自上次桥北村责任事故发生后,原石河镇镇长马国涛被处分免职,而马国涛的“谋士”闫东旭却奇迹般地没有受到牵连,居然成为石河镇的第一副镇长,不得不说八面玲珑的闫东旭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沈桐虽上班时间不长,但对东泉县官场的脉络基本有大概了解。县委书记吴江凯与县长丁庆祥俩人表面和气,暗地里暗暗较劲,两大阵营也由此形成。吴江凯走的群众路线,通过上台后乡镇书记大换血,牢牢地把12个乡镇抓在手里。而丁庆祥的势力更加庞大,几个重要的县直机关紧握手中,这股势力实不可小觑。
    此外,丁庆祥有着自己的小九九,你吴江凯控制乡镇书记,就不允许我控制乡镇镇长了吗?通过惨淡经营,几个重要乡镇的镇长都归顺于自己门下,包括石河镇的镇长马国涛和副镇长闫东旭。

第0141章 重拾友情(二)
        沈桐在石河镇时,虽没有与闫东旭深交,但对他了解深刻。此人极其聪明,诡计多端,八面玲珑,把有些言听计从的马国涛玩的团团转。陷害赵毅堂,撺掇招商引资基本上都是闫东旭的杰作,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两项计谋都算得逞,赶走了赵毅堂,引来了大项目,然而马国涛的结局有些出乎意料,也罪有应得。
    据说,马国涛免职后,依然不消停,与自己的远方亲戚二蛮子成立了个公司,准备重返石河镇大干一场。万万没想到的是,马国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招来的项目断了自己的财路,痛斥前非下又把目光转向了富川乡。
    身在石河镇的闫东旭给自己打举报电话又有何用意呢?沈桐凭借直觉感到,闫东旭的背后一定还有人,甚至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和伎俩,再没有水落石出以前,沈桐决定要沉住气,看看对方的反应。
    7点过10分,李明明的电话再次打了进来,沈桐简单收拾了下办公桌,对着“木头人”郭建刚打了声招呼,便逃离似的快步跑出了办公室。
    压抑的空间让沈桐有些喘不过气来,人人都趋之若鹜、削尖脑袋地想走进县委办,无非是想围在领导跟前混个脸熟,运气好的话能混个一官半职,运气不好的就像县委办副主任许德才,干了一辈子行政后勤,虽然混了个正科,一大把年纪还得继续跟在领导屁股后面服务,不得不说官场存在太多的不确定xìng。
    一辆崭新的黑sè本田雅阁停在县委大院门口,只见李明明探出脑袋,打着口哨,冲着沈桐大喊大叫。
    沈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待走近确认是李明明后,不由得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好奇地问道:“明杠,这是你的车?”
    李明明一只手伸到外面,拍了两下车门,有些得意地道:“筒子,怎么样?哥刚买的。”
    刚才还有些惊奇,不过沈桐想到李明明的家庭,也不足为怪了。李明明的父亲早年跑运输,现在早已经鸟枪换炮,组建成立了车队,专门往外省电厂拉煤,保守估计一年最少挣50多万,50多万在当下绝对可以跻身东泉富豪榜了。
    沈桐上了车,有些羡慕地摸了摸,道:“你小子行啊,几年未见发达了啊。”
    李明明挑眉一笑,道:“我爸出了大头,我出了一部分,没办法,自己爱好这个,以后要用车,随便开口,老哥保证随叫随到。”
    李明明比沈桐大一岁,初中毕业就步入社会,现在混得有模有样,而沈桐前年才从大学毕业,至今没有一分存款,工资不够花,还得父亲时不时倒贴,想到这,沈桐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孩提时代,父亲就告诫,农民的儿子只有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沈桐似懂非懂地默默努力奋斗,至于命运是什么,这种抽象而宽泛的概念虚无缥缈。后来,沈桐才渐渐明白,改变命运就是不被别人欺负,是不被别人看不起,是为了光宗耀祖,是为了自己及其家人更好的生活。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又重返故土,看似波澜不惊,步步稳扎稳打,而身边的朋友已经悄然发生着剧烈的改变,李明明都拥有了小轿车,而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不得不说是对“知识改变命运”最大的讽刺。
    “知识真能改变命运吗?”沈桐心中默念道。
    “嗨嗨嗨,我说筒子,你发什么呆啊,想什么呢?”李明明一边开车,一边回头瞟了一眼沈桐。李明明天生xìng格大大咧咧,给人感觉每天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相反,沈桐多了些对人生的思考,或许,一年前被报社除名对他的触动太大,石河镇激烈的官斗让他有些无所适从,县委办的压抑增添了几分忧愁。
    沈桐从想象中拉回现实,靠着车座道:“没什么,我在想杨晓依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说起杨晓依,李明明面sè反光,眉飞sè舞地道:“一条现在长得真漂亮,啧啧,那身材,那脸蛋……”
    说起“铁三角”的外号,源于李明明所赐。上初中那会,李明明成天不上课,跑到学校外面与大人们成宿搓麻,时间长了,李明明脑子里都是麻将。一次开玩笑,李明明发现“铁三角”的名字里都能与麻将沾上边,于是就有了沈桐的“筒子”,杨晓依的“一条”以及自己的“明杠。”
    原来杨晓依不叫“一条”,而叫“幺鸡”,后来在杨晓依的严厉措辞下才改成“一条”。
    车辆行驶到城北,李明明突然扬手一指,兴奋地道:“筒子,快看,路边站着的那个就是一条了。”
    顺着李明明的目光沈桐望了过去,只见杨晓依剪着jī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